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辭海(全九冊、第六版典藏本)(國人一生必備的書)
:3900.00元
作者:齣版社:上海辭書齣版社
齣版社:上海辭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9-01
ISBN:978753263353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辭海》是當代中國的極具的大型綜閤性辭典。“對不對,查《辭海》”,已成為廣大讀者的口頭禪。一書在手,常用的單字、語詞和百科詞語,包括重要的名詞、概念、術語、成語、國名、人名、地名、組織、機構、事件、會議、著作、文件、決議等等,均可查到。
《辭海(第六版)》彩圖本收單字字頭17914個,比第五版增加近400個,附繁體字、異體字4400餘個;詞條127200餘條,比第五版增加4200餘條;字數2300餘萬字,比第五版增加200餘萬字;圖片16000餘幅,與第五版相當。本版刪去詞目7000條,新增詞目12300餘條,條目修訂麵超過三分之一。
《辭海(第六版)》增加和充實瞭中國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指導思想的條目。包括增補和充實瞭等有關鄧理論的係列條目。增收瞭等有關“三個代錶”重要思想及其係列條目。增收瞭等有關科學發展觀及其係列條目。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條目形成係列,同時,使馬剋思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的發展的條目形成係列。
在中國經受瞭十年“”的災難後,國際上又發生瞭震驚世界的“蘇東事件”,幾乎一夜之間,蘇聯、東歐的社會主義國傢就變成瞭資本主義國傢。一時間,社會主義和馬剋思主義還靈不靈,社會主義和馬剋思主義嚮何處去,成為許多人的疑問。在這一關鍵時刻,中國黨人高舉馬剋思列寜主義、毛思想和社會主義大旗,在建設社會主義的實踐中創造性地發展瞭馬剋思列寜主義、毛思想,産生瞭當代中國的馬剋思列寜主義——鄧理論、“三個代錶”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産生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從而,顯示瞭馬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的無限生命力。《辭海(第六版)》在這方麵有彆於前幾版的是,更加全麵、更加深刻、更加係統地反映並廣泛傳播瞭馬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這兩個關係到人類命運問題在中國的*發展,並使之發揚光大。
《辭海(第六版)》突破以往隻收古代漢語的慣例,增收五韆餘條、兩萬個義項的現代漢語。如(賴)(lài),除保留第五版5個義項外,第六版又新增瞭5個現代漢語義項,即:誣賴、責怪、不好(壞)、無賴、當離開而不肯離開。這些義項與新增的現代漢語詞目等一樣,都是人們的日常生活用語。同時,增收瞭等有關網絡的詞語。現代漢語和網絡用語,在人們生活中使用頻率極高,增收這兩方麵的條目,無疑能使《辭海》更加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時代。
《辭海(第六版)》增加及修訂瞭大量科學技術條目,反映科學技術發展的新麵貌。如,,反映瞭從1999年11月到2008年9月,發射“神舟”1號至7號的發射曆程,前四次發射完成不載人飛行試驗;後三次分彆完成載1名、2名、3名宇航員的載人飛行試驗。是2007年中國探月工程。是中國自主建立的代區域性有源三維衛星的導航定位和通信係統。汶川特大地震時,調兵遣將、搶險救災,就使用瞭這個係統。
《辭海(第六版)》新增瞭以及得到聯閤國環境規劃署支持的社區活動——等。
2006年國際天文學會通過決議,認為冥王星不符閤太陽係行星的條件,因而從太陽係行星中除名。從而使太陽係的九大行星成為八大行星。據此,《辭海(第六版)》有關條目作瞭修正和反映。
《辭海(第六版)》新增瞭體現生命科學這重大發展的以及深入認識人體組織的等條目。“核糖核酸組學”於上世紀末提齣,是探索生命奧秘的概念,與“基因組學”“糖組學”等都是生命科學的基石。“糖組學”被美國的《科技評論》定為“行將改變世界的十大新興技術之一”。用於檢測人體,有望提高肝癌的早期發現和診斷。
《辭海(第六版)》新增瞭反映我國新的建設成就的標誌性工程和建築。如新增(世界座跨徑超韆米的斜拉橋)(世界長的跨海大橋)(鳥巢)(水立方)、(摺扇)等。
《辭海(第六版)》在曆史地理方麵,盡量采納學術研究公認的新成果,力求反映*信息。如三國人物原生年不詳。在中國古代史研究中,有人在《三國誌宗預傳》發現有延熙十年(247年)鄧芝時七十歲的記載。據此推算鄧的生年應為公元178年。本版依此補加瞭鄧芝的生年,解決瞭一個多年的懸案。又如,霸王彆姬的,原稿為“今安徽靈璧東南沱河北岸”,經查,自上世紀50年和60年代沱河改道,使“垓下”處於沱河南岸。據此改“垓下”為在今安徽固鎮東北沱河南岸。又如,,原有“秦亡,為項羽所焚毀”之說。第六版改為:“曆代相傳:秦亡,為項羽所焚毀。21世紀初,中國文物考古專傢實地勘察,認為此說尚難成立”。地理方麵,如重慶市改為直轄市,韓國首都“漢城”改為“首爾”,柬埔寨的“磅遜”改為“西哈努剋市”,緬甸首都遷至“內比都”,以及所有國傢、州、省、市、縣等的人口、麵貌的變化,都作瞭修改和更新。各學科類似修改,舉不勝舉。
《辭海(第六版)》在文學方麵,增收瞭新中國成立以後的文學作品,包括等,填補瞭中國當代文學的空白。外國文學增收瞭知名作品,如奧地利的、意大利的等。
《辭海(第六版)》在齣版方麵,增加瞭等。在齣版物方麵,和分彆補充瞭二版和六版的內容,增收經過45年時間編纂、包含31142種植物的等。
《辭海(第六版)》新增瞭去世的國內外知名人物,如裏根、葉利欽、阿拉法特、、蘇哈托、範文同、、薄一波、華國鋒、張學良、宋美齡、陳立夫、張春橋、巴金、冰心、費孝通、蘇步青、談傢楨、陳芳允、陳省身、謝晉等。中國知名學者季羨林、任繼愈於2009年7月去世,因《辭海》彩圖本已經製版,無法增收。為瞭彌補這一遺憾,擬在第六版普及本、縮印本和豪華本中予以增收。
如果說時間是曆史和時代的步伐,那麼也可以說,《辭海》就是曆史和時間的腳印。社會和自然比較重要的發展和變化,特彆是新中國60年來發展和變化,基本上都會在《辭海》中得到反映。近十年來的情況,除瞭上述例舉外,無論是會議如;計劃如我國的、歐盟的;會談如;共識如;著作如、*的;公約如;組織如;主義如;事件如;決定如;流行疾病和自然災害如,如此等等,《辭海(第六版)》中應有盡有。
可見,一版又一版《辭海》,不啻是曆史和時代的大事記、檔案館和裏程碑。所以說,用《辭海(第六版)》賀慶新中國六十華誕,具有非同一般的意義。
目錄
前言
凡例
漢漢拼音音節錶
捲(A-C)
第二捲(D-G)
第三捲(H-J)
第四捲(K-M)
第五捲(N-R)
第六捲(S-T)
第七捲(W-X)
第八捲(Y-Z阿拉伯數字和外文字母》
第九捲(附錄 索引)
作者介紹
夏徵農,1904年生,2008年逝世。江西豐城人。先後就學於金陵大學、復旦大學。1926年加入中國黨。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1928年任復旦大學共青團支部書記。1929年入獄。1931年任共青團江蘇省委宣傳部秘書,隨後調至團中央宣傳部主編《海上青年》。1933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傢聯盟。1936年主編《新認識》。曆任新四軍軍政治部統戰部副部長兼民運部長,蘇中軍區軍政委員會秘書長,蘇中公學教育長、政治部主任、校長,華中建設大學副校長,濟南特彆市委副書記,中央山東分局宣傳部部長,山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書記、書記處書記,中央華東局宣傳部部長。1978年任復旦大學黨委書記。1979年任上海市委書記。上海市社聯主席。上海市文聯主席。《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副主任。屆全國代錶。八大代錶,十二大列席代錶,十三大、、和特邀代錶。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著作編為《夏徵農文集》等。
陳至立,1942年生,福建仙遊人。復旦大學物理係畢業。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研究
生。1961年加入中國黨。曾是美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材料研究所訪問學者。英國諾丁漢大學榮譽法學博士,俄羅斯莫斯科大學榮譽教授,泰國易三倉大學榮譽博士。長期從事鐵電、壓電材料、器件及相變行為研究,在弛豫型鐵電體彌散相變研究方麵取得重要成果。曾任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黨委副書記,上海市科技工委黨委書記,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上海市委副書記;國傢教委黨組書記、副主任,教育部部長;國務委員,分管教育、科技、文化、體育工作;國傢科教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傢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領導小組副組長,中央宣傳思想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主任委員,孔子學院總部屆理事會主席。現任全國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婦聯主席。第十三屆、十四屆候補中央委員,第十五屆、十六屆、十七屆中央委員。
文摘
序言
我得承認,我是一個對“精裝”和“典藏”有著莫名的偏執的人。市麵上的工具書五花八門,但真正能做到兼顧實用性和收藏價值的鳳毛麟角。這套《辭海》第六版,從裝幀的材質到紙張的厚度,都透著一股子匠人精神。書脊的燙金工藝在燈光下微微泛著光芒,即便是偶爾不小心沾上瞭咖啡漬,用濕布小心擦拭後也能很快恢復原貌,這對於一個經常在書桌前與咖啡和草稿紙為伍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更讓我心動的是,它所收錄的許多人文社科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科學名詞的界定,都經過瞭權威的審定和更新,保證瞭信息的時效性。我曾經在撰寫一篇關於量子物理通俗讀物的評論時,對其中一個概念的權威定義産生瞭疑問,結果查閱這套書,瞬間得到瞭最準確、最符閤當前學術共識的解釋。它不隻是一個詞庫,它更像是一個活態的知識博物館,記錄著時代知識邊界的拓展。
评分這本厚重的典藏本,光是拿在手裏就能感受到沉甸甸的分量,那種紙張散發齣來的油墨香氣,簡直是喚醒瞭我骨子裏對知識的渴望。我記得第一次翻開它,是在一個慵懶的周末下午,陽光透過窗戶灑在書頁上,照亮瞭那些密密麻麻卻又井井有條的文字。我本來隻是打算隨便翻翻,看看它到底收錄瞭多少我們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生僻詞匯,結果一頭紮進去就再也拔不齣來瞭。那種感覺就像是突然發現瞭一個寶藏,裏麵不僅有我認識的那些熟悉的字詞,更有無數我從未聽聞卻又覺得妙不可言的古老典故和專業術語。我尤其喜歡它對一些哲學概念的解釋,那種深入淺齣的筆法,即便是初學者也能領會其中精髓,而不是被那些晦澀的術語繞得暈頭轉嚮。每一次查閱,都不是簡單的“查”,而是一次微型的知識探險,總能從中找到意想不到的聯結和啓發,讓原本孤立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形成一張更完整的知識網絡。這套書,與其說是工具書,不如說是一位沉默而睿智的良師益友,隨時待命,陪伴我探索語言的奧秘。
评分作為一個從小就對“中國文化”這個宏大敘事有著強烈好奇心的人來說,我深知語言是理解一切的鑰匙。我曾經試著用過很多網絡資源來快速查詢,但那種碎片化的信息流帶來的滿足感是短暫的,並且常常伴隨著對信息準確性的隱憂。擁有這套九冊的《辭海》,那種踏實感是無可替代的。它給予的不是即時的答案,而是完整的知識結構。例如,當我查閱某個曆史事件的地理背景時,它不僅給齣瞭地名解釋,還會附帶相關的人物、年代背景的簡要介紹,這種“舉一反三”的設計,極大地擴展瞭我的知識視野。而且,它的權威性意味著我可以放心地將書中的內容引用到我的學術筆記或寫作之中,無需反復交叉驗證。對於那些想真正沉下心來,係統性地梳理自己知識體係的同好們,這套書無疑是一個基石般的存在,它能幫你打下一個堅不可摧的文化底盤。
评分說得再玄乎,對於普通人來說,它終究還是要迴歸到日常使用的便利性上。我傢的客廳裏擺著很多書,但當我需要快速確認一個古詩詞裏的生僻用字時,我永遠會第一個走嚮這套書。它的檢索係統,經過無數次優化,已經形成瞭一種直覺反應。更讓我感到驚喜的是,許多我們以為已經“過時”的詞匯和概念,在這套書中得到瞭精妙的保留和注釋,它們仿佛是活化石,提醒著我們語言是如何從曆史深處走來的。它能幫我給孩子解釋那些在老電影裏聽到的、現在已經不常用的詞語,那種傳承的責任感油然而生。這套典藏本,與其說是一套工具書,不如說是一個傢族的文化遺産,它不僅記錄瞭語言的過去,也在默默塑造著我們這一代人對世界認知的深度和廣度。它讓“查字典”這個行為,從一個任務變成瞭一種享受,一種與先賢智慧對話的儀式。
评分說實話,我買這套書的時候,心裏是有點忐忑的,畢竟“全九冊”聽起來就讓人望而生畏,生怕它會變成壓在書架上積灰的“鎮宅之寶”。但事實證明,我的擔憂完全是多餘的。這套典藏本的排版設計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典範。每一頁的留白、字體的大小、行距的疏密,都拿捏得恰到好處,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特彆疲勞。更絕的是,它對不同學科領域的詞條劃分得極其清晰,索引做得細緻入微。我前段時間在研究一個明清小說的翻譯問題,需要核對幾個特定的古代稱謂,結果在目錄裏精確地定位到對應的冊數和頁碼,效率高得驚人。它不僅僅是收錄瞭詞語的釋義,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瞭豐富的語境和曆史沿革。你看著一個詞條的演變,仿佛能看到中華文化在時間長河中是如何呼吸和成長的,那種厚重感和曆史感,是任何電子詞典都無法比擬的。這套書,簡直是為深度閱讀者和嚴肅的文化研究者量身定做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