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麵的産品信息由天貓提供,僅作參考,下麵是唐人圖書專營店提供的圖書基本信息 | |
圖書名稱: | 我的精神自傳 錢理群先生的學術與精神自傳,又是一部學術史、思想史、知識分子精神史的重要著作。 |
作者或編譯者: | 錢理群 |
齣版社: |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齣版社 |
ISBN: | 9787108054463 |
定價: | 45元 |
齣版日期[僅參考]: | 2016年09月 |
裝幀及開本: | 平裝32開 |
頁數[僅參考]: | 211頁 |
其他參考信息: | 老錢是一個北大精神象徵,中國批判知識分子標誌性人物。現在北大**神話和傳奇,簡直就是北大的聖人。除瞭老左派的政治批判之外,老錢在長江讀書奬之前幾乎是一個完美的人,幾乎沒有什麼“敵人”。可以說,在北大內外,老錢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瞭低級趣味的人。老錢是全國人民愛戴,北大師生膜拜,新左派簇擁,全國的知識分子敬仰的良師益友慈父兄長,簡直就是一個神。 ——蕭夏林(文化名人) 現在就要企圖全麵地臧否一下錢理群,似乎為時過早。因為他不是那種從南坡爬上山頂就從北坡坐纜車下去的人,他是上瞭山頂就不打算下去,要在山頂搭颱唱戲的人。盡管也不排除這種可能,即他*好的戲已經在登頂的過程中唱過瞭,但在山頂上將要演齣的戲**不會令人失望,則是基本沒人懷疑的。 ——孔慶東(文化名人、北大教師) 一個讀書人而沒有見識過錢理群講課的魅力,不能不說是個遺憾。一位學生的生動描述也許可以多少補償一點這種缺憾。 ——摩羅(文化名人、大學教師) |
內容簡介及編輯推薦 | |
《我的精神自傳》既是一部個性化非常鮮明的思想學術人生自傳,更是一部結閤個人身心創痛和研究心得來總結20世紀以來中國社會思潮的變遷和中國經驗的得失,反省思想界、知識界、學術界所遭遇的大問題大睏境,錶達一個真正知識分子的立場和追求的深度之作。思考透徹,激情飛揚,充滿瞭敏銳的發現與深刻的思索。黃鍾大呂之聲,世所少見;滄海桑田之辨,令人迴味。是受過中等教育以上的讀者不能不讀的當代啓示錄。 |
作者簡介 | |
錢理群,一生裁為四截。前二十一年,算是入世前的準備;1939年齣生重慶,在南京讀小學、中學,在北京大學親曆反右運動;中間十八年,在邊遠地區貴州安順小城中等專業學校教書,在社會底層經曆瞭大飢荒和“文化大革命”;1978年重返北京,與北京大學青年學生、同代友人一起,風風雨雨二十四個春鞦,並寫有多部研究周氏兄弟和現代知識分子精神史的著作;2002年退休後五年,又迴歸中學和貴州,關注語文教育、西部農村教育、地方文化研究和青年誌願者運動,同時從事現代民間思想史研究。七十五年的生命,和兩個空間——貴州與北大,一個群體——中國的年輕人,建立瞭血肉的聯係,其主要連接紐帶,則是魯迅。 |
目錄 | |
上篇我的迴顧與反思 引言“以不切題為宗旨” 一我的人生之路與治學之路(上) 二我的人生之路與治學之路(中) 三我的人生之路與治學之路(下) 四知識分子自我獨立性與主體性問題 五知識分子和民眾的關係問題 六關於啓濛主義的反思 七關於理想主義的反思 八關於思想與行動的關係問題 九自然人性論與個人主義問題 十蕞後的話題:關於大學教育與北大傳統 下篇我的精神自傳 引言 一曆史的中間物 二堂吉訶德與哈姆雷特 三幸存者 四學者、教師、精神界戰士 五真的知識階級 六思想者與實踐者 七漂泊者與睏守者 後記 |
精彩內容及插圖 | |
“五四”時期周作人有一篇很有名的文章,題目叫《人的文學》。首先討論“人”,強調入是一種動物,但又不是一般的動物,而是一種進化的動物,一種有精神性的動物。因此,人有肉與靈,神性和獸性兩個方麵。首先,人是以動物的生活為生存基礎,作為基礎的是人的本能的欲望,是人的獸性。比如愛情,首先是生理上的吸引,愛情的基礎是人的本能的性欲。但人既然是精神性的動物,那麼,人的愛情,就不僅是生理上的吸引,還包括情感、人格的牽引。在周作人這些“五四”先驅者看來,人的動物性和精神性,肉和靈,是可以統一的。人有自然的本能,也有 本能的理性,這兩個方麵都屬於人的本性。凡人的自然欲求均不能阻擋而隻能疏通,要讓人的本能欲望自然發泄,但同時人也有精神追求,人有情與理兩個方麵,有情欲也有理性,理性會自然地約束人的情欲,二者可以達到一種平衡。應讓人的這兩個方麵,獸性與神性,本能欲望和精神理性,都自然地發展,在發展過程中,自會形成相互的補充、製約,達到自然的平衡,而不要人為地去乾預:這就是“自然人性論”。 在80年代我們闡釋“五四”時期的“自然人”的時候有幾個重點:首先是強調對人的自然本能的肯定,要批判“性不淨”思想。魯迅傢鄉就有一個習慣,人挑水桶,di yi桶是可以用的,第二桶是不可用的,為什麼呢?因為人在挑水的時候屁股可能會撞到第二桶水,因此是不乾淨的。所以周作人寫過《上下身》,說人的觀念中以為以肚臍眼為分界,肚臍眼之上都是美的,肚臍眼之下都是醜惡的。“性不淨觀”是怎麼産生的?周作人認為它其實是一種人的蠻性的殘留,是一種原始迷信的殘留。 |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