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法律文本為模版,從英漢翻譯的角度切入,內容結構按照“原文+原譯文+譯文評注+改後譯文”的形式,主要針對學生譯文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從語言和文化等多個層麵進行講解評析,切中要害,給齣指導,學習者確立正確的思維方式,提高翻譯技能。
第一章 法律翻譯的基礎知識 第一篇 法律翻譯的三條指導原則 第二篇 主要情態動詞的作用及其翻譯 第三篇 英語法律文本中禁令的錶達方式及其翻譯第二章 法庭報道的翻譯 言 第一篇 “隨心所欲的說謊者” 第二篇 差人盯住“謊話王”,官府追陳三億元 第三篇 以性勒索,獲刑四年第三章 司法文書翻譯:刑事訴訟文書 言 第一篇 刑事訴訟文件:刑事訴訟過程的翻譯 第二篇 刑事訴訟文件:公訴書的翻譯 第三篇 刑事訴訟文件:判詞的翻譯第四章 司法文書翻譯:民事訴訟文書 第一篇 民事訴訟文件:傳召令的翻譯 第二篇 民事訴訟文件:民事判決書的翻譯第五章 通用閤同條款的翻譯(上) 言 第一篇 閤同序言(鑒於條款) 第二篇 定義及解釋條款第六章 通用閤同條款的翻譯(中) 第三篇 適用法律和爭議的解決 第四篇 完整協議/最終協議第七章 通用閤同條款的翻譯(下) 第五篇 責任及義務 第六篇 違約責任 第七篇 閤同終止參考文獻
本書的特色就是,像講解學生作業那樣,嚮讀者講授法律翻譯。先讓水準不錯的學生試譯,或是拿現成的、已經發錶的譯文來做翻譯分析,圍繞相關問題對譯文進行研討或精雕細琢,目的隻有一個:透徹揭示法律翻譯的規律,幫助讀者真正掌握法律翻譯的要訣。
李剋興: 畢業於浙江大學外語學院,1983年公費赴美留學並於同年獲印第安納大學理學碩士學位,1993年獲洛杉磯加州大學(UCLA)哲學博士學位。曾長期擔任紐約和洛杉磯多傢著名律師事務所的特約法律翻譯,承擔過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美國的多項大型翻譯項目。現任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學係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嚮為法律翻譯、廣告翻譯及應用翻譯理論。已發錶專著三部,譯著八部,論文40餘篇。
作為一名長期從事國際貿易的律師,我深知準確的法律翻譯對於閤同效力和糾紛解決的重要性。市麵上很多翻譯參考書,要麼過於理論化,要麼案例陳舊,難以跟上現代法律實踐的步伐。這本書卻非常接地氣,案例選擇緊跟當前的熱點和難點,讓我能學以緻用。它的優勢在於“講評”二字,不是簡單地給齣譯文,而是詳細分析瞭不同譯法的優劣,以及背後的法律邏輯。這對於培養翻譯的“法律思維”至關重要。我發現,當我開始思考“為什麼這樣譯是最好的”而不是“這個詞的對等詞是什麼”時,我的翻譯水平纔真正開始質的飛躍。這本書成功地彌補瞭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鴻溝,是我案頭常備的工具書之一。
评分坦白說,市麵上的考試輔導資料大多內容重復,但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其深度和廣度都達到瞭一個新的高度。它仿佛是兩位資深翻譯專傢坐下來,把多年實戰經驗傾囊相授。我特彆喜歡其中對一些“陷阱”句式的解析,比如那些冗長的主從復閤句,以及如何處理法律文書中特有的被動語態和倒裝結構。它提供的不僅僅是答案,更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思維框架。我通過研讀這本書,不僅在模擬測試中成績穩定提高,更重要的是,我開始有信心去處理那些從未接觸過的全新法律文件。這種自信心來自於紮實的功底和對翻譯原則的深刻理解,這本書恰恰為我打下瞭這樣的基礎。它絕非應付考試的速成指南,而是一本值得反復品讀的專業精進之作。
评分這本書的排版和結構設計非常人性化,即便是初學者也能輕鬆上手。我不是科班齣身,一開始接觸法律文本時挫敗感很強,感覺自己像在啃一塊堅硬的石頭。但是這本書的章節劃分清晰,從基礎的概念辨析到復雜的證據翻譯,循序漸進。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不局限於英譯漢,對漢譯英的難點也有獨到的見解。很多時候,我們習慣於用中文的思維去套用英文的錶達,結果就是“中式英語”。這本書通過大量的對比分析,教會我如何真正用法律人的視角去思考和錶達。它不僅僅是教你翻譯,更是在培養你的跨文化法律溝通能力。周末沒事的時候,我也會翻閱幾頁,就當是進行一次高質量的“專業閱讀訓練”。
评分這本書簡直是法律英語學習者的福音!我本來對法律翻譯這個領域感到非常頭疼,尤其是那些拗口又復雜的法律術語,總覺得難以駕馭。但是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它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詞匯手冊,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手把手地帶你走過每一個案例。作者的講解深入淺齣,把晦澀難懂的法律條文和概念,用清晰易懂的語言重新闡釋瞭一遍。我尤其欣賞它對具體案例的剖析,那種“庖丁解牛”式的分析,讓我看到瞭真實世界中法律翻譯是如何運作的。每看完一個案例,我都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仿佛自己也掌握瞭一套實用的翻譯技巧。對於準備CATTI考試的朋友來說,這本書絕對是必備的“秘籍”,它不僅能幫你應試,更能真正提升你的專業素養。
评分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觸是,法律翻譯絕不是簡單的詞匯替換,而是一場嚴謹的、需要高度責任感的智力活動。作者在每一個案例的分析中,都強調瞭“信、達、雅”在法律語境下的具體體現——“信”是準確性,必須符閤法律事實;“達”是流暢性,不能讓讀者産生歧義;而“雅”則體現在用詞的專業性和權威性。這本書成功地將這些要求融入到案例的評點之中。我以前總覺得翻譯的細微差彆不重要,但書裏通過對比兩個隻差一個詞的譯文如何導緻完全不同的法律後果,讓我深刻認識到“魔鬼藏在細節裏”。這本參考書的價值,在於它幫助我從一個“會翻譯”的人,蛻變成一個“能負責任地翻譯”的專業人士。強烈推薦給所有對法律文本翻譯有嚴肅追求的同行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