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音樂理論普及教材,教材分為四十四個相對獨立又緊密相練的課題,采用五綫譜和簡譜對照的寫法,其科學係統通俗地講解讓音樂理論的學習更加直觀簡單。
在書後附上詳細的練習答案,便於學習者檢驗和自查。
《基本樂理》的最大特點是將簡譜、五綫譜兩種完全不同的記譜法巧妙地結閤起來,對基本樂理的諸多內容係統地加以講解,使五綫譜與簡譜同步進行,相互對照,相輔相成,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舉多得。
李重光,中國音樂學院作麯係教授,中國視唱練耳樂理學會副會長。
第一講 概述
第二講 音及音名
第三講 音律
第四講 記譜法(一)
第五講 記譜法(二)
第六講 記譜中的常用記號
第七講 樂譜的正確寫法
第八講 節奏、節拍
第九講 各種拍子
第十講 拍子的音值組閤法
第十一講 節奏中的強弱關係
第十二講 節奏、節拍在音樂錶現中的作用
第十三講 音樂的速度、力度及其標記
第十四講 音程的名稱及其標記
第十五講 音程的分類
第十六講 怎樣識彆和構成音程
第十七講 三和弦與七和弦
第十八講 原位和弦與轉位和弦
第十九講 怎樣識彆和構成和弦(一)
第謄二十講 怎樣識彆和構成和弦(二)
第二十一講 調及調的五度循環
第二十二講 大調式
第二十三講 小調式(一)
第二十四講 小調式(二)
第二十五講 五聲調式與七聲調式(一)
第二十六講 五聲調式與七聲調式(二)
第二十七講 如何確定調與調式
第二十八講 調式的多樣性及其錶現作用
第二十九講 調式中的音程
第三十講 不協和音程的解決
第三十一講 音程的錶現作用
第三十二講 調式中的和弦(一)
第三十三講 調式中的和弦(二)
第三十四 講和弦的實際應用
第三十五 講調式變音
第三十六講 半音音階
第三十七講 調關係
第三十八講 轉調
第三十九講 怎樣識彆轉調和調式變音
第四十講 移調
第四十一講 移調的實際應用
第四十二講 裝飾音
第四十三講 關於鏇律的知識
第四十三講 樂麯的基本形式
附 練習答案
講真,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五音不全的“俗人”,對音樂完全是“知之甚少”。平時聽歌也就是跟著流行走,從來沒想過要深入瞭解背後的原理。這次機緣巧閤翻到瞭這本書,一開始還挺擔心會看不懂,畢竟“樂理”聽起來就很高大上。但讀起來之後,我纔發現自己的顧慮完全是多餘的。作者的文筆非常流暢,而且充滿瞭生活氣息。他不是那種坐在象牙塔裏的學者,而是像一個親切的朋友,耐心地嚮你解釋那些曾經讓你望而卻步的概念。我記得他講到“節奏型”的時候,用瞭好多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場景來類比,比如走路的步點、敲門的聲音,讓我瞬間覺得節奏不再是枯燥的數字,而是生命律動的一部分。而且,書中還穿插瞭很多音樂史上的有趣故事,比如某個作麯傢是如何因為某個鏇律而靈感爆發的,這些小插麯讓閱讀過程一點都不枯燥,反而像是在聽一個精彩的音樂故事會。這本書最讓我贊嘆的地方在於,它教會我如何“聽”音樂。不僅僅是聽鏇律,更是聽音樂的層次、聽它的情感起伏、聽它的結構。我發現,原來我一直以來聽到的音樂,裏麵隱藏著那麼多奇妙的“數學”和“邏輯”,而這本書,就是幫我揭示這些秘密的“羅盤”。現在,我再聽一首歌,會不自覺地去分析它的和弦進行,去感受它的織體變化,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樂趣。
评分坦白講,我之前買過幾本關於音樂的書,但讀瞭沒多久就放棄瞭,因為它們要麼太理論化,要麼就是停留在非常錶麵的介紹。這本書完全不一樣,它給我帶來的感覺,就像是打開瞭一個全新的音樂世界。作者在講解時,總是能巧妙地將抽象的理論與具體的音樂現象聯係起來,讓我能很容易地理解。我記得書中關於“復調”的解釋,沒有直接講什麼叫做“卡農”,而是通過幾個簡單的聲部模仿,讓我親身感受到瞭不同鏇律綫條交織在一起的魅力。而且,書中還提供瞭很多練習,讓我能夠動手去嘗試,去體會。這種“實踐齣真知”的學習方法,讓我對樂理的理解更加深刻。我特彆喜歡它關於“音樂的張力”的講解,作者用瞭很多比喻,比如“弓弦的拉緊與釋放”,讓我一下子就明白瞭音樂為何能引起我們的情感共鳴。這本書讓我明白瞭,原來音樂不僅僅是鏇律和節奏的組閤,它更是一種情感的錶達,一種哲學的思考。現在,我不僅僅是聽音樂,更是在“品味”音樂,去感受它背後的情感力量和智慧。這本書真的讓我從一個“聽眾”變成瞭一個“鑒賞傢”。
评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可以說是一種“頓悟”的過程。我之前接觸過一些音樂相關的內容,但總感覺隔靴搔癢,無法真正觸及音樂的核心。尤其是在學習一些樂器的時候,麵對那些樂譜,總是覺得它們是某種神秘的代碼,無法破譯。這本書,恰恰填補瞭我這個空白。它沒有用艱深晦澀的學術語言,而是用一種非常“可視化”的方式來解釋音樂理論。我記得其中關於“調性”的講解,作者用瞭一個“色彩”的比喻,把不同的調比作不同的色彩,讓我立刻就明白瞭為什麼有些音樂聽起來溫暖,有些聽起來悲傷。而且,書中還提供瞭大量的音頻鏈接,讓我可以在閱讀的同時,立刻聽到理論所描述的聲音效果,這種“耳聽為實”的學習方式,效率極高。我之前一直對“動機”和“主題”的概念感到睏惑,覺得它們很抽象。但在這本書裏,作者用瞭很多具體的例子,展示瞭同一個音樂動機如何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形式齣現,又如何構成一首完整的樂麯。這讓我感覺,原來一首麯子並不是隨意拼湊的,而是有著內在的邏輯和發展脈絡。這本書讓我重新認識瞭音樂的“構建”過程,也讓我對那些偉大的作麯傢們有瞭更深的敬意。我現在看樂譜,不再覺得它們是冰冷的符號,而是充滿瞭生命力的樂句。
评分天哪,我真的很少寫書評,但這本書的體驗太獨特瞭,忍不住想分享一下。我之前對樂理的認知,基本就停留在“Do Re Mi Fa Sol La Si Do”這種小學音樂課本的程度,覺得那些五綫譜、譜號什麼的簡直是天書。這次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買的這本書,沒想到完全顛覆瞭我之前的認知。它沒有讓我感到壓迫感,而是循序漸進,從最基本的“聲音”本身開始講起。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和聲”的章節,它不是直接拋齣各種和弦名稱和連接規則,而是從兩個音同時發聲産生的“協和”與“不協和”的聽覺感受入手,讓我通過自己的耳朵去感知音程的魅力。書裏還用瞭很多圖示,把抽象的音程關係具象化,即使我平時很少畫畫,也能看懂裏麵的邏輯。我記得有一個關於“主音”、“屬音”的講解,作者用瞭一個“傢”和“旅途”的比喻,讓我立刻明白瞭它們在音樂中的功能性和穩定性,瞬間覺得那些原本冰冷的術語變得鮮活起來。最重要的是,它讓我明白瞭為什麼有些音樂聽起來很“舒服”,而有些聽起來很“激動”,原來這一切都有其內在的規律和邏輯。這本書讓我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一個巨大的音樂寶庫,而這本書就是一把鑰匙,讓我能夠打開一扇扇門,去探索裏麵的奧秘。我現在走在路上,聽到汽車喇叭聲、鳥叫聲,都忍不住會去想,這其中包含瞭什麼樣的聲音元素,它們是如何組閤的。
评分這本書真是太讓我驚喜瞭!我一直覺得自己對音樂的感覺還停留在“好聽”和“不好聽”的層麵,很多時候聽到一首鏇律,雖然覺得舒服,但卻說不齣所以然。尤其是在KTV裏,看到彆人能對著譜子彈唱,或者在音樂會上聽到樂手們即興發揮,那種“懂”的感覺讓我好生羨慕。一直想係統地瞭解一下音樂的構成,但市麵上的書總是要麼太晦澀難懂,要麼就過於淺顯,無法真正觸及核心。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像一盞明燈,照亮瞭我對音樂世界的探索之路。它沒有上來就講那些艱深的理論名詞,而是從最基礎、最直觀的樂音入手,一點點地引導你認識音高、音長、音強這些最基本的要素。我記得其中關於“音階”的講解,用瞭很多生動形象的比喻,比如把音階比作音樂的骨架,沒有骨架,音樂就沒有瞭支撐。這種接地氣的解釋方式,讓我這個完全的門外漢也能輕鬆理解。而且,書中還穿插瞭很多不同風格音樂的例子,讓我能立刻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的聽覺體驗聯係起來,感覺就像在玩一個音樂解謎遊戲,每解開一個謎題,對音樂的理解就更深一層。我特彆喜歡它關於“節奏”的部分,不再是枯燥的拍號和時值,而是通過模擬不同的運動節奏,讓我深刻體會到節奏對音樂情緒的影響。這本書讓我覺得,原來音樂並不是遙不可及的藝術,而是滲透在我們生活中的、有規律可循的語言,而我,現在也正在學習這門語言。
评分有学问的人就是不一样,反正看到一堆蝌蚪我就晕了。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还没看,只是感兴趣,之前了解过一些,希望看得懂吧
评分好啊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里面有教 很喜欢!京东说超过20元评论大于10字就有京豆 凑个字数吧好好好好
评分比较适合初学者,像我这种零基础都能看明白的
评分选修课老师推荐的书,都这么大了,还得入门开始。
评分书己收到,小孩喜欢,自学音乐用的。
评分非常经典的一本书,适合初学者入门,印刷清晰,很不错
评分基本乐理课本,买来试着看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