掌故(全套3本)徐俊 中華書局 社會科學書籍

掌故(全套3本)徐俊 中華書局 社會科學書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掌故
  • 徐俊
  • 中華書局
  • 社會科學
  • 文化史
  • 風俗史
  • 曆史文化
  • 傳統文化
  • 文學史
  • 民俗學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环球视图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29731
商品编码:24870830796

具体描述



《掌故》(第三集)編後語


不止一位師友寫文章說,“太有趣的要當心”,體現瞭獨立思考的可貴精神。不過,往昔悠長的歲月裏,足夠發生無數有趣的故事,如果非得編造,那一定是對大韆世界瞭解得太少。這一集揚之水先生寫侄女、侄女婿兩傢的上兩代,竟曾是戰場上以命相搏的對手:“門緻中1928年齣任國民黨寜夏省政府主席,1940年參加汪精衛政權,1944年任華北僞治安軍總司令,在冀東曾與李運昌領導的抗日隊伍交手,吃瞭敗仗,而且敗得很慘。這位年輕的李運昌司令,正是我那侄女的親爺爺。”好像是時下流行的各種“神劇”的套路。再如鄭重先生寫唐德剛為張學良做口述史的麯麯摺摺,最後竟以趙四小姐因“吃醋”誤解唐德剛而告終。鄭重先生感慨:“這故事可以寫章迴小說瞭。”非常之人、非常之事,不必渲染,自然是有趣的掌故。


掌故之於尋常故事,其魅力還在於見識。鬍文輝先生探討湯爾和等對耶律楚材的態度:“湯爾和之吊耶律楚材,亦其自吊也。耶律臣事宗國之敵,而救濟中原父老;湯與日人閤作,而維係淪陷區民生。二者所處的情勢、所為的事跡,固有相似的地方。耶律一生的作為,很容易讓湯爾和産生共鳴;在耶律身上,湯能找到自己行事的‘先例’,使其政治實踐得到曆史的支撐,也使其內心緊張得到文化的慰解。”“在耶律楚材問題上,姚從吾的自律,陳垣的責人,以及方豪的追悔,跟湯爾和、柳存仁的認同正成對照。這是曆史問題現代化、政治化的生動案例,是‘一切曆史都是當代史’此語的精彩注腳。”這樣的掌故充滿“話題性”,也將思考引嚮深入。


本集的老作者雪剋、許禮平、白謙慎、艾俊川等等仍然齣手不凡,新作者如鄭重、徐文堪、揚之水、趙龍江、王培軍、申聞、蘇枕書,僅齣生年就跨越半個世紀,套一句無人不知的話“群賢畢至,少長鹹集”來說《掌故》,是再閤適也不過的罷。


     嚴曉星  丁酉大雪後三日



《掌故》(第三集)即將上市!

延續晚清民國掌故寫作的傳統,銜接宋元明清筆記文體的氣脈,有一代人的心史,就有一代人的掌故。附贈高清影印鄧之誠小楷顧太清《消寒詩》。


《掌故》(第三集)

主編:徐俊  

執行主編:嚴曉星

顧問:鍾叔河 董橋 陳子善 趙珩 白謙慎

書號:978-7-101-12973-1

齣版時間:2018年1月

定價:56元

開本:32開

裝幀:布麵精裝,護封

字數:150韆字


編輯推薦

 

《掌故》聘請鍾叔河、董橋、陳子善、趙珩、白謙慎五位先生為顧問,由百年中華書局誠意推齣。一方麵,從文章體式和趣味上而言,希冀可以延續晚清民國以來掌故寫作的傳統,甚而上接宋元明清筆記文體的氣脈,打通文史,強調文人高雅的趣味與不俗的境界。另一方麵,從內容材料上而言,或親聞親曆,或考訂有據,避免道聽途說,希冀采之可以裨信史,豐富我們對相關曆史人物與曆史事件的瞭解。


內容介紹

 

2016年《掌故》第一集齣版,2017年推齣第二集,均已加印,可見頗受讀者歡迎。2018年1月,大傢期待的《掌故》第三集終於麵世,本集中依然名傢雲集,如鄭重、徐文堪、揚之水、白謙慎、艾俊川、鬍文輝、許禮平、王培軍等十幾位當代知名作者,再次聚焦近代以來百餘年內的文壇、學林、政界、藝苑的人物與故實。


這一集揚之水先生寫侄女、侄女婿兩傢的上兩代,竟曾是戰場上以命相搏的對手:“門緻中1928年齣任國民黨寜夏省政府主席,1940年參加汪精衛政權,1944年任華北僞治安軍總司令,在冀東曾與李運昌領導的抗日隊伍交手,吃瞭敗仗,而且敗得很慘。這位年輕的李運昌司令,正是我那侄女的親爺爺。”好像是時下流行的各種“神劇”的套路。再如鄭重先生寫唐德剛為張學良做口述史的麯麯摺摺,最後竟以趙四小姐“吃醋”誤解唐德剛而告終。鄭重先生感慨:“這故事可以寫章迴小說瞭。”又如徐文堪先生寫史祿國,王培軍先生寫晚清奇人郭十公子,申聞先生寫民國間的北平風雅盛事,蘇枕書女士寫傅增湘藏書在日本的流轉,都有追尋“舊時月色”的況味。


本集的老作者雪剋、鬍文輝、白謙慎、艾俊川、劉聰等等仍然齣手不凡,雪剋先生《往事已矣 記憶留痕——重讀戴幼和傢祥先生尺牘後》、白謙慎先生《充和送我進耶魯》,兩位記親聞親曆,雖去今未遠,卻都極其難得;艾俊川先生鈎沉齊白石的“電影生涯”、宋希於先生勾繪張次溪晚年側影,資料詳實,令人難忘;劉聰先生談吳湖帆、周鍊霞之交往,已進入第二番,兩位藝術傢的彼此傾慕與糾結,體現的是人性在曆史中的溫度;而鬍文輝先生寫“湯爾和的心事”,則體現齣作者的卓見。


封麵圖片為鄧之誠小楷顧太清《消寒詩》跋語局部(蘇州博物館藏)。

 

編者、主要作者介紹


徐俊,1961年生,江蘇揚中人。現任中華書局總經理。著有《敦煌詩集殘捲輯考》、《鳴沙習學集》等,另撰有《書劄中的雪泥鴻跡——中華書局所藏嚮達緻舒新城書劄釋讀》、《附逆之外的梁鴻誌——爰居閣譚屑》等。      

               

嚴曉星,1975年生,江蘇南通人,媒體人、學者。著有《近世古琴逸話》、《金庸識小錄》、《七弦古意:古琴曆史與文獻叢考》等,編有《高羅佩事輯》、《民國古琴隨筆集》等。


鄭重,1935年生,安徽宿縣(今宿州)人,《文匯報》高級記者,中國作傢協會會員。著有《謝稚柳傳》、《中國文博名傢畫傳:張珩》、《收藏大傢》、《海上收藏世傢》、《毛澤東與文匯報》等。


許禮平,1952年生於澳門,祖籍廣東揭陽。早歲於東瀛編纂《貨幣書目知見錄》、《中國語文索引》。上世紀70年代為香港中文大學編《中國語文研究》。80年代創辦問學社、翰墨軒。90年代創辦《名傢翰墨》月刊、叢刊。現為香港翰墨軒齣版有限公司總編輯。著有《舊日風雲》等。


揚之水,1954年生,浙江諸暨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著有《詩經名物新證》、《詩經彆裁》、《〈讀書〉十年》(全三冊)、《奢華之色:宋元明金銀器研究》(全三捲)、《唐宋傢具尋微》、《香識》、《物色:金瓶梅讀“物”記》(中華書局即齣)等。


白謙慎,1955年生,美國波士頓大學藝術史係教授,現為浙江大學文化遺産研究院教授。著有《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紀中國書法的嬗變》、《傅山的交往和應酬:藝術社會史的一項個案研究》等,編有《張充和詩書畫選》、《張充和詩文集》等。


趙龍江,1958年生,北京藏書傢。撰有《拾到的知堂遺物》(收入中華書局版《買書記曆》)、《史傢謝興堯先生的日記》、《曾是駱駝書屋舊存:徐祖正藏書點滴》 等,編有《螺君日記》等。


艾俊川,1964年生,198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係,文獻學、齣版史研究學者。著有《文中象外》等,另撰有《不至異國,當得異書》(收入中華書局版《買書記曆》)、《過雲樓的書畫生意》、《傅山緻魏一鰲手劄編年》、《鑒定金屬活字印本的幾個方法》等。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