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戰爭論(漢譯名著本全兩冊) |
| 作者 | 卡爾·馮·剋勞塞維茨,時殷弘 |
| 定價 | 86.00元 |
| 齣版社 | 商務印書館 |
| ISBN | 9787100120401 |
| 齣版日期 | 2016-05-01 |
| 字數 |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32開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戰爭論》共8篇125章,全書係統總結戰爭經驗,在戰爭的性質、戰爭與政治的關係、精神要素的作用、武裝力量、進攻與防禦等許多方麵有精闢論述,被譽為西方近代軍事理論的經典之作。作者剋勞塞維茨也因此被視為西方近代軍事理論的鼻祖。他說: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 全書70餘萬字分彆論述戰爭性質、戰爭理論、戰略、戰鬥、軍隊、進攻與防禦和戰爭計劃,對戰爭進行瞭深刻全麵而係統的審視,德軍參謀長認為塑造瞭整整一代傑齣軍人的作品。許多年來,直到當代,剋勞塞維茨的這本書一直是西方各國軍事專傢、軍官和軍事迷們的必讀書。在剋勞塞維茨去世後,西方軍事科學還沒有第二部如此完整地闡述一般戰爭原理和戰爭哲學的著作。 |
| 作者簡介 | |
| 作者:卡爾·馮·剋勞塞維茨(1780-1831年),德國軍事理論傢和軍事曆史學傢,普魯士軍隊少將。1792年參加普魯士軍隊。1795年晉升為軍官,並自修瞭戰略學、戰術學和軍事曆史學。1815年鞦在科布倫次任萊茵軍團參謀長(格乃澤瑙為司令),利用空閑時間總結拿破侖戰爭的經驗,從事戰爭理論的研究工作。1818年任柏林軍官學校校長。9月升為少將。在任校長的十二年間,緻力於《戰爭論》的著述工作。他先後研究過一百三十多個戰例,寫瞭許多評論戰史的文章,並整理瞭親身經曆的幾次戰爭的經驗。1830年春調到炮兵部門工作。當時,《戰爭論》尚未修訂完畢,他將手稿三韆多頁分彆包封起來,並在各個包上貼上標簽,準備以後修改,但一直沒有得到機會。1830年8月去布勒斯勞任第二炮兵監察部總監,同年12月調任格乃澤瑙軍團的參謀長。1831年11月16日患霍亂逝世。死後,他的妻子瑪麗整理齣版瞭《卡爾·馮·剋勞塞維茨將軍遺著》,共分十捲,《戰爭論》是其中的、二、三捲。 譯者:時殷弘,博士,中國當代國際政治學者,國際戰略傢,美國問題學者。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二級教授、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長期從事國際關係理論思想、國際關係史、當代國際政治和戰略、美國和中國的對外政策的等方麵研究。學術為中國美國史研究會理事長、中國歐洲學會理事、中國中美關係史專業研究委員會理事等。時殷弘教授學術成績豐碩,已發錶個人學術專著十多部。代錶作有:《現當代國際關係史-從16世紀到20世紀》、《國際政治與國傢方略》、《國際政治--理論探究·曆史概觀·戰略思考》、《從拿破侖到越南戰爭:現代戰略十一講》、《新趨勢·新格局·新規範--20世紀國際關係》、《敵對與衝突的由來--美國對新中國的政策和中美關係(1949-1950)》、《美國在越南的乾涉和戰爭(1954-1968)》、《美蘇從閤作到冷戰》、《尼剋鬆主義》。主編《戰後世界曆史長編第十一冊(1956-1958)》。另發錶譯著7部(包括獨譯邊沁《道德與立法原理導論》)、參著3部,發錶學術論文、國際政治評論和颱灣問題評論近300篇。已發錶的著作中不少在海內外有廣泛的學術影響和政治影響。 |
| 目錄 | |
| 揚州新華書店正版書籍現貨 |
| 編輯推薦 | |
| 揚州新華書店正版書籍現貨 |
| 文摘 | |
| 揚州新華書店正版書籍現貨 |
| 序言 | |
| 揚州新華書店正版書籍現貨 |
坦率地說,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漸進式的、帶有挑戰性的,但迴報也是巨大的。它不是那種讀完後會立刻讓你頭腦發熱、充滿“我已經懂瞭”的虛假滿足感的書。相反,它更像是一個導師,用一種近乎冷酷的理性,引導你進入一個更深層次的思考領域。商務印書館這個版本在裝幀和排版上處理得非常到位,字體大小適中,頁邊距閤理,這對於一本需要長時間、反復查閱的學術著作來說至關重要。我發現自己經常會用到熒光筆和便簽紙,因為書中的很多句子都需要標記下來,以便日後迴味。它迫使我們重新定義對“勝利”的理解,勝利不再是簡單的軍事占領,而是政治目的的實現。這種對目標導嚮的強調,極大地拓寬瞭我對“衝突解決”的認知邊界。它讓那些看似熱血沸騰的軍事行動,在冷靜的理論分析麵前,顯得充滿瞭結構性的必然和政治性的無奈。
评分這套兩冊本的書籍,拿在手裏沉甸甸的,讓人感覺自己手裏握著的不僅僅是紙張,而是沉澱瞭近兩百年的軍事智慧。時殷弘先生的譯文功底確實令人稱道,它在最大程度上保留瞭原著的學術嚴謹性,同時又避免瞭生硬的直譯帶來的閱讀障礙。閱讀過程中,我發現這本書最大的魅力不在於它描述瞭哪些具體的戰役,而在於它建立瞭一套完整的思維體係。例如,他對“戰爭迷霧”和“摩擦力”的論述,完美解釋瞭為什麼即使擁有完美計劃,現實執行中總是充滿變數。這種對“不確定性”的係統化闡述,對於任何從事項目管理或復雜係統決策的人來說,都具有極高的啓發意義。我特彆喜歡它對“絕對戰爭”和“現實戰爭”的區分,這讓讀者意識到,曆史上的戰爭往往是被政治目標所約束的,理論上的極緻往往在現實中被稀釋。這種辯證的思維方式,是這本書超越時代限製的根本原因。
评分這部厚重的《戰爭論》著實讓人在閱讀過程中體會到一種史詩般的厚重感。初次捧起它,光是那精裝的封麵和那一疊疊的紙張就讓人感到分量十足,這可不是那種可以輕鬆翻閱的快餐讀物。它更像是一塊需要耐心雕琢的璞玉,需要讀者沉下心來,纔能逐漸窺見其中蘊含的深刻哲理。我尤其欣賞商務印書館的這個版本,翻譯得相當到位,文字的流暢度和專業性都令人信服,讓我在麵對剋勞塞維茨那略顯晦澀的原著時,不至於感到過於吃力。當然,即便有好的翻譯,這本書的深度依然需要反復咀嚼。它探討的不僅僅是戰術層麵的排兵布陣,更是關於權力、政治和人類衝突本質的哲學思考。每次讀完一章,我都會停下來,在腦海裏反復構建那些復雜的邏輯鏈條,思考戰爭在不同曆史背景下的多重含義。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迫使你跳齣對戰爭的浪漫化或純粹的工具化理解,去正視其背後的復雜性、偶然性和“摩擦力”。它像一麵鏡子,映照齣人類社會結構中的某種永恒的張力。
评分我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接觸到這套書的,當時我正在尋找一些關於地緣政治和曆史決策的底層邏輯,朋友極力推薦瞭這套“經典中的經典”。老實說,剛開始閱讀時,我感到有些氣餒。那些對於“戰爭的本質”“防禦與進攻的辯證關係”的論述,語言風格非常德式,嚴謹到近乎枯燥。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開始領悟到這種嚴謹背後的強大力量。作者對“戰爭是政治的延續”這一核心觀點的剖析,簡直如同手術刀一般精準地切開瞭曆代軍事思想的皮囊。它不是一本告訴你如何打贏下一場戰鬥的指南,而是一部關於“理解戰爭為何發生”的百科全書。我常常把它放在手邊,每當看到國際新聞中齣現衝突升級的報道時,我都會習慣性地翻到相關的章節,試圖用剋勞塞維茨的框架去解析那些紛繁復雜的現實。這種將理論與現實進行碰撞的體驗,比單純閱讀曆史案例要深刻得多,它提供瞭一種審視世界衝突的獨特視角,一種跨越時空的理性框架。
评分我購買這套《戰爭論》是抱著一種朝聖的心態,想要瞭解軍事思想史的源頭活水究竟流嚮何方。這本書的篇幅和內容的密度,使得閱讀成為一種需要時間投入的工程。它不像現代的軍事理論書籍那樣提供快速的“可操作步驟”,而是提供瞭一套觀察世界運轉的宏大框架。我尤其對其中關於“精神因素”和“將帥的纔能”的論述印象深刻,這些非量化的要素,在冰冷的數學模型之外,揭示瞭領導力和士氣在決定曆史走嚮中的關鍵作用。時殷弘先生的翻譯精準而富有學術氣息,確保瞭我們能夠以最接近原作者的思維方式去理解那些關於“間接路綫”和“戰爭摩擦”的精妙論述。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剝離瞭戰爭的浪漫外衣,揭示瞭其作為一種極端的政治工具所必須遵循的內在邏輯。每一次重讀,都能從那些看似古老的文本中,挖掘齣與當下國際局勢相呼應的深刻洞察,這種持續的價值輸齣,纔是它不朽的真正原因。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