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屬於《川味居傢廚房》叢書係列。該係列書籍主要針對普通的傢庭烹飪愛好者齣版,選取川菜中或為大眾喜聞樂見,或為川菜界中的不朽經典的菜品,采用一菜一圖、全四色印刷的形式齣版,適閤傢庭烹飪愛好者參考使用。本冊內容包含火鍋、乾鍋、砂鍋等用“盆狀器皿”裝盛的菜肴。
陳夏輝 重慶小洞天飲食(集團)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經濟師,重慶市烹協餐飲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曾與人閤編《四川烹飪基礎教材》、《仿葷素食》;參加瞭《川菜烹飪事典》的編寫,任編委、執筆人;曾與人閤編《重慶江湖菜》、《重慶江湖小吃》;主持創製的“三國宴”赴颱灣省參加2000年“颱北中華美食展特彆展”;且入典《中華烹飪名人大典》、《世界華人突齣貢獻專傢名典》。 陳小林,中式烹調**技師。重慶電視颱《食在中國》欄目顧問,《食海》雜誌專欄作傢,策劃、主編齣版瞭多部烹飪圖書。
1 毛肚火鍋
2 鴛鴦火鍋
3 大河魚火鍋
4 牛肉火鍋
5 魚頭美蛙鍋
6 泡椒火鍋
7 老鴨蹄花鍋
8 烏雞甲魚鍋
9 玉珠肥腸鍋
10 酸蘿蔔老鴨湯鍋
11 酸菜鯰魚鍋
12 什錦羊雜鍋
13 牛尾湯鍋
14 香辣鵝掌鍋
15 什錦山菇鍋
16 花江狗肉
17 附片羊肉鍋
18 烏江魚
19 肚子雞
20 燒雞公
21 啤酒鴨
22 郵亭鯽魚
23 肥腸魚
24 竹筍雞
25 葷豆花
26 海陸空
27 龍鳳湯鍋
28 毛血旺
29 沸騰魚
30 沸騰蝦
31 蹄花湯鍋
32 石烹鯰魚
33 石烹雞雜
34 乾鍋肥牛
35 乾鍋茶樹菇
36 砂鍋仔兔
37 海鮮一品鍋
38 鍋仔羊三樣
39 鍋仔雜辦
40 砂鍋三結義
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僅是關於川菜的知識,更是一種烹飪的情感連接。我一直認為,真正的美食,離不開溫暖的傢庭氛圍。而這本書,恰恰捕捉到瞭這一點。它所介紹的菜譜,大多是適閤傢庭聚餐,或是日常餐桌上的傢常菜,沒有那些過於復雜的擺盤和造型,更注重的是味道的真實和情感的傳遞。作者在分享菜譜的同時,也穿插瞭一些關於傢庭、關於生活的小故事,讓我在閱讀時,仿佛置身於一個充滿愛意的廚房,和作者一起,享受著烹飪帶來的樂趣。我最喜歡的是書中關於“辣子雞”的講解,作者詳細地介紹瞭如何讓雞塊炸得酥脆,如何讓辣椒和花椒的香氣充分釋放,我按照他的方法做齣來,香辣過癮,傢人吃瞭都贊不絕口,瞬間就把我從一個廚房小白變成瞭一個小小的“川菜達人”。這本書讓我覺得,烹飪不僅僅是為瞭滿足口腹之欲,更是一種與傢人分享愛和溫暖的方式。它讓我更加熱愛生活,也更加熱愛在傢做飯這件事。
评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走進瞭一個溫暖又充滿煙火氣的川味傢庭廚房。我不太會做飯,尤其害怕處理那些看起來很復雜的調味料和烹飪技巧。但是這本書的語言風格特彆友好,沒有那些專業術語,讀起來就像是和朋友聊天一樣,輕鬆又有趣。作者很擅長用生活化的語言去解釋一些烹飪原理,比如為什麼需要“焯水”,為什麼“勾芡”會讓菜肴更濃鬱,這些我之前一直模糊不清的概念,在這本書裏都得到瞭清晰明瞭的解答。而且,我發現書中有很多菜品都是我小時候媽媽做過的味道,比如那個“傢常燒雞”,雖然聽起來普通,但按照書裏的步驟做齣來,味道真的太地道瞭!還有那個“香鍋牛雜”,我一直覺得這是外麵餐廳的特色菜,沒想到在傢也能做得這麼好吃,而且味道絲毫不遜色!這本書讓我覺得,原來地道的川菜,並不一定需要多麼昂貴的食材,也不需要多麼高超的技巧,很多時候,隻需要掌握好傢常的做法和一些小訣竅,就能做齣讓人迴味無窮的味道。它讓我重新找迴瞭對傢常菜的信心,也讓我對川菜有瞭新的認識。
评分我一直對川菜有著莫名的情愫,尤其是那種麻辣鮮香的口感,總能勾起我深深的食欲。然而,嘗試在傢復刻這些美味卻屢屢受挫,總覺得少瞭點什麼。這本書的齣現,無疑是一場及時雨。我被書中對食材的選擇和處理方式的細緻講解所吸引,比如對於不同部位的肉類如何進行醃製,如何纔能最大程度地去除肉類的腥味,這些細節的處理,是決定一道菜成敗的關鍵。作者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食材和步驟,而是深入淺齣地講解瞭背後的烹飪邏輯。例如,在講解“魚香肉絲”時,作者花瞭很大的篇幅去分析魚香汁的構成,以及如何調配齣恰到好處的酸甜鹹辣,這讓我對“魚香”有瞭全新的理解。書中的圖片質量也非常高,每一張都色彩飽滿,細節清晰,仿佛能聞到菜肴的香氣。我嘗試做瞭其中的“乾煸豆角”,之前我做總是軟趴趴的,這次按照書裏的方法,高溫快炒,豆角吃起來脆脆的,而且乾香十足,真的讓我驚艷到瞭!這本書不僅教會瞭我烹飪技巧,更讓我體會到瞭川菜的博大精深。
评分這真是一本讓我驚喜的書!我一直覺得在傢做川菜是一件很睏難的事情,總覺得火候、調味都把握不好,味道總是不對。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從一開始,作者就用非常親切的語言,把那些聽起來很復雜的川菜步驟,拆解成瞭易於理解的、甚至有些可愛的講解。我記得其中一個關於如何炒齣“鍋氣”的章節,作者不是乾巴巴地講理論,而是用一個生動的比喻,讓我瞬間就明白瞭其中的奧秘。而且,這本書的排版設計也特彆用心,每一道菜的步驟都配有清晰的大圖,色彩鮮艷,讓人一看就食欲大增。我跟著書裏的步驟,第一次嘗試做瞭麻婆豆腐,結果驚艷瞭我和傢人,那鮮香麻辣的味道,簡直比外麵餐廳做的還要好吃!還有那個豆瓣魚,我之前做過幾次,都覺得腥味沒去乾淨,這次按照書裏的方法,用紅油和豆瓣醬煸炒到齣紅油,再放入魚,味道簡直絕瞭!這本書讓我覺得,原來在傢復刻地道的川味,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遙不可及。它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川菜大廚,手把手地教你,充滿耐心和鼓勵,讓你在廚房裏也能感受到烹飪的樂趣,並且收獲滿滿的成就感。
评分我最近迷上瞭在傢研究各種地方菜係,偶然間翻到瞭這本書,簡直是我的“寶藏”。我一直對川菜的麻辣鮮香情有獨鍾,但總覺得在傢做齣來的味道總差那麼一點點火候和精髓。這本書恰恰彌補瞭這一點。作者不僅僅是給齣一堆菜譜,更重要的是,他分享瞭許多關於川菜背後的小故事和烹飪心得。比如,在講到如何挑選和處理乾辣椒時,作者詳細介紹瞭不同品種辣椒的辣度和風味,以及如何根據菜肴的不同選擇閤適的辣椒,這讓我對川菜的辣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書中很多菜品都不是那些耳熟能詳的大菜,反倒是很多傢庭裏常做、卻又特彆考驗功底的小炒和傢常菜。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道“迴鍋肉”,作者對於豬肉的處理、豆瓣醬的炒製、以及配菜的搭配都講得非常細緻,我按照他的方法做齣來,肥而不膩,瘦而不柴,醬香味十足,傢裏的長輩都贊不絕口,說這是吃過最正宗的迴鍋肉!這本書真的讓我體會到,川菜不僅僅是辣,它蘊含著豐富的層次感和細膩的風味,而這些,都隱藏在每一個看似簡單的步驟和食材的選擇之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