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大辭典

化學大辭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無 著,高鬆 編
圖書標籤:
  • 化學
  • 辭典
  • 工具書
  • 科學
  • 參考書
  • 專業
  • 學科
  • 知識
  • 查詢
  • 化工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科学出版社旗舰店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56837
商品编码:28909322350
包装:圆脊精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12-01
页数:1299
字数:3474000

具体描述



商品參數
化學大辭典
曾用價 298.00
齣版社 科學齣版社
版次 1
齣版時間 2017年12月
開本 16
作者
裝幀 圓脊精裝
頁數 1299
字數 3474000
ISBN編碼 9787030556837


內容介紹
本書是一部綜閤性的化學辭典,涵蓋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理論與計算化學、高分子科學、化學生物學、放射化學與輻射化學、環境化學、能源化學等分支學科,以常用、基礎和重要的名詞術語為基本內容,提供簡明扼要的定義或概念解釋,並有適度展開。正文後設有便於檢索的漢語拼音索引和外文索引。

目錄
目錄
前言
凡例
零、化學 1
一、無機化學 2
1.1 無機化學基本概念與無機化閤物 2
1.2 配位化學 60
1.3 固體化學 70
二、有機化學 87
2.1 有機閤成化學 87
2.2 金屬有機化學 122
2.3 物理有機化學 160
2.4 立體化學 192
2.5 生物有機化學 214
2.6 天然産物及藥物 245
2.7 有機材料化學 308
2.8 有機化閤物 318
三、分析化學 401
3.1 一般術語 401
3.2 標準物質 412
3.3 化學分析 416
3.4 樣品預處理 437
3.5 儀器分析 440
3.6 化學計量學 550
四、物理化學 572
4.1 熱力學(含統計熱力學) 572
4.2 結構化學 594
4.3 動力學 606
4.4 催化化學 636
4.5 電化學 645
4.6 膠體化學 654
4.7 納米化學 692
五、理論與計算化學 699
5.1 量子化學 699
5.2 分子力學 714
5.3 統計力學 721
5.4 化學動力學 727
5.5 化學信息學 742
六、高分子科學 748
6.1 一般名詞 748
6.2 高分子化學 752
6.3 高分子物理 802
6.4 高分子加工 821
七、化學生物學 833
7.1 小分子 833
7.2 糖與脂 844
7.3 核酸 878
7.4 蛋白質 898
7.5 細胞 905
7.6 錶觀遺傳學 912
7.7 閤成生物學 920
7.8 化學生物技術 924
八、放射化學與輻射化學 939
8.1 基礎放射化學 939
8.2 放射性元素化學 960
8.3 放射分析化學 966
8.4 核燃料循環化學 970
8.5 核藥物化學 978
8.6 輻射化學 983
九、環境化學 1003
9.1 環境化學通類 1003
9.2 大氣環境化學 1003
9.3 水環境化學 1015
9.4 土壤環境化學 1018
9.5 環境生態毒理 1019
9.6 其他相關概念 1024
十、能源化學 1030
10.1 能源 1030
10.2 煤 1032
10.3 石油 1036
10.4 天然氣 1041
10.5 太陽能 1043
10.6 電池 1047
10.7 生物質能 1051
10.8 氫能 1055
10.9 熱電 1057
10.10 核能 1059
外文索引 1071
漢語拼音索引 1187

在綫試讀
零 化學
  化學 [chemistry] 在分子層次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與轉化的科學,它不但研究自然界中存在的天然物質,還創造非天然的全新物質。作為自然科學基礎學科之一,與物理學一起被稱為物質科學,是自然科學的一門中心學科。宇宙萬物皆由物質組成,而化學對我們認識、利用和創造物質具有重要的意義。化學是一門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學科,與人類生活與社會發展的關係非常密切,其成就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誌。
  化學的曆史淵源非常古老,從人類學會使用火,就開始瞭*早的化學實踐活動。化學的形成和發展經曆瞭漫長而麯摺的過程,可分為幾個時期:萌芽時期(從遠古到公元前1500年)、丹藥時期(大約從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燃素時期(從1650年到1775年)、發展期(從1775年到1900年)以及現代時期(從20世紀至今)。經過漫長的發展,同時伴隨自然科學其他領域的不斷進步,化學逐漸形成瞭自身的體係。當今的化學包括傳統的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和物理化學等分支學科以及高分子化學、結構化學、放射化學和核化學等。化學還與其他學科互相滲透,産生瞭很多交叉學科,如生物化學、藥物化學、地球化學、宇宙化學、海洋化學、大氣化學、環境化學、理論與計算化學、能源化學等,為生物、醫藥、電子、航天、激光、地質、海洋、環境等科學技術的發展奠定瞭物質基礎。
  化學是一門實用的學科,它已日益滲透到人類衣、食、住、行等生活的各個方麵,它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彆是,化學與當今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例如能源問題、糧食問題、環境問題、健康問題、資源與可持續發展等密切相關。展望未來,化學在保障人類的生存並不斷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方麵還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同時,化學自身也將伴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在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融閤中繼續嚮前發展。
  一 無機化學
  無機化學 [inorganic chemistry] 化學的分支學科。研究無機物的性質、結構、化學變化規律及應用的學科。其研究對象包括除有機化閤物之外(通常含有C—H鍵)的所有元素與化閤物。無機化閤物通常不含C—H鍵,如二氧化碳、一硫化碳、碳酸鹽等。無機化閤物和有機化閤物的界限不是絕對的,如含C—H鍵的有機金屬化閤物也屬無機化學研究範疇。無機化學的基本研究領域為:①描述性無機化學,如主族化閤物、過渡金屬化閤物、配位化閤物、有機金屬化閤物和簇閤物等,以及生物無機化學和固體無機化學;②理論無機化學;③無機化學反應機理;④無機化閤物錶徵;⑤無機化閤物的閤成。
  1.1 無機化學基本概念與無機化閤物
  氨 [ammonia] 分子式NH3,分子量17.031。有刺激性氣味的無色氣體,氣態密度0.696g/L,相對密度0.7329(–77.7℃),熔點–77.65℃,沸點–?33.33℃,易溶於水、乙醇、乙醚和其他有機溶劑。液氨溶解堿金屬可生成導電的藍色溶液。堿性,與酸作用生成銨鹽,與過渡金屬離子生成配閤物。實驗室用銨鹽和強堿加熱製備。工業上用氮氣和氫氣在高溫高壓和催化劑作用下製備。用作還原劑,在鉑催化劑作用下與氧氣反應生成一氧化氮。是製造硝酸、銨鹽和有機胺的主要原料,用於化肥、塑料、染料、醫藥等工業。
  氨基氰化鈣 [calcium cyanamide] 即氰氨化鈣。
  氨堿法 [ammonia-soda process] 又稱索爾維法。1861年比利時工業化學傢索爾維利用氨水、氯化鈉和碳酸鈣製取碳酸鈉的方法。涉及的主要反應有:
  NH4Cl與生石灰CaO反應重新生成氨氣,可循環利用。副産物為CaCl2。
  氨水 [ammonium hydroxide;ammonia solution; amm- onia water; ammonical liquor; aqueous ammonia] 又稱氫氧化銨。化學式NH3H2O,式量35.046。常溫下僅於溶液中存在。弱堿,部分電離生成銨離子和氫氧根離子,電離常數Kb=1.8×10–5。濃氨水通常含氨28%~29%,密度約0.9 g/cm3。易揮發齣氨氣,有一定腐蝕作用。用氨氣通入水中製備。稀氨水是速效肥料,可用作金屬鹽的溶劑、洗滌劑、助染劑和消毒劑等。醫學上可治*昏厥,並用作皮膚刺激劑和消毒藥。
  螯閤物 [chelate] 中心原子(或離子)與含有兩個或兩個以上配位原子的多齒配體結閤形成的配閤物。配位原子和中心離子之間形成一個或多個環狀結構。
  八麵沸石 [faujasite] 天然存在的一種鋁矽酸鹽沸石。典型的組成為(Ca2+, Mg2+,)7[Al14Si34O92]64(H2O)。具有多孔結構,顯示齣優良的吸附性能。基本結構單元是β籠(T24O60,T=Al,Si;β籠可以看成截頂的八麵體,24個T原子位於頂點,通過36個氧原子橋聯,有24個端基氧),β籠之間進一步共用端基氧,以金剛石型結構的擴展方式通過雙六元環相互連接,即可以將β籠當作金剛石中的碳原子,以四聯方式嚮三維空間伸展,得到骨架結構。理想的八麵沸石屬立方晶係,空間群為Fdm,晶胞參數a=24.85。骨架結構中,β籠彼此相聯形成大籠,稱為“八麵沸石”籠——由18個四元環(6組3聯四元環)、4個六元環和4個十二元環圍繞而成,空間相當空曠,又稱超籠。結構中沿對角綫方嚮存在12元環孔道,12元環孔道有效孔徑為7.4×7.4,是一種三維的大孔沸石。人工閤成X、Y沸石也具有與八麵沸石類似的骨架結構,骨架組成通式為[AlnSi24–nO48]n–,矽鋁比可以在一定範圍內變化,一般將矽鋁比低於2~3的沸石稱為X型,而高於此值的稱Y型。隨鋁含量的降低,結構穩定性增加,晶胞參數變小,X沸石的晶胞參數a=24.86~25.05?,Y沸石的晶胞參數a=24.6~24.85?。作為石油流化催化裂化過程的主要催化劑,含稀土離子的Y沸石在此化工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巴黎綠 [Paris green] 又稱乙酸亞砷酸銅。化學式Cu(C2H3O2)23Cu(AsO2)2,式量1031.71。它是乙酸銅和亞砷酸銅的復鹽。具有翡翠綠顔色的結晶粉末。空氣中對光和熱穩定,對酸堿不穩定,遇硫化氫變黑。能溶於酸,不溶於水和醇,可水解。空氣中與二氧化碳作用生成亞砷酸。由亞砷酸鈉、乙酸和硫酸銅反應製備。與消石灰混閤作殺蟲劑,可作木材防腐劑、古建築顔料和彩繪塗料等。有毒。
  鈀 [palladium] 化學元素(第五周期第10族),過渡金屬,屬鉑係元素。符號Pd,原子序數46,原子量106.42。有光澤的銀白色金屬,立方晶係,有延展性和韌性。相對密度12.023,熔點1554.8℃,沸點2963℃。電阻率10.54×10–8Ωm(20℃)。能吸附氫、氧等氣體,吸附氫氣的能力很強。抗腐蝕。隻溶於氧化性酸和熔融堿。常見氧化態為+2和+4。可從鉑係金屬的天然閤金中分離。用於製閤金、催化劑和儲氫材料等。
  白金 [platinum] 鉑的俗稱。
  白磷 [white phosphorus] 又稱黃磷。單質磷的一種同素異形體。分子式P4,白色或黃色晶體或蠟狀固體。有劇毒。相對密度1.823,熔點44.15℃,沸點280.5℃。不溶於水,微溶於乙醇、苯、乙醚、氯仿和甲苯,溶於二硫化碳。空氣中自燃,生成五氧化二磷,應保存在水中。在氧氣不足和潮濕環境下,緩慢氧化並發齣磷光。溶於熱濃堿溶液生成磷化氫和次磷酸二氫鹽,磷與過量氯氣反應生成五氯化磷,與不足量氯氣反應生成三氯化磷。隔絕空氣加熱到300℃或光照下轉變為紅磷,高壓下可轉變為黑磷。可用磷酸鈣、石英砂和炭混閤加熱,再將生成的磷蒸氣通入水中來製備。用於製造磷肥、磷酸、煙火、火柴、殺蟲劑、磷青銅等。
  白鉛粉 [white lead] 即鉛白。
  白鎢礦 [scheelite] 化學式CaWO4,硬度4.5~5,相對密度5.9~6.1。四方晶係, 顔色各異,純鎢酸鈣礦為白色,因含雜質而呈灰、黃、綠、紅等顔色。有脂肪光澤和熒光。與方解石、白雲母和黑色锡石共生,加熱或經紫外綫照射略顯紫色。是提煉鎢的主要礦物。
  白雲母 [muscovite] 雲母族礦的亞族。化學式KAl2(Si3AlO10)(OH, F)2。參見雲母。
  白雲石 [dolomite] 碳酸鹽礦,化學式CaMg(CO3)2。常含Fe2+、Mn2+、Zn2+、Pb2+、Co2+等類質同晶混入物。三方晶係。自然界分布廣泛。
  拜三水鋁石 [bayerite] 即三羥鋁石。
  半金屬 [metalloid] 即準金屬。
  半橋基 [semibridging group] 高度不對稱的邊橋基。通常指在雙核或多核的金屬羰基化閤物中,CO配體通過一個碳原子與兩個金屬原子鍵閤形成C—M鍵,當兩個C—M鍵的鍵長明顯不同時,形成不對稱的C—M鍵,CO為半橋基。
  包閤物 [inclusion compound] 客體分子被包裹在主體結構的空腔或溝槽內所形成的化閤物。主客體間不存在共價鍵,一般通過氫鍵、範德瓦耳斯力結閤在一起。參見籠形包閤物。
  包閤作用 [clathration;inclusion] 某些客體分子通過範德瓦耳斯力或氫鍵嵌入到主體分子的籠或晶格中的過程。形成的容納物中含有兩種結構單元:主體分子和客體分子,主、客體分子保持各自的化學性質。主體分子形成結構骨架並能夠容納客體分子。例如,海底的“可燃冰”是客體分子甲烷進入主體水分子,即冰的晶格的籠中形成的化閤物。
  包析反應 [peritectoid reaction; peritectoid trans- formation] 一種固相與另一種或多種固相反應生成另外一種固相的相變過程。
  飽和溶液 [saturated solution] 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溶質在溶劑中的溶解和析齣達到動態平衡的溶液。飽和溶液的濃度為該溶質在此溶劑中的溶解度。
  鋇 [barium] 化學元素(第六周期第2族)。符號Ba,原子序數56,原子量137.33。銀白色金屬。相對密度3.62,熔點727℃,沸點1845℃。電阻率33.2×10–8 Ωm(20℃)化學性質活潑,在潮濕空氣中自燃。與水劇烈反應釋放齣氫氣。受熱能與許多非金屬單質,如鹵素、氧、硫、氮、碳等作用。與液態氨形成高導電性固體六氨閤鋇Ba(NH3)6。須存放在煤油中。用於製造軸承閤金、鋇鎳閤金等,在電子管生産中作消氣劑。由電解熔融氯化鋇,或用鋁真空熱還原氯化鋇得到。
  倍半氧化物 [sesquioxide] 化學式中氧與所結閤元素原子數目之比為3∶2的二元氧化物。典型的例子如三氧化二鐵(Fe2O3)和三氧化二鋁(Al2O3);某些過氧或超氧化物符閤以上組成比例的也被歸入其中,如Rb2O3, 盡管其實際組成為[(Rb+)4()()2] 。
  焙燒蘇打 [baking soda] 碳酸氫鈉的俗稱。
  閉式 [closo-] 前綴詞。化學中主要用於描述籠形硼烷及其衍生物的多麵體骨架結構,錶示硼烷形成籠形或閉閤型的多麵體。
  鉍 [bismuth] 化學元素(第六周期第15族)。符號Bi,原子序數83,原子量208.98。銀白或略帶微紅金屬。導電、導熱性能差。相對密度9.79,熔點271.402℃,沸點1564℃。從液態到固態時體積增大。不溶於水,溶於熱硫酸、硝酸、王水,微溶於熱濃鹽酸。常溫下在空氣和水中穩定,加熱時與氧反應生成三氧化二鉍;可直接與硫、鹵素反應,還可與大多數電負性小的金屬反應形成金屬間化閤物。由碳與氧化鉍高溫反應或在堿性介質中由亞锡酸鈉與三價鉍反應製備。可用於低熔點閤金、反應堆冷卻劑、鉍汞齊等的製備中。
  鉍酸鈉 [sodium bismuthate] 又稱偏鉍酸鈉。化學式NaBiO3,式量279.968。多是黃褐色粉末,純品是黃色。相對密度6.5。有吸濕性。不溶於冷水,在熱水和酸中分解。強氧化劑,酸性介質中可將二價錳氧化成七價。可由三氧化二鉍在濃氫氧化鈉溶液中與氯等強氧化劑反應製備,也可用三氧化二鉍和過氧化鈉反應製備。用於製藥,分析化學中用於檢測二價錳離子。
  碧璽 [tourmaline] 一種寶石,透明而色澤絢麗的電氣石。
  邊橋基 [edge bridging group] 與同一分子兩個不同部位鍵閤的原子或基團。通常指在雙核或多核的金屬羰基化閤物中,一氧化碳配體通過一個碳原子與兩個金屬原子鍵閤,形成兩個鍵長大緻相等的C—M鍵。
  變石 [alexandrite] 金綠石的一種變體。其顔色在自然光下為淡綠色,在白熾燈下呈紅色。
  標記原子 [tagged atom] 物質中用以示蹤的原子。常用放射性原子或者稀有的同位素原子作為標記原子。利用放射性原子代替其同位素在物質中的位置,檢測其放射性可以瞭解相應物質的變化與途徑。例如,將放射性32P混閤在磷肥中,根據其在植物中的分布,便可瞭解植物對磷吸收的情況;利用放射性碘(131I)診斷甲狀腺疾病;也可以將H2O中氧用18O取代,通過觀測18O的分布,瞭解相關過程或體係的變化情況。
  標準原子量 [standard atomic weights] 由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閤會(IUPAC)原子量與同位素豐度委員會推薦的原子量。每兩年發布一次。該數據置信度高,適用於任何正常樣品中的元素。正常樣品指的是用於工業或者科學研究的任何來源閤理的元素及其化閤物,未進行同位素含量的處理。
  冰晶石 [cryolite] 鋁的主要礦石。主要化學成分是氟鋁酸鈉,化學式Na3AlF6,式量209.9。白色細小結晶體,因含雜質而呈灰色或棕色。單斜晶係。無氣味,相對密度3,硬度2~3,熔點1009℃,微溶於水,熔融的冰晶石能溶解氧化鋁。在電解鋁工業用作助熔劑,還可用於製造乳白色玻璃和搪瓷的遮光劑。
  玻璃 [glass] (廣義指熔融物在冷卻過程中不發生結晶的非晶態物質。(通常指透明、不透氣,並具一定硬度的非晶態物質。耐高溫和透紫外光的石英玻璃是由純二氧化矽(SiO2)製備的,普通玻璃由二氧化矽與碳酸鈉(Na2CO3)、碳酸鉀(K2CO3)或氧化鈣(CaO)等製得。常呈化學惰性,不與生物作用,不溶於酸(氫氟酸例外)和弱堿,但可被強堿侵蝕。在玻璃中分彆加入硼、鉛、鋇、鈰、鈷等元素,可得到性能和顔色各異的成品。廣泛用於建築、科研、儀錶和日常生活中。
  柏林藍 [Berlin blue] 即普魯士藍。
  鉑 [platinum] 俗稱白金。化學元素(第六周期第10族),過渡金屬,屬鉑係元素。符號Pt,原子序數78,原子量195.08。有光澤的銀白色金屬,立方晶係。有延展性和韌性。相對密度21.5,熔點1768.2℃,沸點3825℃。電阻率10.5× 10–8Ωm(20℃)。化學惰性,在空氣、水和普通的酸堿中穩定,可溶於王水和熔融堿。常見氧化態為+2、+4、+6。自然界中以單質存在,可從自然鉑閤金中分離齣來。主要用於珠寶首飾、治癌藥物、催化劑、鉑電極、耐腐蝕器皿以及特種閤金。
  鉑係金屬 [platinum group metal] 即鉑係元素。
  鉑係元素 [platinum group element] 又稱鉑係金屬。元素周期錶中第五、六周期的Ⅷ族元素的總稱,包括釕、銠、鈀、鋨、銥、鉑六種元素。
  不飽和溶液 [unsaturated solution] 溶質的濃度低於飽和溶液的濃度,未達到溶解與析齣動態平衡的溶液。溶質在不飽和溶液中可繼續溶解,直到飽和。參見飽和溶液。
  布朗斯特堿 [Br?nsted base] 即質子堿。
  布朗斯特酸 [Br?nsted acid] 即質子酸。
  彩色金 [mosaic gold] 即二硫化锡。
  蔡斯鹽 [Zeise’s salt] 又稱蔡澤鹽。化學式K[PtCl3(C2H4)]。*早發現的烯烴配閤物,*早有記載的有機金屬化閤物之一。發現者是哥本哈根大學的蔡斯(W. C. Zeise)教授。其陰離子以鉑原子為中心的平麵正方形結構,包含一個η2的乙烯配體(錶示乙烯有兩個原子參與配位),形成乙烯配體是利用π鍵的1對電子參與成鍵,同時反鍵軌道可接收中心原子提供的電子 對而形成反饋π鍵。蔡斯鹽呈黃色,在空氣中穩定。由K2[PtCl4]在氯化亞锡催化下與乙烯反應製備。它的發現及結構的確定促進瞭有機金屬化學的發展。
  蔡澤鹽 [Zeise’?s salt] 即蔡斯鹽。
  側[橋]基 [side-on group] 通常指在雙核或多核的金屬羰基化閤物中,CO配體的一個碳原子和C—O鍵中的π電子分彆與兩個金屬原子鍵閤,CO作為4電子給體的配位模式。
  摻雜 [doping] 為産生特定的性能,在某材料(基質)中摻入少量其他元素或化閤物的過程。如純矽中摻入磷或鎵得到n型或p型半導體材料;氧化釔(Ⅲ)中摻入銪(Ⅲ)離子得到發紅光的熒光材料。
  摻雜劑 [dopant] 摻雜過程中,在某材料(基質)中所摻入的少量其他元素或化閤物。參見摻雜。
  長石 [feldspar] 一係列堿金屬或堿土金屬的鋁矽酸鹽礦物的總稱。陶瓷主要原料之一。屬鋁矽酸鹽係礦物。通式為M(T4O8), M主要為鈉、鉀或鈣;T主要為矽和鋁。如鉀長石K[AlSi3O8]、鈣長石Ca[Al2Si2O8]。
  長周期 [long period] 周期錶中第四、五、六、七周期的總稱。第四、五周期元素的價電子能級組分彆為4s3d4p和5s4d5p,各含18種元素;第六、七周期能級組分彆為6s4f5d6p和7s5f6d7p,各含32種元素,也稱特長周期。
  超純水 [ultrapure water] 純度極高的水,主要應用在電子工業領域。一般要求水中各雜質含量低於“微剋/升”級,電阻率通常大於18.2 MΩcm。
  超過濾 [ultrafiltration] 即超濾。
  超濾 [ultrafiltration] 又稱超過濾。通過膜錶麵的微孔結構對物質進行選擇性分離的過程。當液體混閤物在一定壓力下流經膜錶麵時,小分子透過膜,而大分子則被截留,使原液中大分子濃度逐漸提高,從而實現大、小分子的分離、純化的目的。
  超氧化物 [superoxide] 含有超氧離子的化閤物。堿金屬元素皆能生成超氧化物MO2。鈣、鋇也可以形成超氧化物M(O2)2。超氧離子比氧分子多一個反鍵電子,故不穩定;超氧化物加熱時,易分解成氧化物和氧氣。超氧化物是很強的氧化劑,能和H2O,CO2反應放齣氧氣:
  2MO2+2H2O=O2?+H2O2+2MOH
  4MO2+2CO2=2M2CO3+3O2
   在礦山安全防護麵罩和潛水艇中,超氧化物可用作供氧劑。
  潮解 [deliquescence] 某些易溶於水的物質,能自發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並在其固體錶麵逐漸形成飽和溶液而溶解的過程。原因是該飽和溶液的蒸氣壓低於空氣中的水蒸氣壓,平衡嚮吸水的方嚮進行,水分子嚮物質錶麵移動,使物質部分溶解。如氯化鈣潮解後變為CaCl26H2O;氫氧化鈉潮解後錶麵形成黏稠溶液。
  辰砂 [cinnabar] 又稱硃砂、丹砂等。礦物名。汞的天然礦石。主要成分為α-硫化汞(α-HgS),六方晶係。紅色,但常夾雜雄黃、磷灰石、瀝青質等。辰砂作為紅色顔料用於油漆、油墨和印泥,也用於中*製劑。是提煉汞的重要礦石。
  沉澱 [precipitation] 溶液中析齣固體物質的過程。析齣的多為難溶物。例如AgNO3水溶液和NaCl水溶液反應時析齣白色AgCl固體。在化學實驗和生産中廣泛用於物質的閤成、分離和提純等。
  沉澱溶解平衡 [precipitation-solubility equilibrium] 在一定溫度下溶液中難溶電解質固體與溶解的離子之間溶解和析齣速率相等的過程。例如在一定溫度下,AgCl固體在溶液中存在下列兩個過程:①受水分子作用,少量Ag+和Cl–脫離AgCl錶麵溶入水中;②溶液中的Ag+和Cl–受AgCl錶麵正負離子的吸引,迴到AgCl錶麵,析齣沉澱。當沉澱溶解和生成的速率相等時達平衡,得到AgCl的飽和溶液。
  成核速率 [nucleation rate] 一定條件下,飽和或過飽和溶液中,單位時間、單位體積內所形成的晶核數。成核速率快,晶核多,易於形成納米晶體。反之,成核速率慢,晶核少,易於生長大晶體。影響成核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溶液的過飽和度,一般講,溫度越低,過飽和度越大,成核速率隨之增大。但另一方麵,溫度越低,溶液黏度越大,溶質分子的擴散速率越慢,使成核睏難。此外,機械作用(攪拌、振動)對成核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成鏈作用 [catenation] 原子之間相互連接形成長鏈的作用。碳原子間容易以共價鍵結閤為鏈狀結構,形成大量的有機化閤物;硫原子之間形成—S—S—鏈,如S8、S12等大環均由—S—S—鏈關環而成。其他元素如矽、磷也具有成鏈作用。
  赤鐵礦 [hematite] 氧化物礦,化學式?-Fe2O3。常含Ti4+、Al3+、Fe2+、Mg2+等類質同晶混入物。三方晶係。是煉鐵的*主要的礦物。
  赤血鹽 [potassium ferricyanide] 學名六氰閤鐵酸鉀,又稱鐵氰化鉀。化學式K3[Fe(CN)6],式量329.44,紅色單斜晶體,相對密度1.89。灼燒時分解齣劇毒氰化鉀和氰。不溶於乙醇和乙醚,易溶於水和丙酮,在水中離解為鉀離子和陰離子。其水溶液與二價鐵鹽作用生産藍色的滕氏藍沉澱,以此鑒定二價鐵離子。在堿性介質中為氧化劑。加熱能被強酸分解,産生氫氰酸氣體。由亞鐵氰化鉀氧化製得。用於印染、電鍍、製革、製藥和礦石浮選等。
  重鉻酸鉀 [potassium dichromate] 化學式K2Cr2O7,橙紅色針狀晶體,式量294.19,相對密度2.68,熔點398℃,沸點約500℃(分解)。稍溶於冷水,易溶於熱水,水溶液呈弱酸性,不溶於乙醇。241.6℃時由三斜晶係轉變為單斜晶係。強氧化劑。500℃時分解為三氧化二鉻和鉻酸鉀。不易潮解。遇濃硫酸析齣鉻酸酐紅色針狀晶體;加熱分解放齣氧氣;易被還原劑還原,與鹽酸反應産生氯氣和三價鉻離子。與有機物接觸和撞擊能燃燒。由鉻鐵礦、鉀堿和石灰石高溫焙燒氧化,經浸取和酸化製備。用作氧化劑和沉澱劑,也用於鞣革、電鍍、火柴和顔料有機閤成等工業。有毒性和緻癌性。
  重結晶 [recrystallization] 晶體溶解後從溶液中重新析齣的過程。是利用物質的溶解性質不同進行提純、分離的方法。粗晶體中含有可溶性或不溶性雜質,可根據該物質和雜質的溶解度不同,選擇適當的溶劑溶解粗晶體,過濾除去不溶性雜質,再蒸發溶劑或改變溫度使較純的結晶析齣,可溶性雜質留在溶液中。為瞭得到更純的晶體,可進行多次重結晶。
  重碳酸鈉 [sodium bicarbonate] 即碳酸氫鈉。
  重鹽 [double salt] 即復鹽。
  臭氧 [ozone] 分子式O3,分子量47.998。氧氣的同素異形體,藍色氣體,液態暗藍色,固態藍黑色。氣態密度1.962 g/L。熔點–193℃,沸點–111.35℃。微溶於水,溶於堿和油。氧化性比氧強,一般可在較低溫度下反應。可將硫氧化成三氧化硫,將銀氧化成氧化銀,將碘離子氧化成碘(此反應可用於定量測定臭氧)。可通過空氣或氧氣在電弧中放電、或紫外綫照射氧氣製備。可作漂白劑、水的消毒劑,還可用於有機閤成。
  臭氧化物 [ozonide] 含有臭氧離子的化閤物。堿金屬、鈣、鍶、鋇、銨和四甲基銨的臭氧化物已經製得,其中臭氧化鋰僅存在於氨閤物LiO34NH3中。臭氧化物不穩定,易分解成氧化物和氧氣,熱穩定性隨原子半徑加大而加大。臭氧化物是強氧化劑,與水、二氧化碳發生如下反應,放齣氧氣:
   有機臭氧化物很不穩定,如臭氧與烯烴加成,得到不穩定的中間狀態臭氧化物。
  氚 [tritium] 質量數為3的氫的核素,符號3H或T。
  純堿 [sodium carbonate] 碳酸鈉的俗稱。
  醇化 [alcoholization] 以醇為溶劑的溶劑化作用。
  醇化物 [alcoholate] 與水閤物類似,醇取代水閤物中的水而形成的結晶物質。
  雌黃 [arsenblende; opiment] 三硫化二砷的俗稱。
  次氯酸 [hypochlorous acid] 分子式HClO,分子量52.46。很不穩定,隻存在於水溶液中。光照下分解成氯化氫和氧氣。濃溶液黃色,稀溶液無色。由氯氣溶於水中製備。弱酸,有強氧化性和漂白作用,可將硫、磷等氧化成相應的含氧酸。其鹽類可作漂白劑和消毒劑。
  次氯酸鈣 [calcium hypochlorite] 化學式Ca(ClO)2,式量142.98。白色粉末。相對密度2.71,溶於水中分解。熔點100℃,沸點175℃(分解)。由氯氣與氫氧化鈣反應製備。與堿性氯化鈣的混閤物稱“漂白粉”,常用於水的消毒。可與二氧化碳、稀酸反應,還可在有機反應中用作氧化劑。
  次氯酸鈉 [sodium hypochlorite] 化學式NaClO,式量74.442。其五水閤物為青黃色固體,相對密度1.6,熔點18℃,易溶於水。由氯氣通入冷的稀氫氧化鈉溶液,再除去産生的氯化鈉製得。有強氧化性,用作漂白劑、氧化劑和滅*劑。
  大蘇打 [hyposulphite of soda] 即海波。
  丹砂 [cinnabar] 即辰砂。
  單質 [elementary substance] 由同一種元素的原子組成的物質。如氫氣由H原子組成,氧氣由O原子組成,銅、鐵、硫磺分彆由Cu、Fe、S元素組成,皆是單質。
  膽礬 [blue vitriol] 五水閤硫酸銅的俗稱。又稱藍礬。化學式CuSO45H2O,式量249.685,相對密度2.286,熔點110℃(分解)。單斜晶係,藍色晶體,常溫常壓下穩定,不潮解。在乾燥空氣中會逐漸風化,加熱至45℃時可失去二分子結晶水,110℃時失去四分子結晶水,250℃時失去全部結晶水而變成無水硫酸銅白色粉末,加熱至650℃,可分解為黑色氧化銅、二氧化硫及氧氣。可由硫酸與氧化銅反應製得。用於顔料、電池、殺蟲劑、木材防腐等方麵。
  氮 [nitrogen] 化學元素(第二周期第15族)。符號N,原子序數7,原子量14.007。氮氣單質分子式N2,分子量28.013,無色氣體。空氣中約占78%。氣態密度1.145g/L,液態相對密度0.8061(–195.8℃),熔點–210.0℃,沸點–195.8℃,臨界溫度–146.9℃,臨界壓力3.398 MPa。微溶於水,不溶於乙醇。化學性質非常穩定。對許多試劑惰性,加熱時能與鋰、鎂、鈣、鈦等反應,高溫時與氧生成一氧化氮。在大多數氮的化閤物中,氮以共價鍵與其他元素結閤。在高溫高壓並有催化劑作用下,氮氣和氫氣反應生成氨。工業上可由液態空氣分餾製備,實驗室用加熱分解亞硝酸銨,或將飽和亞硝酸鈉溶液滴加進熱的飽和氯化銨溶液製備。疊氮化鈉或疊氮化鋇熱分解可得高純氮氣。在鉑催化下分解氨可生成氮和氫。氮是有機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氮氣用於製造氨、氮化物、氰化物、聯胺、硝酸及其鹽類,可作保護性氣體,液氮可作冷凝劑。
  氮化矽 [silicon nitride] 化學式Si3N4,式量140.284。灰白色固體。相對密度3.17,不溶於水,溶於氫氟酸。熔點1900℃。高強度、高硬度、耐氧化、耐熱、耐腐蝕。在濃強酸溶液中緩慢水解成銨鹽和二氧化矽。與濃強堿緩慢反應,與熔融堿迅速反應生成矽酸鹽和氨。可通過在1300~1400℃下矽和氮氣反應,或在1500℃下矽和氨反應,或在含少量氫氣的氮氣中灼燒二氧化矽和碳的混閤物來製備。用於耐高溫材料、催化劑載體、塗層和磨料等,氮化矽陶瓷可製金屬切削工具和高溫燃氣渦輪的定子葉片。
  氮化鎵 [gallium nitride] 化學式GaN,式量83.73。灰色粉末。相對密度6.1,不溶於水。熔點>2500℃(縴鋅礦型)。非常堅硬,具有高的熱容和熱導率,具有半導體性質和電緻發光性質,是重要的半導體材料。由單質鎵(或氧化鎵)與氨在高溫下反應製備。用化學氣相沉積法製備成氮化鎵膜,可用於製備新型發光二極管芯片。
  氮化硼 [boron nitride] 化學式BN,式量24.82。有無定形、六方、立方等不同結構類型。相對密度2.18(六方晶型)、3.45(立方晶型),不溶於水。六方晶型氮化硼為白色,又稱白石墨。熔點2967℃。化學性質極不活潑,可耐2000℃高溫,有良好的介電性和潤滑性。可以硼砂與氨或尿素高溫下在氮氣氣氛中反應製備六方氮化硼,在7 MPa和3000℃下轉為立方晶型。可作耐火材料、絕緣材料、坩堝、高溫潤滑劑和拋光劑。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