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目錄 古典主義時期(1750—1820)第-部分 古典主義時期社會、政治、文化背景及音樂的特徵 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 社會、政治背景 啓濛運動的影響 新古典主義 在雕刻上的錶現 在建築上的錶現 早期的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對音樂生活的影響 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觀 古典主義時期音樂特性 前古典(Pre-Classic)時期 古典主義盛期(High Classic) 音樂的語言特性 織體 鏇律 節奏 調式 和聲 古典主義時期的裝飾音 古典主義時期歌劇與宗教音樂 歌劇的改革 喜歌劇的誕生 宗教音樂 約翰·弗雷德裏希·弗朗茲·布格繆勒 (Friefrich Bugmuller,1806—1874) 古典主義時期的主要音樂體裁 奏鳴麯式 室內樂 古典主義時期的小步舞麯 交響樂的誕生 獨奏協奏麯 3位偉大的維也納古典樂派音樂傢 弗朗茨·約瑟夫·海頓(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 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紮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 路德維希·範·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 古典主義時期的吉他音樂 六弦吉他的齣現 西班牙,吉他的聖地 西班牙的民間音樂—弗拉門科(Flamenco) 吉他中的車爾尼:卡爾卡西(Matteo Carcassi,1792—1853) 一一 吉他中的貝多芬:費爾南多·索爾(Fernando Sor,1778—1839)第二部分 10位偉大的古典主義時期作麯傢的影響 第-黃金時期 西班牙 費爾南多·索爾(Fernando Sor,1778—1839) 索爾的作品風格 迪奧尼西奧·阿瓜多·加西亞(Dionisio Aguado Garcia,1784—1849) 阿瓜多的吉他技巧 阿瓜多與索爾的友誼 意大利 莫洛·硃裏亞尼(Maur0 Giuliani,1781—1829) 費爾迪南多·卡路裏(Ferdinando Carulli,1770—1841) 馬迪奧·卡爾卡西(Matteo Carcassi,1792—1853) 尼科羅·帕格尼尼(Niccol6 Paganini,1782—1840) 法蘭西斯科·莫裏諾(1768—1847) 德國 卡爾(Leonhard von Call,1768—1815) 約瑟夫·庫夫納(Joseph Kuffner,1776—1856) 奧地利 安東·迪亞貝裏(Anton Diabelli,1781—1858)第三部分 古典吉他製作傢 古典吉他製作傢 斯陶芬(Staufer) 拉柯特(Lacote) 帕諾爾摩 托雷斯(Tortes) 埃爾南德斯(Hernandez) 豪斯(Hauser) 米格爾·羅德裏格斯(Miguel Rodriguez) 拉米雷斯(Ramirez) 埃斯特索·孔德(Esteso Conde) 弗萊塔(Fleta) 布謝(Bouchet)
邊看書,邊聽音樂,恍若隔世。猶如在一幅幅黑白照片和古城鎮之間穿梭,在滄海桑田間進行著輪迴,這便是上海音樂齣版社的精品圖書《古典吉他名作演奏指導》。該套書共分5冊:《萌芽時期到文藝復興時期》、《巴羅剋時期》、《古典主義時期》、《浪漫主義時期》、《近現代時期》,共計收錄瞭56位偉大作麯傢的200餘首吉他作品,並由國外演奏傢示範演奏,圖文並茂,盡滄桑而略顯意趣。
這既是一套難得的吉他發展史料和名麯工具書,也是一部由技藝精湛的演奏傢之手所描繪的音樂畫作。書中在分析不同時期吉他作品時,言簡意賅的講述瞭社會政治、文化背景對於音樂風格的影響和音樂特徵,以及樂器的沿革;同時還分析瞭作麯傢藝術情趣、取嚮和音樂風格特點等。為我們的學習、研究、演奏,提供瞭豐富的知識內容和立體的藝術想象空間,不再有“言之無物”的空洞錶象,和一堆無意義的音符堆砌。
對於使用者的建議:
1、 首先,這套書是言簡意賅的音樂史工具書,因為是以“古典吉他”為導嚮,所以部分史料並未逐一涉及,但這對於研究吉他已經提供瞭足夠的信息。
2、 第二,對照麯譜進行音樂欣賞。建議以每一本書為一個階段,邊對照作品,邊欣賞CD作品。以《浪漫主義時期》為例,可先閱讀文字資料,之後根據不同的時期背景選取樂麯進行欣賞,並尋找音樂特徵。
3、 第三,進行演奏實踐。相信對於很多吉他愛好者來說,看到本書的第-個願望,就是馬上可以演奏其中的樂麯。也許CD的示範演奏,可以提供一些樂麯的基本信息,幫助我們瞭解作品,同時還可以不加分析的進行模仿演奏。但事實上,對一個固定時期的作品進行全麵的分析,包括那個時代的音樂特徵、裝飾音的錶現方法、聲部的分離與組閤,然後再演奏,會是一個多麼瞭不起的事情。當然這都在每首樂麯中,進行瞭詳盡的描述和體現。
4、 第四,對教師而言,這是一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練琴的教材。如果學生厭倦瞭音樂史課堂上的說教,那麼就去聽CD吧,讓學生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樂麯,然後對照學習進度,羅列齣學習該麯的階段計劃,並監督實施,直到完成樂麯。
5、如果你對於日漸上漲的“世界名琴”的昂貴價格有所異議,建議仔細參考第-冊《萌芽到文藝復興時期》的附錄部分。其中一項收錄瞭“世界主要古典吉他製造商”,您可以登錄他們的網站,或直接同他們聯係。
《世說新語》:“阮光祿在剡,曾有好車,藉者無不皆給。有人葬母,意欲藉而不敢言。阮後聞之,嘆曰:吾有車而使人不敢藉,何以車為?遂焚之。”《古典吉他名作演奏指導》,無論從其思想性、學術性,還是知識性、藝術性的層麵上看,是為好書,令見者無不躍躍欲試,若無藉者,若無讀者,若無使用者,何為好書?不如焚之。
內容推薦閔元禔編著的《古典吉他名作演奏指導(附光盤古典主義時期1750年-1820年)》總結瞭古典吉他音樂的曆史以及古典主義時期1750年-1820年古典吉他音樂與當時社會的相互影響和作用。本書第-部分都探究瞭音樂與文學、美術、科學、社會以及政治事件之間的關係。第二部分著重介紹瞭10位偉大的古典主義時期作麯傢的影響,第三部分介紹瞭古典吉他製作傢,並獨具匠心地采用瞭綜閤藝術的方式,為每一位古典吉他教師、學生以及音樂愛好者呈獻瞭一份不可多得的音樂財富
| |
閔元禔編著的《古典吉他名作演奏指導(附光盤古典主義時期1750年-1820年)》總結瞭古典吉他音樂的曆史以及古典主義時期1750年-1820年古典吉他音樂與當時社會的相互影響和作用。本書第I部分都探究瞭音樂與文學、美術、科學、社會以及政治事件之間的關係。第二部分著重介紹瞭10位偉大的古典主義時期作麯傢的影響,第三部分介紹瞭古典吉他製作傢,並獨具匠心地采用瞭綜閤藝術的方式,為每一位古典吉他教師、學生以及音樂愛好者呈獻瞭一份不可多得的音樂財富
這本教材的選麯真是太有品味瞭!我尤其欣賞它對早期古典主義時期那些吉他獨奏作品的挖掘和呈現。很多麯子我以前在其他教材裏根本沒見過,拿到這本書的時候簡直像發現瞭新大陸。編者顯然是下瞭很大功夫做瞭深入研究,不僅僅是把麯譜擺齣來,更重要的是在演奏指導部分,對指法、音色處理、甚至連揉弦的力度和時機都給齣瞭非常細緻的建議。比如,在處理某段巴洛剋風格的對位時,書裏特彆強調瞭兩個聲部之間清晰的層次感,這對於我這種剛開始接觸巴洛剋和古典過渡期作品的人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書中的排版清晰明瞭,譜號和指位標記都非常準確,即使是復雜的琶音段落,也能讓人一目瞭然。我感覺這不僅僅是一本練習麯集,更像是一堂量身定製的私教課,讓我對那個特定曆史階段的吉他藝術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和體驗。每次練習完,都覺得自己的技術和音樂性都有瞭質的飛躍。
评分我必須要贊揚一下這本書的“曆史教程”部分,這絕對是它區彆於市麵上其他純麯譜或技巧練習冊的最大亮點。作者並沒有僅僅停留在“這是哪個作麯傢的作品”這種膚淺的介紹上,而是深入探討瞭18世紀中後期吉他在歐洲的社會地位、樂器的形製演變,以及不同地區演奏風格的差異。比如,書中對卡爾·索爾和費爾南多·索爾之前那一代吉他大師的比較分析,非常到位。它解釋瞭為什麼早期的吉他作品對左手按弦的力度和右手撥弦的輕柔度有如此高的要求,這直接關係到當時樂器音量和音質的特點。這種背景知識的補充,極大地豐富瞭我的音樂視野,讓我明白每一次彈奏都不是孤立的,而是與那個時代的音樂審美緊密相連的。讀完這些文字,我再去看那些看似簡單的練習麯時,心裏就多瞭一份對曆史的敬畏感和更準確的音樂想象力。
评分說實話,我一開始有點擔心“演奏指導”會不會過於枯燥和學術化,但事實證明我的擔憂完全是多餘的。這本書的指導語言既專業又富有啓發性,絕不是那種乾巴巴的術語堆砌。作者在講解如何處理快速的音階跑動時,用瞭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將手指的動作比作水流的衝刷,強調的是流暢性和均勻性,而不是蠻力。這種生活化的描述一下子就讓我找到瞭感覺。更讓我驚喜的是,對於一些被傳統教材忽略的“音樂性錶達”的問題,比如如何處理休止符帶來的呼吸感,書裏也給齣瞭獨到的見解。它教你如何“聽見”沉默,這在追求完美技巧的練習中是極其重要的平衡點。這讓我的演奏不再隻是準確地彈奏齣音符,而是開始真正地“講述”音樂。
评分作為一名已經接觸古典吉他多年、尋求突破的進階學習者,我發現這本書的價值遠超齣瞭它作為一本教材的定位。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更具批判性的視角來看待古典主義時期的吉他文獻。書中對一些“著名”練習麯的指法選擇和指位轉換提齣瞭與主流教學法不同的建議,這促使我不斷地審視自己過去沿用多年的習慣,並進行有意識的調整和優化。這種鼓勵獨立思考、不盲目服從的教學態度非常吸引我。它像一麵鏡子,讓我看到瞭自己演奏中那些潛藏的、不符閤曆史語境的“現代”陋習。最終,它幫助我找到瞭一個更貼閤樂麯原貌的、更具時代感的音色基調。這本書絕對是那種需要反復研讀、每次都會有新發現的深度學習資料。
评分這本書的編排邏輯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典範!它不是按照作麯傢或者年代隨便堆砌麯子,而是建立瞭一個清晰的學習路徑。從最基礎的單音鏇律訓練開始,循序漸進地引入多聲部寫作的挑戰,然後逐步過渡到需要更高技巧的奏鳴麯式片段。我特彆喜歡它對特定技巧的“模塊化”訓練。例如,在介紹完一個特定的連奏技巧後,緊接著就會安排幾首專門用來強化這個技巧的短小練習麯,確保學習者能夠快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演奏能力。這種結構設計讓我的練習效率大大提高,不再像以前那樣盲目地從頭練到尾。每次完成一個模塊的學習,我都能明顯感覺到自己的手指更協調、對樂譜的理解更深入。對於需要係統提升古典吉他基本功的人來說,這套漸進式的設計是無價之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