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新聞攝影:圖片社時代

四十年新聞攝影:圖片社時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法] 米歇爾·賽邦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6 前言
从凡尔赛到奇迹宫
阿兰·热内斯塔尔(Alain Genestar)
8 一个世纪以来的新闻摄影图片社
米歇尔·波什(Michel Puech)
22 1960/ 雷蒙·德帕东(Raymond Depardon)
24 1967/ 卡特琳·勒鲁瓦(Catherine Leroy)
26 1973/ 戴维·伯内特(David Burnett)
28 1975/ 罗兰·内沃(Roland Neveu)
30 1977/ 丹尼尔·安杰利(Daniel Angeli)
32 1977/ 玛丽—洛尔·德·德克尔(Marie-Laure De Decker)
34 1978/ 亚恩·阿蒂斯—贝特朗(Yann Arthus-Bertrand)
36 1981/ 帕斯卡·罗斯坦(Pascal Rostain)
38 1982/ 阿兰·比佐(Alain Bizos)
40 1982/ 布吕诺·穆龙(Bruno Mouron)
42 1984/ 迪利普·梅赫塔(Dilip Mehta)
44 专访雷蒙·德帕东(Raymond Depardon)
50 1985/ 富兰克·福尼尔(Frank Fournier)
52 1985/ 乔治·梅里永(Georges Mérillon)
54 1986/ 阿隆·赖宁格(Alon Reininger)
56 1988/ 鲁·修克(Luc Choquer)
58 1989/ 亚历山德拉·阿瓦基安(Alexandra Avakian)
60 1989/ 彼得·特恩利(Peter Turnley)
62 1990/ 麦克·亚伯拉罕斯(Mike Abrahams)
64 1990/ 简·伊夫琳·阿特伍德(Jane Evelyn Atwood)
66 专访克里斯蒂安·科若勒(Christian Caujolle)
72 1990/ 樊尚·勒卢(Vincent Leloup)
74 1990/ 安东尼·苏奥(Anthony Suau)
76 1991/ 肯尼思·杰瑞克(Kenneth Jarecke)
78 1991/ 帕斯卡·梅特尔(Pascal Maitre)
80 1991/ 彼得·门泽尔(Peter Menzel)
82 1991/ 热拉尔·尤菲拉(Gérard Uféras)
84 1992/ 马克·安思宁(Marc Asnin)
86 1992/ 让—克里斯蒂安·布卡尔(Jean-Christian Bourcart)
88 1992/ 卡特琳·卡布罗尔(Catherine Cabrol)
90 1992/ 让—克洛德·库托司(Jean-Claude Coutausse)
92 专访马塞尔·萨巴(Marcel Saba)
98 1992/ 朱达·帕索(Judah Passow)
100 1993/ 斯科特·索德(Scott Thode)
102 1994/ 格扎维埃·朗布尔(Xavier Lambours)
104 1994/ 杰克·皮肯(Jack Picone)
106 1995/ 克里斯托弗·莫里斯(Christopher Morris)
108 1996/ 伊夫·热利(Yves Gellie)
110 1996/ 曾年(Zeng Nian)
112 1997/ 帕特里克·巴尔(Patrick Bard)
114 专访丹尼尔·安杰利(Daniel Angeli)
120 2000/ 斯科特·休斯敦(Scott Houston)
122 2000/ 吉勒·莱姆德费尔(Gilles Leimdorfer)
124 2001/ 奥利维耶·库尔曼(Olivier Culmann)
126 2001/ 洛丽·格林克(Lori Grinker)
128 2001/ 戴维·特恩利(David Tutnley)
130 2002/ 马特·雅各布(Mat Jacob)
132 2002/ 帕特里克·图内伯夫(Patrick Tourneboeuf)
134 2003/ 纪尧姆·埃尔博(Guillaume Herbaut)
136 2003/ 布鲁诺·史蒂文斯(Bruno Stevens)
138 专访西里尔·德鲁埃(Cyril Drouhet)
144 2004/ 马克斯·贝赫勒(Max Becherer)
146 2004/ 雷米·奥什勒克(Rémi Ochlik)
148 2005/ 扬尼斯·康托斯(Yannis Kontos)
150 2006/ 塞缪尔·博伦多尔(Samuel Bollendorff)
152 2006/ 菲利普·吉奥尼(Philippe Guionie)
154 2007/ 斯特凡纳·拉古特(Stéphane Lagoutte)
156 2008/ 本·贝克(Ben Baker)
158 2008/ 米克尔·德弗韦—普拉纳(Miquel Dewever-Plana)
160 2008/ 奥利维耶·杜利里(Olivier Douliery)
162 2008/ 埃丽卡·拉森(Erika Larsen)
164 专访罗伯特·普雷基(Robert Pledge)
170 2008/ 斯库特·图凡克简(Scout Tufankjian)
172 2009/ 法比奥·库蒂卡(Fabio Cuttica)
174 2009/ 塞德里克·戈比哈耶(Cédric Gerbehaye)
176 2011/ 纪尧姆·比内(Guillaume Binet)
178 2011/ 阿兰·布(Alain Buu)
180 2011/ 西蒙娜·吉佐尼(Simona Ghizzoni)
182 2011/ 朱廖·皮希泰利(Giulio Piscitelli)
184 2011/ 纽莎·塔娃克利安(Newsha Tavakolian)
186 2013/ 弗朗西斯科·安塞尔米(Francesco Anselmi)
188 2013/ 威廉·丹尼尔斯(William Daniels)
190 专访阿兰·明格姆(Alain Mingam)
196 2013/ 爱德华·埃利亚(Édouard Élias)
198 2013/ 尼古拉·古耶(Nicolas Gouhier)
200 2013/ 皮埃尔·伊布尔(Pierre Hybre)
202 2013/ 弗朗丝·凯泽(France Keyser)
204 2013/ 洛伦佐·梅洛尼(Lorenzo Meloni)
206 2013/ 马克·彼得森(Mark Peterson)
208 2014/ 埃里克·布韦(Éric Bouvet)
210 专访米歇尔·赛邦(Michel Setboun)
216 摄影师的面孔
224 摄影师索引
226 图片社索引
227 照片版权
228 鸣谢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法國跨世紀新聞攝影三部麯收官之作

圖片社時代風起雲湧40年

震撼心靈的75張照片見證當代曆史的關鍵時刻

照片的拍攝者親自嚮您講述每張照片背後的故事

新聞攝影資深從業者的心路曆程和行業觀察

曆史與人性、競爭與抉擇、痛苦與勝利

·

???? 編輯推薦

????攝影師親自講述每張照片背後的故事

本書選擇過去四十年湧現齣的大量優秀的新聞攝影師的作品及其背後的故事。

如第一個獲得羅伯特·卡帕金奬的女攝影師、身高僅僅1.52米的卡特琳·勒魯瓦因其“超凡的勇氣和作為”拍攝和記錄瞭無數張戰場的生動照片,贏得瞭所有戰士的尊重;

第一批獲準進入智利的記者之一戴維·伯內特講述瞭自己如何在被官方限製的情況下意外獲得智利政變政治囚徒的照片;

第一個拍攝艾滋病人的攝影師阿隆·賴寜格,他的照片在歐洲一些報刊和美國《生活》雜誌上發錶,引起瞭全世界對艾滋病狀況的注意;

2012年度荷賽奬獲得者、英年早逝的攝影師雷米·奧什勒剋拍攝瞭許多戰爭局勢的照片,他獲得的贊譽是他本人就是反駁“新聞攝影已死”最好的例子;

為數不多的拍到奧薩馬·本·拉登藏身洞穴的攝影師之一阿蘭·布選擇瞭一張反穆巴拉剋遊行示威的照片講述自己的“一次革命”行動。

這些攝影師或者前往戰場、或者關注某一類型的社會話題,有些照片是常年守候的結果,有些純屬意外。

·

????新聞攝影資深從業者的心路曆程和行業觀察

十位新聞攝影界的資深從業者與讀者分享瞭他們對該行業的曆史、發展、轉型的切身體驗和行業思考;

如多傢新聞攝影社前社長米歇爾·波什撰長文迴顧瞭一個世紀以來的新聞攝影圖片社,從20世紀30年代巴黎成為新聞攝影之都開始,二戰後新聞圖片社經曆瞭輝煌的三十年,迎來20世紀80—90年代新聞攝影的鼎盛時期,除瞭三大主要圖片社的鼎足之勢,也湧現瞭許多小型的圖片社;

伽瑪圖片社的創始人之一雷濛·德帕東講述瞭自己如何從一名農場工人成為攝影師的經曆;

VU’圖片社、VU’畫廊創始人剋裏斯蒂安·科若勒提齣瞭圖片社是“攝影師的圖片社而非照片的圖片社”的重要觀點,並分享瞭如何成功將圖片社轉型為攝影主題的盈利性畫廊;

狗仔之王、記者丹尼爾·安傑利,開啓瞭“人物”攝影的主題方嚮;

《費加羅》雜誌圖片主編西裏爾·德魯埃對過去十年新聞攝影所發生的變化做瞭一定的分析;

本書的主編者米歇爾·賽邦也談論瞭該書的編輯曆程和對新聞攝影的未來思考,作為對本係列書的總結。這些業內人士的分享帶給讀者除瞭圖片之外更多更深刻的思考等等深度訪談。

·

????震撼心靈的照片見證當代曆史的關鍵時刻

如越南戰爭、兩伊戰爭、柏林牆的倒塌、艾滋病、海灣戰爭、盧旺達大屠殺、俄羅斯齣兵車臣、中國三峽大壩動工、 “911”事件、巴以衝突、伊拉剋戰爭、蘭佩杜薩島非法移民問、敘利亞衝突、烏剋蘭獨立廣場抗議活動……見證世界曆史的每一個重要時刻都有這些攝影師的存在。

·

???? 內容簡介

繼《希帕時代》和《西格瑪時代》之後,本書作為收官之作,結束“四十年新聞攝影”係列三部麯。

本書將主要涉及法國及國際上各大圖片社:黑星圖片社、聯係圖片社、孔特拉斯托圖片社、網絡攝影師圖片社、朦朧社、VII圖片社、VU'圖片社等。

在這本白皮書中,75位著名攝影記者挑選瞭各自職業生涯中具有象徵意義的照片並附上瞭評論。

這些照片或感人肺腑,或極富戲劇張力和震撼力,偶爾還有些滑稽,自20世紀60年代至今,它們跨越瞭幾十年的時光,見證瞭一個新聞攝影如日中天的時代,而今天,因特網和日新月異的傳播方式顛覆瞭新聞攝影的地位。

書中對全世界新聞領域和圖片社知名人士的采訪,為我們展現瞭這段屬於法國新聞攝影的曆史,同時也讓我們思考圖片在當今社會中的地位。

用户评价

评分

##看到摄影的意义,作为技术是去呈现完美,作为艺术是去呈现真实和不完美。

评分

##“在现场,世界各地的摄影师都到了。我认识的那些人豆特意赶来。我们从事这个职业正是为了见证这种时刻,为了有一种亲身参与到历史中的感觉” “我深深为图片社流泪没落感到遗憾:它们支撑着像我这样的独立摄影师。今天,我们常常独自面对着自己的电脑屏幕,摄影成为了一种非常孤独的职业。”

评分

##罗伯特卡帕说过,真相是最好的照片,最好的宣传。

评分

##看完就留下一个很大的问号,结论就是书中很多的摄影师也特别的迷茫,其次报道摄影真的衰落了,不过可以看到的是他们很多人都是在十几岁得到第一台相机开始接触摄影,很多是读了专门的摄影或电影专业,而图片和生产、创作图片的人仅仅是历史事件的注脚和坐标参照物。如果是一个谎言横行的社会再怎么真实的摄影都没有意义,多赢的社会不一定存在但是保证各方都会多输。

评分

##从摄影出现在新闻界开始,每过十年新闻摄影都要被宣判死刑。不断的有图片社关门大吉,也有的被收购,然而,总会有新的图片社诞生。

评分

##认真巡礼经典新闻摄影才能知道,身在现场和及时记录比一切器材技术构图目的都重要得多。即使时代前进了,设备人手一个了,凝固住一个时间点的影像仍然永不过时,因为那是真正的“永不复焉”,未加修饰的纪实影像终究比记忆和记录可靠得多。

评分

##后浪这套书不行

评分

##“在现场,世界各地的摄影师都到了。我认识的那些人豆特意赶来。我们从事这个职业正是为了见证这种时刻,为了有一种亲身参与到历史中的感觉” “我深深为图片社流泪没落感到遗憾:它们支撑着像我这样的独立摄影师。今天,我们常常独自面对着自己的电脑屏幕,摄影成为了一种非常孤独的职业。”

评分

##读的有点不知所措,可以看出来不管是中国摄影人还是西方摄影人,在承担记录者的角色时,都在承担着讲故事的责任,文附在图旁,可以说,这些实用价值大于审美价值,有利有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