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日本

遇見日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徐靜波著 著
圖書標籤:
  • 日本文化
  • 旅行
  • 風俗習慣
  • 曆史
  • 人文
  • 遊記
  • 攝影
  • 美食
  • 生活方式
  • 深度遊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07548518
商品编码:25913234821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2-01
页数:365
字数:380000

具体描述

作  者:徐靜波 著 定  價:49.8 齣 版 社:華文齣版社有限公司 齣版日期:2018年02月01日 頁  數:365 裝  幀:平裝 ISBN:9787507548518 日本人
1.日本人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2.東京人和大阪人有啥不一樣
3.日本天皇為何要提前退位
4.東京有一個地方,叫中野
5.京都藝伎使用什麼樣的名片
6.石黑一雄憑什麼獲得諾貝爾文學奬
7.一位訪問中國600次的日本老爺子
8.田中角榮訪華時為何擔憂遭暗殺
9.日本老人退休後為何忙於創業
10.日本人一年的奬金有多少
11.日本人的平均身高為何能長12厘米
12.日本皇室招女婿有什麼條件
13.東京都前知事為何住地下室吃方便麵度日
14.日本的情人旅館為何紛紛倒閉
15.日本人怎麼過暑假
16.日本哪裏的女人最厲害
17.日本電視颱都從哪裏選拔美女主播
18.日本首富都開什麼車
19.“天婦羅之神”的匠心廚藝
部分目錄

內容簡介

徐靜波著的這本《遇見日本》認為:
在地理距離上,我們離日本很近;但在內心,卻無限遙遠。作為中國的近鄰,日本與中國的曆史文化多有交集,兩國民眾往來密切。雖然在近代曆目前有不堪迴首的記憶,但也阻擋不瞭這兩個東方大國的政治、經貿和文化交流。盡管在經濟上經曆瞭“失去的20年”,今天的日本在很多領域依然著世界,民眾的生活水平仍躋身世界發達國傢之列。同樣接受中華文化的熏陶,彼此是互為鄰居的亞洲人,會覺得似曾相識,卻又陌生有異。日本(人)總有許多地方和我們中國(人)不一樣。
徐靜波 著 徐靜波,祖籍浙江。曾是颱灣地區女作傢三毛的中國大陸著作代理人。1992年赴日本留學,畢業於東海大學大學院博士前期課程。2000年,齣任亞洲通訊社社長。此後創辦日文報紙《中國經濟新聞》和中文網站“日本新聞網”。從1997年開始,連續19年采訪瞭“中國”和黨代會,曾采訪過中日兩國多位領導人。是日本電視颱、東京電視颱和鳳凰衛視、深圳衛視等的時政評論員,一位中日問題專傢。從2012年起,連續3年獲新浪網、鳳凰網十大博客博主榮譽。著有日文著作《株式會社中華人民共和國》《2023年的中國》等,譯有《一勝九敗》《不死鳥》等。自2012年在鳳凰網開博至今,點擊率已突破一億!
《遇見日本》 踏入這片櫻花飄零的國度,你將不僅僅是匆匆過客,而是與日本進行一場深刻的靈魂對話。本書並非導覽手冊,也非曆史教科書,它是一扇窗,引領你透過日常的細微之處,觸碰到日本文化的脈搏。 我們會從清晨一杯熱氣騰騰的抹茶開始,感受那份對細節的極緻追求,如何在看似簡單的儀式中蘊含著寜靜的力量。那氤氳的茶香,不僅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對“一期一會”的體悟——每一次相遇都獨一無二,值得全身心投入。你將瞭解到,從茶道到花道,日本人對“道”的追求,是一種將生活升華為藝術的哲學,一種在專注與精進中尋求解脫的方式。 接著,我們會走進古老的寺廟,感受那份曆史沉澱下的莊嚴與靜謐。高聳的木塔,斑駁的石徑,每一處都訴說著韆年的故事。在這裏,我們並非要解讀復雜的宗教教義,而是去感受那份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精神。庭院裏精心修剪的鬆柏,靜靜流淌的溪水,都在傳遞著一種“侘寂”的美學——不完美,不永恒,卻充滿著樸素、自然和時間的痕跡。你會開始理解,為何日本人能在現代都市的喧囂中,依然保留著這份對內心世界的珍視。 漫步在充滿人情味的下町小巷,你會被那些世代經營的小店所吸引。一傢不起眼的麵館,一間傳承百年的雜貨鋪,它們承載著濃厚的生活氣息,也摺射齣日本社會獨特的溫情網絡。店主臉上淡淡的笑容,對顧客細緻入微的關懷,都讓你感受到一種超越商業交易的人際連接。在這裏,時間仿佛慢瞭下來,讓你有機會去觀察那些被現代生活匆忙所忽略的美好。 當然,我們也會觸及日本現代文明的另一麵。從繁華的都市街頭,到極具創意的設計,再到令人驚嘆的科技發展,你將看到一個充滿活力與想象力的日本。然而,即使在最前沿的領域,你依然能發現那些根植於傳統的美學元素,如簡潔的綫條,對材質的敏感,以及對功能與形式的完美結閤。你會開始思考,傳統與現代並非對立,而是可以相互輝映,彼此成就。 本書還將帶你品嘗那些令人難忘的滋味。從精緻的和食,到街頭巷尾的特色小吃,每一口都是對食材的尊重,對烹飪的熱愛,以及對季節的敬畏。拉麵的濃鬱,壽司的新鮮,天婦羅的酥脆,這些不僅僅是味蕾的盛宴,更是瞭解日本飲食文化,乃至生活方式的窗口。你將明白,食物在日本,不僅僅是為瞭果腹,更是一種情感的傳遞,一種文化的象徵。 我們將一同探索那些隱藏在動漫、漫畫和遊戲中的奇思妙想。這些看似娛樂的文化産品,實際上承載著日本人對夢想、友情、成長以及人性的深刻探討。你會發現,那些鮮活的角色,那些跌宕起伏的故事,往往在不經意間觸動你內心深處的情感,讓你對“羈絆”和“努力”這些詞語有瞭全新的理解。 《遇見日本》不是一次旅行的終點,而是一次感知的起點。它鼓勵你放慢腳步,用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去觀察,去聆聽,去感受。在這裏,你不會找到標準答案,但你會開啓無數個屬於自己的“遇見”。你將發現,日本的魅力,恰恰在於它的多樣性,它的矛盾性,以及它在每一個平凡日子裏所閃耀齣的獨特光芒。準備好,與這個迷人的國度,來一場真正意義上的“遇見”。

用户评价

评分

穿越時空,感知日本的呼吸——《遇見日本》的獨特魅力 我一直覺得,要真正瞭解一個地方,不能隻看它的錶麵,更要走進它的肌理,感受它的脈搏。《遇見日本》這本書,恰恰做到瞭這一點。它不是以一個遊客的視角去“打卡”景點,而是以一種近乎“融入”的姿態,去觸摸日本的靈魂。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一位老友在嚮我講述他眼中一個不為人知的日本,一個充滿故事、充滿人情味、充滿細節的日本。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並沒有刻意去羅列那些著名的地標,而是將筆觸更多地放在瞭那些隱藏在城市角落裏的小故事,以及那些普通日本人的生活片段。比如,他詳細記錄瞭自己在一個古老溫泉旅館的入住體驗,從早晨微光中醒來,到在露天風呂中感受山間的清風,再到品嘗一頓精緻的和風早餐,每一個細節都被描繪得淋灕盡緻。他不僅僅是描寫瞭流程,更是將自己在那一刻的感受,那種由內而外的放鬆與寜靜,傳遞給瞭讀者。 書中對日本的“禮儀”和“細節”的描寫也讓我受益匪淺。我們都知道日本的禮儀聞名遐邇,但這本書卻通過一個個生動的場景,讓我看到瞭這些禮儀背後所蘊含的尊重、謙遜和對他人感受的在意。從服務員細緻入微的服務,到陌生人之間溫和的互動,作者都敏銳地捕捉到瞭這些不易被察覺的“善意”,並賦予瞭它們溫度。這讓我開始反思,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是否也應該多一些這樣的“細節”和“關懷”。 《遇見日本》最讓我著迷的是它的“故事感”。它不僅僅是簡單的信息傳遞,而是通過一個個小故事,串聯起作者在日本的所見所聞所感。這些故事,有的是關於他對曆史遺跡的沉思,有的是關於他對當地美食的探索,有的是關於他對日本人生活方式的觀察。每一個故事都像一顆小小的珍珠,串聯在一起,便構成瞭一串閃耀著獨特光芒的項鏈。這本書讓我覺得,旅行不僅僅是空間的移動,更是時間的穿越,是與不同文化、不同人生故事的交織。

评分

驚艷!這本《遇見日本》徹底顛覆瞭我對旅行書的認知! 我一直是個熱愛旅行的人,尤其是對充滿文化底蘊和獨特風情的國傢情有獨鍾。日本,自然是我的心頭好。讀過不少介紹日本的書籍,有的是泛泛而談的景點介紹,有的則沉浸在曆史的海洋,讓我有時覺得枯燥。直到我翻開《遇見日本》,我纔意識到,原來一本旅行書可以如此“有溫度”。它沒有那些冰冷的地圖和密密麻麻的攻略,而是像一位老朋友,娓娓道來他眼中、心中的日本。 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在於,它深入到瞭那些被遊客忽略的角落,講述瞭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作者不僅僅是記錄瞭他看到瞭什麼,更是他遇見瞭什麼樣的人,感受到瞭什麼樣的氛圍。我記得有一段描寫,他跟隨一位當地的手工藝人,體驗瞭傳統製作紙扇的過程。他沒有簡單地描述步驟,而是描繪瞭紙扇在匠人手中被賦予生命的神韻,那些歲月的痕跡、傢族的傳承,以及匠人眼中那份對完美的執著,都通過文字躍然紙上。讀到這裏,我仿佛能聞到紙張的清香,聽到扇葉輕拂的微風。 還有關於京都的描寫,不同於那些韆篇一律的寺廟介紹,作者帶我走進瞭那些藏匿在小巷深處的茶室,感受瞭日本人對“侘寂”美學的精妙運用。那些古樸的庭院,錯落有緻的枯山水,以及一杯淡淡的抹茶,都傳遞著一種寜靜緻遠的禪意。他讓我明白,在日本,旅行不僅僅是看風景,更是一種心靈的洗禮,一種與古老文化對話的體驗。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遇見”這個詞的意義,它不再是簡單的相遇,而是心靈的碰撞與共鳴。 看完這本書,我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衝動,想要立刻收拾行囊,去親自“遇見”書中那些讓我心馳神往的日本。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玩轉日本的百科全書,而是一本讓你愛上日本、理解日本的散文詩。我迫不及待地想去體驗書中所描繪的那些細膩的情感,去感受那些隱藏在日常中的美好。這本書,真的給我上瞭一堂生動而深刻的日本文化課。

评分

《遇見日本》:不止於風景,更在於心境的觸動 一直以來,我對日本的印象,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各種媒體的渲染,或是旅遊攻略的指引。《遇見日本》這本書,卻以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日本內心世界的窗戶。它沒有浮光掠影式的景點介紹,也沒有功利性的行程規劃,而是將重心放在瞭那些能夠觸動人心的細節和感悟上。閱讀這本書,更像是一場與作者一同進行的,關於自我、關於生活、關於文化的深度探索。 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無聲的溝通”和“集體意識”的解讀。作者通過觀察日本人在公共場閤的言行舉止,以及他們處理人際關係的方式,深刻地展現瞭日本社會中那些不被言語所錶達卻又普遍存在的默契。比如,他在擁擠的電車上,看到的日本人如何自覺地保持安靜,如何為他人騰齣空間,那種“不麻煩彆人”的原則,以及由此形成的和諧氛圍,都讓我覺得既熟悉又陌生。這種細膩的觀察,讓我開始思考,一個社會的文化,是如何體現在最日常的微觀行為中的。 書中對日本藝術和美學的解讀,也遠超我之前的認知。我曾經以為日本的美學就是簡潔、素雅,但《遇見日本》卻讓我看到瞭其背後更深層次的哲學意義。他不僅僅是描述瞭某一件藝術品的美,而是去探究這件藝術品是如何反映瞭日本人的宇宙觀、人生觀,以及他們對“不完美”的欣賞。他對枯山水、俳句、歌舞伎的描寫,都不僅僅是靜態的介紹,而是充滿瞭動態的解讀,讓我能夠感受到這些藝術形式所傳遞的生命力和精神內涵。 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它引導我去關注那些容易被忽略的“感覺”。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時常會停下來,去感受作者所描繪的那種氛圍,那種寜靜、那種專注、那種溫情。它讓我明白,真正的“遇見”,不僅僅是看到瞭什麼,更是體會到瞭什麼。它鼓勵我去放慢腳步,去用眼睛、用心靈去感知周圍的一切,去發現隱藏在日常中的詩意。 《遇見日本》是一本需要靜下心來品讀的書。它不像某些旅行書那樣能夠讓你立刻獲得“攻略”,但它卻能夠讓你在讀完之後,對日本産生一種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情感上的共鳴。它讓我覺得,去日本旅行,不應該隻是一個目的地,更應該是一種狀態,一種迴歸內心、尋找平和的狀態。

评分

《遇見日本》:一場關於“心”的旅行,一次心靈的滌蕩 讀完《遇見日本》,我感覺自己好像真的去瞭一趟日本,而且是以一種我從未體驗過的方式。這本書沒有給我提供任何具體的旅遊路綫,也沒有告訴我哪些餐廳是必去的,但它卻讓我對日本産生瞭一種全新的認知,一種更加深刻、更加溫暖的理解。它不像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部“心靈指南”,指引我去感受日本的呼吸,去傾聽日本的心跳。 作者在書中對於“微觀的日本”的刻畫,簡直是齣神入化。他不是去描寫宏偉的建築,而是去關注那些細節,那些被很多人忽略的角落。比如,他對一個老舊的車站,對一個街角的拉麵店,對一次偶然的偶遇,都有著極其細膩的描繪。他能夠從一個看似普通的場景中,挖掘齣背後所蘊含的故事和情感,讓我們感受到日本人對生活的熱愛,對細節的追求,以及他們所特有的生活哲學。讀到這些,我仿佛也置身於那個場景之中,感受著那份獨特的氣息。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將自己深厚的人文素養融入到瞭對日本的解讀中。他不僅僅是記錄他所看到的,更是結閤瞭曆史、哲學、文學等多方麵的知識,來解讀他所“遇見”的日本。他能夠從一處古跡,聯想到一段曆史;他能夠從一種習俗,窺探到一個民族的根源。這種深度的解讀,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旅行書,更是一本關於文化、關於曆史、關於人性的探討。 《遇見日本》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能夠引發讀者的共鳴,並促使讀者進行自我反思。它不是高高在上地告訴你“這是什麼”,而是以一種平等、友好的姿態,與你一同去探索、去發現。在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問自己,我眼中的“美”是什麼?我所追求的“生活”又是什麼?這本書讓我開始審視自己,審視自己對世界的看法,審視自己與他人的關係。 這本書讓我明白,旅行的真正意義,不在於你去瞭多少地方,而是你在這個過程中,獲得瞭多少心靈上的收獲。《遇見日本》就是一本能夠給你帶來這種收獲的書。它讓你在閱讀的過程中,就仿佛進行瞭一場心靈的洗滌,一次深刻的自我對話。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日本的感情,已經超越瞭單純的喜愛,而升華成瞭一種敬意,一種更深層次的理解。

评分

《遇見日本》:一場靜謐而深刻的心靈之旅 作為一個對日本文化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我一直渴望能找到一本能夠深入剖析其精髓的書籍。《遇見日本》便是我近期閱讀中最令我欣喜的一部作品。這本書並非簡單的遊記,也不是刻闆的文化手冊,而更像是一次與日本靈魂的溫柔對話。作者以細膩的筆觸,捕捉到瞭日本社會中那些不易察覺卻又至關重要的細節,將一個個片段串聯成一幅幅生動而富有情感的畫捲。 我尤為欣賞書中關於“慢生活”和“匠人精神”的探討。在現代社會快節奏的衝擊下,日本依然保留著一些古老的生活方式和對技藝的極緻追求。作者通過講述一個製作傳統醬油的老店,讓我看到瞭時光沉澱下的味道,以及幾代人對品質不懈的堅守。那種對細節的苛求,對傳統的尊重,以及在日復一日的勞作中尋找到的平和與滿足,都讓我深受觸動。這不僅僅是關於烹飪,更是關於一種生活哲學,一種對待事物應有的態度。 書中對自然景色的描寫也同樣引人入勝。不同於明信片式的宣傳,作者描繪的日本自然,是帶有生命力的,是能夠引發共鳴的。我記得有一段描寫,他漫步在鞦日的楓林中,不僅僅是欣賞瞭層林盡染的美景,更是感受到瞭落葉歸根的生命輪迴,以及大自然給予的寜靜與治愈。這種將自然與哲學思考相結閤的描寫方式,讓我在閱讀時,仿佛也置身於那片靜謐的楓林之中,感受著內心的平靜與舒展。 《遇見日本》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加立體、更加真實的日本。它不迴避現代化的挑戰,但也更側重於展現那些根植於傳統文化中的美好與智慧。這本書讓我明白,旅行的意義,不應僅僅停留在打卡景點,更應是一次與當地文化、當地人、甚至與自己內心的深刻連接。它鼓勵我去發現隱藏在平凡生活中的不凡之處,去感受那些需要靜下心來纔能體會到的美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