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忠經詮解
定價:36.00元
作者:(東漢)馬融,吳守義
齣版社:開明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513133845
字數:267500
頁碼:220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通過原文親近原典,感受國學之美。
★疑難字詞析疑辯難,增進對字詞典故的理解記憶。
★逐字逐句,對原文進行白話轉譯,疏通文意,幫助理解。
★從作者的人生經驗齣發,旁徵博引,深入淺齣,讓人對原文主旨更加心領神會。
★結閤古今名人軼事,觸類旁通,增強理解。
內容提要
“忠”是古代儒傢學說的重要內涵與範疇。“忠孝兩全”,是古代對一個人*的評價。《忠經》中體現的“忠”,要點在於“一其心”,忠的作用是“為國之本,何莫由忠,忠能固君臣,安社稷,感天地,動鬼神,而況於人乎”。《忠經》對於不同等次的人,提齣瞭不同的忠的要求,上至君王,下至平民,須各盡其忠。《忠經詮解》所講的“忠”,主要是從《忠經》的原文和譯文中闡發對忠的理解。該書在敘述方麵弱化瞭古代統治階級大肆宣揚的忠君思想,並將古人“忠”的智慧運用到現代社會當中。因為在當今社會,忠於自己所從事的事業,對於一個人來說是成功的前提。
目錄
作者介紹
馬融(79年—166年),字季長。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東北)人。東漢時期經學傢,東漢名將馬援的從孫。曆任校書郎、郡功曹、議郎、大將軍從事中郎及武都、南郡太守等職,後因得罪大將軍梁冀而被剃發流放,途中自殺未遂,得以免罪召還。再任議郎,又在東觀校勘儒學典籍,後因病離職。延熹九年(166年),馬融去世,享年八十八歲。唐代時配享孔子,宋代時被追封為扶風伯。
馬融一生注書甚多,注有《孝經》、《論語》、《詩》、《周易》、《三禮》、《尚書》、《列女傳》、《》、《淮南子》、《離騷》等書,皆已散佚,清人編的《玉函山房叢書》、《漢學堂叢書》都有輯錄。另有賦頌等作品,有集已佚,明人輯有《馬季長集》。他尤長於古文經學。設帳授徒,門人常有韆人之多。他不拘於儒者的禮節,“居宇器服,多存侈飾。嘗坐高堂,施絳紗帳,前授生徒,後列女樂。”盧植、鄭玄等都是其門徒。
文摘
序言
說實話,一開始我對這種“詮解”類的書籍是持保留態度的,總擔心它會變成故作高深的學術說教。但這本書的文字風格齣乎意料的流暢和富有張力,它有一種獨特的敘事魅力,將那些看似枯燥的理論講解得生動有趣,讀起來完全沒有壓力。特彆是某些關鍵段落的翻譯和現代語境的對照,處理得非常巧妙,讓人能夠立刻領會其精髓,並思考其對當代社會治理的藉鑒意義。那位東漢的作者,其文字功底深厚,寥寥數語便能勾勒齣宏大的思想圖景,而後的注解者又精準地填補瞭曆史背景的缺失,兩者配閤得天衣無縫,簡直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我常常讀完一段,會停下來,細細品味那種字裏行間的古人之風骨,感覺自己的心性也仿佛受到瞭洗滌,變得更加沉靜和堅韌。
评分我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接觸到這本書的,當時正為某個曆史事件的動機感到睏惑,總覺得現有史書的解釋太單薄瞭。這本書以其獨特的視角和紮實的考據,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解讀框架。它不僅僅是文字的解釋,更像是一部深入到當時社會肌理和士人精神世界的探險指南。書中的某些論點,挑戰瞭過去我固有的認知,迫使我重新審視許多被奉為圭臬的曆史定論。我特彆欣賞它對“中正平和”思想的細緻描摹,那不僅僅是一種道德要求,更是一種處理復雜人際關係和政治博弈的智慧。對於曆史研究者或者對古代士人生活哲學感興趣的普通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多維度的觀察口,能讓你看到那個時代知識分子是如何看待“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的內在聯係,實在是一部極富洞察力的著作。
评分我最近在研究古代的倫理思想,特彆是那些影響瞭後世儒傢學說的早期文本,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雪中送炭。它並非那種晦澀難懂的古文堆砌,而是通過極具條理性的注釋和闡發,將深奧的哲理剖析得淋灕盡緻。閱讀過程中,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們在解讀經典時所秉持的那種嚴謹與虔誠,他們似乎並沒有試圖用自己的臆測去改變原意,而是像一麵清晰的鏡子,忠實地映照齣文本背後的精神內核。尤其是在涉及一些關鍵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時,引用的古代典籍和前人注疏都非常到位,形成瞭一個相互印證的網絡,使得整個論述邏輯嚴密,無懈可擊。對於希望深入探究國學根源,而非僅僅停留在錶麵概念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的視角是極其寶貴且富有啓發性的,它真的幫我搭建起瞭一座連接古今智慧的橋梁。
评分這本書的收藏價值和閱讀價值兼具,讓我非常滿意。它所收錄的文本,在今天看來,依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指導意義,它提醒著我們,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做人的根本和為政的準則,總有一些永恒不變的價值坐標。我喜歡它在注釋中展現齣的學術謙遜,沒有絕對化的斷言,而是提供多重考量,這對於培養批判性思維至關重要。翻閱時,總能感受到一種曆史的厚重感和智者的沉靜,仿佛在與古人促膝長談,探討人生的終極意義。這本書的字體和版式設計非常適閤精讀,每一頁都像是精心布局的園林,引導著讀者的目光在重點和次要信息之間自然流轉,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吸收瞭大量的知識,而不是被信息流淹沒。它不是那種讀完就束之高閣的書,而是會時常拿齣來翻閱、思考,每次都有新的感悟,這纔是好書的真正價值所在。
评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很有心思,封麵材質摸起來很有質感,那種微微泛著光澤的紙張,讓人愛不釋手。尤其是那個燙金的書名和作者信息,在光綫下閃爍著低調的奢華感,一下子就把這本書的厚重感和曆史感襯托齣來瞭。內頁的紙張也選得非常講究,米白色的紙張,字跡清晰,排版疏密得當,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覺得眼睛疲勞。這種對實體書的尊重和用心,現在很多齣版物裏已經很少見瞭,讓人感覺這不是一本簡單的書,而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裝訂得也非常牢固,厚厚的書脊挺括有力,完全不用擔心翻開後會散架,感覺這本書可以陪伴我很多年。總的來說,光是捧在手裏的感覺,就已經值迴票價瞭,足以看齣齣版社在細節上的極緻追求,絕對是送禮或自藏的上品之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