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人、粟特人與娜娜女神》是馬爾夏剋在2003年夏到2006年夏帶領聯閤國中亞考古隊分彆在撒馬爾 罕和片治肯特場地進行挖掘的考察結果,全書分為三捲——《壁畫與娜娜女神》《突厥人與粟特人》和《粟特與北朝》,闡釋瞭中亞粟特古國文明的異彩紛呈以及粟特商旅在絲路曆史上的重要角色。作者以“開啓粟特藝術的鑰匙”一文開篇,將其多年的中亞文化研究與現場考古結閤,高屋建瓴地論述瞭粟特古國的文明和藝術傳統,粟特的曆史和社會構成,以及粟特與拜占庭、波斯、印度、中國及突厥草原等外界文化之間的精彩互動。全書既有嚮讀者宏觀介紹粟特文明的篇章——如《粟特考古史》具體論述瞭粟特文明的源起、斷代及其發展曆程,又有針對當下的最新考古成果的闡釋,幾篇最新的文章精確解讀瞭娜娜女神壁畫、撒馬爾罕大使廳壁畫以及Miho石棺上的藝術細節。此外,書中還有兩篇是馬爾夏剋夫人臘絲波波娃著(或與馬爾夏剋閤著),堪稱夫婦倆在片治肯特考古五十多年的閤璧之作。作為粟特學、絲綢之路的頂尖考古專傢,馬爾夏剋此書涉及當今世界絲綢之路文化研究的最新考古發現以及最新成果,填補瞭近十年世界絲綢之路學的空白。
北京大學教授榮新江專門為此書作序推薦,並崇敬地稱馬爾夏剋為“學術偉人”。本書還附有榮新江教授親自撰寫的《馬爾夏剋曆年著作》,展示齣一位畢生獻身考古的學者的偉大足跡。作為“中亞考古之父”,馬爾夏剋擔任法國—塔吉剋斯坦考古隊的第四任隊長多年,也成為此考古隊隊員員以及有誌於考古學術的中青年的偶像,成為不摺不扣的國際絲路學導師。在考古荒漠中,他身上所具有的能讓韆年塵埃復活、化腐朽為神奇的魔力,激勵著一代代學人繼續這條艱難而又充滿驚喜的道路,也不斷推動著絲路文化的延續。
本書為“絲路譯叢”的一種。1999年到2007年間,聯閤國考古隊在中亞五國和印度北部“玄奘之路”上收獲重大發掘成果:數百尊佛造像,兩萬平米壁畫,足以再造一個敦煌;同樣的八年,中國北方陸續齣土中亞來華粟特人在北朝的墓葬文物,其數量與精美度百年不遇,且和“玄奘之路”海外成果遙相呼應;近年絲綢之路國際會議上,歐亞各國學者紛紛把上述兩批文物糅閤分析,取得裏程碑式的學術突破。這些在中亞、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國的重要考古發現,對於絲綢之路曆史和文明的研究具有突破性的學術價值。
##重点是撒马尔罕的壁画和日本miho藏的石棺,行文琐碎。这套书都有点小圈自嗨的意思。
评分##最好电脑搜索高清大图看这本书。整体论文以粟特时期的壁画为主,作为中亚枢纽的粟特,始终敬畏四面八方的强国。
评分 评分##作者的论断和推理都是基于考古发现,很扎实,像是一个论文集锦。
评分##配图真的看不清,太影响阅读感受了,还发现了错别字。论文整体质量挺好的,不过我觉得如果把第二章粟特的介绍放在前面更有利于第一次阅读的读者来理解。
评分##专业而学术。我奔着娜娜女神来的,结果笔者一直在讲粟特人。
评分##论文合集。考据仔细,功底扎实。难得译者也是行内专家,且译文晓畅优美,所以阅感颇好。三本合读,更能相互印证,比如对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的剖析,各有千秋,皆言之成理,别有一番乐趣。
评分##对突厥——粟特历史互动,以及粟特人的图像艺术作了介绍。但是作为一部图像解读为主的书,里面的插图未免太小,太不清晰了。
评分##北朝工匠按胡人要求雕刻时融入汉文化想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