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典(第二輯)》是《*用典(*輯)》的延續。《*用典(*輯)》齣版以來,譯成英、法、德、俄、西班牙語等十餘種版本,纍計發行近200萬冊,引發巨大社會反響。《*用典(第二輯)》是對*新近引用的148則典故的深刻解讀,是學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讀本。
本書收入*2014年9月以後在重要講話(文章)中引用的148則典故,分為敬民、篤行、廉政等11篇,按主題對典故的現實意義進行解讀,對背景義理進行解釋,以幫助廣大讀者追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源頭活水,準確理解以*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治國理念和執政方略。
敬民篇
3 / 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 《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6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等文中引用
5 / 善為國者,遇民如父母之愛子,兄之愛弟,聞其飢寒為之哀,見其勞苦為之悲。
—— 《攜手消除貧睏 促進共同發展——在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的主旨演講》等文中引用
6-19……略
治理篇
23 /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 《決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黨第十九次全國代錶大會上的報告》等文中引用
25 /備豫不虞,為國常道。
—— 《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和省部級主要領導乾部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的講話》等文中引用
26-55……略
略……
篤行篇
95 /不要人誇顔色好,隻留清氣滿乾坤。
—— 《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麵時的講話》等文中引用
97 /善學者盡其理,善行者究其難。
—— 《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聯閤國日內瓦總部的演講》等文中引用
98-123……略
略……
天下篇
151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 《共同開創中阿關係的美好未來——在阿拉伯國傢聯盟總部的演講》等文中引用
153 /和羹之美,在於閤異。
—— 《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聯閤國日內瓦總部的演講》等文中引用
154-181……略
廉政篇
185 / 鋤一害而眾苗成,刑一惡而萬民悅。
—— 《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等文中引用
187 / 治事必需通觀全局,不可執一而論。
—— 《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等文中引用
188-209……略
略……
319 / 主要參考文獻
329 / 後記
【治理篇】:《決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
——在中國*黨第十九次全國代錶大會上的報告》等文中引用
1.習總書記引用原文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2.人民日報對此引用的解讀
■ 解讀
*總書記在很多場閤,都曾引用《禮記》裏的這句話,錶達*黨人人民至上的初心追求和天下為公的博大胸懷。他在黨的*報告中再次強調,中國*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因為這個初心,*黨人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觀,堅持依靠人民創造曆史偉業。也因為這個初心,*黨人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作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矢誌為民族復興不懈奮鬥。
這本書的編排結構設計得極為巧妙,它采用瞭“典故——齣處——釋義——當代啓示”這種四段式的結構來展開每一個主題。這種固定的模式形成瞭一種閱讀的儀式感,每次翻開新的一頁,都知道將要獲得什麼樣的知識結構。最精彩的部分在於“當代啓示”這一環,作者總能以一種令人意想不到的角度,將幾百年前的古人言論,精準地錨定到當前我們社會麵臨的某個具體挑戰上。比如,在討論“法治精神”的章節裏,引用瞭某個古代治理河流的案例,竟然能完美地對應到當前城市精細化管理的睏境,這種跨越時空的關聯性,不得不讓人拍案叫絕。這不僅僅是簡單的知識點串聯,更像是一種高明的思維導圖,展示瞭古代治理思想在現代社會的無限延展性和生命力,讓我對傳統文化産生瞭全新的敬畏感和實用價值的認知。
评分這部書的裝幀設計,光是拿在手上就能感受到一種沉甸甸的、莊重的氣息。封麵那種深沉的色調和簡潔的排版,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感,讓人立刻聯想到其中收錄的那些經典語錄的分量。內頁紙張的選擇也很講究,摸起來光滑細膩,字跡印刷得清晰銳利,即便是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我特彆留意瞭一下它的版式設計,那種閤理的留白處理,使得每一段引文和其後的解讀都有足夠的空間呼吸,讀起來節奏感非常好,不會讓人感覺擁擠或者信息過載。而且,書脊的裝訂處理得十分堅固,即便是經常翻閱,也不擔心齣現鬆散的情況。整體來說,這本書在實體製作層麵,無疑是下瞭大功夫的,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體現瞭齣版方對於內容嚴肅性的尊重和重視,讓人在閱讀之前,就已經對即將進入的精神世界充滿瞭敬畏。這種對細節的打磨,遠超我閱讀許多同類讀物的體驗,讓人感到物有所值。
评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平實,但又蘊含著一種內在的韻律感,讀起來朗朗上口,似乎能聽到一種久遠的、充滿哲理的聲音在耳邊迴響。它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學術說教,而更像是一位飽經風霜的長者,用最樸素的語言,娓娓道來那些蘊含在中華文明深處的生存智慧。在闡述“修身”這一概念時,作者沒有使用復雜的哲學詞匯,而是通過一係列貼近生活的例子和深入淺齣的比喻,將內心的修煉過程描繪得淋灕盡緻。我發現自己很容易被這種敘事節奏所吸引,不知不覺中,就沉浸在瞭那種對自我完善的追求之中。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感染力,是許多矯揉造作的書籍所不具備的。它成功地將高深的政治哲學,轉化成瞭每個人都能理解和實踐的生活準則,讓人讀完後,不僅是知識上的收獲,更有一種精神上的被洗滌和激勵。
评分我花瞭好幾天時間,斷斷續續地讀完瞭這本書中關於“經世緻用”主題的章節,感受最深的是那種跨越時空的智慧連接。作者在梳理那些古老的典故時,並非簡單地羅列和注釋,而是巧妙地將其與當下的治理難題進行平行對比和深刻闡釋。比如,某一章對“民惟邦本”的探討,從古代的農業經濟背景,層層遞進地分析到現代社會治理中如何保障民生福祉,邏輯鏈條非常清晰有力。我尤其欣賞作者在引用古代文獻時所展現齣的那種嚴謹和淵博,引用的齣處標注得非常詳盡,這對於一個喜歡刨根問底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讓我可以隨時去查閱原始文本,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這種既有宏大敘事又有細緻考據的寫作風格,讓原本可能顯得枯燥的理論學習過程,變得像一場穿越曆史的對話,充滿瞭發現的樂趣和思想的碰撞,極大地拓寬瞭我的曆史視野和對現實問題的理解深度。
评分從閱讀體驗來說,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非常難得的“慢思考”空間。在這個信息爆炸、碎片化閱讀成為主流的時代,能夠靜下心來,對著一個典故深挖下去,去探究它背後的文化土壤和曆史脈絡,本身就是一種奢侈。這本書的篇幅適中,主題劃分清晰,非常適閤每天睡前讀上一小段。我發現自己開始有意識地放慢閱讀速度,不僅僅是看懂字麵意思,更要揣摩作者的意圖和引文的原意。這種沉浸式的、需要反復咀嚼的閱讀過程,有效地幫助我對抗瞭外界的浮躁。書中的引文和注釋的密度恰到好處,既保證瞭學術上的嚴謹性,又不會因為過於冗雜的旁徵博引而打斷讀者的思路,真正做到瞭深入淺齣,讓我在不知不覺中,提升瞭自己對經典文本的鑒賞能力和獨立思考的深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