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 | 古建築測繪(含光盤) |
| 定價 | 36.00 |
| ISBN | 9787112085453 |
| 齣版社 | 中國建築工業齣版社 |
| 作者 | 王其亨 |
| 編號 | 10569696 |
| 齣版日期 | 2007-01-01 |
| 印刷日期 | 2010-04-12 |
| 版次 | 無 |
| 字數 | 480000 |
| 頁數 | 無 |
| D1一章緒論 D1一節古建築測繪的概念、意義和目的 D1二節建築測繪簡要迴顧和發展動態 D1二章基本測量知識及其應用 D1一節地麵點位的確定 D1二節測量的基本原則和基本工作 D1三節常用測繪儀器 D1四節點位測定 D1五節測量誤差 D1六節測量新技術簡介 D1三章古建築測繪基本知識 D1一節古建築測繪的工作深度和分級 D1二節常用測繪工具和儀器 D1三節一般工作流程 D1四節古建築測繪的教學組織 D1四章測繪前的準備 D1五章勾畫草圖 D1一節勾畫草圖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D1二節各類草圖畫法要點 D1六章單體建築測量 D1一節測量的基本原則和方法 D1二節各階段測量工作要點 D1三節古建築測繪中的攝影 D1七章測稿整理與儀器草圖繪製 D1一節整理測稿 D1二節繪製儀器草圖 D1八章總平麵圖測繪 D1一節控製測量 D1二節總平麵圖測繪的常用方法 D1三節總平麵圖測繪流程 D1九章古建築變形測量 D1一節古建築變形測量概述 D1二節古建築變形測量的內容 D1三節古建築變形測量實例簡介 D1十章計算機輔助製圖 D1一節概述 D1二節圖層設置 D1三節作圖步驟和技巧 附錄一與文化遺産記錄相關的法規摘錄 附錄二測繪各階段範圖 附錄三各類古建築測繪圖示範 附錄四常見及典型錯誤速查錶 附錄五總圖製圖常用圖例 索引 參考文獻 |
| 本教材內容包括建築測繪簡史 建築遺産測繪記錄相關問題和古建築測繪的基本理論、測量學基本知識及其應用、測繪準備工作、單體建築測繪(包括徒手草圖、測量、攝影等外業及測稿整理、儀器草圖、計算機製圖等內業工作) 以及古建築總圖測繪和古建築變形測量等內容。本書還簡要介紹瞭測繪新技術在古建築測繪中的應用 如數字近景攝影測量、優xuan定位係統(GPs)、三維激光掃描和地理信息係統(GIs)等。書中還附錄瞭大量範圖和經典作品以及相關的文物保護法規等內容 一定程度彌補瞭建築教育中文物保護內容的不足。 本書涉及建築測繪簡史 建築遺産測繪記錄相關問題和古建築測繪的基本理論、測量學基本知識及其應用、測繪準備工作、單體建築測繪等內容。本書在力求理論嚴密、完整的同時 也注重實用性 可作為現場工作手冊使用。盡可能兼顧嚴謹準確的方法和簡易實用的方法 以適應不同教學課時和教學條件。另外 正誤辨析的講解方式 還能使初學者印象深刻 少走彎路。 本教材適用於建築學、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等專業本科生教學 也可用於文物保護工程技術人員的培訓及古建築愛好者自學參考。 |
作為一名剛剛接觸古建築測繪的研究生,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性梳理知識體係,並且能夠兼顧理論與實踐的書籍。這本書在這一點上做得非常齣色。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不同時期、不同地域古建築測繪特點的梳理,這讓我能夠對古建築測繪有一個更宏觀的認識。同時,書中對各個測繪步驟的詳解,也給瞭我很大的幫助。比如,在數據采集方麵,書中詳細介紹瞭各種儀器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項,讓我避免瞭不少可能遇到的錯誤。在數據處理方麵,書中也提供瞭一些實用的軟件和方法,能夠幫助我高效地完成測繪數據的整理和分析。我最看重的是這本書的嚴謹性和科學性,它不僅僅是停留在錶麵的介紹,而是深入到每一個細節,讓我能夠理解測繪的科學原理。我相信,通過這本書的學習,我能夠更快地掌握古建築測繪的核心技術,為我的學術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
评分這本書的內容,真的給我打開瞭新世界的大門!我之前對古建築的印象,大多停留在“老舊”和“宏偉”上,對它的建造過程和測繪技術幾乎是一無所知。這本書就像一位睿智的長者,娓娓道來,將古建築的“秘密”一一揭示。我最喜歡的部分是書中關於“現狀測繪”的講解,它讓我明白,我們現在看到的每一座古建築,都經過瞭無數次的記錄、分析和研究。書中對各種測繪圖紙的解讀,比如平麵圖、立麵圖、剖麵圖,以及它們所蘊含的信息,都寫得非常生動。我尤其對書中提到的一些曆史測繪案例很感興趣,它們展示瞭不同時期測繪技術的演變,以及測繪人員是如何剋服當時的睏難,為我們留下瞭珍貴的資料。讀完這本書,我纔真正認識到,古建築測繪不僅僅是技術活,更是對曆史的尊重和對文化的傳承。我感覺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過瞭它本身的閱讀體驗,它讓我對傳統建築有瞭全新的認識和敬意。
评分這本書我一直都在找,終於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發現瞭它。拿到手的時候,那種厚重感就讓我對它充滿瞭期待。我是一名建築係的學生,平時就對古建築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那些曆經風雨卻依舊巍峨屹立的古老建築,總能讓我産生一種穿越時空的遐想。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很有古典韻味,配閤著書名,仿佛打開瞭一扇通往曆史的大門。我迫不及待地翻開,書頁的質感也很好,印刷清晰,字體大小適中,閱讀起來非常舒服。我最看重的是這本書的係統性,它涵蓋瞭從基礎的測量工具介紹,到復雜的測繪方法講解,再到後期的圖紙繪製和數據處理,幾乎是把古建築測繪的整個流程都梳理瞭一遍。我覺得對於初學者來說,這絕對是一本入門級的寶典,能夠幫助我們快速建立起對整個學科的認知框架。而且,從它的厚度來看,內容肯定非常充實,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我更期待它能有豐富的案例分析和實踐指導,能夠讓我們學到真東西,而不是紙上談兵。
评分這套書簡直是為我這種“手殘黨”量身定做的!我之前嘗試過一些關於古建築測繪的書籍,但很多都寫得過於理論化,要麼就是一些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看得我頭昏腦漲,根本不知道從何下手。但是這本就完全不一樣,它就像一個循循善誘的老師,用最直觀、最清晰的方式把復雜的概念一一拆解開來。我特彆喜歡它裏麵的圖示,各種儀器、各種角度、各種構件的繪製方法,都有非常詳細的圖解,一看就明白。而且,它的語言風格也比較親切,不像那些學術論文那樣枯燥乏味,讀起來感覺就像在聽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在娓娓道來。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三維掃描儀的部分,我一直以為這種高科技的東西離我非常遙遠,但這本書就把它的原理、操作步驟,甚至包括一些常用的軟件都介紹得很詳細,讓我覺得原來古建築測繪也可以這麼“高大上”。我相信通過這本書的學習,我一定能夠掌握一些實用的測繪技巧,為我將來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评分我是一個對古建築的細節有著極緻追求的業餘愛好者,平時喜歡自己動手畫一些古建築的速寫和局部結構圖,但總覺得在比例和準確性上差瞭那麼一點火候。這本《古建築測繪》這本書,可以說是我近期最大的驚喜。我尤其關注書中的測量部分,它不僅僅是簡單地列舉幾種測量工具,而是詳細介紹瞭每種工具的原理、適用範圍,以及在實際操作中需要注意的細節。比如,書中對全站儀和激光測距儀的講解就非常到位,不僅僅是告訴你怎麼用,更重要的是告訴你為什麼這麼用,以及在不同的環境下如何選擇最閤適的工具。還有它對於古建築構件的分類和測繪要點,也寫得非常細緻。我一直對鬥拱和藻井的測繪很感興趣,但總覺得結構太復雜,難以著手。這本書裏對這些復雜構件的測繪方法,都有詳細的步驟分解和圖例說明,這對我來說簡直是福音。我感覺通過這本書的學習,我能夠更準確、更深入地理解古建築的結構美學,甚至能夠嘗試繪製一些高難度的測繪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