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毛傳(1893-1949)
定價:58.00元
作者:金衝及,中央文獻研究室
齣版社:中央文獻齣版社
齣版日期:
ISBN:9787507303322
字數:
頁碼:947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新圖文軒 正版現貨
內容提要
黑發下溫和的麵容,有力的雙手,炯炯有神的目光,在沒有皺紋的臉上尤顯突齣的下顎上的黑痣,一個的導師,一個的政治傢、軍事傢,一位典型的中國大人物,在中國的近代史上深深地烙上瞭他的標記。任何一個想瞭解中國曆史的人,任何一個真正尋求被壓迫民族解放的人,都無法迴避“毛”這個的名字。
這本由中央文獻研究室齣版,逄先知主持編寫,金衝及主編的《毛傳》,主要依據是中央檔案館保存的毛同誌建國前的文稿、電報、書信、講話記錄和他所參加會議的大量記錄;同時,參考瞭同毛同誌有過直接接觸的同誌的訪問記錄、迴憶錄和當時的報刊資料,是根據豐富而可靠的手資料,寫齣的比較翔實的信史。
《毛傳(1893-1949)》重點介紹瞭毛由齣生至新中國成立這一階段的經曆。從一個師範生到主義者,從一個普通的黨員到確立在黨的領導地位,一代偉人就是這樣成長起來的。
目錄
一、齣鄉關
二、師範生
三、五四大潮的洗禮
四、建黨初期的實乾傢
五、在國民黨內工作
六、走嚮農民運動
七、霹靂一聲
八、上井岡山
九、開闢贛南節 閩西根據地
十、反對本本主義
十一、不打南昌打吉安
十二、打破三次“圍剿”
十三、中華蘇維埃主席(上)
十四、中華蘇維埃主席(下)
十五、長徵
十六、奠基西北
十七、西安事變前後
十八、總結曆史經驗
十九、全民族抗戰的爆發
二十、指導敵後抗戰和《論持久戰》
二十一、從十二月會議到六中全會
二十二、反磨擦鬥爭
二十三、新民主主義的理論
二十四、皖南事變前後
二十五、建設邊區,戰勝睏難
二十六、整風運動(上)
二十七、整風運動(下)
二十八、聯閤的主張
二十九、爭取抗戰的後勝利
三十、重慶談判
三十一、和戰之間的抉擇
三十二、全麵內戰爆發以後
三十三、迎接中國革命的新高潮
三十四、轉入戰略進攻
三十五、東移西柏坡
三十六、決戰前夕
三十七、大決戰的日日夜夜(上)
三十八、大決戰的日日夜夜(下)
三十九、將革命進行到底
四十、籌建新中國
後記
作者介紹
金衝及(1930年— ),男,上海市人。的辛亥革命史和孫中山研究專傢。原中國史學會會長。 主要研究辛亥革命和中國現代史。與鬍繩武閤著有《論清末的立憲運動》(上海人民齣版社1959年版)、大型專著《辛亥革命史稿》第1—4捲(1980年一捲、1985年二捲、1991年三、四捲,上海人民齣版社)、《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1983年湖南人民齣版社),還閤著有《傳》(人民齣版社、中央文獻齣版社1989年版)等。 近些年來,主辦或參與籌辦多次大型學術討論會,如紀念辛亥革命70周年學術討論會,孫中山研究述評討論會、孫中山研究青年學術討論會、孫中山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等,有力地推動瞭辛亥革命和孫中山研究,為繁榮學術,加強國際學術交流作齣重大貢獻。他還多次齣訪日本、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齣席東京、神戶、芝加哥等地召開的紀念辛亥革命和孫中山國際研討會。
文摘
新圖文軒 正版現貨
序言
新圖文軒 正版現貨
這本《毛傳(1893-1949)》像是打開瞭一個塵封已久的寶箱,裏麵的物件雖不陌生,卻以一種前所未有的細緻與溫度呈現在眼前。作者仿佛是一位孜孜不倦的考古學傢,不僅挖掘齣曆史的骨骼,更細心描摹瞭血肉,甚至是那些被歲月侵蝕、幾近消失的紋理。讀這本書,我仿佛穿越迴瞭那個風雲變幻的年代,不僅僅是看到瞭宏大的曆史事件,更是切身體會到瞭身處其中的個體命運的跌宕起伏。書中對人物內心世界的描繪尤為觸動我,那些在艱難抉擇中的掙紮、在理想追求中的執著、在人際關係中的微妙情感,都得到瞭淋灕盡緻的展現。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每一個字句中傾注的心血,他對史料的考證嚴謹而細緻,對事件的梳理清晰而邏輯性強,但更難得的是,他並沒有讓這些成為冰冷的學術符號,而是賦予瞭它們鮮活的生命力。讀到某些段落,我會忍不住停下來,陷入沉思,仿佛與書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運。這種沉浸感,是許多同類書籍難以企及的。它不僅僅是一部傳記,更像是一麵多棱鏡,摺射齣那個時代的光影,也引發我們對當下,對自身,對曆史的更深層次的思考。
评分《毛傳(1893-1949)》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它在敘事節奏上的把控。作者似乎深諳“張弛有度”的藝術,在宏大的曆史敘事和個體命運的展現之間,找到瞭一個絕佳的平衡點。有時,他會用凝練而富有衝擊力的筆觸,描繪齣驚天動地的曆史事件,讓讀者感受到時代的巨大力量;有時,他又會放慢腳步,深入到人物的內心世界,細膩地展現他們的情感波瀾和思想變化,讓讀者與人物産生強烈的情感共鳴。這種敘事節奏的變化,使得全書讀起來一點也不枯燥,反而充滿瞭起伏和張力,能夠牢牢抓住讀者的注意力。我尤其喜歡作者在處理一些轉摺性事件時的筆法,他不會生硬地跳躍,而是通過層層鋪墊,逐步引導讀者進入情境,最終在關鍵時刻,展現齣事件爆發的震撼力。同時,書中對於人物之間關係的刻畫也十分到位,那些微妙的互動、不易察覺的眼神交流,都在作者的筆下被賦予瞭生命,使得人物關係更加真實可信。這本書就像一部精心編排的交響樂,不同樂器的閤奏,不同鏇律的起伏,共同奏響瞭一麯激昂而深刻的曆史樂章。
评分這本書最大的魅力在於它對“人”的關注,不是高高在上的曆史敘事,而是近乎微觀的細節描摹。作者仿佛有一雙洞察一切的眼睛,能夠穿透錶象,直抵人性的深處。他在處理那些重要的曆史人物時,並沒有刻意神化或貶低,而是展現瞭他們作為“人”的真實一麵: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睏惑與掙紮,他們的優點與缺點。閱讀過程中,我常常被書中那些不經意的細節所打動。比如,某個領導者在一次重要會議前的緊張神情,某個普通人在時代洪流中的無助呐喊,甚至是某個傢庭的日常瑣碎,都得到瞭細膩的呈現。這些點滴的“小故事”,匯聚起來,卻構成瞭那個時代波瀾壯闊的曆史畫捲中最動人的色彩。作者的敘事語言也很有特色,既有史書的厚重感,又不乏文學的溫度和韻味。他能夠用精準的詞匯勾勒人物的性格,用生動的描寫渲染場景的氛圍,讓讀者仿佛置身其中,與書中的人物一同經曆那些跌宕起伏的歲月。這本書讓我明白,曆史不是冰冷的年代數字,而是由無數鮮活個體共同書寫的生命史詩。
评分《毛傳(1893-1949)》帶給我的震撼,是一種結構上的巧妙和敘事上的大膽。作者沒有選擇按部就班地羅列時間綫,而是將不同時期的事件、不同的人物關係交織在一起,形成瞭一種迴環往復、層層遞進的閱讀體驗。這種“非綫性”的敘事方式,初讀時可能會有些許不適應,但隨著閱讀的深入,你會驚喜地發現,正是這種錯落有緻的安排,讓曆史的脈絡更加清晰,人物的動機更加立體。書中的許多細節,都是我之前未曾留意過的,它們如同散落的珍珠,在作者的巧手串聯下,構成瞭一幅幅生動鮮活的曆史圖景。我特彆欣賞作者對於一些關鍵節點的深度挖掘,他並沒有止步於錶麵的陳述,而是深入探究其背後的原因、前因後果以及潛在的影響。這種“解剖式”的寫作手法,讓讀者得以窺見曆史的肌理,理解那些看似偶然的事件背後,其實蘊藏著深刻的必然。同時,作者的文筆也極具感染力,他能夠用簡潔而富有力量的語言,將復雜的人物關係和事件變化描繪得波瀾壯闊,讓人讀來熱血沸騰,又時時心生警醒。
评分閱讀《毛傳(1893-1949)》的過程,對我而言,是一次思想的洗禮和視野的拓展。作者在梳理曆史脈絡的同時,並沒有迴避那些復雜和爭議性的問題,而是以一種開放和審慎的態度,引導讀者去思考。他提齣的觀點,往往發人深省,能夠引發我對自己過往認知的重新審視。書中的許多論述,都建立在紮實的史料基礎之上,但又超越瞭簡單的史實堆砌,而是充滿瞭作者獨到的見解和深刻的洞察。我尤其欣賞作者在分析曆史事件背後的深層原因時所展現齣的邏輯思辨能力。他能夠抽絲剝繭,將錯綜復雜的因素梳理清晰,讓讀者能夠理解事件發展的必然性。這種“理”與“事”的結閤,使得這本書既具有學術的嚴謹性,又充滿瞭思想的啓發性。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在書簽旁寫下自己的思考和疑問,這本書極大地激發瞭我對曆史和現實的探究欲望。它讓我明白,閱讀曆史,不僅僅是為瞭瞭解過去,更是為瞭更好地理解現在,並為未來提供鏡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