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描述
本教材是由衛生部組織各有關中醫學院集體編寫的教材,供全國高等醫藥院校中醫專業使用。本書采用宋林億等詮次,明趙開美校刻的《金匱要略論》為藍本進行編寫,為瞭保證該書原貌,仍然保留“金匱要略方論序”,並用“附錄”列雜療等三篇於書後,以供研究參考。
作者簡介
李剋光,四川省成都市人。1939年高中畢業後,隨父李斯熾學醫,頗得真傳。1948年畢業於四川大學農學院,於1949年懸壺為醫,1956年被聘為四川醫學院(現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教師。1963年調成都中醫學院任救,先後任教研室主任、學院副院長等職,1987年晉升教授。1985年調任四川省中醫藥研究院院長,1987年任該院名譽院長。
目錄
1.金匱要略方論序
2.緒言
3.髒腑經絡先後病脈證di一
4.痓濕暍病脈證治第二
5.百閤狐惑陰陽病毒病脈癥治第三
6.瘧病脈證並治第四
7.中風曆節病脈證並治第五
8.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第六
9.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癥治第七
10.奔豚氣病脈癥治第八
11.胸痹心痛短氣病脈癥治第九
12.覆滿寒疝宿食病脈癥治第十
13.五髒風寒積聚病脈癥治第十一
14.痰飲咳嗽病脈癥治第十二
15.消渴小便利淋病脈癥治第十三
16.水氣病脈癥治第十四
17.黃疸病脈癥治第十五
18.驚悸吐血下血胸滿瘀血病脈癥治第十六
19.嘔吐噦下利病脈癥治第十七
20.瘡癰腸癰浸淫病脈癥治第十八
21.趺厥手指臂腫轉筋狐疝蚘蟲病脈癥治第十九
22.婦人妊娠病脈癥治第二十
23.婦人産後病脈癥治第二十一
24.婦人雜二十二
附錄病脈癥治第
翻開這本書,一股濃厚的學術氣息撲麵而來。作為一名正在臨床一綫摸爬滾打的中醫師,我深知《金匱要略》的博大精深,也體會過其中許多概念的晦澀難懂。這部《講義》的齣現,對我來說真是一場及時雨。我尤其關注它對經典方劑的講解,比如那個“桂枝湯”,看似簡單,實則變化無窮,其中蘊含的辨證要點和加減變化,如果不能吃透,很容易齣錯。我希望這本講義能在這方麵給予深入的剖析,不僅僅是列齣方歌藥味,更能追溯其理法方藥的淵源,分析藥物的性味歸經,以及君臣佐使的配伍目的。此外,對於書中的一些疑難雜癥的論述,比如“瘧疾”、“水腫”等,我希望能看到講義作者的獨到見解和臨床經驗的融閤,而不是簡單的復述。畢竟,古人留下的經典,需要我們這一代人去發揚光大,去適應現代的社會和疾病譜的變化。這本書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那它就不僅僅是一本講義,更是一份寶貴的臨床指導。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潔大氣,但內容卻透露著一股不凡的氣質。作為一名對中醫理論有著強烈探索欲的學習者,我一直認為《金匱要略》是理解中醫辨證施治體係的基石。然而,許多時候,在閱讀原著時,總會遇到一些難以理解的術語和抽象的論述,感覺像是隔著一層紗。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幫助我“揭開這層紗”。我希望它能在翻譯和解釋《金匱要略》的原文時,做到既忠實於原著的精神,又能夠用現代醫學的語言和思維方式進行闡釋,從而降低理解的門檻。比如,書中對於“辨病”與“辨證”的融閤,對於“髒腑辨證”和“六經辨證”在《金匱要略》中的體現,我都希望能夠有清晰的梳理和講解。而且,我對書中所包含的臨床案例分析非常感興趣,希望能夠從中學習到如何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的診療過程中,如何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靈活調整方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评分從書名上看,《金匱要略講義(供中醫專業用)》就預示著這是一本內容嚴謹、深度專業的著作。我是一名正在攻讀中醫專業的博士生,對於《金匱要略》的研究一直是我的一個重要方嚮。在我的求學過程中,接觸過不少關於《金匱要略》的解讀和注釋,但總覺得有些地方還不夠深入,或者缺乏一些新的視角。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填補我在這方麵的知識空白。我關注的是它對於《金匱要略》中一些關鍵病機、治則、治法的闡釋,比如“虛實”、“寒熱”、“標本”等概念的辨析,以及如何將其融會貫通到具體的臨床實踐中。同時,我也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對曆代醫傢關於《金匱要略》的不同學說的梳理和評價,從中汲取多傢的智慧。對於一些當代中醫研究者在《金匱要略》領域的最新成果和前沿觀點,我更是充滿期待,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有所領略,為我的科研提供新的思路和啓示。
评分這本書的名字一聽就很有分量,感覺是那種沉甸甸的中醫經典。我一直對《金匱要略》很感興趣,但總覺得原著過於精煉,很多地方需要人一點點去摳、去悟。這次看到有專門的講義,而且是針對中醫專業人士的,就毫不猶豫地入手瞭。拿到書的時候,包裝就挺紮實的,書頁的紙質也很好,翻閱起來很舒服。雖然我還沒有深入研讀,但從目錄和前幾頁的排版來看,內容應該很係統、很全麵。我特彆期待它能把《金匱要略》中的辨證論治思路、方藥配伍的精髓,以及一些經典的病案分析,用更通俗易懂、更貼閤臨床實際的方式講解齣來。畢竟,對於我們這些在學習和實踐中不斷摸索的醫學生和年輕中醫來說,能夠理解並靈活運用這些古老的智慧,纔是最重要的。這本書的齣現,就像是在迷霧中點亮瞭一盞燈,希望能幫助我更好地領會“仲景之學”,為將來的臨床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它不僅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本指引,一條通往中醫精深領域的路徑。
评分我是一名中醫愛好者,雖然沒有專業背景,但我一直對中醫的獨特魅力深深著迷。《金匱要略》作為“醫傢之絕學”,其思想的精髓一直是我想要去探究的。市麵上關於《金匱要略》的書籍不少,但很多都偏嚮學術研究,對於我這樣的普通愛好者來說,理解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這次偶然看到這本書的名字,感覺它針對中醫專業人士,或許能在專業性和易懂性之間找到一個很好的平衡點。我希望這本書能將《金匱要略》的經典理論,以一種更易於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呈現齣來,比如通過圖錶、脈絡梳理等方式,幫助我梳理清晰中醫的邏輯體係。如果能有一些關於經典方劑的詳細講解,比如成分、功效、炮製、應用範圍,以及在不同病癥下的加減變化,那對我來說將是極大的幫助。我希望能通過這本書,更深入地理解中醫的治病思路,甚至能夠學到一些實用的養生保健知識,更好地指導自己的生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