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的思想與佛教》
作者: 荒木見悟 譯者: 廖肇亨
齣版社:聯經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06/10/05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0830620
規格:精裝 / 138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齣版地:颱灣
內容簡介
《明末清初的思想與佛教》:“荒木先生的學問以華嚴學、禪學、硃子學、陽明學四支為中心,研究儒、釋、道三教互相的影響關係,拋棄以儒教為優先的敎條主義,特別重視由高度理論與心理來探求儒佛間的對應和交涉,並由此壹新角度看宋明理學,緻力於發掘被埋沒的思想傢。本書中,荒木先生對明末清初的佛教與儒學,甚至當今學界的研究方法與趨勢,都提齣獨到的見解。既能對思想觀念內涵的厘清與演變有清晰的勾勒,亦能對當時的歷史情境脈絡有完整的掌握,跳脫儒佛優劣的論爭,同時給予儒傢與佛教兩種思想傳統深富同情的理解,可謂深具啟發、別開生麵之作。”(引封底介紹)
本書共收錄論文8篇,分為三大主題:
(一)明末清初儒學思想史的再省思、
(二)晚明狂禪評價的再檢討,如趙大洲與鄧豁渠、
(三)佛教在明末清初時期的發展。
全書目次:
劉(述先)序
作者中文版序
導論(廖肇亨)
氣學商兌—以王廷相為中心
郝敬的立場—兼論其氣學結構
趙大洲的思想
李通玄在明代
毛稚黃的格去物欲說
中國佛教基本性格的演變
覺浪道盛初探
我的學問觀(張文朝譯)
荒木見悟教授年錶
荒木見悟教授著作目錄
譯後記
明代中後期儒傢士人與佛教的關係,尤其禪宗和凈土宗,都非常密切。當時的晚明四大師與士人交往非常頻繁,而不隻是這四大師(雲棲袾宏就是四大師之壹),壹些僧人也與士人有非常多交往,影響的層麵不隻是思想瞭,就連社會、生活等方麵都互有糾葛。當時佛教壹度繁盛,有人認為晚明是佛教復興的時期,我認為這與士大夫參與有關。
由此可知荒木見悟的眼光是如何地準確瞭,他的學術重心壹開始就放在儒教與佛教的關係上,時段則是晚明到清初,幾十年來不曾改變,把畢生的精力都放上去,而荒本的重要不隻是花瞭時間,更要緊的是他的學說的確引人入勝,發人深省。現在他有關晚明儒佛思想史的著作陸續譯成中文,是很讓人高興的事,樂於推薦給大傢。
作者簡介
荒木見悟
日本的中國思想史學者,明代思想史名傢。廣島縣人,九州大學文學博士。歷任福岡學藝大學小倉分校副教授,北九州大學文學院教授,九州大學中國哲學係主任等職。
氏以明代思想史之研究成果,馳名於世。生性謹嚴,行事壹絲不茍,頗有古代理學傢之風範。1980年代之後,曾數次到臺灣作短期講學。主要著作有《佛教隻儒教》、《佛教隻陽明學》、《大慧書》、《明代思想研究》等書。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