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不少西方探險傢、學者、傳教士和旅行傢懷有各種目的,開始來到中國西部邊疆地區。他們尋求考古發現,以西方人文科學的方法對當地的社 會和風土人情進行觀察、記錄。約瑟夫·洛剋 Joseph F.Rock (1884 - 1962) 也是其中之一,他不僅以性格孤僻、勤於筆耕著稱,他是唯一一位在中國西南邊疆地區長期生活和考察、一生大部分時間生活在雲南的西方人。他在雲南麗江納西地區的活動、他對青海阿尼瑪卿山地區的動植物學考察、他把卓尼版藏文大藏經《甘珠爾》《丹珠爾》帶去美國、他對四川木裏藏族地區的探險以及民國時期和西南地區各路人馬的直接接觸和交往,都是轟動一時而且長期為後人所津津樂道的事跡。 斯蒂芬妮·薩頓編著的這本《苦行孤旅》是唯一一本用洛剋的日記、書信以及對當事人的采訪等一手資料寫成的傳記。
##若能读到传主的日记就更好了
评分##看完这本书我不禁怀疑书名,孤旅是真的,可是他哪里苦啊!洛克与我预想中的完全不同,他几乎是近代来中国的最奢靡最讲究最能作的西方探险家了,喝咖啡吃西餐用可折叠浴盆泡澡,这都是发生在旅途中的。一边看不上中国人的种种劣根性,一边又反反复复的到西南地区采集植物和研究东巴文化,真是没见过这么拧巴的人。相比之下还是斯文赫定更符合我对探险家的幻想。这本书和之前看的顾彼得的终于联系到一块了,毕竟西方探险家就那么几个,圈子很小,大家认识很正常。最讽刺的就是,最终阻止洛克再来中国的,不是土匪土司军阀国民党,而是共产党。一直到作者70年代写这本传记的时候,仍然相信中国会有一天重新打开国门。
评分##艰难与梦想交织
评分##最终,一个人能感受得到的就是他自身。
评分##看完这本书我不禁怀疑书名,孤旅是真的,可是他哪里苦啊!洛克与我预想中的完全不同,他几乎是近代来中国的最奢靡最讲究最能作的西方探险家了,喝咖啡吃西餐用可折叠浴盆泡澡,这都是发生在旅途中的。一边看不上中国人的种种劣根性,一边又反反复复的到西南地区采集植物和研究东巴文化,真是没见过这么拧巴的人。相比之下还是斯文赫定更符合我对探险家的幻想。这本书和之前看的顾彼得的终于联系到一块了,毕竟西方探险家就那么几个,圈子很小,大家认识很正常。最讽刺的就是,最终阻止洛克再来中国的,不是土匪土司军阀国民党,而是共产党。一直到作者70年代写这本传记的时候,仍然相信中国会有一天重新打开国门。
评分##主人公的性格实在喜欢不起来,他一直那么不满意不快乐,也难怪,不过书倒是不难读下来。对交通不便时期,老外深入中国内地考察、传教之类的故事还是很感兴趣的。
评分##看葛兆光老师的书评激发了兴趣找来读的,书比书评更有趣。既见传主洛克的中国西部之行,也一窥近百年前中国边疆之情形,触目惊心有之,感慨良多亦有之。传主洛克性格复杂,际遇异于常人,多亏作者Sutton女士的妙笔而得以缓缓呈现。译者李若虹女士译文流畅,细心加注助读者阅读,用心良苦。孟子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于洛克而言,是肆意和幸福不可兼得。这是一部血肉饱满的人物传记,触目惊心的西部人类志,微瑕有之,不掩白璧,强烈推荐。
评分##若能读到传主的日记就更好了
评分##翻译得非常好,看到泪流满面。死于群山环抱之中,这也是我们边民的梦想。(当然了,如果洛克没有搭49年最后一批从昆明起飞的航班离开中国,他的晚年也不可能平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