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場新文化運動

另一場新文化運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月峰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序言 罗志田1
第一章 绪论: 复调的五四9
第一节 复调的五四9
第二节 谁是“梁启超系”?14
第三节 “另一场新文化运动”20
第四节 思想的“肌理”26
第二章 立异以求同: 《新青年》的竞争者33
第一节 “不谈政治”与创办“学灯”34
第二节 意外的交锋: 一篇剧评引发的敌意38
第三节 “痛骂”《新青年》: 意气的批评者41
第四节 立异以求同: 《学灯》与《新青年》关系的改善47
第三章 谁是朋友?谁是敌人?——蓝公武与《新青年》同人的互动52
第一节 政论与思想:《国民公报》的转向55
第二节 “吾辈”与机关报:响应《新青年》60
第三节 谁是敌人:批评钱玄同68
小结75
第四章 走向革命之一: 张东荪的总解决方案79
第一节 “非破坏不能革新”: 五四前后张东荪的转变80
第二节 “新式之结合”: 对青年的希望84
第三节 “阶级竞争”: 更新的力量与更新的结合87
第四节 “总解决”及其预备92
小结96
第五章 走向革命之二: 社会主义的新文化运动98
第一节 转向新文化运动98
第二节 唤醒各界: 面向平民的文化运动103
第三节 社会主义: 文化运动的方针109
小结114
第六章 欧游求曙光: 重新认识中西的意象117
第一节 求曙光118
第二节 柏格森与倭伊铿123
第三节 悲观与乐观127
第四节 新的计划132
第七章 从革命到改良: 删去“解放”的《改造》137
第一节 整顿《解放与改造》139
第二节 没了“解放”的《改造》144
第三节 从高谈主义到研究问题152
第四节 从反政治到谈政治159
小结: 走向改良166
第八章 型范未定: 化合中西的再造文明之路170
第一节 未必先有预定的型范170
第二节 化合中西的制度试验177
第三节 新心理与旧文化183
小结190
第九章 筑基础与造势力: 文化运动的政治走向195
第一节 缠绕中的文化与政治197
第二节 筑基础: 面向社会中坚分子的文化改造202
第三节 改党造党: “专从文化方面,另造一种新势力”206
小结214
第十章 总论218
一 “调节横流”: 与《新青年》派之关系219
二 形塑新文化运动的建设性力量226
附论 错位的战场: 孙中山与胡适的新文化运动232
第一节 引言232
第二节 别有怀抱: 革命方略下的“新文化运动”235
第三节 孙中山与胡适“新文化运动”的错位241
第四节 胡适叙述中的孙中山与新文化运动248
第五节 结论252
致谢257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五四思想界有兩大鮮明特點,一是復調,新文化方案多元互歧;二是競爭,各方案之間互競互滲。本書研究的是以梁啓超為核心的"研究係"的"新文化運動",這是一場我們通常熟知的新文化運動"之外"的運動,其目標和方式都與北大師生輩不同,已超越於(beyond)"民主"與"科學"。但同時,它又不是既存言說中新文化運動的外在對立物,而是創造新文化運動的建設性力量。全書通過對藍公武、張東蓀、張君勱等人及其主持的《學燈》《國民公報》《解放與改造》等報刊的分析,深入闡發“梁啓超係”新文化運動的思想與主張,呈現瞭新文化運動紛紜錯綜、復雜萬狀的生態。"研究係"在不同時期成為北大師生輩的反對者、競爭者、閤作者,雙方呈"競流相",在五四時期深刻影響著《新青年》,也塑造著整個新文化運動。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今年还出吗?

评分

##有幸成为第一个标记读过的人。周老师的这本书所讲的问题其实并不复杂,但选取的角度十分特殊,历史书写与记忆大多只包括一个时代最为重要和知名的人与事,对那些离聚光灯较远的人物往往缺少关注,但这并不代表这些人就没有参与到历史进程当中,当回到历史现场,我们会发现另一个角度的历史,它可能与原本的认识相同或者不同,无论怎样,多一个角度对于理解历史总能有所裨益。

评分

##有幸成为第一个标记读过的人。周老师的这本书所讲的问题其实并不复杂,但选取的角度十分特殊,历史书写与记忆大多只包括一个时代最为重要和知名的人与事,对那些离聚光灯较远的人物往往缺少关注,但这并不代表这些人就没有参与到历史进程当中,当回到历史现场,我们会发现另一个角度的历史,它可能与原本的认识相同或者不同,无论怎样,多一个角度对于理解历史总能有所裨益。

评分

评分

评分

##有幸成为第一个标记读过的人。周老师的这本书所讲的问题其实并不复杂,但选取的角度十分特殊,历史书写与记忆大多只包括一个时代最为重要和知名的人与事,对那些离聚光灯较远的人物往往缺少关注,但这并不代表这些人就没有参与到历史进程当中,当回到历史现场,我们会发现另一个角度的历史,它可能与原本的认识相同或者不同,无论怎样,多一个角度对于理解历史总能有所裨益。

评分

这本书今年还出吗?

评分

这本书今年还出吗?

评分

这本书今年还出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