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八個審美意識》是建築名傢黑川雅之的日本審美文化集,是探究中日同源的審美意識,解讀日本文化的精神底色,深刻凝煉東方美學,理解東西方差異不可不讀的經典之作。麵對撲麵而來的近代西方思想和美學理論,作者立足東方美學價值觀,以“微、並、氣、間、秘、素、假、破”八個漢字為切入點,從建築、設計、能樂、繪畫、器物、服飾、文學、社會文化、人與自然的關係等方麵,深刻挖掘深受中國傳統審美觀念影響的日本審美意識。審美意識是日本文化的精神底色,理解瞭審美意識,就理解瞭日本文化背後的隱秘邏輯,及其在現代美學功能意義上的閤理性。
黑川雅之,思想傢、藝術傢、建築師、工業設計師、罕見的跨領域名傢,被譽為“東京達?芬奇”“日本建築與工業設計教父”。他齣生於建築世傢,其傢族在日本建築界具有崇高地位。1967年早稻田大學建築工學博士畢業,70歲時取得“藝術博士”稱號。創辦物學研究會,是“K”傢居品牌創始人。現任日本物學研究會會長、日本文化設計論壇理事及總乾事、日本設計委員會理事等要職。曾獲27次德國iF設計金奬(iF Design Award)、31次日本優良設計大奬 (Good Design Award)、日本每日設計奬(Mainichi Design Awards)、日本室內設計師協會年奬等。許多係列作品被丹佛博物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等**收藏。
序 言
V 日本人是西方世界觀的奴隸
VI 既並列又互補的八個關鍵概念
微
1 一期一會
2 細節中體現整體
7 原始的身體感覺
9 內與外的同質性
10 日本的城市是村落
15 描繪城市從室內開始
16 情感與羞恥心的關係
並
20 日本的民主主義
22 萬神
26 **與相對
29 平麵的組織
34 大腦與互聯網
37 風神與雷神
II
氣
42 氣與氣場
48 柱子是氣場建築
52 女性生殖器與男性生殖器
56 由氣場營造的日本建築
間
60 氣場與間
64 陰陽
67 並列的細節
71 力學的空間
72 間的妖艷
秘
76 隱秘是花
82 秘與間,或留白
84 逆光讓陰翳彰顯華麗
86 “秘”中期待
素
90 還原真我
93 素材與造型
97 一張摺紙
103 原型
III
假
110 對大自然的**信賴
112 融通無礙
116 日本的房屋不是建築
120 轉化
128 與西方**相反的審美意識
破
130 過人的技術
133 序破急·守破離
137 破滅與秩序
總 論
144 日本的審美意識是什麼
144 感覺的反襯
145 感覺的支配
147 民主的主張
148 自我也是自然的組成部分
149 無政府狀態
150 女性的秩序感
151 為瞭美而活著
153 結 語
156 譯後記
不得不說,《日本的八個審美意識》這個書名,簡直就像一個精準的標簽,瞬間就鎖定瞭我的興趣點。我一直對日本文化中的那種“侘寂”之美情有獨鍾,那種不完美、殘缺、樸素中透露齣的寜靜與深邃,總是讓我沉醉。我猜測,書中的“侘”和“寂”必然是重點。但除瞭這兩者,我更想瞭解的是“粋”和“雅”的內涵。在我模糊的認知裏,“粋”似乎是一種不露痕跡的精緻,一種恰到好處的尺度感,而“雅”則是一種超脫世俗的品味和格調。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藝術作品分析,例如,江戶時代的浮世繪如何體現“粋”,平安時代的貴族文學又流露齣怎樣的“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一種全新的視角,讓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日本人在麵對事物時,內心深處的那種獨特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嚮。
评分《日本的八個審美意識》,這個書名本身就充滿瞭詩意和哲學韻味。我一直以來都覺得,日本的美學,有一種獨特的“呼吸感”,它不像西方那樣奔放直接,也不像中國那樣大氣磅礴,而是一種更為細膩、內斂、甚至有些悲傷的美。我猜測,書中所提到的“侘”和“寂”很可能就是這種感覺的來源。我渴望瞭解,日本人是如何從自然界的無常、生命的短暫中,提煉齣一種靜謐而深刻的美?我尤其對“幽”這個字感到好奇,它是否意味著一種在黑暗中閃爍的光芒,一種在寂靜中迴響的聲音?我希望作者能夠用細膩的筆觸,描繪齣這些審美意識是如何滲透到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如,一杯清茶的品味,一次落花的處理,一次與人告彆時的眼神,是否都蘊含著這種深刻的審美哲學?我期待這本書能像一本精美的和風插畫集,將這些難以言喻的美,以最直觀、最動人的方式呈現在我的眼前。
评分讀到這本書的篇名,我立刻被勾起瞭濃厚的求知欲。一直以來,我都在思考,為什麼同樣的材質、同樣的題材,經過日本人的手,總能煥發齣一種獨特的韻味?它不是張揚的,也不是粗獷的,而是一種內斂的、深沉的、甚至有些神秘的美感。我想,這本書一定能解答我長久以來的睏惑。我尤其對“玄”和“空”這兩個概念感到好奇。在我的理解中,“玄”可能與道傢思想有關,追求一種不可言說的、幽深的境界,而“空”則更像是佛教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但如何在審美中體現“空”?是留白?是意境?還是某種更深層次的精神追求?我希望作者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藝術作品分析,比如浮世繪中的色彩運用,俳句的意象構建,或者日本園林中對空間的布局,來闡述這些審美原則。我期待書中能夠將這些復雜的審美意識,以一種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現齣來,讓我這個門外漢也能從中獲得啓發。我甚至開始幻想,如果我能理解瞭這些,是否在日常生活中,也能不自覺地用一種更具“日本審美”的方式去感受和體驗周遭的世界?
评分這本書名《日本的八個審美意識》,就像一個精心製作的日式便當,光看盒子就讓人食欲大開,迫不及待想知道裏麵究竟裝著怎樣令人驚艷的美味。我一直對日本的文化有一種特彆的情感,那是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似乎總有一層薄紗遮擋著我,讓我無法窺探其真正的核心。這八個“審美意識”,聽起來就如同八顆璀璨的珍珠,串聯起日本民族的精神世界。我特彆想瞭解“粋”這個概念,它在我腦海中勾勒齣的形象,是那種毫不費力的優雅,是恰到好處的精緻,是一種超越物質的品味。在現代社會,很多東西都趨於浮華和喧囂,我渴望在這種環境下,能夠找到一種沉靜而有力量的美學指引,而“粋”似乎就是這樣一個理想的注解。我也很好奇,作者會如何將這些抽象的審美概念,與具體的藝術形式相結閤?比如,在能劇的錶演中,演員的動作、妝容、服裝,是否都體現瞭這些審美意識?在建築風格上,又有哪些具體的體現?這本書,我預計會是一次深入心靈的旅程。
评分當我看到《日本的八個審美意識》這個書名的時候,一種強烈的預感告訴我,這絕對是一本值得深入閱讀的書。我一直認為,日本的美學,有一種與眾不同的“匠人精神”,那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對材質的深刻理解,以及對事物內在生命力的尊重,是我非常欣賞的。我特彆好奇,書中提到的“寂”和“侘”,是如何從一種對衰敗、殘缺的接受,升華為一種獨特的美感的?它是否也蘊含著一種對生命無常的深刻體悟?我也想知道,“閑”在日本文化中,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狀態?它是否是一種對時間流逝的從容,一種對內心寜靜的追求?我希望這本書能夠通過豐富的案例,比如日本的陶藝、漆器、或者園林藝術,來具體展現這些審美意識的實際應用。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幫助我更深刻地理解,日本人為何能夠將平凡的生活,過得如此富有詩意和禪意。
评分《日本的八個審美意識》,這個書名本身就如同一幅寫意畫,在我的腦海中勾勒齣一片意境悠遠的畫麵。我一直對日本文化中的那種“留白”之美,那種“未盡之語”的魅力所吸引。我猜測,書中的“幽”和“空”這兩個概念,很可能就是這種美學特點的根源。我希望作者能夠詳細闡述,日本人是如何在他們的藝術創作中,通過“幽”來營造一種神秘、含蓄、引人遐想的氛圍;又如何通過“空”來達到一種虛靜、遼闊、超脫的境界。我期待書中能有對日本傳統戲劇,如能劇、歌舞伎的分析,看看這些錶演藝術如何將“幽”和“空”融入其中。我也想知道,在現代日本的設計、建築、甚至消費文化中,這些古老的審美意識是否依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這本書,在我看來,不僅是對日本文化的解讀,更是一次對人類共通美學意識的探索。
评分《日本的八個審美意識》,這個書名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我一直覺得,日本文化有一種“言外之意”的美學,它不直接錶達,而是通過暗示、留白,讓觀者自行去體會。我希望這本書能為我揭示這種“言外之意”的奧秘。我尤其對“玄”這個概念感到好奇,它是否指嚮一種難以言說的、超越感官的深刻理解?而“雅”,在我看來,是一種超越外在裝飾的內在氣質,一種不動聲色的高貴。我期待作者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例子,來解釋這些抽象的審美意識是如何體現在日本的文學、藝術、甚至社會交往中的。例如,日本的文學作品中,為何常常使用大量的隱喻和象徵?日本人在待人接物時,為何總是顯得那麼有分寸感?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次心靈的旅行,帶我走進日本文化的深處,感受那份獨特而迷人的審美力量。
评分這是一本我一直尋覓的書,關於日本的審美意識,光聽名字就充滿瞭吸引力。我對於東方文化,尤其是日本文化,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但很多時候,我們接觸到的日本文化,往往停留在錶麵的,比如動漫、日劇、壽司等等,而深入探討其內在精神和文化根源的書籍,卻相對較少。這本書的齣現,仿佛是一扇通往日本內心世界的窗口,讓我有機會去更深層次地理解他們的生活方式、藝術創作,甚至是思維模式。我期待書中能夠細緻地剖析“寂、侘、幽、玄、粋、雅、閑、空”這八種看似抽象,實則貫穿日本文化各個層麵的審美意識。比如,“侘”所代錶的那種不完美、樸素、殘缺之美,是如何在茶道、陶瓷、庭園設計中體現齣來的?“幽”又如何解釋瞭日本藝術中那種含蓄、內斂、留白的美學追求?我特彆想知道,這些審美意識是如何在日本人日常生活的細微之處,比如一次送禮的包裝,一次餐桌的布置,甚至一次簡單的問候中,得以展現和傳承的。我希望作者能夠用生動的例子,而不是枯燥的理論,來引導我一步步領悟這些日本特有的美學精髓。我腦海中已經開始勾勒齣一幅幅畫麵,也許是鞦日落葉鋪滿的庭院,也許是月光下靜謐的寺廟,這些場景背後,一定蘊含著作者所要闡述的某種審美力量。
评分當我看到《日本的八個審美意識》這個書名時,我的心立刻被一種莫名的吸引力所牽引。我一直認為,一個民族的審美意識,是其文化最深層的底蘊。而日本,這個島國,孕育齣瞭一種獨樹一幟的美學體係,總是讓我著迷。我迫切地想知道,書中所說的“玄”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境界?它是否與中國道傢的“玄之又玄”有所關聯,指嚮一種超越語言的、深邃的哲學思考?而“空”,又將在日本的審美中呈現齣何種形態?我聯想到日本庭園的極簡主義,或者枯山水中的留白藝術,是否就是“空”的具象化?我期待作者能夠以嚴謹的學術態度,輔以生動的案例,深入淺齣地剖析這八個核心的審美概念。我想,理解瞭這些,我纔能真正讀懂日本的俳句為何如此簡潔而意境深遠,日本的茶道為何如此注重儀式感,日本的陶瓷為何追求那種樸拙的美。
评分這本書的標題,像一扇古老的木門,推開它,就仿佛踏入瞭一個充滿東方智慧的神秘世界。我對日本文化的興趣由來已久,但總覺得隔靴搔癢,未能真正領會其精髓。而“八個審美意識”,聽起來就像是解開日本文化密碼的八把鑰匙。我特彆想知道,“閑”這個概念在日本文化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它是否代錶著一種超然物外,一種閑適自在的生活態度?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這種“閑”顯得尤為珍貴。我也好奇,“雅”又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它是否是那種不落俗套、不卑不亢的品格,是風度和氣質的完美結閤?我希望作者能夠通過具體的例子,比如日本的文學作品、繪畫、音樂,甚至傳統的祭典儀式,來闡述這些審美意識是如何在其中扮演著核心的角色。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打開一扇新的視野,讓我能夠以一種更深刻、更富有人文關懷的方式去理解日本文化,甚至反思我自身的生活方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