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天然産物活性成分分離
定價:198.00元
作者:徐任生 趙維民 葉陽編著
齣版社:科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030326560
字數:800000
頁碼:62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
商品重量:
目錄主編的話
第一篇 分離方法與技術
第1章 中草藥有效成分的提取與分離
第2章 結晶與純度鑒彆
第3章 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的應用
第4章 微波輔助萃取技術的應用
第5章 大孔吸附樹脂的應用
第6章 高效液相色譜及其聯用技術
第7章 高效快速中壓製備色譜
第8章 逆流色譜
第9章 凝膠色譜
第10章 優化傳統提取與分離技術
第11章 天然産物的結構鑒定
第12章 結構修飾與前藥製備
第13章 天然産物的生物活性篩選
第二篇 各論
第14章 生物堿
第15章 黃酮類化閤物
第16章 酚類和木脂體類化閤物
第17章 香豆素
第18章 蒽醌和花青素
第19章 萜類化閤物
第20章 皂苷
第21章 強心苷
第22章 核苷
第23章 多糖及寡糖
第24章 肽、蛋白質與酶
第25章 海洋天然産物
第26章 其他生物活性成分
附錄
主題詞索引
動、植物名稱索引(拉丁文)
內容提要
本書將編入天然活性成份分離的技術,如超臨界流體提取、微波提取、高效逆流層析、高效液相色譜-核磁-質聯用分析、凝膠層析等。扼要介紹復雜天然化學成份結構的波譜解析方法,結構修飾與前藥製備方法。在各論中作者除介紹自己的經驗外,還編寫瞭我國市場常見天然藥物、甜味劑、色素、殺蟲劑如:紫杉醇、青蒿素、喜樹堿、甜菊苷、除蟲菊脂等的分離方法,並附有各種層析顯色,緩衝流製備方法及性能錶等作為附錄便於查閱。
本書可作為天然産物化學,有機化學,藥物化學,植物化學,分析化學等領域教學、科研工作者及中西藥製藥公司與農業和食品工業有關人員的參考書和案頭常用的工具書。
《天然産物活性成分分離》:在我國,中草藥應用曆史悠久,植物資源豐富,是天然産物研究的核心內容之一。研究其有效成分,分析其活性,進行閤成或結構修飾,可以創製新藥治愈令人類措手無策的疾病;也可以從中獲取天然殺蟲劑、甜味劑與色素等,滿足人們對於綠色食品的迫切需求。因此,天然産物活性成分的研究有廣闊的前景,是永遠研究不完的領域,並為國際同行所羨慕。《天然産物活性成分分離》一書的齣版,將滿足廣大科研工作者的需要,對於推動天然産物的研究和發展將具有重要的作用。
《天然産物活性成分分離》介紹瞭天然産物化學成分提取與分離的新技術和新方法,其中包括超臨界流體萃取、微波輔助萃取、高速逆流色譜、凝膠色譜、高效液相色譜與聯用技術、波譜解析化學結構、結構修飾與前藥製備、優化傳統提取技術及生物活性篩選等。同時還介紹瞭有實際應用價值的各類常用天然活性成分的分離方法。許多內容是作者自己的實踐經驗總結。在附錄中收集瞭各種常用色譜顯色劑、緩衝溶液配製方法、大孔樹脂性能錶及超濾膜性能錶等。
《天然産物活性成分分離》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強,可作為天然産物化學、有機化學、藥物化學、植物化學、分析化學等領域教學與科研工作者及中西藥製藥公司、農業和食品工業有關人員的參考書和案頭常用的工具書。
作為一個深耕於藥物化學方嚮的研究生,我深知活性成分的純度直接決定瞭後續藥理活性篩選的可靠性與最終成藥性的潛力。因此,這本書的價值對我而言,絕不僅僅停留在“分離技術”的層麵,更在於它如何連接“分離”與“應用”的橋梁。我非常關注書中對“目標導嚮分離”(Target-Oriented Separation)的論述。畢竟,我們不是為瞭分離而分離,而是為瞭驗證某個特定的生物活性(比如抗腫瘤、抗炎或神經保護作用)而分離齣具有貢獻的分子。這意味著,分離過程必須緊密圍繞活性檢測展開,也許需要采用如LC-MS/MS聯用、或更高級的Online Bioassay-Guided Fractionation(活性導嚮分離)策略。書中是否提供瞭如何快速篩選齣具有潛在生物活性的“先導化閤物”的係統方法?例如,如何優化檢測限,如何處理基質效應,以及如何應對那些活性微弱但結構新穎的“冷門”化閤物?如果能提供一些針對特定藥效學指標(如激酶抑製劑篩選、離子通道調節劑分離)的優化案例和常見陷阱的規避指南,那這本書就從一本優秀的技術手冊升級成瞭一本不可替代的實戰寶典。
评分這本書的齣版方是科學齣版社,這本身就預示著其內容的權威性和嚴謹性。然而,對於一本化學專業書籍來說,其易讀性和結構邏輯同樣重要。我希望這本書的結構是層層遞進、邏輯清晰的。首先,應該從樣品的前處理——即如何高效、最大程度保留活性成分地進行萃取入手,這通常是決定後續分離成敗的關鍵第一步。然後,過渡到粗分離技術(如沉澱、液-液萃取),最後纔是高精度的分離純化技術。我期待看到不同章節之間有明確的銜接和呼應,而不是孤立的技術堆砌。此外,一個優秀的教材應該包含豐富的圖錶、流程圖和化學結構示意圖。如果書中能配有大量清晰的譜圖示例(如HPLC圖譜、質譜數據),並附帶對譜峰的詳細解讀,幫助讀者建立“譜圖-結構-分離條件”之間的聯係,這將極大地提高學習效率。對於我們這些需要撰寫實驗報告和論文的人來說,掌握如何規範地記錄和展示分離結果,也是非常重要的技能點。
评分閱讀教材或專著時,我最看重的部分是其對基礎理論的闡述深度,以及對前沿技術發展的把握程度。徐任生、趙維民、葉陽三位作者的背景(雖然具體專長未在書名中明確,但可以推測其在分析化學和植物化學領域有深厚造詣)讓我對本書的理論基礎充滿信心。我希望能看到書中對“分離機理”的深入剖析,而不是停留在操作層麵的描述。例如,在固相萃取(SPE)或反相色譜中,範德華力、氫鍵、離子交換等分子間作用力是如何影響分離效率的?對於新型分離材料,如手性固定相、分子印跡聚閤物(MIPs)在復雜天然産物分離中的應用前景和局限性,是否有詳盡的論述?我尤其關注現代分析儀器如何賦能分離過程,比如高分辨質譜(HRMS)在快速鑒定分離組分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二維色譜(2D-LC)來解析超復雜提取物,這已經成為現代分離科學的趨勢。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關於儀器配置、維護和常見故障排除的實用建議,那就太棒瞭,這對於資源有限的實驗室來說至關重要。
评分從一個對“天然産物”本身充滿敬畏的讀者角度齣發,我更希望看到書中能體現齣對“綠色化學”和可持續發展的關注。在有機化學和藥物化學領域,溶劑的使用量一直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大量的有機溶劑不僅成本高昂,更帶來瞭環境壓力。因此,這本書在介紹傳統分離方法的同時,是否也大力推廣瞭環境友好型的分離技術?比如,使用超臨界二氧化碳作為萃取和洗脫溶劑的應用,或者在水相體係中進行色譜分離的創新策略。此外,如何最大程度地提高收率和純度,同時減少能源消耗和廢棄物産生?書中是否探討瞭自動化分離係統(如高通量篩選平颱)在天然産物庫構建中的應用潛力?對於那些活性成分含量極低的“珍稀藥材”提取物,作者們是否提供瞭一套極緻敏感且高效的微量分離純化方案?這種對效率與環保並重的態度,纔能體現齣當代化學工作者的責任感和前瞻性。
评分這本《天然産物活性成分分離》光從書名就能感受到一股嚴謹的學術氣息,想象著它擺在案頭,必然是陪伴科研工作者攻剋難關的得力助手。我一直對植物化學領域抱有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那些深藏於自然界中的神奇分子,它們如何被精準地“捕獲”和“提純”,是讓我著迷的環節。我期望這本書能深入淺齣地剖析從粗提物到高純度單體的每一步技術細節。比如,對於色譜技術的選擇與優化,是采用經典的柱層析、高效液相色譜(HPLC),還是更前沿的製備色譜甚至超臨界流體萃取(SFE)?書中是否能詳盡闡述不同分離介質的特性,以及針對不同極性、不同分子量的目標化閤物,應該如何設計梯度洗脫程序纔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特彆期待看到作者們如何處理那些結構相似、性質相近的同分異構體或結構類似物。要知道,在天然産物研究中,微小的結構差異往往意味著生物活性的天壤之彆。如果書中能結閤實際案例,展示一個復雜混閤物從初始分離到最終確認結構的全過程,那將是對我們這些初學者和實踐者最大的福音。對於色譜條件的苛刻性、溶劑選擇的毒性與迴收成本的考量,這些實踐層麵的經驗分享,遠比單純的理論介紹來得寶貴。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