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內亞 9787801906229

幾內亞 9787801906229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吳清和 著
圖書標籤:
  • 幾內亞
  • 非洲
  • 地理
  • 人文
  • 旅行
  • 文化
  • 曆史
  • 自然
  • 紀實
  • 探險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韵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801906229
商品编码:29657041557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5-06-01

具体描述

   圖書基本信息
圖書名稱 幾內亞 作者 吳清和
定價 24.00元 齣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ISBN 9787801906229 齣版日期 2005-06-01
字數 頁碼
版次 1 裝幀 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 0.381Kg

   內容簡介
幾內亞共和國簡稱幾內亞,位於非洲西部,瀕大西洋。大部為高原、山地,河流縱橫,多瀑布、急流,西非眾多河流均發源於幾內亞,有“西非水塔”之稱。礦産豐富,鋁土産量居世界前列,還有鐵、金、鑽石,被譽為“地質奇跡”。本書以豐富、翔實的資料,全麵、係統地介紹瞭幾內亞的政治、曆史、經濟、科教和民族、宗教的發展和現狀。

   作者簡介
吳清和,1937年齣生於江蘇無锡,1959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法語係。曾先後在中央對外聯絡部西亞非洲研究所,中國駐剛果大使館、中國人民外交學會歐洲部、中國駐瑞士大使館、中國駐布基納法索大使館、中國駐幾內亞大使館、中國人民外交學會研究部等單位工作,曆任駐剛果

   目錄
著者的話
章 國土與人民
 節 自然地理
  一 地理位置 
  二 地形與地勢特點
  三 行政區劃
  四 河流
  五 氣候
 第二節 自然資源
  一 礦産資源
  二 農、牧、林、漁業資源和水力資源
  三 多種動物資源
 第三節 居民與宗教
  一 人口
  二 種族
  三 語言
  四 宗教
 第四節 民俗與節日
  一 民俗
  二 節日
第二章 曆 史
 節 古代史
  一 幾內亞與加納王國
  二 索索王國
  三 馬裏帝國
 第二節 近代史
  一 種族遷移和種族地域分布的形成
  二 世紀末至世紀年代的伊斯蘭復興統一運動和伊斯蘭神權國傢的建立
  三 ~世紀沿海齣現一批分散的酋長國
  四 歐洲殖民主義者對幾內亞的入侵和法國的殖民占領
 第三節 現代史
  一 法國在幾內亞的殖民統治與資源掠奪
  二 幾內亞人民爭取民族獨立鬥爭
 第四節 當代史
  一 建設新政權和登上國際政治舞颱
  二 “非資本主義”發展道路的實踐與失敗
  三 在經濟全球化和冷戰結束前後動蕩的國際環境中艱難進行經濟改革與政治建設
 第五節 曆史人物
第三章 政 治
 節 政權形式與政治體製
  一 政權形式與政治體製的演變
  二 實行多黨民主政治以來的政權形式與政治體製
 第二節 
第三節 立法、司法、協調機製
  一 議會
  二 司法
  三 經社理事會
 第四節 政黨、團體
  一 政 黨
  二 群眾團體
 第五節 基本政治格局
 第六節 政界要員簡介
第四章 經 濟
 節 概述
  一 悠久的農業文明,發展緩慢的社會
  二 殖民地經濟的形成
  三 獨立後的基本經濟製度及其變革
  四 經濟結構、發展水平
 第二節 農牧漁業
  一 農業
  二 畜牧業
  三 漁業
 第三節 工礦業
  一 礦業
  二 工業
 第四節 商業
  一 商業發展簡況
  二 商業狀況
 第五節 交通運輸與郵電通訊
  一 交通運輸
  二 郵電通訊
 第六節 財政與金融
  一 財政體製
  二 財政預算
  三 金融體製、貨幣
  四 國際收支、外匯儲備
 第七節 對外經濟關係
  一 對外經濟關係及其基本方針政策
  二 外貿
  三 外債
  四 外國私人資本
第八節 旅遊業、主要城市
  一 旅遊業
  二 主要城市
 第九節 國民生活
  一 物價
  二 就業狀況
  三 工資
  四 居住條件
  五 稅收、福利
第五章 軍 事
第六章 教育、衛生、文藝、新聞齣版
第七章 外 交
附錄一 幾內亞大事年錶
附錄二 中幾關係大事記
附錄三 主要地名譯名對照
主要參考文獻


   編輯推薦

   文摘

   序言




《幾內亞》 作者: (待定) 齣版社: (待定) 齣版日期: (待定) ISBN: 9787801906229 內容簡介: 一、 遼闊西非的神秘國度:地理、地貌與氣候 幾內亞,這片位於西非海岸的土地,擁有著令人驚嘆的地理多樣性。其海岸綫蜿蜒麯摺,與大西洋相連,孕育瞭豐富的海洋資源,也塑造瞭獨特的沿海風貌。深入內陸,地形逐漸變化,從低窪的沿海平原,逐步過渡到廣袤的高原和山脈。其中,富塔賈隆高原(Fouta Djallon)尤為引人注目,這裏是西非許多主要河流的發源地,如尼日爾河、塞內加爾河和岡比亞河,被譽為“西非水塔”。高原上地形崎嶇,喀斯特地貌發育,形成瞭無數的峽榖、瀑布和地下溶洞,宛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幾內亞的氣候受其地理位置和地形影響,呈現齣明顯的季節性變化。大部分地區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濕潤,但存在乾濕兩季。沿海地區受海洋調節,濕度較大,氣候相對溫和。內陸高原地區則更為乾燥,尤其是在旱季,氣溫波動也較為明顯。這種氣候條件塑造瞭幾內亞獨特的生態係統,為各種動植物的繁衍提供瞭適宜的環境。從茂密的熱帶雨林到稀樹草原,再到乾旱的高原,幾內亞展現齣豐富多樣的自然景觀,每一處都蘊藏著獨特的生命故事。 二、 悠久的曆史脈絡:從古老帝國到殖民時代 幾內亞的曆史可以追溯到遙遠的古代,這片土地上曾孕育過輝煌的非洲帝國。在中世紀時期,強大的馬裏帝國(Mali Empire)和桑海帝國(Songhai Empire)的疆域曾延伸至幾內亞的部分地區,留下瞭深厚的文化遺産和曆史印記。這些帝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麵都曾對西非地區産生過重要影響,其輝煌的過往至今仍被人們津津樂道。 隨著歐洲探險傢的到來,幾內亞的曆史進入瞭新的篇章。從15世紀開始,葡萄牙人率先抵達幾內亞海岸,隨後,法國、英國等歐洲國傢也紛紛在此建立貿易站和殖民據點。殖民統治深刻地改變瞭幾內亞的社會結構、經濟模式和政治格局。歐洲列強為瞭獲取資源和擴大影響力,在此地劃分勢力範圍,推行殖民政策。殖民時期,非洲人民經曆瞭剝削和壓迫,但也正是這一時期,為後來的民族獨立運動埋下瞭種子。 三、 獨立與探索:現代幾內亞的共和國之路 1958年,在“自由法國”運動的推動下,幾內亞通過全民公投選擇瞭獨立,成為法蘭西殖民地中第一個拒絕留在法蘭西共同體內的國傢,開啓瞭獨立自主的共和國之路。這一曆史性的抉擇,標誌著幾內亞人民擺脫殖民統治,邁嚮國傢建設的新紀元。 獨立後的幾內亞,在探索國傢發展道路上經曆瞭起伏。幾內亞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尤其是鋁土礦儲量位居世界前列,這為國傢經濟發展提供瞭得天獨厚的優勢。然而,如何有效地開發和利用這些資源,轉化為國民福祉,成為幾內亞一直麵臨的挑戰。建國初期,幾內亞采取瞭相對社會主義的發展模式,尋求國傢自主和經濟獨立。在隨後的幾十年裏,幾內亞經曆瞭多次政變和政治動蕩,國傢發展進程屢遭中斷。 盡管麵臨挑戰,幾內亞人民從未停止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國傢在政治體製改革、經濟結構調整、社會服務改善等方麵不斷探索。幾內亞的現代化進程,是無數幾內亞人民不懈奮鬥的寫照,他們努力將國傢的潛力轉化為現實,為實現國傢繁榮和人民幸福而奮鬥。 四、 豐富多元的文化:民族、語言與藝術 幾內亞是一個文化多元的國傢,這裏生活著數十個不同的民族,他們擁有各自獨特的語言、習俗和傳統。其中,富拉尼族(Fula)、曼迪卡族(Mandinka)、蘇蘇族(Susu)是人口較多的主要民族。這些民族的文化交融,共同構成瞭幾內亞豐富多彩的文化圖景。 語言方麵,幾內亞的官方語言是法語,這是殖民統治的遺留。然而,民間廣泛使用各種本土語言,這些語言是各民族身份認同的重要載體,承載著悠久的口頭文學和曆史傳說。 幾內亞的藝術形式多種多樣,充滿著非洲獨特的韻味。從精美的木雕、象牙雕刻,到色彩斑斕的紡織品、金屬工藝品,再到充滿力量的鼓樂和舞蹈,都展現瞭非洲人民的創造力和藝術天賦。傳統音樂和舞蹈在幾內亞的社會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們不僅是娛樂的方式,更是傳遞曆史、習俗和情感的重要媒介。在節慶場閤,人們會載歌載舞,用充滿活力的錶演來慶祝豐收、祭祀祖先,或錶達喜悅與感恩。 五、 獨特的風土人情:社會生活與人民的智慧 幾內亞人民以其熱情好客而聞名。雖然生活水平普遍不高,但他們卻展現齣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和堅韌不拔的精神。傢庭和社會關係在幾內亞文化中占有核心地位,人們重視親情、友情和社區互助。 社會生活節奏相對緩慢,但充滿瞭人情味。在鄉村地區,傳統的農業生活方式依然普遍,人們日齣而作,日落而息,與自然和諧相處。城市的景象則更為現代,但也保留著濃厚的非洲特色。市集是幾內亞社會生活的重要場所,在這裏,人們交易商品,交流信息,也是社會互動的重要平颱。各種色彩鮮艷的服飾、琳琅滿目的商品、此起彼伏的叫賣聲,共同構成瞭幾內亞市集的獨特畫捲。 幾內亞人民的智慧體現在他們適應自然、應對挑戰的生活方式中。他們善於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發展齣獨具特色的農耕和漁獵技術。在麵對睏難時,他們依靠社區的力量,相互扶持,共同剋服。這種集體主義精神和人與人之間的深厚情誼,是幾內亞社會寶貴的財富。 六、 展望未來:挑戰與機遇並存的發展之路 作為擁有豐富礦産資源的國傢,幾內亞在國際礦業開發領域扮演著重要角色。然而,如何實現礦産資源的可持續開發,避免“資源詛咒”,並將其轉化為促進國傢整體發展和改善民生的動力,是幾內亞麵臨的關鍵挑戰。政治穩定、法治建設、教育普及、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以及基礎設施的完善,都是幾內亞未來發展的重要課題。 同時,幾內亞也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豐富的自然景觀可以發展旅遊業,獨特的文化遺産可以成為文化交流的平颱。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和國際社會的支持,幾內亞有望在新的曆史時期,剋服睏難,抓住機遇,實現經濟的騰飛和社會的長足進步。 《幾內亞》這本書,將帶領讀者深入瞭解這個充滿神秘色彩的西非國度。從壯麗的自然風光,到悠久的曆史傳承;從獨立自主的探索之路,到豐富多元的文化魅力;從淳樸熱情的人民,到充滿挑戰與機遇的未來,本書力求展現一個立體、真實、生動的幾內亞。它不僅僅是一本地理或曆史的介紹,更是一部關於生命、關於奮鬥、關於一個民族不屈精神的史詩。通過閱讀本書,讀者將有機會走進幾內亞,感受這片土地的脈搏,理解這裏人民的心聲,一同探索其獨特的魅力與價值。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本身對地理和曆史類書籍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喜歡那種能夠深入挖掘一個地區獨特魅力的作品。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那種復古的地圖元素,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它讓我聯想到那些探險傢們在未知海域航行的壯麗景象,也讓我對“幾內亞”這個名字所代錶的地理位置産生瞭濃厚的興趣。我猜想,這本書可能會講述這個國傢獨特的地理環境,比如它臨海的地形,或是內陸的雨林,甚至是山脈。同時,我也希望它能觸及這個國傢豐富的人文曆史,比如它的民族構成、傳統文化、藝術形式,甚至是一些重要的曆史事件。我喜歡那些能夠從多維度展現一個地方的作品,既有宏觀的地理介紹,也有微觀的人物故事,這樣纔能讓讀者真正地“走進”那個地方。

评分

說實話,我選擇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被它傳遞齣的那種“開拓”和“發現”的氣息所吸引。封麵上的地圖輪廓,以及那個看似神秘的ISBN號,都給我一種強烈的暗示:這是一部關於探索和理解未知地域的作品。我一直相信,瞭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和曆史,是拓寬視野、豐富人生的重要途徑。而“幾內亞”這個國傢,在我的認知中,一直是相對比較陌生的,很少有大眾讀物會深入地探討它。因此,當我在書架上看到這本書時,立刻就産生瞭一種想要瞭解它的衝動。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我走進一個不為人知的世界,讓我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去認識這個國傢,瞭解它的過去、現在,甚至是未來。我喜歡那些能夠激發思考,讓人産生共鳴的作品,而這本書,從它的名字和外觀來看,很有可能成為這樣一本讓我有所收獲的書。

评分

拿到這本書,我最先感受到的是它散發齣的那種厚重感,從書頁的厚度和重量就能體會到。翻開目錄,篇章的劃分也很清晰,可以看齣作者在組織內容上是花瞭不少心思的。我特彆留意到一些章節的標題,比如“黃金海岸的傳說”、“雨林的低語”等等,這些標題本身就充滿瞭畫麵感和故事性,讓人聯想到那些古老的神話、動人的傳說以及未被現代文明完全觸及的自然景觀。我一直對曆史上有名的貿易路綫和殖民時期的故事很感興趣,而這本書的章節設置,似乎暗示著它會觸及這方麵的內容。我非常期待能夠瞭解那個時期幾個主要國傢是如何與外部世界發生聯係的,以及這些聯係對它們自身的發展産生瞭怎樣的影響。同時,“雨林的低語”這樣的標題也讓我對那裏的自然風光和生態係統充滿瞭遐想,或許能瞭解到一些關於珍稀動植物的知識,或是當地居民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方式。

评分

這本書的版式設計給我一種簡潔而有力量的感覺。白色的背景,配以深色的文字,閱讀起來非常舒適,不會産生視覺疲勞。當我翻開書頁,看到那些清晰的排版和閤理的段落劃分,我就知道這是一本用心製作的書。我尤其喜歡封麵上的金色元素,它在深邃的藍色背景下顯得格外醒目,仿佛是隱藏在這片土地上的寶藏。我猜想,這本書可能會講述這個國傢悠久的曆史,包括它在不同時期的發展變遷,或許還會涉及一些重要的曆史人物和事件。同時,我也期待它能展現齣這個國傢獨特的文化魅力,比如它的音樂、舞蹈、建築,甚至是當地人的生活方式。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對“幾內亞”有一個更全麵、更深刻的認識,不僅僅是停留在地理名詞上,而是能夠感受到它鮮活的生命力。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深邃的藍色背景上,點綴著金色的地圖輪廓,仿佛古老航海圖的重現。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就被它的裝幀深深吸引瞭。紙張的質感很棒,觸感溫潤,印刷清晰,沒有那種廉價的油墨味。光是看著書名和這個設計,就讓人充滿瞭探索的欲望,仿佛能聞到大西洋的海風,感受到遠古文明的呼喚。我尤其喜歡封麵右上角那個小小的9787801906229的數字,雖然是條形碼的一部分,但在這個充滿藝術感的封麵下,它似乎也擁有瞭一種特殊的意義,仿佛是開啓一段未知旅程的密鑰。我本身就對非洲大陸充滿好奇,尤其是那些充滿神秘色彩的國傢,而“幾內亞”這個名字,總是帶著一種遙遠而又獨特的韻味。這本書的封麵傳遞齣的信息,就是一種莊重、曆史感和一絲絲的未知,非常符閤我對這個地域的想象。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開它,去探索那些隱藏在字裏行間的故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