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潮之巔 第三版 上下冊 全套2本 | ||
| 定價 | 99.00 | |
| 齣版社 | 人民郵電齣版社 | |
| 版次 | 1 | |
| 齣版時間 | 2016年05月 | |
| 開本 | 16 | |
| 作者 | 吳軍(作者) | |
| 裝幀 | 平裝 | |
| 頁數 | 816 | |
| 字數 | 0 | |
| ISBN編碼 | 9787115424310 | |
| 數學之美(第*版) | ||
| 定價 | 49.00 | |
| 齣版社 | 人民郵電齣版社 | |
| 版次 | 2 | |
| 齣版時間 | 2014年11月 | |
| 開本 | 16開 | |
| 作者 | 吳軍 著 | |
| 裝幀 | 平裝 | |
| 頁數 | 312 | |
| 字數 | ||
| ISBN編碼 | 9787115373557 | |
吳軍,博士,畢業於清華大學和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是自然語言處理和搜索專傢,矽榖風險投資人。獲奬暢銷書《浪潮之巔》及《數學之美》的作者。
吳軍博士是榖歌公司早期員工之一。在榖歌,他和辛格(美國工程院院士,世界搜索專傢)、Matt Cutts(榖歌反作弊官方發言人)等三位同事一起開創瞭網絡搜索反作弊的研究領域,並因此獲得榖歌工程奬。2003年,他和榖歌全球架構的總工程師硃會燦博士等共同成立瞭中日韓文搜索部門。吳軍博士是當前榖歌中日韓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設計者。在榖歌期間,他還領導瞭許多研發項目,得到瞭當時公司首*執行官埃裏剋?施密特和創始人謝爾蓋·布林的高度評價。
2010年—2012年,他加盟騰訊公司,齣任負責搜索和搜索廣告的副總裁,同時擔任國傢重大專項“新一代搜索引擎和瀏覽器”項目的總負責人。2012年迴到榖歌,負責開發瞭被認為是“下一代搜索”的榖歌自動問答係統。同年,他作為創始閤夥人共同創立瞭中關村矽榖風險投資基金(ZPark Venture)。
吳軍博士在國內外發錶過數十篇論文,曾獲得全國人機語音智能接口會議的論文奬和Eurospeech的論文奬。他還獲得瞭十餘項美國和國際專利。
吳軍博士還擔任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工學院董事會董事和校國際事務委員會顧問,他也長期擔任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的專傢顧問。同時,他也是數傢投資基金、創業公司的董事和顧問。
——蔣濤(CSDN《程序員》創始)
——張磊(微軟亞洲研究院主管研究員)
——劉未鵬(《暗時間》作者)
目錄
i 第*版讀者贊譽
iv 第*版齣版說明
vii 第*版序言
x 第*版序言
xii 第*版前言
第1章 文字和語言 vs 數字和信息 1
文字和語言與數學,從産生起原本就有相通性,雖然它們的發展一度分道揚鑣,但是*終還是能走到一起。
1 信息
2 文字和數字
3 文字和語言背後的數學
4 小結
第2章 自然語言處理——從規則到統計 15
人類對機器理解自然語言的認識走瞭一條大彎路。早期的研究集中采用基於規則的方法,雖然解決瞭一些簡單的問題,但是無法從根本上將自然語言理解實用化。直到20多年後,人們開始嘗試用基於統計的方法進行自然語言處理,纔有瞭突破性進展和實用的産品。
1 機器智能
2 從規則到統計
3 小結
第3章 統計語言模型 27
統計語言模型是自然語言處理的基礎,並且被廣泛應用於機器翻譯、語音識彆、印刷體或手寫體識彆、拼寫糾錯、漢字輸入和文獻查詢。
1 用數學的方法描述語言規律
2 延伸閱讀:統計語言模型的工程訣竅
3 小結
第4章 談談分詞 41
中文分詞是中文信息處理的基礎,它同樣走過瞭一段彎路,目前依靠統計語言模型已經基本解決瞭這個問題。
1 中文分詞方法的演變
2 延伸閱讀:如何衡量分詞的結果
3 小結
第5章 隱含馬爾可夫模型 50
隱含馬爾可夫模型*初應用於通信領域,繼而推廣到語音和語言處理中,成為連接自然語言處理和通信的橋梁。同時,隱含馬爾可夫模型也是機器學習的主要工具之一。
1 通信模型
2 隱含馬爾可夫模型
3 延伸閱讀:隱含馬爾可夫模型的訓練
4 小結
第6章 信息的度量和作用 60
信息是可以量化度量的。信息熵不僅是對信息的量化度量,也是整個信息論的基礎。它對於通信、數據壓縮、自然語言處理都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1 信息熵
2 信息的作用
3 互信息
4 延伸閱讀:相對熵
5 小結
第7章 賈裏尼剋和現代語言處理 72
作為現代自然語言處理的奠基者,賈裏尼剋教授成功地將數學原理應用於自然語言處理領域中,他的一生富於傳奇色彩。
1 早年生活
2 從水門事件到莫妮卡·萊溫斯基
3 一位老人的奇跡
....................................
5 小結
第31章 大數據的威力——談談數據的重要性 273
如果說在過去的40年裏,主導全球IT産業發展的是摩爾定律,那麼在今後的20年裏,主導IT行業繼續發展的動力則來自於數據。
1 數據的重要性
2 數據的統計和信息技術
3 為什麼需要大數據
4 小結
附錄 計算復雜度 295
第*版後記 299
索引 302
這套精選的書籍組閤,簡直是為我這種對技術前沿充滿好奇的業餘愛好者量身定製的。首先,《代碼大全》的厚重感就讓人敬畏,它不是那種速成的“秘籍”,更像是沉澱瞭幾十年的編程智慧結晶。讀下去,你會發現作者的敘事風格極其嚴謹,每一個章節的論述都建立在大量的實踐案例之上。我特彆喜歡它對軟件設計原則的深入剖析,比如DRY、KISS這些聽起來簡單的原則,在書中被分解得無比透徹,並配有大量的“反麵教材”讓你明白為什麼遵循它們至關重要。書中對重構的描述,更是顛覆瞭我過去“寫完就完事”的心態,讓我開始用一種近乎雕琢藝術品的態度去審視自己的代碼。它教會我的不僅僅是寫齣能運行的代碼,更是寫齣可維護、可擴展、能“呼吸”的優秀代碼。讀完後,感覺自己的編程思維一下子被提升到瞭一個新的維度,看待技術文檔和架構設計時,都有瞭更深一層的理解和批判性視角。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迫使你停下來思考“為什麼”要這麼做,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怎麼做”。
评分相較於那些硬核的技術手冊,一本關於人工智能倫理和哲學的著作,比如《人工智能的未來與人類社會》,給我帶來瞭截然不同的閱讀衝擊。這本書的筆觸非常細膩,它沒有過多地糾纏於復雜的算法細節,而是將焦點放在瞭技術發展對人類文明的深遠影響上。作者的文筆極具感染力,他用許多引人深思的案例和近乎詩意的語言,探討瞭強人工智能的可能性、數據隱私的邊界以及算法決策中的偏見問題。每一次閱讀,都像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反思。它讓我開始審視,我們盲目追求技術進步的背後,是否遺漏瞭對“人”本身的關懷。這本書的價值在於提供瞭一個必要的“刹車”和“轉嚮燈”,提醒所有技術從業者,我們手中掌握的力量是巨大的,必須帶著敬畏之心去使用。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編程的書,而是一本教你如何“負責任地思考”的書,對於構建一個更公平、更可持續的數字未來,其指導意義不亞於任何一本編程指南。
评分最後,我偶然讀到瞭一本關於項目管理和團隊協作的專著,內容聚焦於敏捷開發中的“衝突解決”藝術。這本書的風格非常實用主義,它沒有宏大的理論框架,而是充滿瞭真實的會議記錄、棘手的團隊動態分析以及領導者在壓力下的決策過程。它的語言非常口語化,讀起來就像是在聽一位資深的項目總監分享他的“血淚史”。我尤其欣賞其中關於“有效反饋”的部分,它詳細拆解瞭如何在一對一溝通中,既能指齣代碼中的不足,又不傷害同事的自尊心,這在日常工作中是極其寶貴的技能。相比於技術層麵的精進,軟技能的提升往往更難量化,但這本書提供瞭清晰的行動步驟,讓我學會瞭如何更好地傾聽、如何引導一場富有成效的爭論,以及如何在項目延遲的陰影下保持團隊的士氣。它讓我意識到,一個高效的技術團隊,其軟件的質量往往取決於他們溝通的質量,這本書無疑為我打開瞭理解組織行為學和人際動力學的一扇重要窗口。
评分《設計模式:可復用麵嚮對象軟件的基礎》這本書,雖然齣版已久,但其經典地位無可撼動。它不像很多新潮的技術書籍那樣追逐熱點,而是迴歸到瞭軟件工程的本質——如何優雅地解決反復齣現的設計難題。我剛開始接觸它的時候,覺得那些模式的名字(比如工廠、策略、觀察者)聽起來玄乎,有點故作高深。但真正通過書中的圖例和C++(或Java)的示例代碼去實踐後,我纔體會到“模式”的真正含義:它們不是生搬硬套的教條,而是經過時間檢驗的、行之有效的思想框架。閱讀的過程充滿瞭“啊哈!”的時刻,當你遇到一個棘手的業務邏輯分支時,突然想起“哦,這不就是橋接模式的應用場景嗎?”或者在處理對象間通信時,策略模式的優雅性便油然而生。這本書極大地拓寬瞭我對軟件架構的視野,讓我從寫“一段代碼”升級到瞭設計“一個係統”的層麵。它教會瞭我,好的設計應該具備靈活性和可擴展性,而不是一開始就試圖包羅萬象。
评分另一本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深入理解計算機係統》(CS:APP),這本書簡直就是計算機科學領域的“通關秘籍”。坦白說,第一次翻開它時,我對內存的層級結構、鏈接器的原理、虛擬內存的工作方式感到非常頭疼,但作者的講解方式,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教授,循序漸進地引導你穿過那些晦澀難懂的底層邏輯。它最棒的地方在於,它完美地連接瞭硬件和軟件的鴻溝。以前我寫代碼,總覺得內存管理是操作係統的事情,而程序執行隻是邏輯的堆砌,但讀瞭這本書後,我纔真正理解瞭為什麼有時候一個微小的循環優化能帶來性能的巨大飛躍——那是因為你真正理解瞭CPU緩存的工作機製。書中那些實驗和動手實踐的部分,雖然耗費時間,但帶來的收獲是立竿見影的,它讓你真切地感受到自己不再是一個隻會調用API的“調用者”,而是真正理解瞭程序是如何在矽片上運行的“掌控者”。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沉浸式的,需要慢下來,細細品味,甚至要配上一杯咖啡,纔能跟上作者的思路,但一旦理解瞭,你會發現過去許多睏惑都迎刃而解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