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乍一看還挺吸引人的,配色鮮明,字體排版也比較大氣。我抱著很大的期待把它買迴來的,主要是衝著“10000條成語”這個數字去的,希望能找到一本內容全麵,釋義精準的成語大典。然而,實際翻閱起來,體驗感就直綫下降瞭。首先,成語的收錄似乎有些保守,很多我日常閱讀中遇到的、在其他標準詞典裏能查到的冷門或特定語境下的成語,在這本“大詞典”裏卻是查無此條。這讓我不禁懷疑,這“一萬條”是如何計算齣來的,是簡單重復收錄瞭大量同義或近義的條目,還是真的做到瞭廣博?更令人沮喪的是,部分常見成語的解釋,深度和廣度都欠缺火候,像是匆忙拼湊的草稿,缺乏權威性和係統性。比如,對於一些具有曆史典故的成語,注釋裏對典故的交代過於簡略,未能幫助讀者真正理解其背後的文化意蘊,僅僅停留在字麵意思的解釋上,這對於一本定位為“工具書”的辭書來說,是硬傷。我希望它能像一本知識的寶庫,結果更像是一個略顯陳舊的工具箱,打開後發現關鍵的工具缺失或生銹瞭。總而言之,從收錄的全麵性和釋義的深度來看,它未能達到我作為一名資深學習者對一本“大詞典”的期望值。
评分另外一套關於“實用古代漢語”的詞典,我本以為會是解答我閱讀古籍時遇到的睏惑的利器,畢竟“實用”二字聽起來就很接地氣,針對性強。結果卻是大失所望,閱讀體驗簡直像在走迷宮。首先,它的編排邏輯很不清晰,古代漢語的詞條檢索方式顯得非常混亂,有時候同一個詞在不同的釋義下被拆分瞭,有時候查找一個特定的古代用法,需要翻閱好幾個毫不相關的部分纔能找到隻言片語的解釋。這種非綫性的查找過程極大地消耗瞭時間和耐心,這與“實用”的目標背道而馳。更關鍵的是,對於古代詞語的例句引用,選取的材料多為耳熟能詳的、過於基礎的篇目,缺乏能夠體現詞語在不同曆史時期、不同文學體裁中細微差彆的範例。比如,一個“之”字在不同朝代的語法功能差異,這本書的處理顯得過於扁平化,沒有提供足夠的辨析。我需要的是能夠幫助我穿透曆史迷霧、理解古人確切思維方式的細緻解讀,而不是一本敷衍瞭事的古代詞匯錶。這本“實用”的詞典,反而給我帶來瞭極大的不實用感,讓我不得不頻繁地迴到網絡或更專業的學術資料中去核對信息。
评分如果以“大詞典”和“全套”的標準來衡量,這套書在內容間的關聯性和係統性上,也存在著明顯的斷裂感。成語詞典和古代漢語詞典,兩者本應是相互印證、互相補充的知識體係,古漢語詞匯是成語的源頭活水,成語則是古漢語在後世的凝練錶達。然而,在這兩本書的編排中,我沒有看到太多有意識的交叉引用或主題式的串聯。比如,當成語詞典中收錄瞭一個源自某篇古文的成語時,它並沒有提供一個清晰的指引,讓讀者可以順藤摸瓜去查閱古代漢語詞典中關於該詞匯的更詳盡的考證。反之亦然,古代詞匯的釋義,也鮮有提及它們如何演化、固化為現代常用的成語。這種信息孤島式的存在,使得學習者必須自行建立知識橋梁,這對於工具書本身應該提供的便利性而言,是一種倒退。我期待的是一個整閤的、立體的語言知識網絡,而不是兩個獨立、互不搭理的資料庫堆砌在一起,這使得學習效率大打摺扣,也削弱瞭這套書作為“全套”工具書的整體價值。
评分從裝幀和印刷質量的角度來看,這套書的錶現也著實令人感到遺憾,尤其考慮到它的價格和“工具書”的耐用性要求。首先,紙張的選擇偏薄且略帶反光,長時間閱讀時,眼睛很容易感到疲勞,這對於需要頻繁查閱的工具書來說是緻命傷。更糟糕的是,內頁的裝訂質量似乎不太可靠,我已經注意到一些頁碼開始齣現鬆動的跡象,對於一本預計要使用多年的學習用書,這種耐久性實在讓人擔憂。至於印刷方麵,有些成語和古代詞條的字體,尤其是那些小號的注音或引文部分,墨色深淺不一,有些地方顯得模糊不清,這無疑增加瞭識彆的難度,尤其在光綫不佳的環境下查閱時,體驗感極差。一本優秀的工具書,理應在物質載體上做到讓人放心和舒適,它應該是堅固耐用的夥伴,而不是易損耗的消耗品。這套書的物質形態,似乎在嚮使用者傳達一種“廉價”和“臨時性”的感覺,與它所承載的知識的嚴肅性形成瞭強烈的反差。
评分關於這套書聲稱是“學生工具書”和“新課標用”的定位,我覺得這更像是一種市場營銷的口號,而非基於實際教育需求的精心設計。現在的學生,尤其是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對語言的理解和運用能力被提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他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死記硬背的詞匯,更是對語言背後邏輯、文化和語境的深刻洞察。然而,這套書的內容深度明顯偏淺,無法支撐高階思維的培養。例如,在成語的辨析部分,對於那些容易混淆的近義成語,它往往隻是簡單地並列解釋,而沒有深入探討它們在情感色彩、使用場閤上的細微差彆,這對於需要進行寫作和批判性閱讀的學生來說,幫助非常有限。我曾嘗試用它來輔導孩子區分兩個形近的古代虛詞,結果發現它提供的區分標準過於籠統,根本無法應對考試中那種精細化的題目要求。一個真正服務於新課標的工具書,應當體現齣對語言學習前沿趨勢的把握,能夠引導學生從“知道”到“會用”再到“深入理解”,但這兩本詞典在這一點上都顯得力不從心,更像是上一個時代的産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