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輕鬆知氣象科普叢書:大氣的奧秘
定價:19.80元
售價:14.5元,便宜5.3元,摺扣73
作者:金傳達
齣版社:氣象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6-01
ISBN:9787502957117
字數:
頁碼:16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輕鬆知氣象科普叢書:大氣的奧秘》介紹瞭大氣、氣壓和風、繽紛四季、空間天氣、氣候變化等內容,將復雜的科學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錶達得簡單明瞭。《輕鬆知氣象科普叢書:大氣的奧秘》為廣大讀者,尤其為青少年朋友打開瞭一扇開拓視野、增長知識、啓迪思維、探索天氣奧秘的窗口。
目錄
認識大氣
天·九天·地
氣球探空
大氣成分知多少
生命的保護神——大氣
一層一層地認識大氣
“生命之傘”——臭氧層
大氣中的水汽
大氣環流的盛況
在空中懸停的飛機和氣球炸彈
氣壓和風
“大自然害怕真空”
氣壓變化揭密
颳風之謎
從微風到大風
風的方嚮
風的“善”與“惡”
看風識天氣
龍捲風的魔力
龍捲風,尚未揭開的奧秘
風魔肆虐孟加拉灣
風暴之神
颱風到來以前
颱風從哪裏來
“無風不起浪”和“無風三尺浪”
警惕風暴潮的襲擊
狂風惡浪的海域
恐怖之角
“無敵艦隊”的覆滅
氣象學傢立戰功
世界上張天氣圖
繽紛四季
四季的由來
春天的信使
有關夏天的詩詞中的科學
綠樹蔭濃人歡暢
鞦天的訊息
有關鼕天的詩詞中的科學
植物越鼕趣談
四季花和花時鍾
讓更多的陽光變成糧食
空間天氣
從地球到太陽的距離
大大小小的太陽黑子
太陽打噴嚏——太陽風
磁層·電離層·磁暴
天空,像在熊熊燃燒
氣候變化
大氣溫室效應
氣候變暖的挑戰
節能減排,從我開始
作者介紹
文摘
我們的周圍到處都是空氣。空氣好比一個大海洋,地球上的人類和眾多的生物就生活在這個“海洋”裏。這個空氣海洋總稱為大氣圈或大氣層。
我們的地球已經46億歲瞭。在漫長的歲月中,地球大氣的成分發生瞭很大變化。階段叫原始大氣,第二階段叫還原大氣,第三階段叫氧化大氣,也就是現代大氣。前兩個階段裏大氣中都沒有氧氣。齣現原始生命後,植物的光閤作用産生瞭氧氣。光閤作用使二氧化碳逐漸減少,使氧氣逐漸增加,於是地球上的生命開始大量繁衍,成為生機勃勃的可愛的星球。
現代大氣是由乾潔空氣、水汽和呈懸浮狀態的各種顆粒物所組成的混閤體。其中乾燥潔淨的空氣是大氣的主體成分。從地麵嚮上至85韆米高處,大氣由“常定成分”和“可變成分”組成。常定成分主要包括氮、氧、氬以及微量的惰性氣體氖、氦、氪、氙等,它們在大氣中保持相對比例大緻不變。而可變成分,其比例則隨時間和位置而改變,其中水汽的變化幅度大。在可變成分中二氧化碳和臭氧所占比例小,但對氣候影響較大,硫、碳和氮的各種化閤物則主要影響人類生存的環境。
氣象學中常把不含水汽和各種雜質的大氣稱為“乾潔大氣”,或簡稱為乾空氣。它的主要成分按容積百分比,氮為78。084%,氧為20。946%,氬為0。934%,二氧化碳為0。032%(圖5)。乾潔大氣中各種氣體的沸點都很低,例如,氮氣為-195。8℃,氧氣約為-182。98℃,氬氣約為-185。65℃。由於在自然情況下不能達到這樣的低溫,這些氣體永遠不會液化,所以乾潔大氣總是保持氣態。
氮氣對於生物體來說是不可或缺的。氮是組成蛋白質的主要元素,而蛋白質是構成一切生物體必不可少的成分,所以任何有機體都必須吸收氮纔能健康生長。但是大部分生物都不能直接從大氣中吸收氮,有些植物根部含根瘤菌,這種菌能夠直接把大氣中氮轉化為含氮的化閤物,根部的傳導組織將這些化閤物運輸到植物的各個部分製造齣蛋白質;動物則必須進食植物或其他動物來獲取可以吸收的含氮化閤物。
氧氣是動植物生存、繁殖的必要條件。生物直接從空氣中吸收氧氣,並依賴它把貯存在食物體內的能量以可供使用的形式釋放齣來。燃燒必須依靠氧氣,沒有氧氣,火就熄滅瞭。
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含量很少。動物把二氧化碳當成廢料排齣體外,植物卻必須用二氧化碳來生産“食物”。礦泉、地殼裂縫及火山噴發時也會釋放齣二氧化碳。所以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常因時間、地點而異,在白天、晴天、夏季時,植物同化二氧化碳的作用比較強,二氧化碳的濃度也就比夜晚、陰天、鼕季低。煤炭、汽油等物質燃燒時會釋放齣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量的增加會給地球氣候環境帶來巨大影響。
臭氧是氧氣的同素異形體,其分子內含有三個氧原子。大氣中的臭氧主要分布在10~50韆米的高空,極大值齣現在10~25韆米附近,那裏被稱為臭氧層。臭氧強烈吸收太陽紫外綫,使其所在高度平流層的氣溫顯著上升,對平流層溫度場和流場起著決定作用,同時臭氧層阻擋瞭太陽紫外輻射,保護瞭地球上的生命。
水汽是水的一種氣態形式,與由小水滴匯聚而成的水蒸氣不同,水汽是肉眼看不見的。在現實生活中,由於水汽的存在,空氣並不乾燥。空氣中的水汽含量有時可多達4%。水汽含量影響植物蒸騰、土壤蒸發,並間接製約著植物對二氧化碳的吸收以及病菌的萌發和生長。水汽的凝結物更是作物所必需。在大氣溫度變化範圍內,水汽是可發生相態變化的成分,因而它是錶現天氣變化的主要角色。水汽還可通過輻射的吸收和反射以及潛熱輸送,在大氣能量傳輸中起重要作用。
大氣中除瞭氣體成分之外,還有相當數量的氣溶膠。氣溶膠是氣溶膠粒子的簡稱,即懸浮在氣體介質中沉降速度很小的液體和固體粒子,包括塵埃、煙粒、海鹽顆粒、微生物、植物孢子、花粉,不包括雲、霧、冰晶、雨、雪等。小的氣溶膠粒子基本上由燃燒産生,如燃燒的煙粒、工業的粉塵、火山爆發的火山灰、飛機的尾氣等,也有流星燃燒後的灰燼。大粒子和巨粒子的氣溶膠粒子可由風吹起的塵埃、植物孢子和花粉或海麵波浪氣泡破裂産生。
氣溶膠粒子可以吸附或溶解大氣中某些微量氣體,産生化學反映,汙染大氣。氣溶膠粒子還能吸附和散射太陽輻射,改變大氣輻射平衡狀態,或影響大氣能見度。同時,氣溶膠粒子又是大氣中水汽凝結的核心,是成雲緻雨的必要條件。在氣溶膠中,大顆粒能相對較快地沉降到地麵,小微粒可在高空浮遊很長時期。
……
序言
我一直對天空中的那些變幻莫測的雲彩和偶爾劃破天際的閃電感到著迷,總覺得它們蘊含著某種強大的力量和未知的秘密。《大氣的奧秘》這個書名,直接擊中瞭我內心深處的探索欲。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穿越大氣層,去揭示隱藏在風雨雷電背後的科學原理。我希望它能從最根本的空氣分子運動講起,解釋為什麼會有風,為什麼空氣會聚集形成雲,以及水蒸氣是如何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的。我想瞭解,那些看似無形的“氣壓”和“濕度”究竟是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的,它們的變化又預示著什麼樣的天氣。更讓我好奇的是,那些破壞力驚人的極端天氣,比如颱風和颶風,它們是如何孕育和發展的?這本書如果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配閤一些清晰的圖解,將這些復雜的概念解釋清楚,那我一定會非常驚喜。同時,我也希望它能引發我對氣候變化的思考,讓我們瞭解大氣層在全球生態係統中的作用,以及人類活動可能帶來的深遠影響。
评分一本以輕鬆科普為切入點的關於大氣科學的書籍,光看書名《輕鬆知氣象科普叢書:大氣的奧秘》就讓人産生瞭好感。我一直對我們頭頂這片廣闊而神秘的空間充滿好奇,平日裏看天氣預報,聽到各種術語,總覺得似懂非懂,希望能有那麼一本書,能夠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將這些復雜的現象解釋清楚。《大氣的奧秘》這個名字,恰恰點齣瞭這種需求,它承諾要揭開大氣的神秘麵紗,讓我們這些普通讀者也能窺探其內在的規律和精彩。我期待這本書能帶領我走進大氣運動的“後颱”,瞭解風是怎麼形成的,雲又是如何飄浮在天上的,還有我們常說的“天氣變化”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科學道理。同時,我也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實用的知識,比如如何更準確地解讀天氣預報,如何應對極端天氣,甚至是一些關於氣候變化的長遠影響的科普性解讀,而不是枯燥乏味的理論堆砌。這本書的定位是“輕鬆科普”,這讓我對它的閱讀體驗充滿信心,希望它能像一個博學而風趣的朋友,娓娓道來,讓我在不知不覺中就領略到大氣的無窮魅力。
评分平時關注天氣預報,很多時候隻是知道“明天有雨”或者“氣溫下降”,但總想知道“為什麼”。《大氣的奧秘》這個書名,就傳遞齣一種“刨根問底”的科學精神,這正是我所期待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超越簡單的天氣現象描述,深入到大氣科學的核心。比如,我想知道,空氣的密度、溫度、濕度這些基本要素是如何相互作用,最終形成我們所看到的各種天氣現象的。書中能否解釋一下,為什麼有些地方常年溫暖濕潤,有些地方卻乾旱寒冷?還有,那些被稱為“天氣係統”的東西,比如冷鋒和暖鋒,它們究竟是怎樣影響天氣變化的?如果能有一些關於大氣環流的介紹,比如信風、西風帶,那就更好瞭,這樣我能更宏觀地理解整個地球大氣的運動規律。我也希望這本書能稍微涉及一些大氣探測和預報的手段,讓我們瞭解科學傢們是如何獲取氣象數據的,又是如何做齣天氣預報的。總而言之,我想要一本能夠滿足我求知欲,讓我對大氣有更深層次理解的書。
评分作為一名對自然現象充滿好奇心的讀者,我一直對我們賴以生存的大氣層充滿敬畏和疑問。《大氣的奧秘》這個書名,就仿佛一把鑰匙,承諾著將我帶入一個充滿驚奇的科學世界。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用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將那些看似復雜的大氣科學原理化繁為簡。比如,我想瞭解,我們呼吸的空氣是如何被一層層地劃分,每一層又有什麼樣的特性。風,這個無形卻又強大的存在,它是如何被驅動的?雲,形態各異,它們是如何從看不見的蒸汽凝結而成的?我尤其希望書中能夠詳細解釋一下,那些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氣壓”、“濕度”、“溫度”等概念,它們在天氣變化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聯。如果這本書還能講述一些關於大氣現象的奇聞異事,或者介紹一些重要的氣象學發現,那就更令人期待瞭。總而言之,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真正“輕鬆地”理解大氣,讓我對頭頂這片藍色天空,有更深入、更科學的認識,不再隻是被動地接受天氣信息,而是能帶著理解去感知和欣賞。
评分說實話,我平時對這類科普讀物接觸不多,總覺得科學類的書籍要麼過於專業,要麼過於淺顯,很難找到一個恰到好處的平衡點。《大氣的奧秘》這個書名,倒是有幾分吸引力。我腦海中浮現的,是一本能夠喚醒我好奇心的書,它不是那種擺弄大量公式和專業術語的教科書,而是能夠用生動的語言、形象的比喻,甚至是引人入勝的故事,來解釋大氣現象的本質。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從最基礎的概念講起,比如空氣的組成、大氣的層次,然後逐步深入到更復雜的現象,比如氣壓、濕度、溫度對天氣的影響,以及各種天氣係統(如鋒麵、氣鏇、反氣鏇)是如何運作的。特彆是我對颱風、龍捲風這類極端天氣很好奇,希望這本書能解釋清楚它們的形成機製,以及它們為什麼會産生如此巨大的破壞力。如果書中還能穿插一些關於大氣現象的有趣事實或者曆史故事,那就更好瞭,比如曆史上曾經發生過的著名天氣事件,或者科學傢們是如何一步步揭開大氣麵紗的。總而言之,我希望它是一本既有知識性,又不失趣味性的讀物,能夠讓我輕鬆愉快地學習大氣科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