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逝的歲月 李新迴憶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介紹


流逝的歲月 李新迴憶錄


李新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发表于2025-01-09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店鋪: 山西人民齣版社圖書旗艦店
齣版社: 山西人民齣版社
ISBN:9787203062400
商品編碼:28994392156
品牌:山西人民齣版社(SHANXI PEOPLE'S PLBLISHING HOUSE)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用紙:膠版紙
頁數:442
正文語種:中文

流逝的歲月 李新迴憶錄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相關圖書



流逝的歲月 李新迴憶錄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流逝的歲月 李新迴憶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具體描述

編輯

  《流逝的歲月:李新迴憶錄(拷問社會良知的反思錄刺嚮曆史痛處)》由山西人民齣版社齣版。革命者的反思,曆史傢的批判,學問傢的質疑,文化人的啓濛,敢講真話的黨史專傢拷問社會良知的反思錄,刺嚮曆史痛處犀利的
  1.老革命傢的迴憶錄,內容真實,極具震撼力,非身經曆著無法想象!
  2.作者位置高,作為黨史研究室前副主任,能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資料。
  3.作者敢說真話、實話,文中揭露的某些史實在今人看來簡直是匪夷所思。
  4.王濛、李銳、章百傢,張鳴等名傢。
  5.

內容簡介

  《流逝的歲月:李新迴憶錄(拷問社會良知的反思錄,刺嚮曆史痛處)》是一位老革命傢的迴憶錄,與其說是迴憶錄,不如說是對曆史問題的反思批判書,書中的曆史問題不是秦皇漢武,不是唐宗宋祖,也不是彎弓射大雕的一代天驕,更不是華盛頓羅斯福,而是我黨從延安到時期那段驚心動魄卻又鮮為人知的曆史。
  這段曆史,隻有這樣有過切身經曆又有反思精神的老革命寫齣來,纔有真實性,纔具震撼力。不信?請看!延安整風時,組織上對待那些不與黨“一條心”的“兩條心”們,作者寫道:當時把追查稱為勸說,由三四個人組成一個勸說小組,每個人勸說兩三小時,三四個人輪流勸說。而被勸說(追查)多則二十四小時都不能休息,其身體的疲乏和思想緊張的程度非身曆其境的人所能想像。所謂勸說,就是要你“坦白”。你“坦白”一點,他們再追問一步,一直要把你追嚮成“特務”,纔能瞭事。為瞭要你坦白,他們有的可以跪在地上勸你,說你隻要“坦白”,就可以和黨“一條心”乾革命瞭,否則你不可能在革命陣營中有一立足之地。再比如,抗戰勝利,作者在河北永年做縣委書記,某次審訊漢奸宋品忍時,憤怒的群眾衝嚮審判颱,竟活剮瞭漢奸,後到的人隻能撿瞭兩三根骨頭,邊走邊說:“吃不瞭你的肉,拿你的骨頭迴傢讓狗啃,也算解恨瞭。” 還比如,1957年反右時,人民大學的葛佩琦經組織上反復動員,針對黨說瞭幾句很一般的話,誰知卻先被《人大周報》,後被《人民日報》誣為“要推翻共産黨,殺共産黨人 ”, 終弄得妻離子散,傢破人亡,連哥嫂也不能幸免。
  這樣的故事在書中比比皆是,沒有經曆過的人哪能想象得齣來,並寫齣來!當然,作為迴憶錄,作者還迴憶瞭幾位當初一起鬧革命的朋友,作傢王小波的父王方名多纔多藝,書法篆刻皆通,因組織上的原因,可惜晚年得瞭“精神飄逸癥”,作傢李銳的父李成之(李直)比作者還早鬧革命,因為幾次政治運動上的錯劃,後卻遲遲落實不瞭政策。

作者簡介

  李新,1918年9月15日,生於四川榮昌縣(今屬重慶)。
  學生時代是四川,與李成之(作傢李銳的父)、王方名(王小波的父)等為同學,關係密切,共同策劃、領導四川的學生運動。之後參加共産黨,曾任中共太行分局科長、晉冀魯豫中央局青委書記等職,並做過兩年縣委書記,與彭德懷、鄧小平、任弼時等中共高層多有交往。
建國後,不謀權力,主動請求進入教育界,協助吳玉章籌建中國人民大學。後來長期在中國近代史研究所、中央黨史研究室擔任領導和中國近現代史的研究、編撰工作。
2004年2月5日,病逝於北京,享年86歲。
主編或參與主編多種大型專著,主要有三編十捲本的《中華民國史》(已齣二編三捲五冊,中華書局1981~1987年版)、四捲本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通史》和《中國新民主革命通史》(上海人民齣版社,2001年版,十二捲)。閤作編輯有《孫中山年譜》(中華書局1980年版)和《孫中山全集》(第二到四捲,中華書局1982~1985年版)。個人專著有《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幾個問題》、《新民主主義革命簡史》等。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他(李新先生)在書的開始所講的關於寫真話的想法,關於拍馬式的史料的抨擊,還有他的詩,也令人感到他的一身正氣,甚至是迂直的書生氣。雖然我作為後輩不該這樣放肆地說話。
  ——作傢 王濛
  近一個世紀以來,中國經曆瞭太多的革命、鏟除、打倒。可是,那個一次又一次被打倒的曆史,卻從來也不能被消滅。它一次又一次地浴火重生,它一次又一次無遠弗屆、無微不至地來到我們中間。於是,流逝的歲月,一層又一層地在心底沉積齣難以泯滅的分量。
  ——作傢 李銳
  李新先生是一位思想敏銳的老乾部,又是

目錄

序一
序二
前言
續前言
故鄉·童年(1918-1930·四川榮昌)
李傢溝
太星寺
安富鎮(燒酒坊)
大觀小學
榮隆場·蔣姑爺
全縣會考和考棠香中學

九一八之憶(1931·四川榮昌)
邱老師的運動經
“不抵抗將軍”
到城內去遊行!
演戲募捐
一·二八之憶(1932·四川榮昌)
古橋送彆大哥
一·二八抗戰
大哥之死
《迴春之麯》
感懷
風雨巴山(1934-1935·四川重慶)
布衣協會
眾誌學會
雨後憑欄
重慶學生哪裏去瞭?
學生救國聯閤會
學聯活動的展開
絕不交印
被川師開除
教我如何不想她
彆瞭,重慶
反“掃蕩”的迴憶(1942·晉冀豫)
二月掃蕩
五月大掃蕩
左權將軍之死
掃蕩之後
中共北方局整風記(1941-1943·晉冀豫)
彭德懷走瞭
鄧小平來瞭
難忘的1945年(1945·河南濮陽、杞縣)
太嶽區所聞
趕迴北方局
直下中原
在濮陽的爭論
難忘的奇遇
趕赴豫東
在杞縣工作
大李莊坐村
抗戰勝利
重返太行
在永年做縣委書記(1946-1948·河北永年)
怎樣看暴行
試膽量
施莊坐村
參軍與戰勤
全國土地會議
冶陶會議
解放永年
開門整黨
生産推進社
與任弼時的三日長談
告彆永年,重訪永年
中國人民大學“三反”記(1952·北京)
範長江到人民大學
黨組緊急會議
勸阻學生請願遊行
“三反”和“反三”
各單位作檢查
反貪汙、打老虎
鬍锡奎和成仿吾間的矛盾
反右曆記(1957·北京)
吳老(玉章)救瞭我
引蛇齣洞
林希翎與葛佩琦
八角亭編書記(1956-1962·北京)
近代史時期的劃分
進駐八角亭
曆史研究遇上“大躍進”
貼滿大字報的討論會
反“右傾”大關
編書組滿意的一年
1961:大功告成
陪綁的毒草
蓬蒿滿目八角亭
“四清”記(1965·甘肅張掖)
劉少奇講話
去甘肅張掖
“四清紀律”
在老鄉傢
三餐都是稀飯
隻動口,不準動手
短暫的歡愉
高颱考察
過一個“四清年”
邊塞好風景
《二十三條》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附錄一
八十感賦
廿載重逢
我的好友王方名
雨歇憑欄——懷念李成之
挽鄒魯風之死
附錄二
李新生平簡介
附錄三
赤條條來,復赤條條去
編後記

精彩書摘

  我的故鄉,四川省榮昌縣,現已劃歸重慶市,成瞭重慶的遠郊區。從榮昌到重慶,320裏。而我的齣生地安富鎮,還在榮昌縣的西麵,距縣城40裏,因此離重慶有360裏之遙。我雖然齣生在安富鎮,但我的傢鄉卻在李傢溝,而且在我7歲的時候,我傢又從鎮上搬迴瞭李傢溝,所以談起我的故鄉,應該從李傢溝談起。
  李傢溝雖然地處偏僻,但確是一個很好的地方。它的後麵是一座山梁,與隆昌縣交界。這座山梁上竹木蔥蘢,非常秀麗。山脊上有三塊大石,相傳大禹晚上耕田到這裏,天明時停下,他的牛和犁便成瞭三塊大石頭。老百姓很迷信這三塊石頭,經常有人來嚮它燒香磕頭,傳說求它的人都會得到好報。李傢溝的左右兩邊是兩座小山,也長滿林木,左青龍,右白虎,非常對稱,好像一把座椅的兩個扶手一樣。
  李傢溝的前麵是一條小溪,溪流上有一座小石橋,流水從橋下穿過,沿著竹林嚮東流去,直到安富鎮後麵,與另一條溪流匯閤。溪水在竹林下流淌,清澈無比,遊魚可數。我們小時候在溪水中捉魚嬉戲,其樂無窮。溪橋畔有一座小廟,叫龍王廟。如遇天旱求雨,便在廟側搭颱演大戲,一演就要演幾十天,直到下雨為止。如果老不下雨,就把廟裏的神像抬到橋上去曬太陽。據說菩薩怕曬,沒曬兩天,他便請天老爺下雨瞭。為瞭感謝菩薩,演大戲還得延長幾天。
  李傢溝大院坐落在山腳下,坐北朝南,背靠山梁,麵對龍王廟,左右兩麵的青龍白虎小山下,有小到隻能沒腳的兩條小溪流,潺潺的流水匯閤後流到龍王廟前的石橋。大院的建築全是瓦房,與周圍佃戶住的茅屋相比,一望而知它是地主的院落。當然,它比榮昌、隆呂各大鄉鎮大地主的院落要寒磣得多。那些大地主住的是莊園,他們一般是一大戶住一個莊園。莊園前麵是池塘,經過池塘上麵的場地纔能到莊園的大門。進大門又要經過三進纔能走到後門。後麵是花園,園內種有名花異卉,各種樹木也都是很名貴和罕見的。一般在大門的兩邊,左右各有和大門一樣莊重的一座門可入捨,也都是三進屋,與中間的三進房屋作陪襯。莊園所有的房屋建築都是很講究的,其中的陳設也都很華貴。以我姓郭的姑父傢為例,他的莊園叫斑竹山,我小時候到他那裏去,就常常走錯房屋,對花園裏的花木,大都認不齣來。斑竹山在榮昌仁義鎮還不是的莊園。的大地主莊園不但建築更好,而且大都築有炮樓,莊主養著許多傢丁,晝夜在炮樓上放哨,以防盜賊、土匪和亂兵。
  李傢大院不能和莊園相比。但因大院住瞭二十幾戶人傢,所以規模還是很大的。前後也是三進。由南嚮北,東西很長,有八九座門,進門後也是三進房屋,住著血統近的幾傢人。正中的大門是很莊嚴的,門檻很高,小孩是邁不過去的,必須趴著纔能過去。進大門後是一間大廳,叫下堂屋。從下堂屋過一座門後,是一個大天井,從天井兩旁上颱階,纔能到大堂屋。大堂屋確實很大,可以擺十來桌酒席。大堂屋正中是神龕,上麵供奉著李氏祖先的神位。兩旁靠牆有很長的條凳,每邊的條凳都能坐十幾個人。每逢過年過節(特彆是清明節),全大院的男人都要來祭祖。平常則每月的初一、十五,各戶都要有一個男人來上香。大堂屋後麵是一間空房,也算一進屋,不知是做什麼用的。後門不開在正當中,而是在旁邊開一個小門,從後門齣去,就到瞭後山。後山和房屋並不相連,中間有一個陡坎,必須從陡坎兩旁的斜坡纔上得瞭後山。後山上有十幾株很大的黃顛樹,這些樹又高又大,小孩必須三四個人纔能閤抱得住一株。大樹後麵是祖墳,埋的是李氏從湖南郴州個來到李傢溝的祖先。祖墳後直到山梁都是鬆樹林。因為禁止砍伐,鬆林長得茂密,鬆樹長得粗壯。我記得小時候爬上一棵鬆樹,敢於讓它搖擺而攀到另一棵鄰近的鬆樹上去。這鬆林山是李傢大院的正後方,它的左麵(東)是紙廠溝,整個山和溝都是竹林,用竹造紙,開瞭一個土法造紙的小型工廠,造齣來的叫草紙,主要用作供死人在陰間使用的紙錢。
  鬆林山的右(西)邊是炭廠溝,這裏有一個用土法采煤的礦廠。這個礦是我的曾祖父找到的,他是一個陰陽先生,會看風水,會使用羅盤(指南針),這個礦就是他用羅盤結閤著那裏的土質和生齣來的蕨莖草等加以研究勘測纔找到的。因為他有功,所以那個礦址雖不屬我傢所有,但我傢在那個煤礦一直保有股份。我的大哥(李忠恒)失學時,曾在那個礦廠擔任過司稱(稱量並登記每個礦工拉齣來的煤,有多少重量),因為那裏林深樹茂,常有豹子齣入(據說從前還有老虎),所以有時我會晚上去陪他。當聽見豹子的吼叫聲時,我們就把馬燈開得大亮,拿著棍棒,準備學武鬆打虎那樣打豹子。
  從礦廠往上走不遠,有一個岩洞,叫烏龜岩,又叫孝子岩,傳說是大舜在那裏飲水的地方。那裏的泉水清涼凜冽,非常可口,恐怕當今的任何飲料都不能比擬。這裏是到我外公(外祖父)住處魚劍灘的必經之路,我們每次經過,都要飲此清泉止渴。從這裏再往上去,便到瞭山脊上的三塊石。這山脊是榮昌和隆昌縣的分界綫。我娘每到這裏,都要休息一刻,並要去嚮三塊石燒香。
  我在青年時期,曾看過我們李氏族譜。我們這個李傢屬隴西李氏,北宋以前一直住在華北。到南宋時遷居湖南郴州。明末農民大起義,民諺說“張獻忠剿四川,雞犬不留”,清初移民人川墾荒,用“湖廣填四川”,我的祖先纔從郴州到瞭李傢溝。我們的族譜上有個輩分錶,我記得的那部分是這樣的:
  友、景、子、大、至、原、師,
  永、定、安、邦、興、萬、載。
  元、曾、正、士、傳、忠、孝,
  顯、祖、榮、宗、上、左、朝。
  早到李傢溝的是李元×,很顯然,他是元字輩。我的曾祖父比他晚一輩,名李曾光,他因為會看風水,找到瞭煤礦,所以也住進瞭李傢大院。
  太星寺
  從李傢溝往外走,經過龍王廟齣去不遠,就是蘭傢壩,那裏便是平壩子瞭。從成都到重慶的“東大路”,要經過隆昌的李市鎮到榮昌的安富鎮,就要通過蘭傢壩前麵的大壩子。我們所在的鄉(五福鄉)本想在東大路上成立一個集市(於李市鎮和安富鎮之間),但因它們兩個鎮相距不過30裏,所以那個集市始終沒有建成。東大路原來是石闆路,後來成渝公路和成渝鐵路建成後就廢棄瞭。
  從李傢溝到東大路之間,緊靠蘭傢壩的東麵,有一個孤立的小山頭。那山頭孤立在後麵山梁的外邊,很突齣,成渝路上的行人一眼就能看見它。我們五福鄉的人對它更重視,便在山頂上修瞭一座廟,叫太星寺。五福鄉的鄉公所,本想設在東大路的集市上,因為集市建不成。就把它設在太星寺裏。
  五福鄉需要辦一所學校(小學),因為太星寺位於五福鄉的中心,所以學校就設在太星寺內。太星寺廟宇不小,把它的殿堂當教室,非常閤適。兩旁的廂房就作瞭竈房和老師休息的地方。
  我7歲的時候,我傢從安富鎮上搬迴李傢溝,正是入小學的年齡,便到太星寺開始讀書。那時的老師是我本傢的兄長李忠彬(李質文)。他是本縣的舊製中學畢業生,那時的舊製中學,四年製,不分初級和高級,比後來的初中程度要高,比起高中來又要差一些。李質文聰明好學,是縣中的高材生,他各科成績都是優等,在我們太星寺初級小學教書,顯然是我們這幫學生的幸運。
  我父是川東師範早年的畢業生,參加過同盟會和辛亥革命,本來在安富鎮當完全小學的校長,因在本地的派係鬥爭中不得勢纔退居鄉下。他這時也在本縣清江場地界的一所小學教書,因為那裏離傢較遠,有四五十裏路,需要住校,所以他隻把我大哥帶去,而把我留在傢裏上學。他知道我的資質較高,初小一年級的課本我基本上已經會瞭,所以就要質文哥除學校課本外,還要教我讀《五字綱鑒》。到二三年級後,還要我讀“四書”,首先讀《孟子》。質文哥對我要求很高,如果我會兩句,他第二天便教我四句。如果四句都會瞭,他便教六句甚至八句。我見他對我越加越重,於是想辦法對付他。隻要每天讀四句,我在背誦的時候就故意結結巴巴,既背不錯,也背得不流利。這樣使他無法往上增加。後來他看齣我是故意搗蛋,便當著孔子的聖像麵前,打瞭我的手心。我於是哭訴著說:背這些東西,你又不講解,我不懂書裏的內容,實在沒意思,我以後不想讀瞭,你叫我跳班吧。
  我父和質文哥都不主張我跳班,於是開始嚮我講舊書的內容。我記得他為我講《孟子》時,講得很生動有趣。他說:孟子見到瞭梁惠王,梁惠王說,老頭,你不遠韆裏而來,給我帶來瞭什麼好處嗎?(原文是“叟,不遠韆裏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我對他的講解很感興趣,因此學習也很努力。到初小畢業時,我已把“四書”讀完瞭,而且大部分都能背誦。這對我後來搞曆史、研究文學,都很有益處。直到現在,我也很感謝我的質文哥。
  從李傢溝到太星寺,有5裏路,每天早飯後去,中午迴傢吃飯,下午再去,太陽下山時放學迴傢。這樣每天要走20裏,那時,我們都是光著腳闆走路,到瞭夏天,在那石闆路上走,燙得腳闆很難受。有的富傢子女嬌氣,傢裏便讓他穿著鞋走路。但因大多數都是光腳,誰穿鞋,我們就羞他,因此,誰都不敢穿著鞋走路上學。他們都是把鞋背著走到學校後纔穿上。放學時也一樣,要到傢門口纔把鞋穿上。
  太星寺也收女生,我們李傢溝上學的女生不少。因為不拘年齡,所以有的女生年齡較大,甚至有十幾歲的女生,還在讀一二年級,我鄰居的李忠荀,比我大好幾歲,但與我同在一個年級,因為她長得胖,人們把她叫“鼕瓜”,我也叫她“鼕瓜四姐”。這位鼕瓜四姐很笨,我初中都已經畢業瞭,她還在太星寺念初小呢。
  我們李傢大院的子,因為傢庭大都是小地主,決不肯嫁到農傢去,都希望與較大的紳糧攀。但大紳糧傢又看不上這些小地主傢的女兒。於是我們李傢大院便有不少的“老孤女”。她們找不到婆傢,便信佛念經,有的還吃齋吃素。她們為瞭找經濟來源,便學會囤積居奇,放高利貸。四川的大地主有不少囤積鴉片煙土,特彆是雲南齣的“雲土”,更是囤積的好對象。李傢大院的小地主傢由於本錢和勢力都不夠,所以多半囤積糧食等農作物。一般是鞦後賤價買進,第二年青黃不接時高價賣齣或藉齣,這樣大體上能獲利一倍。李傢大院的“老孤女”在這方麵很精通,我鄰居的明三姐(李忠明)和偏四姐(忘其名,因為頭有點偏,所以叫她偏四姐),就是很善於囤積和放債的“老孤女”。
  太星寺小學有一架風琴(腳踏的),質文哥上音樂課,就用風琴定音和伴唱。他的歌唱得好,琴也彈得好,而且還會指揮,所以我們太星寺小學與周圍的小學比賽時總是名列前茅。我們那時唱的歌,主要是《滿江紅》、《蘇武牧羊》、《木蘭辭》和《陽關三疊》等古麯,民間小調如《孟薑女》、《四季歌》等老師也允許唱。當《國民革命歌》傳來時,立刻就流行開瞭,而且還教老百姓都唱。但它的麯調太簡單,我們並不甚喜歡。黎錦暉的歌麯一時很流行,像他的《月明之夜》等歌麯,我們都很喜愛,但他的《毛毛雨》等麯,老師認為是靡靡之音,不許唱;可是街上商店裏的留聲機成天在放,我們聽多瞭,自然就會唱;隻要老師不在。我們就放聲唱,特彆是在路上,我們就專門對著女生唱。其實我們當時還是不到10歲的小孩,對什麼“荷花剛展瓣”等歌詞內容根本不懂,隻因它麯調油滑,我們一聽就會,唱起來不過好玩罷瞭。
  太星寺當時還是鄉公所的所在地,有時鄉長要來辦公。所謂辦公,大多是問案,而問案又大半是拷問盜竊等罪犯。拷問罪犯時總要動刑,什麼吊、打、壓杠子、火燒、水燙以及紮針等等,無所不用其極。們喜歡偷著看,們一聽著犯人們的哭叫聲就嚇壞瞭,有的甚至也哭喊起來。質文哥對在學校裏審問犯人,把學校當作法庭很不滿意,就發動學生(特彆是女生)起來反對,不成:又發動學生傢長反對,不成;又告到縣教育局,後終於勝利。鄉公所問案,後來就不得不改到彆的地方去瞭。
  安富鎮(燒酒坊)
  安富鎮原名燒酒坊,以紅高粱釀的燒酒,後來因為商業發達起來,成為成渝路上兩三個大鎮之一,因此纔取名安富鎮。它與內江縣的椑木鎮和璧山縣的來鳳驛齊名,是“東大路”上一個重要的駐腳點。鎮上街道東西長達5裏地,比四川一些小縣城的規模還要大。它與榮昌縣城可以媲美。因為它與縣城分據全縣的東西兩半部、和縣城形成兩股勢力,人們便把縣城的那股勢力叫做“城幫”,把安富鎮那股勢力叫做“燒幫”。
  城裏有縣立中學和簡易師範學校,燒酒坊便成立瞭私立棠香中學和私立開智女中(都是初級中學)。城裏有官辦的銀行,燒酒坊的棠香中學便辦起瞭棠香銀行。總之,城裏有什麼,燒酒坊也都有什麼。而且,四川在軍閥混戰時期,成都和重慶總是被互相對抗的兩派軍閥所分據,而安富鎮常是成渝兩方的分界綫。鎮內有一個的旅館——大公館,常常是雙方談判的地方,雙方的代錶大都同住在這一個旅館內。其實他們常常是熟人,雖然代錶著對立的雙方;而雙方對立的軍閥也都是熟人,隻因一時利害不同便打起仗來瞭。例如1930年前後,劉文輝據成都,劉湘據重慶,他兩人還是叔侄關係呢。劉文輝是劉湘的麼爸(小的叔父,不是叔父),但1932年的“安川之戰”卻成瞭四川軍閥大的一次內戰。安富鎮常常是內戰的爆發點,又是內戰的終結點(很像50年代朝鮮的闆門店),雙方在那裏打幾槍就走開瞭,它受到的破壞較小。榮昌城則不然,它是成都方麵進攻的個目標,也是重慶方麵嚮前進攻的前鋒部隊和輜重的集中地,所以不打仗則已,一打仗總要受到較大的損失。因此安富鎮愈來愈繁榮,燒幫的實力完全可以和城幫相抗衡。而且,雙方逐漸把全縣劃分成兩個勢力範圍,彼此各守疆界,不許侵犯,就像四川各軍閥的防區一樣。

前言/序言

  李新同誌是我此生遇到的個共産黨員。1946年,他參加當時叫做北平的軍事調處執行部的工作。跟隨中共的代錶葉劍英元帥來到國民黨統治下的北平。作為先父的客人,在一個晚上他來到我傢。我當時隻有十一歲半。他給我留下的深的印象一個是講自我批評,我當時不記得什麼事與姐姐有一點爭吵,他就提齣來我應該作自我批評。這對於我完全是嶄新的概念,嶄新的思路。我一開頭老大不樂意,但是 流逝的歲月 李新迴憶錄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流逝的歲月 李新迴憶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流逝的歲月 李新迴憶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