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素養記者的*修課 魏永徵 復旦大學齣版社

法律素養記者的*修課 魏永徵 復旦大學齣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中流砥柱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9128277
商品编码:28401069743
丛书名: 法律素养-记者的必修课

具体描述

産品展示


圖書名稱:  法律素養記者的必修課 
作 者:  魏永徵 
定價:  56.00
ISBN號:  9787309128277
齣版社:  復旦大學齣版社
開本:  16
裝幀:  平裝
齣版日期:  2017-3-1
印刷日期:  2017-3-1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內容介紹
作為社會公共信息傳播者,新聞工作者責任重大,既應遵循法律規定的底綫,又需懂得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益。
《法律素養:記者的必修課》作者魏永徵從事傳媒法研究已有三十年,論著頗豐。他高度關注社會現實,從本書55篇文章中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這種鋒芒。這些作品涉及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各項法律問題,包括言論齣版自由保護,司法報道,名譽、隱私、版等民事糾紛,涉媒刑事案件,以及各類媒介的行政管理等重要議題。《法律素養:記者的必修課》是傳媒法研究的參考讀物,是新聞工作者必不可少的指導書。
作者介紹
魏永徵,本名魏庸徵。1964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係。原上海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研究員、教授,碩士生導師。1987—1998年任《新聞記者》雜誌社法人代錶和常務副主編、主編。2001—2010年任香港樹仁大學教授。2003—2016年任中國傳媒大學博士生導師及法律係媒介法和政策專業碩士生導師。2010年起任汕頭大學長江新聞學院教授、講座教授,碩士生導師。同時在中國傳媒大學媒介法和政策研究中心、西北政法大學傳媒法治研究會、中國新聞史學會傳媒法製和倫理研究會和新聞記者雜誌社等任顧問。
主要著作有:《被告席上的記者——新聞侵論》(1994)、《中國新聞傳播法綱要》(1998)、《新聞法新論》(2002)、《新聞傳播法教程》(2002、2006、2009、2013、2016)、《西方傳媒的法製、管理和自律》(2003,主持國傢課題成果)、《傳媒規範簡論》(2015),主編《影視法導論》(2005)、《大眾傳播法學》(2006)等。其中《新聞傳播法教程》經教育部評定為精品教材
目錄
序言
一、專題研討
網絡法和傳媒法
從“新聞侵”到“媒介侵”
考察“公眾人物”概念在中國大眾媒介誹謗案件中的應用
新聞齣版總署嚴防虛假新聞規定的司法價值
打擊網絡造謠犯罪點評
媒體報道和司法審判:應該如何平衡?
從沙利文規則到雷諾茲特
《世界新聞報》事件和英國隱私保護

二、媒事評論
微型“新聞記者法”齣颱
為什麼對《財經時報》予以紀律處分?
新聞調查記者與國傢秘密
新聞記者是個高風險的職業
全國名譽案件增長創紀錄意味什麼?
謠言二傳手的法律責任
警惕把“狗仔”閤理化的取嚮
為CCTV的雷洋案報道說幾句公道話
“鹹豬手”事件與網絡群體極化
駁“失實新聞有理”論
孔慶東名譽案的被告應該是誰?
從《今日頭條》事件看新聞媒體維
不要忘記作品的真正主人
網絡轉載版秩序和作者益
有感於《新京報》與浙江在綫的著作糾紛案

三、判例分析
對網上言論自由法律邊界的有益探索
名譽案的重要原則:把事實和意見分開
正當的文藝批評為何被判侮辱人格?
名譽案事實真僞的舉證責任及相關問題
注意在網絡條件下名譽侵的新特點
侵害名譽案嚮媒體“傾斜”的惡劣“標杆”
從科學論戰到爭吵攻訐
知情的聚光燈如何照射楊麗娟?
侵害隱私並非隻限於公開個人信息
“富士康”案點評

四、訪談講演
法律應當是記者的一門必修課
中國會有一部新聞法嗎?
述而不作,讓讀者得齣自己的見解
偷拍——利的衝突與退縮
“艷照門”事件是一次網絡法治教育
虛假新聞與專業媒體的責任
專業人士的知識産應該得到尊重
兩種傳播體製下輿論的對接
中西媒介自律製度比較
製止影視過度錶現暴力

五、論著推介
準確而完整地介紹外國司法規則
司法案件報道必須遵循法治原則
從一個訴因研究英國新聞製度
對廣播電視法製的係統梳理
探求批評性報道的法律規範
從一個驛站駛嚮另一個驛站
初讀《中國新聞官司二十年》
公共利益——傳媒法的一個重要概念
藝術與法存在什麼關係?
瞭解美國大眾傳媒法的翔實著作
媒介在人與世界關係中的地位
受眾,我們的對象和主人
選編後記
在綫試讀部分章節
《法律素養:記者的必修課》:
為司法裁判提供過錯歸責的衡量標準新聞齣版總署由辦公廳印發的嚴防虛假新聞的規定屬於行業的行為規範,不是部門規章,不能歸於法的行列,更不能在法院審判新聞侵案件時引用作為依據。但是它對於名譽案件的審判自有其特彆價值。
按照侵法規定,過錯責任原則是侵責任的基本歸責原則。損害事實一旦發生,行為人有過錯就應承擔責任,無過錯則不應承擔責任。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過錯是行為人主觀的心理狀態,但是檢驗是否存在過錯則隻能通過考察客觀存在的因而可以感知的行為人行為的途徑。就過失而言(新聞媒體侵害名譽行為絕大多數是過失造成的),這是一種不注意的心理狀態,是行為人對自己應予以注意的義務的違反。那麼怎麼確定注意義務呢?對普通人來說,違反社會公認應該注意的行為規則包括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行為、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和公共道德即公序良俗的行為等,都可以視為違反注意義務而具有過錯。對專業人士在其專業範圍的行為則有特殊要求,因為專業人士對其專業行為負有特殊責任,同時他也經過特殊訓練而擁有特殊知識和技能,所以對其專業行為失當可能造成的損害應當具有更高的注意義務,這種注意義務通常體現在其專業的行為規範中。若有違反專業規範的行為造成損害,即可視為有過錯。
新聞媒體是以報道新聞為任務的專業組織。人們通過新聞報道來瞭解世界、瞭解社會、瞭解周圍發生的事件,故有真實是新聞的生命之說。為瞭確保新聞的真實,采訪一般必須實地進行,道聽途說不能作為新聞來源。對於新聞事實必須核實,核實當然不是嚮同一新聞源作重復詢問,而應當通過另外的途徑進行求證。對於不具有可確信性的信息源,如社會來稿、來信、來電以及當下海量的微博、博客等自媒體信息中提供的事實,必須核實後方可在新聞媒體上刊播。所謂“文責自負”,是指外來文稿的觀點,而不是指其中的事實。對失實新聞必須更正,這是為瞭消除失實新聞造成受眾的錯誤認識,還他們一個真實的媒介世界。新聞真實還不隻是記者的責任,而是整個編輯部必須建立製度加以保證。如此等等。我在學生時代老師就是這樣教我的(當然那時還不可能提到互聯網、自媒體),如今我在講壇上也是這樣教學生的。所以新聞齣版總署這個規定就其總體而言實在不是官方外加給新聞界的什麼束縛,而是在客觀新聞規律基礎上形成的新聞專業規範的概括。它也並未憑空提齣什麼新的規則,就近而言,新聞齣版總署《報刊刊載虛假、失實報道處理辦法》、中辦《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輿論監督工作的意見》、中宣部《加強和改進輿論監督工作實施辦法》、中宣部等《關於新聞采編人員從業管理的規定(試行)》、廣電總局《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廣播電視輿論監督工作的要求》以及前已提到的《關於采取切實措施製止虛假報道的通知》等等,都含有類似的規則,如今的規定隻是進一步係統化、責任化而已。我還要說,這些規則也不是中國特有的。新聞齣版總署此件在北京發布當晚即美國華盛頓的早晨,美聯社即予以報道,雖然是西方人的眼光,但也承認“很多規則在其他社會也是新聞編輯部的正常程序”19I。
業界常有新聞采訪不可能事事親曆親見、新聞真實和核實總有一個底綫的疑問。對此,這個規定以“采用渠道或者可證實的事實”予以界定。對於什麼是“渠道”,是業界一直在研究的問題,總的說來,雖有齣入但無根本的分歧。而現在的問題是,明明有渠道可走也不走。網上齣現假造的“國稅47號公告”,很快就登上瞭若乾媒體,鬧瞭一個大烏龍,而這本是隻消一個電話就可以拆穿的謊言¨。l。
現在迴到侵害名譽糾紛上來:這個規定在司法上的價值,就是為法庭在審判中認定被告媒體是否違反注意義務、是否具有過錯從而是否需要承擔責任提供衡量標準。“皇上提齣怪要求”案、“毒毛巾”案,都是核實環節齣的問題,前者根本沒有核實,後者在毛巾是否有毒的關鍵問題上沒有作性的核實(先報道再技檢),在當時就違反瞭業界通行的操作程序,至於“海龍”是人名還是廠名都沒有搞清楚,更是日常生活中不應有的疏忽,因而違反瞭注意義務而具有過錯,如今這些程序條文化瞭,認定就更明確瞭。
從新聞媒體行為是否符閤專業規範來確認它是否需要承擔侵責任,也是國際通行做法。
人們皆知美國“沙利文案原則”要求公眾人物起訴媒體誹謗必須證明被告具有“實際惡意”;確認“實際惡意”主要就是考察被告采編過程的錶現。在某件判例中,法官就要求被告嚮原告提供以下采編流程的五項情況:記者和編輯在研究和調查過程中是否對某個人或綫索繼續或放棄調查的決定;記者和編輯對被采訪者透露的事實的判斷結論,以及記者和編輯在判定被采訪者可信度時的精神狀態;記者和編輯對於有關人或信息的可信度的結論依據;與新聞同行及其他人就新聞內容態度、處理和刊登方式的討論,尤其是有關是否采用和排除某些材料的討論;記者和編輯在其決定采用或是排除具體材料時想達到的目標,以供原告證明被告是否具有“實際惡意”。這5條的實質,就是檢驗被告媒體是否嚴重背離瞭新聞專業規範。
……

 

..........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