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數字信號處理的System View設計與分析(附光盤)
定價:29.00元
作者:周潤景,張斐著
齣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81124225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00kg
編輯推薦
本書的重點在信號處理方麵,其特點在於用大量的實例對理論問題和實際應用進行瞭清晰而詳盡的講解。全書共分9章,內容包括SystemView軟件概述、SystemView基本操作、時域信號處理、信號頻域分析、濾波器設計、自適應信號處理、過采樣、多速率DSP係統、語音編碼等。
內容提要
結閤EDA係統動態仿真工具軟件SystemView,以讀者容易理解的方式介紹瞭數字信號處理的原理以及設計與分析方法,並通過實例使讀者掌握SyetemView係統仿真軟件的使用及數字信號處理的設計方法。
分為9章,包括SysternView軟件概述、基本操作、時域信號處理、頻域信號分析、濾波器設計、自適應信號處理、過采樣、多速率OSP係統以及語音編碼。每章中都有大量的實例和練習,同理論學習相結閤。配套光盤中含有本書所有實例與練習、評估版軟件及幫助文檔。
本書可作為從事數字信號處理開發的科研與工程技術人員、高校師生以及廣大電子愛好者的參考用書,也可作為各高等院校基於SystemView的數字信號處理課程的教材,對日常教學、學生實驗、課程設計、畢業設計以及電子設計競賽等都有很大幫助。
目錄
章 SystemView軟件概述
1.1 簡介
1.1.1 軟件安裝
1.1.2 一般輸入/輸齣DSP係統
1.1.3 學習目標
1.2 設計窗口
1.2.1 工具欄
1.2.2 係統菜單欄
1.2.3 圖標庫
1.3 分析窗口
1.3.1 命令菜單
1.3.2 分析窗口的工具欄
1.3.3 資源利用率
1.3.4 接收計算器
1.4 實時探針
第2章 SystemView基本操作
2.1 圖標操作
2.2 瀏覽圖標參數信息
2.3 建立係統仿真時間和采樣率
2.4 SystemView分析窗
2.5 設計一個係統
第3章 時域信號處理
3.1 采樣和混疊
3.2 信號量化
3.3 非綫性量化
3.4 音頻信號輸入和音頻信號輸齣
3.5 SystemView數學功能
3.5.1 三角恒等式
3.5.2 麯綫繪圖
3.5.3 微分
3.5.4 復數和歐拉公式
3.6 變量和概率密度函數
3.6.1 信號均值和方差
3.6.2 平穩信號和廣義平穩
3.6.3 基本概率
3.6.4 信號遍曆性
3.6.5 事件發生的概率直方圖
3.6.6 直方圖概率密度函數(pdf)
3.6.7 統計平均和期望值
3.6.8 聯閤概率密度函數和IID變量
第4章 信號頻域分析
4.1 傅裏葉變換
4.2 基於探針進行實時頻率分析
4.3 頻率間隔和分辨率
4.4 頻譜泄露
4.5 窗函數
4.6 零點填充
4.7 柵欄效應
4.8 頻域信號辨彆
4.9 頻域諧波
4.10 噪聲信號
4.11 時頻信號錶示
4.12 語音信號頻率分析
4.13 FFT和IFFT圖標
4.14 語音FFT變換編碼
4.15 離散餘弦變換(DCT)
第5章 濾波器設計
5.1 數字濾波器設計
5.1.1 標準形式的(FIR)濾波器設計實例
5.1.2 加窗型FIR濾波器設計實例
5.1.3 FIR低通濾波器設計實例
5.1.4 FIR帶通濾波器設計實例
5.1.5 語音低通和帶通濾波器設計
5.2 自定義FIR設計
5.2.1 Z域和根軌跡
5.2.2 大和小相位
5.2.3 綫性相位和群延遲
5.2.4 自定義FIR濾波器設計實例
5.3 IIR濾波器設計
5.3.1 模擬IIR濾波器設計實例
5.3.2 數字IIR濾波器設計實例
5.4 通信濾波器設計
5.5 自定義濾波器設計
5.6 拉普拉斯係統和Z域係統
5.7 濾波器係數的量化
5.8 非綫性濾波器
第6章 自適應信號處理
6.1 安裝Eq-lib庫
6.2 自適應均衡庫
6.2.1 復數自適應濾波器
6.2.2 復數濾波器核心
6.2.3 判決反饋均衡器
6.2.4 復數濾波器
6.2.5 復數減法器
6.2.6 Slicer雙嚮限幅器
6.2.7 復數誤差濾波器
6.2.8 符號調製
6.2.9 非綫性
6.2.10 實數自適應濾波器
6.2.11 實數自適應濾波器核心
6.2.12 實數濾波器
6.2.13 實數減法器
6.2.14 實數誤差濾波器
6.2.15 Frame Generator
6.2.16 調試接收器
6.3 參數屬性頁
6.3.1 算法選擇頁
6.3.2 LMS頁
6.3.3 APA頁
6.3.4 RLS頁
6.3.5 QR頁
6.3.6 權頁
6.3.7 定時頁
6.3.8 FXP分析頁
6.3.9 文件名頁
6.3.10 DFE綜閤參數頁
6.3.11 控製幀頁
6.3.12 幀結構頁麵
6.3.13 Slicer頁
6.3.14 誤差濾波器頁麵
6.3.15 盲算法頁麵
6.4 算法
6.4.1 概述
6.4.2 小均方(LMS和NLMS)
6.4.3 轉置FIR和非規範LMS(NCLMS)
6.4.4 APA算法
6.4.5 方迴歸(RLS)
6.4.6 基於RLS的QR分解部分(QR)
6.4.7 盲算法
6.5 SystemView自適應信號處理實例
6.5.1 LMS自適應濾波器和係統辨識
6.5.2 噪聲消除
6.5.3 自適應逆係統辨識——均衡
6.5.4 自適應預測
6.5.5 有源噪聲控製
6.5.6 其他實例
第7章 過采樣
7.1 采樣率轉換——插值和抽取
7.2 抽樣計算的要求
7.3 Sigma Delta轉換
7.4 帶通Sigma Delta
第8章 多速率DSP係統
8.1 子帶濾波器組
8.2 正交鏡像濾波器
8.3 直接轉換技術
第9章 語音編碼
9.1 濁音和非濁音
9.2 語音信號處理實例
9.2.1 語音與噪聲
9.2.2 語音和失真
9.2.3 非綫性調製
9.3 波形編碼
9.3.1 量化——脈衝編碼調製
9.3.2 非均勻量化
9.4 微分語音編碼技術
9.4.1 動態範圍壓縮
9.4.2 幅度、頻率和微分
9.5 微分編碼濾波
9.6 微分解碼
9.7 微分PCM
9.7.1 自適應脈衝編碼調製
9.7.2 Delta調製
9.8 微分預測編碼
9.9 綫性預測編碼(LPC)
9.10 基音周期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標題確實吸引瞭我,因為我一直希望在理解數字信號處理的理論基礎上,能夠進一步學習如何將這些理論轉化為實際可用的係統。然而,打開書本後,我很快發現,這本書的重點似乎完全落在瞭“System View設計與分析”這個方麵,而對“數字信號處理”的理論深度挖掘卻顯得有些不足。書中大量的篇幅被用於介紹如何使用特定的軟件工具來搭建和仿真DSP係統,這對於我這種更傾嚮於理解算法底層邏輯和數學原理的讀者來說,未免有些捨本逐末。我期待的是能看到更多關於不同DSP算法的數學推導、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優缺點分析,以及如何根據實際需求選擇和優化算法。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它提供瞭一個強大的工具箱,但卻沒有詳細講解每個工具的工作原理和適用範圍,更多地是展示如何組裝工具來完成某個任務。對於那些希望深入理解DSP理論,並具備獨立分析和設計能力的研究者或工程師而言,這本書可能不是最佳選擇。
评分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在實際應用層麵做瞭一些嘗試,試圖連接理論和實踐。然而,它的側重點似乎完全偏移瞭。書中的大部分內容都圍繞著一個名為“System View”的特定軟件工具展開,詳細描述瞭如何在該軟件中進行各種DSP模塊的設計和仿真。對於像我這樣,原本希望通過這本書來加深對DSP理論核心概念,例如傅裏葉變換、捲積、采樣定理等更深刻理解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的價值就大打摺扣瞭。它更像是一本“軟件操作手冊”,教你如何使用某個工具來“實現”DSP,而不是教你“理解”DSP。我希望看到的是對不同算法的數學基礎、適用範圍、性能權衡的詳細分析,以及在實際工程中遇到的挑戰和解決方案。這本書卻很少涉及這些,而是大量篇幅用於展示軟件的界麵和操作流程。這對於希望提升DSP理論素養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種“顧此失彼”的體驗,難以從中獲得真正的知識提升。
评分這本書雖然掛著“數字信號處理”的名頭,但我翻閱後發現,它更像是一本關於某個特定軟件工具的入門教程,而不是對DSP理論進行深入淺齣的講解。書中充斥著大量的操作步驟和界麵截圖,對於想要理解FFT、濾波器設計原理,或者更復雜的自適應濾波、小波變換等核心概念的讀者來說,這本書可能很難提供實質性的幫助。它似乎假設讀者已經對DSP有瞭一定的基礎,並且急於將理論快速轉化為實際應用,但這裏的“實際應用”又僅限於那個特定的System View環境。我試圖從中找到關於不同算法在實際工程中應用場景的對比分析,或者不同設計思路的權衡取捨,但內容大多停留在“如何用這個工具實現某個功能”,缺乏更深層次的理論支撐和工程經驗的分享。如果說對DSP的學習是一個爬山的過程,這本書更像是提供瞭一輛直升機,讓你直接到達某個山腰,但對登山本身的過程和風景卻體驗不深。想要係統學習DSP基礎理論的讀者,可能會覺得內容過於零散和工具導嚮。
评分這本書給我一種強烈的“工具導嚮”感,它似乎將“數字信號處理”的核心概念完全包裹在瞭“System View”這個特定的軟件環境中。我原本期待這本書能夠深入剖析各種DSP算法的數學原理,例如Z變換、離散傅裏葉變換的推導過程,或者不同類型濾波器(FIR、IIR)的設計思路和它們之間的權衡。然而,書中充斥的更多的是軟件界麵的截圖和操作步驟,教讀者如何在System View中拖拽模塊、設置參數、然後運行仿真。這對於希望真正理解DSP背後理論邏輯的讀者來說,無疑是“捨本逐末”。我需要的是能夠讓我獨立思考、分析和設計DSP係統的能力,而不是僅僅學會如何使用某個特定的工具來“完成任務”。這本書更像是一份“搬運工”的教程,教你如何把積木一塊塊搬運到指定位置,卻很少解釋為什麼這些積木會長成這個樣子,以及它們組閤起來能夠實現怎樣的神奇效果。
评分翻閱這本書,我感覺它的標題《數字信號處理的System View設計與分析》似乎有些“掛羊頭賣狗肉”的嫌疑。雖然提到瞭“數字信號處理”,但書中絕大部分內容都集中在瞭“System View”這個特定的仿真軟件上。對於我這種希望深入瞭解DSP核心算法原理,比如各種濾波器的設計思想、FFT的實現細節、或者更復雜的調製解調技術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的理論深度是遠遠不夠的。它更像是一份“如何用System View搭建DSP係統”的操作指南,而不是一本DSP的理論教材。我期待的是看到更嚴謹的數學推導,對不同算法的優劣勢進行更深入的比較分析,以及在實際工程中如何根據具體需求進行算法選型和優化。這本書的齣現,更像是提供瞭一個“現成工具”,讓你能夠快速地“搭積木”,但對於“為何這麼搭”以及“搭齣來的效果如何”的深層理解,這本書並沒有給予足夠的解答。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