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彩色電視機原理與維修
:23.90元
售價:16.3元,便宜7.6元,摺扣68
作者:劉文娟,張洪寶
齣版社:經濟科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505889224
字數:359000
頁碼:223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41kg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對技術人纔的需求越來越迫切,也對技術人纔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提齣瞭更高的要求。相應地,職業學校的教材內容和教學方法也在不斷地調整。
本書是職業學校電子電器專業的一門技術課程教材。本書的編寫依據目前職業學校學生的實際,簡化理論教學,突齣能力培養,著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分析問題的思維能力,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本書既覆蓋瞭教學知識點,體現瞭時代特徵,又增加瞭一些實用的新知識、新技術。在文字上力求通俗易懂,降低理論難度。
本書內容主要包括電視信號的發射和接收,彩色電視機圖像和顯像原理,彩色電視機的基本構成,調諧器電路,中頻電路,伴音電路,亮度、色度信號處理電路,行掃描電路,場掃描電路,電源電路,色輸齣與顯像管電路,彩電遙控電路,大屏幕彩電的結構特點,彩色電視機的新技術和彩色電視機的故障檢修等。
作為一名資深電子發燒友,我對市麵上各種技術書籍都有所涉獵,但很少有能將復雜電路原理講解得如此清晰流暢的。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其深入淺齣的敘事風格。它沒有迴避那些高深的電子學理論,比如色度副載波的生成、矩陣解碼的過程,而是巧妙地將這些理論融入到實際的電路模塊分析中。我特彆欣賞它在講解顯像管(雖然現在已經很少見瞭,但作為原理學習依然重要)工作機製時所采用的類比手法,將電子束的偏轉和色彩混閤的過程描繪得如同視覺藝術一般生動。讀完相關的章節,我對於老式CRT電視如何實現顔色還原有瞭全新的理解,這遠非簡單的“紅綠藍三基色相加”所能概括。它對不同製式(NTSC、PAL、SECAM)在色彩處理上的細微差異也做瞭對比分析,這對於理解現代數字顯示技術的發展脈絡也提供瞭很好的曆史參照。
评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非常“踏實”,沒有那種故作高深的晦澀感,但絕對也不是膚淺的入門讀物。它平衡得恰到好處。我嘗試用它來指導我調試一些基於DSP的圖像處理闆卡,雖然電視機原理和現代數字闆卡在實現上有代差,但其核心的圖像處理流程、色彩空間的轉換邏輯是相通的。書中對模擬信號處理的那些精妙設計,比如對噪聲的抑製技巧,在理解數字降噪算法時也提供瞭極佳的啓發。我發現,很多看似是“老技術”的東西,其背後蘊含的工程智慧是永恒的。對於任何想要深入理解現代顯示設備核心技術的人來說,這本書都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基石,它提供的知識框架是如此穩固,足以支撐後續對更先進技術的學習與探索。
评分坦白說,我最初買這本書是衝著“維修”二字來的,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快速解決疑難雜癥的“偏方”。然而,這本書帶給我的遠超於此。它更像是一部關於“電視信號鏈”的百科全書。前幾章對射頻接收、調諧和解調部分的處理,簡直可以拿來當作通信原理的案例教材。它詳盡地分析瞭為什麼在特定天氣或地理環境下信號會産生乾擾,以及這些乾擾是如何滲透到視頻處理流程中的。更讓我驚奇的是,它對電源部分的分析極其深入,不僅僅是告訴你濾波電容要怎麼換,而是深入到開關電源拓撲的穩定性分析。這種從基礎理論到故障現象的完整閉環講解,使得我對電視機這個復雜的係統有瞭一種宏觀而微觀的認知,讓我不再滿足於“修好它”的錶層目標,而是渴望理解“它為何會工作,以及如何纔能工作得更好”。
评分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也體現瞭作者的匠心獨白。紙張的質量上乘,即便是印刷復雜的電路圖和波形圖,綫條也銳利清晰,油墨附著力強,長時間翻閱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尤其值得稱贊的是,書中大量的插圖並非簡單的示意圖,而是高精度、帶有詳細元件標注的實際電路剖視圖。比如,在介紹伴音中頻放大電路時,它不僅給齣瞭原理圖,還配上瞭實際PCB闆上的元件布局圖,這對於初學者在實際動手拆解設備時進行對位參考至關重要。很多技術書籍,電路圖和實物圖是脫節的,讓人在查找對應元件時無從下手,這本書則很好地解決瞭這個問題。這種對細節的執著,體現瞭作者對“維修”這門手藝的敬畏之心。
评分這套書真是讓人眼前一亮,雖然我不是專門搞電子技術的,但翻開這本《彩色電視機原理與維修》後,裏麵的圖文講解方式讓我這個門外漢也覺得輕鬆不少。它不像那些教科書一樣乾巴巴的,而是非常注重實戰操作。記得有一次傢裏的老電視機突然花屏瞭,我趕緊找來這本書,書裏關於信號處理和色彩平衡的部分講得極其透徹。特彆是它對不同故障模式的診斷流程描述得細緻入微,一步步教你如何排除乾擾源。我按照書上的步驟,對照著電路圖檢查瞭幾個關鍵的電容和晶體管,雖然最後發現是更小的元件齣瞭問題,但整個排查思路的建立,完全得益於這本書構建的邏輯框架。很多維修手冊隻是給齣故障代碼,讓人摸不著頭腦,而這本書更像是請瞭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技師在你身邊手把手指導,讓你不僅知道“怎麼做”,更明白“為什麼這麼做”。那種成就感,比起直接換一個零件瞭事要來得紮實得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