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譯者序
本書人物簡介
前言
1部分 騙局/ 1
1章 女皇的加冕儀式/ 2
2章 鏡廳/ 13
3章 優雅的人/ 22
4章 錶現/ 41
5章 幸運轉門/ 53
6章 賄賂/ 68
7章 名字登報/ 89
8章 摩納哥的遊艇/ 104
2部分 權勢/ 119
9章 陰謀是什麼/ 120
10章 你知我知/ 140
11章 海神/ 150
12章 在旗幟間/ 164
13章 打手心/ 185
3部分 二個騙局/ 211
14章 他就是那個人/ 212
15章 蜘蛛/ 232
16章 彆騙子/ 248
17章 牛排的單位成本/ 269
18章 字謎遊戲/ 287
4部分 勝利/ 303
19章 在方舟裏/ 304
關於信息來源的說明 / 316
緻謝 / 319
注釋 / 323
作者簡介 / 330
書名: 蛛網 誰操縱瞭全球資金市場
作者:(美)戴維·恩裏奇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7-8
版次:1
印刷時間:2017-9
印次:1
開本:16開
裝幀:平裝
頁數:327
ISBN:9787111575368
定價:69.00
每一天,你的金融活動都被利率所左右,包括你的信用卡、車貸、房貸及你的學生貸款。人們很自然地認為這些利率由市場供求關係決定,還會受到中央銀
行乾預的一定影響。但這個故事裏的人卻知道,這根本不是實際情況。
2006年,一撥來自頂*金融機構的銀行傢和交易員吃驚地發現,Libor居然是由少數操作層麵的銀行員工每天決定的,並且它很容易被操縱,甚至這些員工通
過控製其變化來使其交易頭寸受益。而正是Libor決定瞭數以萬億計美元的貸款利率。湯姆·海耶斯是一位聰明而又愛惹麻煩的數學奇纔,他成為這個小團夥
的“軸心”人物,其他成員還包括綽號“咕嚕”的法國籍交易員,哈薩剋斯坦養雞場長大、缺乏金融智慧的小夥子,經常醉熏熏地在酒吧撩妹的瑞士銀行傢
,曾經組建樂隊現在酷愛K歌的高管,以及熱愛飆摩托車的笨經紀人。海耶斯的這個圈子創造瞭這個時代影響大的金融醜聞。
來自《華爾街日報》的獲奬記者戴維·恩裏奇對這一醜聞進行深度調查形成的本書,不僅揭露瞭騙局,還對扭麯的金融係統加以批判性審查。書中更多的是對
財富和日常所及之間潛在聯係的揭示,而不是羅列其罪行和法律條文。
戴維·恩裏奇(David Enrich)是《華爾街日報》社負責金融機構主題的編輯,領導一個精英調查團隊。他曾在該社倫敦分社做歐洲銀行業主題的編輯。他對
Libor醜聞的跟蹤研究很大程度上基於多年來與海耶斯及其傢庭的秘密交流。這也使他在2016年獲得瞭在財經新聞界象徵*高榮譽的傑拉爾德·勒伯奬。他目
前與妻子和兩個兒子居住在紐約。
譯者簡介
雷曜 現在中國RM銀行從事金融政策研究工作。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畢業,獲學士、碩士 、博士學位。曾在中國RM銀行駐美洲代錶處(美國紐約)工作,
在香港金融管理局和芬蘭中央銀行訪學,掛任山東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齣版《次貸危機》《利率市場化的經驗》《互聯網時代:追尋金融的新起點》《金
融基準》等專著。
這本書帶給我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視野衝擊。我一直以為金融市場的波動主要源於供需關係、經濟周期或者突發事件,但《蛛網:誰操縱瞭全球資金市場》卻揭示瞭另一種更為隱秘的維度。它讓我開始關注那些隱藏在決策層背後的利益集團,以及他們是如何利用復雜的金融工具和規則來達到自身目的的。我發現,原來很多我以為是“市場規律”的東西,實際上可能都是精心設計的“遊戲規則”。書中的邏輯嚴密,論證有力,雖然有些內容可能比較燒腦,但我卻樂在其中。我喜歡這種挑戰我固有思維模式的閱讀體驗,它讓我不再滿足於淺嘗輒止的瞭解,而是渴望挖掘更深層次的真相。對於那些對金融市場運作感到睏惑,或者對“黑箱操作”感到好奇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本絕佳的啓濛讀物。它就像一盞明燈,照亮瞭那些被濃霧籠罩的角落。
评分讀完《蛛網:誰操縱瞭全球資金市場》,我仿佛經曆瞭一場思想的洗禮。這本書並沒有給我提供一個簡單的“標準答案”,而是打開瞭一扇通往更廣闊思考空間的大門。我喜歡作者那種不迴避復雜性,不迴避爭議性的寫作風格。他沒有試圖將所有問題簡單化,而是鼓勵讀者自己去獨立思考,去辨彆信息,去形成自己的判斷。這本書讓我對“信息”這個概念有瞭全新的認識,它不僅僅是數據,更是策略、是武器,是被用來影響決策的重要因素。我開始更加謹慎地對待我獲取到的各種金融信息,並且試圖去理解這些信息背後可能存在的意圖。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瞭一種批判性思維的能力,這在當今信息泛濫的時代尤為珍貴。它讓我意識到,金融市場的“透明度”是一個相對的概念,而真正的理解,需要付齣更多的努力和探索。
评分《蛛網:誰操縱瞭全球資金市場》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揭露金融內幕的書,不如說是一部關於權力與資本博弈的史詩。作者的筆觸非常老練,他能夠將宏大的全球金融體係與個體決策巧妙地結閤起來,讓讀者在感受時代洪流的同時,也能體會到個體在其中的渺小與無奈。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不同國傢、不同地區金融體係的對比分析,這讓我能夠更清晰地看到不同力量之間的相互作用和製衡。這本書讓我開始思考,在看似公平的市場背後,是否隱藏著更為復雜的權力結構和利益分配機製。它不僅僅是關於金錢的故事,更是關於人性、欲望以及對權力的無止境追求的故事。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非常獨特,它讓我感受到一種強烈的現實主義色彩,同時也引發瞭我對社會結構和經濟公平性的深刻反思。
评分閱讀《蛛網:誰操縱瞭全球資金市場》的過程,就像是在進行一場智力探險。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有感染力,他並沒有簡單地羅列枯燥的數據和理論,而是將金融市場的運作巧妙地比喻成一個復雜的生態係統,而那些操縱者則是這個係統中的捕食者。我喜歡這種形象的比喻,它能幫助我更好地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書中的案例分析也相當深入,不僅僅是簡單提及,而是層層剝繭,將事件的來龍去脈、關鍵人物的決策以及事件對市場産生的連鎖反應都清晰地呈現齣來。我特彆對書中關於“信息不對稱”和“蝴蝶效應”的討論印象深刻,這讓我意識到,原來看似微不足道的事件,在金融市場中卻可能引發驚濤駭浪。這本書讓我開始審視自己過去的一些投資決策,是否也曾被某些我不曾察覺的力量所左右?它促使我去思考,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如何纔能不被錶麵的繁榮所迷惑,而是看到更深層的本質。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相當引人注目,深邃的背景色搭配著錯綜復雜的綫條,仿佛預示著一場撲朔迷離的金融迷局。我之前對全球金融市場的運作模式一直感到模糊,總覺得背後有一股看不見的力量在推動著一切。市麵上關於金融的書籍很多,但大多過於理論化,或者過於聚焦於某個細分領域,很難形成一個宏觀的視角。而《蛛網:誰操縱瞭全球資金市場》這個名字,一下就抓住瞭我最想瞭解的核心——“操縱”這個詞,帶著一種揭秘的期待感。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把利刃,剖開金融市場層層疊疊的迷霧,讓我能夠看清那些隱藏在數字和圖錶背後的真相。我尤其對那些關於“幕後黑手”的論述感興趣,究竟是誰在製定遊戲規則?他們的目的是什麼?又是通過何種手段來實現對全球資金流動的掌控?這本書會不會提供一些齣乎意料的答案,甚至顛覆我對金融市場的固有認知?我對它能夠展現齣金融世界的真實肌理,以及普通投資者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抱有極大的好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