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 |||
| 書名 | 華東野外觀花手冊 | ||
| 作者 | 李敏, 劉軍著 | ||
| 定價 | 39.8元 | ||
| ISBN號 | 9787534972034 | ||
| 齣版社 | 河南科學技術齣版社 | ||
| 齣版日期 | 2015-02-25 | ||
| 版次 | 1 | ||
|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 |||
| 裝幀:精裝 | 開本:32開 | 重量:0.4 | |
| 版次:1 | 字數:215000 | 頁碼: | |
| 插圖 | |
| 我地域遼闊,橫跨寒溫帶、溫帶、帶和熱帶,囊括瞭全球除極地凍原以外的所有主要植被類型,有草原、荒漠、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針葉林、高原高寒植被等,僅有花植物有近3萬種,是世界野生植物資源為豐富的之一,被譽為“世界園林之母”。 中植物圖像庫(.plantphoto.)自2008年建站以來,得到各界學者、友人的大力支持,注冊用戶達23 000餘人,共享各類植物彩色照片200萬餘幅,涵蓋瞭中野生植物一半以上的種類。我們從中精選齣具有重要觀賞價值的野生花卉2 000餘種,照片6 500餘幅,按照我七大行政地理分區,分為華北、東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南、西北七冊齣版。在物種選擇上盡可能地包括本地區具有觀賞價值的野生花卉,同時為兼顧在科屬水平上的代錶性,同屬植物僅收錄其常見到的物種。本冊收錄瞭華東地區具有重要觀賞價值的野生花卉91科267屬441種,其中230種為主要描述種,重點介紹瞭植物的分類、識彆特徵、花期和分布等信息,部分物種還選取瞭與其形態上相似的1~2個相近物種進行瞭簡要描述。 為方便查找使用,本手冊按照花色和花型為序編排。需要特彆說明的是,植物花朵萬紫韆紅,部分物種花色變異豐富多彩,我們將花瓣主要的顔色分為白、黃、橙、紅、紫、藍、棕、綠等八種顔色予以索引,請使用時在相近的顔色中查閱。部分花型也僅是看起來像或者接近的花型,而非科學分類,部分可能顯得比較牽強,請使用者注意辯證看待。本手冊還配有常用術語圖解、本地區野生花卉資源等專題性說明,文後還有中文名索引、拉丁名索引等。希望本書能成為您野外郊遊識彆植物的好參謀。 由於編者時間及精力有限,準備和推敲不夠,錯誤、疏漏及缺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中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李 敏 ——浙江大學 劉 軍 |
| 目錄 | |
| 內容提要 | |
| 《華東野外觀花手冊》精選華東野生花卉種類441種介紹。內容包括前言、術語及使用指南、正文、中文索引、學名索引 、緻謝、參考文獻、攝影者等。正文每個主要種加0-2個相近種,介紹學名、彆名、科屬、形態、生境、花期、全分布圖,相近種簡要介紹識彆要點。 |
| 編輯推薦 | |
| 中野外觀花係列圖書主編早在2009年編寫瞭野外觀花手冊,針對讀者普遍反映介紹種類少,見到的野花在書中查不到的問題,策劃本套叢書,本套書主編均為**實力與人氣新生代科普作。本套書一改以往隻是介紹一二百種野花,涵蓋瞭2000餘種,一套書在手,不論您是在城市周邊、郊外田間、還是知名的不知名的山區、景點,都能夠讓您查到您所碰到的野花,本套書小開本口袋書,隨身攜帶,按花色、花型編排,快速查閱!推薦成套購買。 中野外觀花係列圖書: href='#' target='_blank'>《華北野外觀花手冊》 href='#' target='_blank'>《東北野外觀花手冊》 href='#' target='_blank'>《華南野外觀花手冊》 href='#' target='_blank'>《西南野外觀花手冊》 href='#' target='_blank'>《西北野外觀花手冊》 href='#' target='_blank'>《華中野外觀花手冊》 中野外觀花係列套裝書: href='#' target='_blank'>《中野外觀花係列(7分冊)》 href='#' target='_blank'> |
| 作者介紹 | |
| 李敏,男,網名光敏,中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物種信息與快速鑒定研究組工程師,主要負責植物圖像庫與數字植物係統研發,緻力於植物分類學成果的應用開發與推廣。主持建設瞭中植物圖像庫、中在綫植物誌、植物百科、中植物物種信息係統、中數字植物園等係列網站及信息係統。近年在研究所135部署下開發瞭《中植物誌》手機版等應用産品,與深度學習研究院閤作開發瞭“拍花識植物”圖像模式識彆應用等。開發的《植物園伴侶》移動應用創意獲得“屆中科學院移動互聯網應用青年創意大賽”創意類一等奬。 主持開發的 “中數字植物園”網站被評為“2013年度中科學院科普網站”。主編或參編專著7部。 |
| 序言 | |
我是一個從小就對植物特彆感興趣的人,尤其喜歡那種隨處可見、卻又常常被我們忽略的野花野草。很多時候,看到一些漂亮的小花,雖然喜歡,但總是叫不上名字,感覺心裏空落落的。這本《華東野外觀花手冊》的齣現,就像給我打開瞭一扇新的窗戶,讓我對身邊的自然有瞭更深的理解和認識。 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非常貼近實際的應用場景。它不是那種隻適閤在實驗室或者溫室裏使用的厚重圖鑒,而是真正考慮到我們這些普通愛好者在戶外使用的情況。書中的插圖和照片都非常清晰,而且標注也非常準確,即使是在光綫不太好的情況下,也能大緻辨認齣花朵的輪廓和顔色。更重要的是,它的文字描述非常簡練,不會用太多專業術語,而是用大傢都能理解的語言來介紹花的特點。比如,它會告訴你這朵花“像不像小鈴鐺”,或者“它的葉子摸起來是什麼感覺”,這些細節上的描述,對於一個新手來說,簡直是太有幫助瞭!我曾經拿著它去公園散步,看到一叢不知名的小黃花,對照著書裏的圖片和描述,很快就找到瞭對應的條目,原來它是一種常見的野草,但名字卻那麼好聽。這種“學以緻用”的滿足感,真的非常棒。
评分作為一名對自然充滿熱情的徒步愛好者,我對“在路上”的視覺體驗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這次偶然翻閱《華東野外觀花手冊》,真可謂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花卉識彆指南,更像是一本精心打磨的“野外伴侶”,將理論知識與實踐觀察巧妙地融閤在一起。 我特彆欣賞它在描述上的細膩和人性化。書中關於每一種花的介紹,不僅提供瞭準確的科屬和分布信息,更妙的是,它還穿插瞭許多關於這些植物的“小故事”——它們的民間俗名、古人如何利用它們、或者它們在當地傳說中的地位。這些人文色彩濃厚的點綴,讓原本可能枯燥的植物學知識變得生動有趣,仿佛每一朵野花背後都有一個等待被發掘的故事。在一次郊遊中,我憑著書中的提示,在路邊發現瞭一種之前從未留意過的小野花,書裏描述它“在夏日午後,隨風輕輕搖曳,宛如一位羞澀的少女”,這種形象的比喻,讓我瞬間對它産生瞭親切感,也更容易記住它的特徵。這種超越純粹辨識的體驗,是很多其他書籍難以提供的。
评分我對中國傳統文化和植物的聯係一直很感興趣,尤其是那些在文學作品中被提及,但我們卻鮮有耳聞的野花野草。這本《華東野外觀花手冊》恰好滿足瞭我這種“尋根”的渴望,它讓我看到瞭那些古老文字背後鮮活的生命。 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它不僅僅是一本植物的“識彆手冊”,更是一本“文化手冊”。它在介紹每一種植物時,都會附帶一些與之相關的曆史典故、詩詞歌賦,甚至是一些民間傳說。這使得我在翻閱這本書時,仿佛穿越瞭時空,與那些古代文人墨客一同漫步在田野山間,感受著他們筆下的草木情懷。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一些“藥用植物”的介紹,它不僅僅是簡單羅列瞭藥效,而是會追溯其曆史淵源,講述它在古代醫學中的地位和應用。這讓我對這些植物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也讓我更加敬畏大自然的饋贈。在一次鄉村旅行中,我意外發現瞭一株書中提到的“祛風止痛”的野草,不僅對它的形態有瞭清晰的認識,更瞭解瞭它在當地民間流傳的藥用方法,這種將知識與生活相結閤的體驗,讓我覺得非常有意義。
评分我是一名對自然攝影充滿熱情的愛好者,總是在尋找那些能夠為我的作品增添獨特韻味的素材。無意中在書店看到瞭這本《華東野外觀花手冊》,我可以說,它完全超齣瞭我原本的期待,甚至可以說,它為我打開瞭一個全新的攝影視角。 我一直覺得,攝影不僅僅是記錄,更是錶達。而《華東野外觀花手冊》就提供瞭一個極佳的錶達的“語言”。書中關於每一種植物的介紹,除瞭基本的形態特徵,還包括瞭它們最常齣現的生境、最佳的觀賞季節,甚至連一些“拍攝小貼士”式的建議都含蓄地包含在內。例如,對於某種喜歡生長在光影斑駁的林下的花朵,書中會提及它“喜半陰環境”,這對於攝影師來說,就意味著它在清晨或傍晚的陽光穿透樹冠時,會呈現齣最迷人的光影效果。書中對色彩的描繪也極其到位,對於我這樣需要捕捉微妙色彩變化的攝影師來說,這簡直是福音。我曾根據書中對一種藍色野花的描述,找到瞭它在清晨露珠映襯下的絕佳拍攝時機,照片的效果遠超我以往的任何嘗試。它讓我意識到,原來那些不起眼的小野花,經過恰當的觀察和記錄,也能成為鏡頭下動人心魄的主角。
评分這本《華東野外觀花手冊》簡直是我近期最驚喜的發現!作為一名業餘愛好者,我一直對傢門口那些不起眼的小野花充滿好奇,但苦於沒有係統性的指導,常常隻能憑著模糊的印象和網上的零散信息瞎猜。這本書的齣現,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把我從迷茫的野外拉迴瞭清晰的知識海洋。 首先,它的編排方式非常直觀。它不像很多植物圖鑒那樣,上來就堆砌一堆晦澀的學名和復雜的分類,而是直接從“你可能在什麼地方看到它”這個更貼近實際觀賞體驗的角度齣發,比如“山坡草地”、“河邊濕地”、“林下陰影”等等。這種分類方式瞬間就拉近瞭我和書的距離,感覺它就是為我量身定做的。翻開任意一頁,鮮艷而清晰的野花照片撲麵而來,雖然是野花,但照片的質量很高,色彩還原真實,細節紋理都看得清清楚楚。旁邊的文字描述也簡潔明瞭,避開瞭不必要的術語,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瞭花朵的形態特徵、生長習性,甚至還有一些關於它在當地生態中的作用的趣味介紹。這讓我在野外觀賞時,不再是茫然的“看個熱鬧”,而是能帶著問題去觀察,去辨認,每一次的發現都充滿瞭成就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