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國傢重點圖書規劃項目,單字15000餘個,復詞100000餘條,同類詞典中規模很大、收條最多、信息量最豐富,20世紀以來白話文語匯、口語詞匯、活著的文言詞、流傳較廣的方言詞,新興的外來詞囊括無遺,改革開放後的新詞語、新義項、有豐富轉義的熟語兼收並包,日常生活中流行的專科詞語精挑細選,14個附錄,知識容量大。
從使用體驗的角度來看,這套書的“可讀性”和“工具性”找到瞭一個絕佳的平衡點。我擔心過,如此厚重和權威的詞典,會不會因為過於追求學術的精確性而變得枯燥乏味,讓人望而卻步。然而,事實證明我的擔憂是多餘的。它的釋義語言流暢、邏輯清晰,即便是初學者也能在不感到壓力的前提下理解復雜的概念。當我偶爾需要查閱一些曆史名詞或文化典故時,詞條的解釋往往附帶有簡明的背景介紹,這極大地豐富瞭我的知識麵,讓我不僅僅停留在詞義的層麵,還能觸及到詞匯背後的文化土壤。這種“潤物細無聲”的知識滲透,纔是真正高水平工具書的標誌。此外,它的裝幀雖厚,但重量分布設計閤理,即便是平攤在桌麵上時,書頁也能很好地保持平整,不會因為書脊的緊綳而導緻某些部分難以閱讀或損傷。這種對“翻閱手感”的細緻考量,讓我在長時間的案頭工作中,始終保持著愉悅的心情。
评分說實話,我是一個對舊版工具書懷有深厚感情的人,很多老詞典承載著特定時代的印記和權威性。但這套現代漢語詞典真正讓我摺服之處,在於它成功地做到瞭“立足傳統,麵嚮未來”。它在保留瞭漢語詞匯體係的穩定性和規範性的同時,又大膽而審慎地吸納瞭當代語言的活力和變化。比如,對於一些新造詞和已經被廣泛接受的俗語,它給予瞭恰當的收錄和界定,這讓這本工具書在保持其“權威性”的同時,也具備瞭極高的“實用性”。我曾經在撰寫一篇關於語言演變趨勢的論文時,發現這本書提供的語料和例證比很多專業文獻都要來得精準和及時。它就像是一麵高清的鏡子,清晰地映照齣當代漢語的真實麵貌,既有曆史的沉澱,也有時代的脈搏。這種既能指導規範寫作,又能跟上日常交流潮流的特性,使得它在我眾多的參考資料中,占據瞭不可替代的核心位置。
评分初次接觸這套工具書,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其內容的廣博與精深,它遠超我之前使用過的任何一本同類詞典。我習慣性地隨機抽取瞭一些當代網絡流行語和一些非常古老的文言詞匯進行交叉驗證,結果都令人驚喜。對於現代漢語的最新發展,它似乎保持著一種敏銳的捕捉力,收錄的角度既全麵又不失準確性;而在處理那些曆史悠久、用法復雜的詞語時,其釋義的層層遞進和例句的豐富性,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示範。特彆是對於那些一詞多義、語境依賴性強的詞匯,它不僅給齣瞭清晰的語義分支,還輔以精妙的語境說明,這對於提升使用者對漢語復雜性的理解,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我曾花瞭一個下午專門研究某個常用動詞在不同文學作品中的細微差彆,這本書提供的詳盡辨析,讓我對那個詞的理解提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它不僅僅是告訴你“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更是在潛移默化中,教你“這個詞應該如何、在什麼情境下使用”。這種深度挖掘和精準梳理的能力,體現瞭編纂團隊深厚的學術功底和嚴謹的治學態度,讓人由衷地佩服。
评分這套書的裝幀設計實在是讓人眼前一亮,尤其是那種沉甸甸的紙質感,透著一股子老派的厚重,仿佛一拿起書就能感受到知識的重量。我特意在暖黃色的颱燈下翻閱,那種油墨散發的淡淡清香,簡直是閱讀體驗的升華。裝幀的細節處理得相當到位,封麵燙金的字體在光綫下低調地閃爍,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失一種低調的華貴。我尤其欣賞那種硬殼精裝帶來的耐用感,知道它能在我書架上長久地陪伴我,經得起無數次的翻查和摺騰。內頁的紙張選擇也很考究,米白色調對眼睛非常友好,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刺眼疲勞,這對於一個需要經常查閱工具書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每一頁的排版都清晰得令人贊嘆,字號大小適中,行距疏密得當,即便是查找那些復雜的生僻詞匯,也能迅速定位,效率極高。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讓我深刻體會到編纂者對文字工作者的尊重和對閱讀體驗的重視。外殼的接縫處處理得圓潤平滑,拿在手裏,觸摸到的不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工藝品。這套書的物理形態本身,就已經提供瞭一種儀式感的閱讀氛圍,讓人願意靜下心來,沉浸其中,享受與文字對話的寜靜時光。
评分我必須承認,作為一個對語言文字有著某種偏執追求的人,我對於工具書的“檢索效率”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這套書在索引和檢索係統上的設計,堪稱是藝術品級彆的優化。首先是清晰的部首查字法,每一頁的頁眉都標注得清清楚楚,即使用厚厚的書本夾著,定位起來也幾乎沒有阻礙。更令人稱贊的是它的多維度檢索支持,比如,我有時候記不清一個詞的完整拼音,隻需要記住其中幾個音節,通過特殊的檢索設計,也能較快地鎖定範圍。而且,我發現它在特定詞條下的“關聯詞推薦”或“近義辨析鏈”設計得非常人性化,往往在你查閱一個詞時,它會順帶引導你注意到幾個容易混淆或關聯緊密的詞語,這種“知識的輻射”是很多簡單詞典所不具備的。這種高效的連接和導引,極大地提高瞭我學習和研究的效率,讓原本可能耗費大量時間的對比和梳理工作,變得流暢而自然。可以說,它已經超越瞭一本單純的查閱工具,更像是一個時刻待命的、深諳語言脈絡的私人導師。
评分4.偏旁类推简化字的范围,以《简化字总表》中的132个“可作简化偏旁用的简化字”和14个“简化偏旁”为准。
评分相当不错的书,先买了慢慢读,好书让人进步
评分第五章 义项选择、分合失误缏 缏子草帽缏(193)表(193)娣姒(194)风隋(196)翻云覆雨(196)鲕(197)缑(197)苒(198)霍然(198)记(201)觊觎(202)缣(203)婧(204)舸群舸蛘柯(204)来归(205)睐(206)悝(207)鬟(207)结发(208)屏(209)幸(209)挹取(210)圉(211)宅(212)第六章 释语不周婢女(216)梃(216)裁度(217)除夕(217)代庖(218)独当一面(219)夺(219)封禅(220)凤冠(220)郛瓮城(221)父(222)辖(锫)(222)笏(223)火树银花(224)家(225)琼(225)金枝玉叶(226)缙绅(226)琚(227)联袂(227)粱(228)明媒正娶(228)昧(229)姥(229)蓬门荜户(229)堋(229)怯(230)桡(230)岫(230)深闭固拒(231)深宅大院(231)手版(232)竖(233)撕(233)帑(233)天伦(234)为富不仁(234)猬集(235)襄助(235)獭(235)纠(236)颐指气使(236)异口同声(237)因噎废食(237)鱼雁(237)舆(238)谪(238)驺(239)第七章 其他误释夯(242)妣 考 考妣(243)妮(244)大内(244)嫡出 庶出正出(244)堞(245)酸(245)闺秀(245)过(246)喈喈(247)菁菁(247)风骚(247)稷(248)里(250)使(251)破天荒(252)青史(252)溶溶(253)蔬(253)填房(254)畹(254)亿(255)
评分表明同实异名词的简化形式。
评分(2)单字字头因需保留“旧读音”而分立字头。
评分很厚重的两大本,值得购买。
评分看着出版日期以为是新的,实际上还是2000年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的,由上海辞书出版社重印,对原书做了些挖改。语料丰富是这套书最大亮点。
评分是极品但是超厚有些不便。现代汉语词典中没有的,这个大词典有。超大超厚的两本,内容极其丰富深广,作为现代汉语词典,实在是泰斗般的存在了。
评分解释简单不详细,有优惠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