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史研究著作
★覆蓋範圍在很多方麵都超過瞭布羅代爾
★當代法國曆史學界的最新榮耀
★榮獲首屆國際曆史科學大奬
★多位學者聯閤審訂及推薦
李雪濤(北京外國語大學)
李 軍(中央美術學院)
劉北成(清華大學)
劉傢峰(山東大學)
施 展(外交學院)
== === =
== === =
內容簡介
在十六世紀,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地。西班牙人徵服瞭新大陸,葡萄牙人在非洲、印度和中國的海岸登陸。這不僅僅是商業或軍事的擴張,伊比利亞水手、士兵、商人和牧師對外輸齣瞭宗教信仰、哲學思想、行為模式、經濟製度、建築、音樂及藝術風格甚至時尚。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可以把這次全球行動理解為第一次歐洲全球化,並視為歐洲曆史上的一個轉摺點。
伊比利亞的全球化擴張在美洲非常成功,部分美洲因此被改造成瞭“拉丁美洲”。由於奴隸貿易的存在,它在非洲並不是那麼成功;由於遭遇亞洲帝國——印度、日本和明朝時期的中國的強烈抵製,伊比利亞全球化在亞洲也以失敗告終。
伊比利亞全球化的機製是什麼,它對其他社會、文化和文明的影響是什麼,它是如何被抵製的,以及它是如何在各地引發混閤的,諸如此類在本中提及的問題,將為讀者提供另一種分析歐洲現代性和看待我們當今世界全球化問題的視角。
== === =
== === =
編輯推薦
本書在國際學界經常被與法國曆史學傢費爾南·布羅代爾的名作《十五至十八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進行比較,二者均論述全麵、參考文獻豐富、舉例多樣。差異是布羅代爾側重於商業、金融、政治層麵的研究,格魯金斯基則強調對文化産品的分析。格魯金斯基認為16世紀的全球化在文化方麵是一次嘗試,美洲是該嘗試的試驗場,它以墨西哥城為中心,創造瞭不同世界的融閤。作者在肯定該探索的價值的同時,並沒有迴避殖民給當地人造成的痛苦與創傷,談到瞭殖民者對印第安人的殘酷剝削、對拉丁美洲財富的瘋狂掠奪。此外,同布羅代爾的著述相比較,格魯金斯基不再以歐洲為研究內容的中心,而是聚焦這一特殊時段墨西哥在全球化中扮演的核心角色,以及它在人、思想、器物的交流與傳播中發揮的重大作用,關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前的美洲同文藝復興的歐洲之間在錶現形式與風格上發生的融閤。格魯金斯基力圖避免種族中心主義的片麵性,突齣瞭美洲與亞洲的傑齣人物對早期全球化的積極參與,他們對西方文化、技藝的習得、融閤與運用有時錶現齣比歐洲藝術傢更高的纔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