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其實是一個窗口。聲音可以深入我們的心靈深處,包括我們的氣脈,它運行的規律以及它的聲音,內在的脈動、脈搏、節拍,這些都是本原的音樂元素。這些元素普遍通行。所以音樂沒有國界,是生命本具的功用。
我們可以思索“思索”,卻無法思索音樂。隻有聽,能帶我們進入。當心將思索倒空,我們纔真正開始聆聽。
語言聒噪,邏輯雄辯,禪寂靜無語。
光陰無終無始,虛無無際無垠,道,“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人籟、地籟、天籟,一切音聲皆含道性,道性通達一切音聲。
音聲之道,無所不在。"
##书中的几个篇章令人印象深刻:爱斯基摩人的音乐、尺八和行草(书里有碟,边听边看不错的)。又恰好在北图赶上作者的讲座,现场聆听音乐,感觉非常不同。 回来就在网上找了行草,应该说是,东西方音乐舞蹈和文化融合的一次成功尝试。
评分##有些神神叨叨的话,有些经验之谈可以采纳。虽然对他的选择有些不赞同,但那又“关你屁事”呢是吧?
评分##从无人问津,到束之高阁,到浅尝辄止,再到一往无前,最后醍醐灌顶,音声之道,从无到有,又归于无
评分##当年《惊雷》里的一代中国作曲家,一个个就这么完了。
评分##获得签名赠书
评分##获得签名赠书
评分##获得签名赠书
评分##心与佛,音与自然。
评分##这人说话一股初中排比句感叹味,不是没条理,是太没意思。立场对,但像孔庆东,这样的价值不要也罢。我真希望有天赋的人做这件事,我们需要更多醍醐灌顶的人,但不必玄学、排比、抽象和陌生化,他对很多东西不了解,但说话很随意,也很会圆,说自己不激烈。是不激烈,也是没启发。他喜欢口号,像一个死人,太累,不想听什么,而且也做不出什么,怎么会有这种人,可能人都这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