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工藝之道-日本百年生活美學之濫觴》 13【高宸】柳宗悅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圖書介紹


正版《工藝之道-日本百年生活美學之濫觴》 13【高宸】柳宗悅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发表于2024-06-02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店鋪: 磐恒誌行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1
ISBN:9789868899766
商品編碼:29431964572
正文語種:繁體中文

正版《工藝之道-日本百年生活美學之濫觴》 13【高宸】柳宗悅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相關圖書



正版《工藝之道-日本百年生活美學之濫觴》 13【高宸】柳宗悅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正版《工藝之道-日本百年生活美學之濫觴》 13【高宸】柳宗悅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具體描述

 

各位買傢請注意:
小店銷售的都是全新正版的進口圖書,基本上都是大傢付款後小店再去進貨。目前正常的到貨周期為60天左右。
隻有現貨的書纔能當天或是次日發貨。庫存情況以迴復為準,請大傢付款前一定用與客服確認。
非現貨書籍一旦下單支付,我們就已調貨,故不接受任何原因退訂。
現貨與非現貨的請分開下單,否則備起後一起發貨。
以上在您拍下支付前,請務必確認,以免造成雙方睏擾。謝謝!

 

 

工藝之道:日本百年生活美學之濫觴

  • 作者:
  • 齣版社:
  • 齣版日期:2013/06/05
  • 語言:繁體中文
  • 定價:300
  • ISBN:9789868899766
  • 叢書係列:藝 文化
  • 規格:平裝 / 264頁 / 32k / 13 x 1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內容簡介

一支掃把也能稱得上美?
一個陶碗為何如此溫暖人心?

民藝=民眾的工藝=生活器物,特有的溫潤質感總讓人打從心底感到美觀、安心,它們的共通點是實用耐用堪用,意即符閤瞭柳宗悅所提倡的「用之美」。

本書精選日本民藝之父柳宗悅講述民藝運動的理論基礎,為「何謂民藝」做定調,歸納齣美的定義及構成美的條件,釐清民藝與藝術在功能性、美的評判標準上之不同,影響此後近百年日本人的生活態度,也在無形中培養齣日本民眾的美感意識,內化成無法計量的精神資產。現今正在颱灣發酵的生活道具風潮可說是當年日本民藝運動的延伸。

民藝的精髓在於「用之美」三個字,解釋瞭我們追求這種美感的緣由:
器物之於人,不是隻有消費性的、物質性的,還要透過「使用」纔能看見美,
進而感受美所帶來的心靈撫慰、以及進到美的身後所代錶的理想世*。

作者簡介

柳宗悅

(1889~1961)宗教傢、哲學傢、工藝研究傢。

1923年因東京大地震避居京都,在古董市集發現日常生活器物之美,經過研究之後提齣「民藝」一詞,並與一群誌同道閤的朋友走訪日本各地,柳宗悅主要工作為收集保存各地民藝,陶作傢河井寬次郎等人則是實際指導職人改良技術,1936年於東京開設日本民藝館,嚮一般大眾介紹「民藝的概念」等等,一連串活動被後人稱為民藝運動,柳宗悅更被稱作是民藝之父。

直至1961年去世為止,柳宗悅將半生心力投注於民藝運動之上,不僅延續日本傳統手工製造業的生命並培養日本人民的美感意識,更對其後的創作者影響深遠,包括柳宗悅的兒子──日本工業設計巨匠,柳宗理。

目錄

作者序
導讀
前言
*一章 工藝之美
*二章 正確的工藝
*三章 錯誤的工藝
*四章 未來的工藝  (上)工藝的基礎、(中)工藝與個人作傢、(下)工藝與生產組織
*五章 工藝美學的先驅者
*六章 概要(問答)
編者後記

作者序

本書是昭和二年(*譯注:西元一九二七年)四月從《大調和》雜誌創刊號到隔年一月號,連續九迴以〈工藝之道〉為題連載的論文集錄。因應此次齣版,我調整瞭順序,重新修訂全文,使得通篇架構彼此更加緊密契閤。

關於工藝,諸問題仍有如前人未踏的處女地尚待解決。較之於已有相當積纍的藝術理論,工藝理論還處於初步階段。不可思議的是,甚至連工藝的意義尚無人能論述其深刻的智慧與正確的認識,幾乎都是一些片斷的、無法歸納成體係的,且都缺乏內在精神層麵的意義。因此該片土地仍有無數地方有賴耕耘,其土地性質、會栽培 齣什麼成果,仍存在著許多未知與誤解。

然而,無論如何,早晚都得有人在這片未開墾的荒地上落下*一鋤,這絕對是一塊值得耕耘的天然沃土,而我早已投身於*初充滿艱辛的準備工作中。就像所有開墾者做的事,我也要努力拔掉雜草、除去石礫、敲碎土塊、整頓田地。然後,我播下瞭幾顆種子,靜待春暖萌芽。*終,收獲的喜悅將屬於來到此地耕耘的眾人所擁有。因此,我必須為瞭那豐收之日的來臨,進行*初的準備工作,並且投注瞭莫大的愛與熱情來完成。

為瞭要到達現今所有的思想高度,我花費十餘年的歲月來觀察與自省,並在過去的一年中,不斷地提筆書寫,書寫那些我認為真正值得探究、深具意義的問題。然而,有些朋友卻大搖其頭地認為我偏離瞭對宗教的思索,反而專注在奇怪的問題上,有些人甚至還忠告我應該迴到原來的研究領域。我由衷感謝朋友的勸告,但如果他們讀瞭此書後,應該會消除大半的誤解。我對宗教真理的追求自始至終從未怠惰,反而以工藝為媒介看到瞭我在過去的著作《關於神》裡所思索齣的終*真理「他 力道」(譯注:乃作者藉用佛教的「他力宗」一詞所創的新詞。意指人不可能僅靠一己之力,須藉助自然萬物的協助,始能得救的方法論。) 所展現的深度與美。因此,雖然這是一本講述工藝的書,但就我而言,其實是探求「信仰.信心」的心靈紀錄。

許多人認為宗教法則就隻適用於宗教的範疇,然而,世間萬象其實皆源於同法。大多數人會訝異不解,宗教與工藝之間有什麼關係?並且衊視其隻不過是尋常的器物罷瞭。但是這些人究竟是不瞭解宗教的無遠弗屆,抑或根本不相信真理的力量?我反而覺得抱持這樣看法的人纔是不理解宗教的。雖然隻是低調微小的尋常器物尋常的器物,蘊藏著驚人的奧祕。任何事物無法離開真理而存在,關於這點讀者將會在本書中找到答案。

透過本書我要特別強調的是,工藝之美與這個「民眾」、「實用」、「大量」、「廉價」、「尋常」的平凡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正是這樣的性質構成瞭工藝之美的基礎。隻是器物自身平凡無奇,要展現齣如此不可思議的美感,必定是某種自身的力量所緻,而我的任務就是探究隱藏在其背後的力量。於是我看見瞭自然的睿智與相愛互助的製度守護著這些器物;我看見瞭對無心自然的皈依,以及眾生相連在一起的心。這樣的美是他力美,相較於這樣的美,展現齣「知識」、「個性」、「稀有」、「高價」、「珍奇」等價值的美,反而顯得微不足道瞭。

另外還有兩點必須注意。首先,本書旨在為無名大眾發聲,絕非隻是齣於對底層受迫害者的同情,而是我想更進一步加肯定,大眾注定平庸的命運是有其積*意義存在的。或許你問,怎麼會有人咒罵天纔、讚美平庸呢?但在本書我將揭露隱藏在大眾無人聞問的一生中,一個不可思議的神之旨意;頌揚大眾命運所具備帶來的巨大意義;喚醒那些歌頌天纔的人經常會迷失的真理。我看到瞭美學與社會性彼此呼應。我的觀察與主張若能成為學*有效解決諸多社會問題的材料,便是萬幸。

其二,我要為那些被忽視的日常用品辯護。與「用」*緊密結閤的器物,是*能錶現齣工藝之美的,實用的器物與美的器物是閤為一體的。如果沒有與「用」相結閤,將無法成就工藝之美。如果工藝之中有美的存在,那麼每天使用的器物、大傢生活所需的用具、大量製造的廉價物品、任何人都買得起的商品、*平凡的隨身用品,這些東西真正注定要與美結閤在一起。我的直覺與理性肯定平凡的物品與奇異的美之間並無二緻,而這樣的神祕啟示正是本書被賦予的重要使命。在此,美學的理想又可與經濟學的理念結閤在一起。以上,是我在書中會說明的:社會上的互愛生活,以及盡可能與金錢價值的脫勾 纔是美的保證。

昭和三年晚鞦
於洛東神樂岡
柳宗悅

導讀

二十世紀初葉,柳宗悅在這長久被視為粗糙鄙俗、毫無價值的生活用具之中,發現過去所被忽略的美感,進而發起名為「民藝運動」生活美學啟濛活動。引領這項影響近代日本,甚至東亞各國造型文化發展的推動者,人稱日本民藝之父的柳宗悅,於一八八九年(明治22)三月齣生於東京麻布,早逝的父親柳猶悅為的和算學者,亦是日本海軍草創期重要的水道測量專傢。柳宗悅自幼深具文纔,特別是對物的觀察及美的感受,顯露齣不凡的天賦與纔能。六歲進入學習院初等科就讀,在優渥的求學環境中,柳宗悅除可自由隨興地廣泛吸收哲學、藝術、文學等知識,亦有機會直接受教於神田乃武、西田幾多郎、鈴木大拙等當代的學者門下。特別是在高等科在學期間,與武者小路篤實、誌賀直哉等人閤力創辦《白樺》雜誌,隨後考入東京帝國大學主攻哲學。大學期間,柳宗悅主要關注於西方基督教神祕主義、西方藝術、思想方麵議題,並積*地提筆撰文將*新的西方文藝訊息引介到日本。

這樣的景象在一九一四年(大正3)鞦天,被一位名為淺川伯教的訪客所改變。柳宗悅在淺川伯教帶來的朝鮮陶器──李朝鞦草麵取壺這件伴手禮中,體會到東方傳統之美的意境,這份齣自於日常生活用具所散發的美感令他驚嘆不已,如此預想不到的機緣巧遇,引導柳宗悅的關心開始迴歸東方。一九一六年(大正5)八月,柳宗悅首度訪問朝鮮半島,並在往後的數年間多次造訪,除瞭為保存朝鮮傳統文化不遺餘力,對於民族與社會問題也相當關心,特別是對於當時發生的三一運動(譯注:發生於一九一九年三月一日的韓國獨立運動。)與光化門保存事件(譯注:一十二六年日本殖民政府欲將此一具有民族象徵意義之門遷移,引發朝鮮民眾強烈不滿。),柳宗悅多次撰文聲援。同時,基於對朝鮮藝術的關心與重視,在研究考察及收集朝鮮民藝品之餘,也積*為朝鮮民族美術館的創設奔走。一九二四年(大正13)柳宗悅在友人傢中與一件齣自江戶時期民間僧侶雕刻的木?佛(譯注:一位法名為木?上人的僧人發願在日本各地所留下,帶有溫暖笑容的佛像雕刻)相遇,一時之間被木?佛所散發的樸實、健康美感所吸引,激起柳宗悅對民間工藝、佛教藝術研究的投入。在這段期間,柳宗悅、河井寬次郎、濱田莊司等人開始遍及全國大街小巷探訪木?佛與民間工藝的蹤跡。他們透過本身所具有的審美眼光,找尋潛藏於日常中的美感,在似乎毫不起眼的生活用具上,柳宗悅等人感受到瞭一份屬於健康、傳統、實用的美感,令他們深深感動不已。

「民藝」一詞的齣現,*早可追溯到一九二五年(大正14)。柳宗悅、河井寬次郎與濱田莊司三人在一次前往紀州(和歌山縣)調查途中,將「民眾的工藝」簡化所創作的新名詞。同時在這項契機之下,他們起草《日本民藝美術館設立趣意書》,為民藝運動全麵的啟動揭開序幕。隔年九月,柳宗悅將自己對民藝之美的構思及理解,撰寫成〈下手物之美〉一文,立即發錶在《越後新聞》,首度將「民藝」的概念公諸於世。該文雖篇幅不大,卻已將民藝運動的基本輪廓清楚勾勒。當時柳宗悅所稱的「下手物」(譯注:本書中譯為「廉價雜貨」),即為日後人們所耳熟能詳的「民藝」。該文首先從民藝的介紹開始,詳細說明民藝的特徵與結構,同時矚目於民藝製作與素材上的問題,將製作者的心理狀態與器物同一而論;*終引伸到自然、風土與民藝之間的關係,說明民藝所具有的美感特質及其真價。

接著在一九二七年二月起將近一年間,柳宗悅延伸〈下手物之美〉一文,完成日本國內外首部針對工藝.民藝有係統的研究論稿〈工藝之道〉,連載於文學傢武者小路實篤編輯的《大調和》雜誌,並在一九二八年底,這九篇連載文經修訂並搭配圖版,順利集結成冊完成這本堪稱民藝運動的啟濛大作。日後,於一九五五年、一九八○年分別再收錄為《柳宗悅選集》(春鞦社)、《柳宗悅全集》(築摩書房)。二○○五年,日本講談社再將《工藝之道》原著,收錄為講談社學術文庫重新發行。這本二○一三年由大藝齣版發行的《工藝之道──日本百年生活美學之濫觴》,即以講談社學術文庫的版本為翻譯底本。《工藝之道》一書,不單侷限於民藝的範疇,並深入藝術與工藝的本質問題,論及對象含括整體的造型藝術體係。柳宗悅於書中,首先針對工藝之美的內涵進行說明,接著論及工藝發展的正確之道,*終提示齣工藝未來的展望,並迴顧工藝美術先驅者的功績。

從柳宗悅一生推動民藝的生涯發展觀之,這本《工藝之道》可謂柳宗悅建構民藝理論重要的裏程碑,譬如在〈正確的工藝〉篇幅中,柳宗悅以感性兼具理性的行文,具體歸納齣:一、所有根基的工藝本質為「用」。二、若「用」為工藝之美的泉源,那麼*具實用性的器物愈是美。三、工藝 正版《工藝之道-日本百年生活美學之濫觴》 13【高宸】柳宗悅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正版《工藝之道-日本百年生活美學之濫觴》 13【高宸】柳宗悅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正版《工藝之道-日本百年生活美學之濫觴》 13【高宸】柳宗悅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