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美國

論美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羅伯特·佐利剋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序言 美国的一个外交官(1776—1788)
第一部分 美洲新纪元:大陆领土、财政权、中性独立以及共和党人联盟(1789—1897)
第1章 以经济和金融构建权力体系: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第2章 一个中立的大陆国家:托马斯·杰弗逊
第3章 西半球战略和美国现实主义:约翰·昆西·亚当斯和亨利·克莱
第4章 维护联邦与和平扩张:亚伯拉罕·林肯和威廉·西沃德
第二部分 美国和全球秩序(1898—1920)
第5章 “门户开放”与中国问题:海约翰
第6章 欧亚间的权力平衡:西奥多·罗斯福
第7章 重塑世界政治的理想与现实:伍德罗·威尔逊
第三部分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主义者(1921—1944)
第8章 军备控制和华盛顿会议:查尔斯·埃文斯·休斯
第9章 国际法与国际合作:伊莱休·鲁特
第10章 自由贸易体系与和平:科德尔·赫尔
第四部分 美国同盟的新秩序(1945—1988)
第11章 马歇尔计划和北约:同盟体系的构建者们
第12章 科技创新与国际竞争:范内瓦·布什
第13章 冷战中的危机管理:约翰·F.肯尼迪
第14章 越南政策的失败与教训:林登·约翰逊
第15章 战略转型与美国式现实政治:理查德·尼克松和亨利·基辛格
第16章 国家复兴与价值观:罗纳德·里根
第五部分 结束与开始(1989—)
第17章 后冷战国际体系:乔治·H.W.布什
第18章 美国外交的五个传统
后记 从传统到今天
鸣谢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基辛格《論中國》之後,佐利剋《論美國》

美國如何成為美國,美國乃至世界的未來走嚮,都能在這本書裏找到答案。

美國前副國務卿、世界銀行前行長曆時20年親撰,展現250年美國與世界互動的全景式畫捲;以30+位塑造美國外交的關鍵人物為中心展開,重返大國博弈現場,還原美國如何成為美國;重視經貿、科技等因素,用係統思維彌補傳統地緣政治局限;提煉齣美國外交五大傳統,洞悉美國外交底層邏輯和未來走嚮。

30位學者政要一緻推薦:這是一部讀懂美國的重量級作品,一份洞悉世界變局的戰略參考。

【內容簡介】

《論美國》是一部由美國前副國務卿佐利剋撰寫的美國外交史,以宏大的曆史視野敘述瞭從建國時期的本傑明·富蘭剋林到21世紀的特朗普,250年來美國與世界的互動。全書將美國外交曆程分為五個主要時期:建國初期至19世紀末,從周鏇於英法之間到奉行孤立主義;19世紀末至一戰結束,開始參與全球事務與列強競爭;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預備走嚮世界秩序的舞颱中央;二戰後,從富蘭剋林·羅斯福時代開始執戰後國際秩序之牛耳,到尼剋鬆的戰略調整與裏根的“讓美國再次偉大”;從冷戰結束形成國際秩序的單極格局到全球化的挑戰與世界大變局。書中以生動傳神的筆觸描繪瞭影響美國外交走嚮、在外交舞颱上留下深刻印記的外交傢,如傑斐遜、亞當斯、林肯、羅斯福、杜魯門、威爾遜、肯尼迪、尼剋鬆、基辛格、裏根等,精彩還原瞭一個個重大外交事件的現場,展現瞭美國如何在不同曆史階段應對國際挑戰及如何塑造全球秩序。

作為美國外交的資深局內人,作者帶來瞭一個瞭解美國外交政策製定過程和行事方式的可貴視角,他將畢生積纍的一手資料和實踐經驗傾注筆端,使政治傢的敏銳洞察與學者的深刻思考結閤起來。書中梳理瞭美國外交政策的演變軌跡,總結瞭美國與世界互動過程中遵循的實用主義精神,並辨析齣五個關鍵傳統:對北美的重視,對國際貿易自由的重視,同盟關係的轉變,對公眾和國會支持的依賴,以及對美國承擔著宏大使命的想象。這一底層邏輯仍將是解讀未來美國外交政策的一把鑰匙。

【重磅推薦】

佐利剋深譜美國政府的運作,對美國政治、經濟、外交各方麵都有豐富的知識和切身的體會。這本書視野開闊,對兩個半世紀來美國各個曆史時期外交的政策和實踐、成就和經驗、錯誤和教訓做瞭深刻的反思和精要的闡述。

——陶文釗,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中美關係史研究會會長

這部著作通過梳理美國兩百餘年的外交實踐,揭示瞭其全球戰略中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的復雜互動,提煉齣美國外交的精神傳統。無疑將成為理解美國對外政策演進邏輯的重要參考,其中所講述的區域安全、規則製定、科技競爭等方麵的曆史,都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袁明,北京大學燕京學堂名譽院長、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佐利剋是美國外交界的“多麵手”。他的工作經曆覆蓋瞭外交、商業、國際組織、戰略智庫和大學等領域。這部力作從豐富的個人體驗中提煉齣思想精華,同時具有廣闊深厚的大曆史觀。

——王緝思,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創始院長、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佐利剋以不同階段重要曆史人物的思想和活動為牽引,試圖以自身的理解來勾畫齣200多年來美國與世界互動的基本軌跡。這本書對於我們從大曆史的視角深入瞭解美國的外交政策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倪峰,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所長,中華美國學會會長

這本書並不是一個高官對自我經曆的簡單迴顧,或人雲亦雲重復人所共知的外交史實的作品,也不是為美國外交贊美和辯解的作品,而是相對客觀地評述美國外交之作,是一部有研究深度的學術專著,值得一閱。

——王帆,外交學院教授,中華美國學會副會長

作為一位學者型的前政要,佐利剋對美國外交深入的思考、獨特的觀察以及生動的親身經曆提高瞭本書的可讀性,賦予其不同於一般外交史著作的風格。他對不同總統外交理念與風格的概括精準而深刻,引人入勝。這本書有助於我們理解當下美國外交轉型的深刻意義。

——吳心伯,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美國研究中心主任

從曆史視角為理解美國外交搭建瞭一個思維框架。這種長曆史視角的動態分析無疑是世界百年大變局下理解美國對外戰略調整的有力工具,也為世人更好判斷美國外交的未來走嚮提供瞭有益藉鑒。

——高飛,外交學院外交學係教授,外交史學會副會長

當我們去探究美國從何處來、嚮何處去這樣的大問題時,顯然必須研究其與外部世界的關係結構。佐利剋的《論美國》值得一讀。作者的許多觀點,對我們看清當前美國的內外戰略也是有所幫助的。

——王鴻剛,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

佐利剋對當前美國對華政策的思考以及建立閤作性、建設性雙邊關係的呼籲,是基於對美國兩百年來成功外交經驗的曆史總結,反映齣一種難得的曆史理性。他的聲音值得中美兩國更多人去聽到,希望更多讀者從中得到啓發。

——俞建拖,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

當讀者掩捲沉思時,收獲的不僅是對美國外交的重新認知,更是一套理解大國興衰的戰略思維框架。對於那些試圖理解中美戰略博弈深層邏輯的讀者,佐利剋的框架超越當下紛爭,提供瞭曆史嚮度的認知工具。

——王棟,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長聘正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執行主任

亨利·基辛格的《大外交》激勵瞭佐利剋撰述本書的計劃,但佐利剋已經超越瞭基辛格的歐洲經驗和歐洲視角,攀上瞭美國外交傢思考和闡釋美國與世界關係的新高峰,非常值得一讀。

——劉德斌,吉林大學曆史學與國際關係學教授、國際關係研究所所長

為全世界進一步有效理解當前美國對外政策的錶達與選擇提供瞭非常有力的理論依據,堪稱有助於進一步讀懂當今美國乃至世界巨變的重要佳作。

——刁大明,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外交學係係主任、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

這本書從一個明智而務實的實踐者的角度講述瞭對美國外交政策曆史的非凡成就。

——約瑟夫•S.奈,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教授,《軟實力》作者

羅伯特•佐利剋以實踐者的獨特見解,帶領讀者瞭解從富蘭剋林到特朗普的美國獨特治國之道的引人入勝的故事,為當今對領導力、談判和外交感興趣的任何人提供瞭清晰的分析和實踐課程。

——格雷厄姆•艾利森,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教授

《論美國》是一部易於理解且引人入勝的美國外交史,由該國最聰明、最有能力的外交政策從業者之一撰寫。羅伯特•佐利剋比大多數人更清楚美國的命運與世界其他地區是多麼不可分割,這本書的每一頁都閃耀著恰逢其時的經驗教訓。

——馬德琳•奧爾布賴特,美國前國務卿

用户评价

评分

##可能期望过高,所以看过之后有一点小小的失望。虽然名字和基辛格的论中国非常相近,但是个人感觉写作水平比基辛格差了很多,本书更多的是关于美国重要时期外交事件的记录,而缺乏深度的的分析和讨论。更多的感觉像读一本有关美国外交和外交政策的流水账。

评分

评分

##2025年度最佳。佐利克在书中写道,美国外交的五个传统分别是北美基本盘、贸易(跨国主义与科技)、同盟与秩序、公众和国会的支持、美国的使命。佐利克认为,他根据美国外交经验总结出的这五个传统,就是理解美国在世界上扮演角色的思考框架。p597 关于国际关系和纲领的各种概念能为辩论提供理论基础,却无法指导政策制定者的实际行动。务实的美国外交人员总是需要解决他们所处时代的问题。……实际上,纲领化的标签——比如中立、不结盟、多米诺理论乃至遏制——都会时而体现出限制性,或至少是误导性,而不是有效性。此外,正如国务卿贝克在他的回忆录中所说:“几乎所有的成就都在其成功中埋下了一颗会在未来成为问题的种子。”一个时代的指导纲领可能会阻碍关于下一步行动的创造性思考。T1106

评分

评分

##五个传统,北美中心;跨国贸易+科技;同盟;舆论+国会;“使命”。但是写得像流水账,材料使用也有些问题(当然,也有不少有用的,毕竟是圈内人)。意图太明显了,导致我阅读体验就是碎片化+选择性叙事。这种“传统”的再发现,或者发明,我想观念史说得够多了,不必再谈。就这样吧!困啊????????????

评分

##原本希望近三十年的篇幅稍微多一些????

评分

评分

评分

##原本希望近三十年的篇幅稍微多一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