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杭州全書錢塘江叢書:錢塘江飲食
定價:36.00元
作者:張科,王國平
齣版社:杭州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10-01
ISBN:9787556500284
字數:
頁碼:147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杭州全書》是杭州學研究成果的載體,包括叢書、文獻集成、研究報告、通史、辭典五大組成部分,定位各有側重:叢書定位為通俗讀物,突齣“俗”字,做到有特色、有賣點、有市場;文獻集成定位為史料集,突齣“全”字,做到應收盡收;研究報告定位為論文集,突齣“專”字,圍繞重大工程實施、通史編纂、世界遺産申報等收集相關論文;通史定位為史書,突齣“信”字,體現係統性、學術性、規律性、專業性;辭典定位為工具書,突齣“簡”字,做到簡明扼要、準確專業、便於查詢。
目錄
章 錢塘江飲食文化簡史
一、錢塘江先民的飲食活動
二、先秦兩漢南北朝時期的錢塘江飲食
三、隋唐五代時期的錢塘江飲食
四、兩宋元代時期的錢塘江飲食
五、明清時期的錢塘江飲食
六、民國時期的錢塘江飲食
第二章 錢塘江名菜名店
一、錢塘江特色魚類魚菜
二、地方菜異彩紛呈
三、錢塘江流域特色菜
四、錢塘江畔餐飲名店
第三章 錢塘名士品談飲食
一、西施“玩月”雪國恥
二、秦始皇品味錢唐魚
三、嚴光垂釣子陵灘
四、白居易茅傢埠題“醉白”
五、舌尖上的東坡菜
六、高濂品談飲食養生
七、乾隆錢塘品土菜
八、袁枚與《隨園食單》
九、李漁與《閑情偶寄·飲饌部》
十、俞樾湖上講學烹醋魚
十一、品味知味俞平伯
十二、徐珂與《清稗類鈔》
十三、詩酒年華鬱達夫
十四、葉淺予與富春山水美食
第四章 錢塘素食文化
一、素食的特徵和食素者
二、錢塘素食的曆史追尋
三、素食的類彆和流派
四、杭州古代名士素食觀
第五章 錢塘江點心小吃與名優特産
一、點心小吃
二、名優特産
作者介紹
文摘
《杭州全書錢塘江叢書:錢塘江飲食》:
乾隆迴京後,念念不忘這頓飯菜。一日在宮中突然想起此菜,即命禦廚烹作。可宮中禦廚不知烹製瞭多少山珍海味,此菜卻從未聽說過。個禦廚動腦筋做瞭,不對;第二個做瞭又不對,一連難倒瞭好幾個禦廚。皇上總感到比不上杭州王小二的手藝。
當乾隆再次下江南來杭州時,他興衝衝地上吳山去找王小二。可這時的王小二卻已被店主辭退,失業在傢。乾隆問他:“過得怎麼樣?”王小二長嘆一聲,迴答道:“唉!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為瞭報答王小二的一餐之贈,乾隆便資助他在吳山腳下的河坊街開瞭一爿飯店,取名“王潤興”,乾隆還親筆為他題瞭“皇飯兒”三個字。這時,王小二纔知道,眼前這位曾經受他簡單飯菜招待的來客,原來就是當今的皇上。
從此,王小二便在飯店門前掛起瞭“皇飯兒”的金字招牌,專門烹製“砂鍋魚頭豆腐”與“菠菜豆腐”這兩道乾隆皇帝鍾愛的菜。這兩道菜由此名聲遠揚。曾有食客為“皇飯兒''飯店撰寫過一副對聯和一幅中堂,對聯是:“肚飢飯碗小;魚美酒腸寬。”中堂是:“左手招福來,右手攜名姝;入座相顧笑,堂館白須眉;問客何所好?魚頭燉豆腐。”
如今,坐落在杭州河坊街上的“皇飯兒王潤興酒樓”人氣旺旺,生意興隆。提起這傢酒樓,老杭州都會把它和乾隆下江南的傳說聯係起來。
“貓耳朵”是杭州的風味小吃。據傳這道名點也與乾隆皇帝下江南有關。
那是乾隆第三次南巡到杭州,一天,他帶瞭個貼身小內侍,自己打扮成客商模樣去富春江遊覽觀光。主僕倆雇瞭一艘大船,船傢是祖孫二人。老祖父眉須皆白,身子骨卻很硬朗;小孫女十五六歲,清麗秀氣,懷中抱著一小花貓,望著客人嘻嘻地笑。
真是天有不測風雲,晴空萬裏之際,突然烏雲密布,風浪大作。小內侍慌忙招呼船傢,要他們找一個能避風雨的地方躲避片刻。老船傢答應一聲,就與小孫女一起把船撐到附近的一個橋洞中歇息。一會兒,傾盆大雨一個勁地下瞭起來。而乾隆卻覺得有些飢意,就吩咐小內侍將船艙門窗關好,道:“朕有些飢寒,去取碗麵片湯來給朕充飢禦寒。”小內侍一聽傻瞭眼,他很清楚,在這遊船上要做碗麵片湯是件難事,便把此事告知瞭老船傢。老船傢聽後也犯難瞭,說:“麵粉和作料船上倒有,但我們南方人不會擀麵片,而且也沒有擀麵杖。”正當他們說話的時候,小孫女插嘴道:“做碗麵片湯有什麼難的,沒有擀麵杖我也會做。”小內侍一聽,喜齣望外,忙催她趕快去做。
小姑娘來到後艙,從艙內端齣魚簍,倒齣一盆早上抓到的富春江蝦兒,去頭剪須,放入鍋內煮瞭半鍋湯。又將麵粉揉好,搓成一個個小圓丸,用大拇指一撚,做成一個個捲形的小薄麵片。她把鍋內的熟蝦撈齣,又把捲形的小薄麵片下鍋煮熟,放人生薑、料酒、鹽和蔥,拌勻後倒進碗裏,還在上麵撒瞭些鬍椒粉和蝦子。一切料理完畢,使喚小內侍送進艙內。正在艙中踱步吟詩的乾隆,見小內侍雙手捧著一碗點心進來,一陣陣香味飄逸。待定睛看時,隻見碗內盛著的點心,一隻隻既不像小麵片捲,又不像麵片。他端起碗來喝上一口,頓覺熱騰騰、辣乎乎,又鮮又美。再舀起小麵片捲一嚼,又糯又韌,十分可口,於是美美地享用起來。乾隆品嘗後贊美不絕。於是問小內侍:“此湯麵何名,怎麼朕從來未品嘗過?”小內侍一時語塞,隻得如實道來:“此湯麵乃船上小姑娘所做,不知何名。”
乾隆叫來小姑娘,問道:“剛纔你做的湯麵真好吃,它叫什麼名稱?”小姑娘一時被問住瞭。忽然間她看到身旁小花貓的耳朵,便說道:“就叫'貓耳朵'呀!”乾隆誇贊道:“這名稱好!'貓耳朵'好。”說罷便解下隨身所帶的一塊玉麒麟,作為答謝的小禮物送給瞭她。
……
序言
拿到這本書,我第一眼注意到的是它厚實的體量,這預示著內容一定相當豐富。書名中的“全書”和“叢書”字樣,也錶明瞭它背後有著更宏大的策劃和更深入的研究。“錢塘江飲食”這個主題,雖然聽起來很具體,但實際上卻承載瞭極為深厚的文化內涵。從地理環境到物産資源,從曆史沿革到民俗風情,飲食從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與一個地方的方方麵麵都息息相關。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不僅僅停留在對菜肴的介紹,更能深入地挖掘齣其背後的故事。比如,哪些食材的齣現與錢塘江的水文、氣候條件有關?哪些烹飪方式的傳承與當地的生産力發展、生活習慣相契閤?甚至,飲食在錢塘江沿岸的節日慶典、婚喪嫁娶等重要儀式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成為一本關於錢塘江飲食的百科全書,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失人文的溫度,讓讀者在品讀美食的同時,也能深刻理解錢塘江流域的地域文化。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相當吸引人,采用瞭柔和的水墨風格,隱約勾勒齣錢塘江的壯闊與秀麗。封麵上的字體選擇也很講究,既有古韻,又不失現代感,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這本書蘊含的文化底蘊。我之前對錢塘江的印象大多停留在它奔騰咆哮的自然景象,或是與之相關的曆史傳說。但從這本書的名稱和作者組閤來看,似乎它將帶領我們走入一個全新的視角,去探索錢塘江畔那些更為生活化、更為日常的方麵。特彆是“飲食”二字,瞬間勾起瞭我的好奇心。杭州作為一座曆史悠久的城市,其飲食文化必然有著深厚的積澱。我想象著書中會描繪怎樣的美食,是傳承百年的老字號,還是創新湧現的新口味?是街頭巷尾的市井小吃,還是文人雅士的精緻宴席?我期待著能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瞭解錢塘江水滋養下的杭州人,他們是如何通過味蕾來感受生活、傳承文化的。
评分我一直對那些能夠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底蘊的圖書情有獨鍾。而“杭州全書錢塘江叢書:錢塘江飲食”這個書名,無疑正中我的下懷。錢塘江,這條孕育瞭無數曆史與文明的大江,它所承載的飲食文化,定然是豐富多彩、耐人尋味的。我猜想,這本書或許會從最基礎的食材入手,講述錢塘江畔特有的水産、農作物,以及它們是如何被一代代人加工、烹飪,最終成為餐桌上的美味。同時,我也好奇,書中是否會涉及到不同曆史時期,錢塘江飲食的變遷?例如,在古代,人們的飲食結構是怎樣的?到瞭近代,又有哪些新的食材和烹飪技巧被引入?更進一步,書中會不會穿插一些與飲食相關的曆史故事、民間傳說,甚至是詩詞歌賦?這會讓閱讀過程更加生動有趣,也更能展現齣飲食文化背後所蘊含的豐富的生活氣息和曆史積澱。我期待這本書能帶我走進錢塘江畔的廚房,去感受那裏的煙火氣,去品味那份獨屬於錢塘江的濃濃鄉情。
评分我一直覺得,一個地方的飲食文化,是瞭解其人民生活最直接、最生動的窗口。就好像我每次去到一個新的城市,總會忍不住去嘗嘗當地的特色小吃,不僅僅是為瞭滿足口腹之欲,更重要的是想通過這些味道,去感受那裏的風土人情。錢塘江,在中國地理版圖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它流經的杭州,更是無數人心中的“人間天堂”。所以我對這本書所描繪的“錢塘江飲食”充滿瞭美好的想象。我猜想,這裏麵一定會有關於龍井蝦仁、西湖醋魚這些耳熟能詳的杭幫菜的深度解讀,但更吸引我的是,它會不會挖掘齣更多鮮為人知,卻同樣充滿地域特色的美食?比如,錢塘江兩岸的漁民們是如何就地取材,烹飪齣最鮮美的江鮮?又比如,古時候文人墨客在品嘗佳肴時,留下瞭怎樣的詩篇或軼事?這本書會不會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饕,娓娓道來,帶領讀者穿越時空,品味那些被歲月沉澱下來的、最地道的錢塘江味道?
评分讀到這本書的作者名字,張科和王國平,我 immediately 聯想到他們之前在文化普及領域的耕耘。這讓我對這本書的學術性和可讀性都有瞭更高的期待。我曾經讀過一些關於地方史的著作,有些過於學術化,讓人望而卻步;有些又過於通俗,缺乏深度。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在這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完美的平衡點,既能提供翔實可靠的信息,又能以生動有趣的語言呈現齣來,讓普通讀者也能輕鬆地走進錢塘江的飲食世界。尤其是“全書”、“叢書”這樣的字眼,暗示瞭這可能是一個係列性的、係統性的研究,而“錢塘江飲食”則是一個非常具象化的切入點。我好奇作者們是如何界定“錢塘江飲食”的範疇的?是否僅僅局限於杭州,還是包括瞭錢塘江流域沿岸的更廣闊區域?是否會涉及到食材的源頭、烹飪的技法、餐桌上的禮儀,乃至於飲食背後所承載的社會變遷和人文風情?這些都是我非常感興趣的方麵,也讓我對這本書的探索深度充滿瞭期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