齣版社: 科學齣版社; 第1版 (2017年7月25日)
叢書名: 普通高等教育機械類特色專業係列規劃教材
平裝: 288頁
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5
ISBN: 9787030304254
條形碼: 9787030304254
商品尺寸: 23.6 x 16.8 x 1.6 cm
商品重量: 431 g
ASIN: B01C33K3E4
《先進製造工藝技術》以先進製造工藝為主綫,匯集瞭編著者多年來從事先進製造工藝的成就和經驗,結閤國傢的重大需求及國內外先進製造工藝技術的發展趨勢,在973計劃項目(2009CB724202)、國傢自然科學基金(50875138)以及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Z2008F11;ZR2009FZ007)的支持下開展的研究工作和參考國內外相關文獻的基礎上編寫而成。全書主要內容包括先進製造工藝産生的背景及發展趨勢、先進成形製造技術、快速成形製造技術、高效切削磨削加工技術、精密超精密加工技術、特種加工技術、微納製造技術以及光電子器件及其製造技術等內容。《先進製造工藝技術》既有深入的理論分析,又有較豐富的生産技術經驗,是一本較全麵介紹先進製造工藝技術方麵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先進製造工藝技術》十分重視學生獲取知識、分析問題及解決工程技術問題能力的培養,特彆注重學生工程素質與創新能力的提高。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製造技術的發展及對國民經濟的貢獻
1.1.1 製造的相關概念
1.1.2 製造業發展的曆程
1.1.3 製造業對國民經濟發展的貢獻
1.2 製造業的變革及麵臨的挑戰
1.2.1 製造業的變革
1.2.2 製造業麵臨的挑戰
1.3 製造技術給製造業帶來的變革
1.4 先進製造技術的提齣和進展
1.4.1 先進製造技術産生的背景
1.4.2 先進製造技術在我國的進展
1.5 先進製造技術的內涵和特點
1.5.1 先進製造技術的定義
1.5.2 先進製造技術的特點
1.6 先進製造技術的體係結構及分類
1.6.1 先進製造技術的體係結構
1.6.2 先進製造技術的分類
1.7 先進製造技術的發展趨勢
1.8 製造工藝的內涵及體係結構
1.8.1 製造工藝的定義
1.8.2 製造工藝的體係結構
1.9 先進製造工藝技術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第2章 先進材料成形技術
2.1 概述
2.1.1 材料成形技術的內涵
2.1.2 材料成形技術的特點
2.1.3 近淨成形技術
2.2 精密潔淨鑄造成形技術
2.2.1 熔模精密鑄造
2.2.2 消失模精密鑄造
2.2.3 金屬型鑄造
2.2.4 壓力鑄造
2.2.5 低壓鑄造
2.2.6 離心鑄造
2.2.7 陶瓷型鑄造
2.2.8 半固態鑄造成形
2.3 高效材料塑性的成形技術
2.3.1 精密塑性成形方法的分類
2.3.2 精密模鍛
2.3.3 擠壓成形
2.3.4 軋製成形
2.3.5 超塑性成形
2.3.6 無模多點成形
2.3.7 數控漸進成形
2.4 優質高效材料的連接技術
2.4.1 連接技術分類
2.4.2 激光焊接
2.4.3 復閤激光焊接技術
2.4.4 電子束焊接技術
2.4.5 擴散連接技術
2.4.6 釺焊
2.5 優質低耗潔淨材料的改性技術
2.5.1 激光錶麵淬火
2.5.2 激光熔覆技術
2.5.3 激光錶麵閤金化
2.5.4 激光錶麵毛化技術
2.6 非金屬材料的成形技術
2.6.1 塑料成形
2.6.2 橡膠成形
2.6.3 陶瓷成形
2.6.4 復閤材料成形
參考文獻
第3章 快速成形製造技術
3.1 概述
3.1.1 快速成形技術的內涵
3.1.2 快速成形技術的發展
3.1.3 快速成形技術的應用領域
3.2 快速成形原理
3.2.1 快速成形技術的原理
3.2.2 快速成形技術的特點
3.2.3 快速成形材料
3.3 快速成形技術的工藝方法
3.3.1 光固化立體成形
3.3.2 選擇性激光燒結工藝
3.3.3 分層實體製造
3.3.4 熔積成形
3.3.5 三維印刷
3.4 快速製模技術
3.4.1 快速製模技術的內涵及發展
3.4.2 用快速成形直接製造模具
3.4.3 用快速成形間接製造模具
3.5 矽橡膠快速製模技術
3.6 金屬電弧噴塗快速製模技術
3.6.1 金屬電弧噴塗快速製模技術的優點
3.6.2 金屬電弧噴塗快速製模的關鍵技術
3.6.3 金屬電弧噴塗快速製模技術的主要研究內容
3.6.4 金屬電弧噴塗快速製模技術的國內外發展現狀
3.6.5 快速製模工藝的流程圖
3.7 精密鑄造模具的快速製造技術
3.7.1 精密鑄造模具快速製造技術産生的背景
3.7.2 快速成形技術在快速鑄造中應用
3.7.3 熔模精密鑄造模具的快速製造
3.7.4 砂型精密鑄造模具的快速製造
3.7.5 消失鑄造模具的快速精密製造
3.7.6 陶瓷型鑄造模具的快速精密製造
3.8 模具電火花加工電極快速製造
參考文獻
第4章 高效切削/磨削加工技術
4.1 超高速加工技術概述
4.2 超高速切削加工技術
4.2.1 超高速切削加工技術的特點及應用
4.2.2 超高速切削的關鍵技術
4.2.3 超高速機床的發展現狀
4.2.4 超高速切削加工技術的研究熱點
4.3 高效率磨削加工技術
4.3.1 磨粒加工技術特點及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
4.3.2 高效率磨削加工技術的原理和方法
4.4 高速/超高速磨削加工技術
4.4.1 高速/超高速磨削技術的發展
4.4.2 高速/超高速磨削技術的特點
4.4.3 高速/超高速磨削關鍵技術
4.4.4 超高速磨削的科學理論問題與研究方嚮
4.5 超高速磨削技術的工業應用
4.5.1 高效深切磨削
4.5.2 快速點磨削
4.5.3 超高速外圓磨削
4.5.4 硬脆材料及難加工材料超高速磨削
4.6 強力磨削技術
4.6.1 高速強力外圓磨削
4.6.2 緩進給磨削
4.6.3 高速重負荷荒磨
4.7 砂帶磨削技術
4.7.1 砂帶磨削技術的內涵及特點
4.7.2 砂帶磨削的關鍵技術
4.7.3 砂帶磨削技術的應用
4.8 難加工材料高效磨粒加工技術
4.8.1 硬脆材料延性域磨削技術
4.8.2 硬脆材料高效率端麵磨削技術
4.8.3 難加工材料自由磨粒加工工藝
4.8.4 石材的高效磨削技術
4.9 磨削加工數控化、自動化、智能化及虛擬化
4.9.1 磨削加工數控化和自動化
4.9.2 磨削加工智能化
4.9.3 磨粒加工虛擬仿真
4.9.4 分子動力學仿真技術在磨粒加工研究中的應用
4.10 先進磨削加工工藝與裝備基礎研究中存在的問題與差距
4.11 高速/超高速磨削加工工藝與裝備研究熱點
參考文獻
第5章 精密/超精密加工技術
5.1 精密/超精密加工技術的內涵及特點
5.1.1 精密/超精密加工技術的內涵
5.1.2 幾個重要概念
5.1.3 精密/超精密加工的特點
5.1.4 精密/超精密加工的應用
5.1.5 精密/超精密加工的方法及其分類
5.1.6 精密/超精密加工的關鍵技術
5.1.7 精密/超精密加工的發展趨勢
5.2 金剛石刀具的超精密切削加工
5.3 精密/超精密砂輪磨削加工
5.3.1 精密/超精密砂輪磨削機理
5.3.2 電解在綫修銳砂輪的超精密鏡麵磨削技術
5.3.3 雙端麵精密磨削技術
5.3.4 珩磨
5.4 精密/超精密砂帶磨削
5.5 精密/超精密遊離磨料加工
5.5.1 研磨和拋光
5.5.2 磁力研磨
5.5.3 磁力懸浮研磨
5.5.4 磁性流體研磨
5.5.5 磁流變拋光
5.5.6 磨料流加工
5.5.7 彈性發射加工
5.5.8 浮動拋光
5.5.9 動壓浮起平麵研磨
5.5.10 水閤拋光
5.5.11 化學機械拋光
5.5.12 砂輪約束磨粒噴射光整加工
5.5.13 電泳磨削技術
5.6 精密/超精密加工技術研究熱點
參考文獻
第6章 特種加工技術
6.1 特種加工技術概述
6.1.1 特種加工的定義
6.1.2 特種加工的分類
6.2 電火花加工
6.2.1 電火花加工的機理
6.2.2 電火花加工的特點
6.2.3 電火花加工的應用
6.3 電火花綫切割加工
6.3.1 電火花綫切割加工的機理
6.3.2 高、低速走絲電火花綫切割加工的比較
6.3.3 電火花綫切割加工的特點
6.3.4 電火花綫切割加工的應用
6.4 電解加工
6.4.1 電解加工的工作原理
6.4.2 電解加工的特點
6.4.3 電解加工的新技術
6.4.4 電解加工的應用
6.5 超聲波加工
6.5.1 超聲波加工的工作原理
6.5.2 超聲波加工的特點及應用
6.6 水射流切割加工
6.6.1 水射流切割加工的基本原理
6.6.2 水射流切割加工的特點
6.6.3 水射流切割加工的應用
6.7 磨料噴射加工
6.7.1 磨料噴射加工的工作原理
6.7.2 磨料噴射加工的裝置
6.7.3 磨料噴射加工的分類
6.7.4 磨料噴射加工的特點
6.7.5 磨料噴射加工的應用
6.8 激光加工
6.8.1 激光加工的工作原理
6.8.2 激光加工的特點
6.8.3 激光加工的應用
6.9 電子束加工
6.9.1 電子束加工的工作原理
6.9.2 電子束加工的特點與應用
6.10 離子束加工
6.10.1 離子束加工的工作原理
6.10.2 離子束加工的分類
6.10.3 離子束加工的特點及應用
6.11 電解磨削
6.11.1 電解磨削的工作原理
6.11.2 電解磨削的特點
6.11.3 電解磨削的應用
6.12 超聲-電火花復閤加工
6.13 電解-電火花復閤加工
6.14 超聲-電解復閤加工
6.15 特種加工技術的研究熱點
參考文獻
第7章 微納米製造技術
7.1 微納米製造技術概述
7.1.1 微納米製造技術基本概念
7.1.2 微納米製造技術分類
7.2 Top-down微納米加工技術
7.2.1 光刻工藝
7.2.2 刻蝕工藝
7.2.3 復形工藝
7.2.4 微細切削和特種加工技術
7.3 Bottom-up微納米加工技術
7.3.1 自?裝
7.3.2 外延生長
參考文獻
第8章 光電子製造技術
8.1 光電子技術及其製造概述
8.1.1 光電子技術簡介
8.1.2 光電子製造及其應用
8.2 LED及其製造技術
8.2.1 LED概述
8.2.2 LED分類
8.2.3 LED的基本特性和技術指標
8.2.4 LED的應用
8.2.5 LED的製造技術
8.3 激光器及其製造技術
8.3.1 激光器概述
8.3.2 激光器的工作原理
8.3.3 激光器的基本結構
8.3.4 激光器的分類
8.3.5 VCSEL激光器的製造
8.4 微電子與光電子集成技術
8.4.1 矽基光電子集成
8.4.2 微電子與光電子混閤集成技術
《先進製造工藝技術》既有深入的理論分析,又有較豐富的生産技術經驗,是一本較全麵介紹先進製造工藝技術方麵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先進製造工藝技術》十分重視學生獲取知識、分析問題及解決工程技術問題能力的培養,特彆注重學生工程素質與創新能力的提高。
從書中的一些細節,我能感受到作者們深厚的學術功底和豐富的實踐經驗。例如,在探討某種新型材料的加工特性時,作者們不僅列舉瞭相關的實驗數據,還分析瞭數據背後的物理和化學原理,並結閤實際生産中的應用挑戰進行瞭深入的剖析。這種嚴謹而全麵的分析,讓我對技術的理解更加透徹。同時,書中還穿插瞭一些作者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案的經驗分享,這些“乾貨”對於正在從事相關領域研究或工作的讀者來說,無疑是寶貴的財富。雖然我無法一一列舉書中的具體知識點,但這種知識的深度和實踐指導性,足以讓我確信這是一本值得深入研讀的著作,它將為我在先進製造領域的發展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指導。
评分作為一名對先進製造技術抱有濃厚興趣的求知者,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全麵而深入地介紹該領域前沿知識的書籍。而這本書,無疑滿足瞭我的大部分期待。其內容的廣度令人稱道,從機器人技術到智能傳感,再從增材製造到精密加工,幾乎涵蓋瞭先進製造的各個重要分支。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不同技術之間相互關聯的闡釋,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技術,而是揭示瞭它們如何協同作用,共同推動著整個製造行業的進步。這種係統性的講解,對於我這樣希望建立整體認知框架的讀者來說,具有極高的價值。雖然我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去消化和吸收其中的知識,但毋庸置疑,它已經成為瞭我案頭必備的重要參考書。
评分這本書的排版和設計也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我通常不太關注書籍的外在形式,但這本書的精心設計卻讓我無法忽視。大量的圖錶和示意圖被巧妙地融入到文字中,這些視覺元素不僅有效地補充瞭文字信息,更讓內容的理解變得更加直觀和輕鬆。我注意到,一些復雜的技術原理,通過精美的插圖,一下子就變得豁然開朗。而且,書中的章節劃分清晰,頁眉頁腳的設計也很人性化,方便我快速定位想要查找的內容。這種對細節的關注,體現瞭作者和齣版社對於讀者體驗的重視,使得閱讀過程更加順暢愉悅。我不得不說,一本內容翔實的書籍,配以如此精良的裝幀,確實能夠極大地提升學習的效率和樂趣。
评分這本書的文字錶達方式著實讓人眼前一亮。作者們似乎深諳如何用一種既專業又易懂的語言來傳達復雜的概念。我注意到,在解釋一些關鍵技術時,書中並沒有堆砌過多的專業術語,而是巧妙地運用瞭類比和比喻,將那些原本枯燥的技術原理變得生動有趣。舉例來說,書中對某種材料成型技術的闡述,就如同在描繪一幅精密的工藝畫捲,每一個步驟都描繪得細緻入微,仿佛置身於生産綫旁,親眼見證産品的誕生。此外,書中還穿插瞭一些對於技術背後哲學思考的探討,這讓我看到瞭作者們不止於技術層麵,更有著對製造本質的深刻理解。這種人文關懷與科技深度相結閤的寫作風格,使得這本書在眾多技術書籍中脫穎而齣,讀起來既增長瞭知識,也提升瞭思維境界。
评分這本書給我留下瞭一個非常深刻的印象,盡管我翻閱的篇幅有限,但我已經能感受到它在先進製造領域的獨特價值。首先,我被其結構所吸引。每一章節的編排都似乎經過深思熟慮,從基礎概念的引入,到具體工藝技術的解析,再到未來發展趨勢的展望,層層遞進,邏輯清晰。書中對許多概念的解釋都非常到位,力求讓讀者能夠迅速掌握核心要義。我尤其喜歡書中那些理論結閤實際的案例分析,它們就像一麵麵鏡子,映照齣抽象理論在工業生産中的具體應用,讓我看到瞭技術的生命力。雖然我還沒能深入研究每一個細節,但僅憑這清晰的脈絡和豐富的知識儲備,就足以讓我對這本書充滿期待。它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循循善誘地引導我探索先進製造的奧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