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中國文化導讀5:詩經(注音版) [11-14歲]

兒童中國文化導讀5:詩經(注音版) [11-14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紹南文化 編
圖書標籤:
  • 詩經
  • 中國傳統文化
  • 兒童文學
  • 注音版
  • 經典詩歌
  • 文化啓濛
  • 11-14歲
  • 國學
  • 少兒讀物
  • 中華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1516775
版次:1
商品编码:1021796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2-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82
字数:12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11-14歲
  紹南文化秉承南師懷瑾先生的文化教化精神,以王財貴教授[和童讀經]之教育理念,傳播中國優良文化,吸收西方文化精華,以改善社會風氣為宗旨。
  1998年以來,南懷瑾先生領導的香港國際文教基金會,將王財貴教授在颱灣倡導的兒童讀誦經典之理念,介紹給大陸,並在大陸成功開展瞭“兒童中國文化導讀”和兒童西方文化導讀活動,深受小朋友的喜愛,且得到瞭眾多傢長、教師和教育專傢的肯定和支持。目前,已有近百萬兒童在讀誦經典中受益。
  這一係列的《兒童中國文化導讀》之“經典誦讀本”,是秉承全球“兒童讀經”發起人——王財貴教授的教育理念而編訂的,其特色是“大字”、“白文”。“大字”是為瞭節省目力,以保護兒童的視力,不僅適閤兒童讀誦,更方便一般成人讀誦。“白文”而無解釋,是因“讀經”不同於一般的知識學習,其重點在於多接觸、熟習,隻要多讀,自有浸潤,自有感發,自有理解。兒童時期的教育模式,當以讀誦董習為主,講解並非迫切之事。
  現階段發行的經典讀誦本有十二種,依王財貴教授建議給兒童讀誦的優先順序是:(一)《學庸論語》(采用《阮刻十三經》注疏本,《論語》並參酌程樹德集釋本);(二)《老子莊子選》(《老子》依《四部備要》明華亭張氏本,《莊子》采用郭慶藩集釋本);(三)《唐詩三百首》(王財貴編訂之讀誦本);(四)《孟子》(采用《阮刻十三經》注疏本);(五)《詩經》(采用《阮刻十三經》注疏本);(六)《易經》(采用《阮刻十三經》注疏本);(七)《書禮春鞦選》(采用《阮刻十三經》注疏本);(八)《古文選》(王財貴選編);(九)《詩歌詞麯選》(王財貴選編);(十)《佛經選》(王財貴選編);(十一)《孝弟三百韆》(王財貴選編)。在此基礎上我們又選編一冊《中醫養生啓濛》,總計十二冊。各書並皆參酌諸傢版本而編訂。經書流傳至今,年代久遠,諸傢所據版本難免有所差異,因此本係列讀本偶在篇末加以注明。
  讀本中的注音,除特殊情況采用底本所注古音外,盡量采用現行的拼音。某些特殊的字,仍用繁體字。另請注意下列各種狀況:(一)一字多音,是漢語的普遍現象;讀音的不同,往往反映瞭字義的不同。在古書中,許多文字的讀音和現在習慣的讀音不同,這錶明該字在文中的意思也與現在通常的字義不同。(二)假藉字是古書中常見的同音替代字,其讀音按照該詞原來的讀音來標注,並在其旁附上一般的通行字,如“不亦說yuè悅乎”。通用字亦如是示之。(三)群經諸子中,遇孔子之名——丘,避讀為“某”,以錶敬聖之意。
  教育是百年大計,兒童學習任何一種學問,都應該要有師長的指導帶動與傢長的督促鼓勵,纔能有事半功倍之效;為發揚中國優秀文化傳統,我們企盼賢明的傢長和老師們,鹹發至誠之心,共同來推動這項益國利民的韆鞦大業——“兒童中國文化導讀”活動,使我們中華民族的下一代成為“人文與科技融匯”的文明一代,讓我們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代代相傳,綿延不絕。
  紹南文化傳播公司 謹識
  公元2000年9月28日

內容簡介

  “經典”是民族智慧的結晶,所載為常理常道,其價值曆久而彌新,任何一個文化係統皆有其永恒不朽之經典作為源頭活水。“經典”不僅構成民族之傳統,而且提供給全人類以無限之啓發。
  十三歲以前是兒童記憶學習的黃金時期,也是兒童語言文字學習的好時期,更是兒童文化素養、高尚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
  從小教導兒童讀誦經典,不僅符閤兒童學習的天性,而且自幼就開始接受五韆年文化的熏陶,奠定一生優雅人格的基礎。
  讀誦經典同時可以提高孩子們的古文和白話文水平,有助於對其它知識領域的領悟和旁通,促進各科學業的進步。
  每天二三十分鍾,學習真的很輕鬆。
  記憶是一切學習的基層,關鍵是給兒童背什麼?應該背一生可以受益的東西。現在“死背”多瞭,將來纔能“活用”。
  該記憶的時候給他記憶,不該理解的時候不要強求理解,這纔是閤乎人性的教育法則。不要錯用教育原理而扭麯瞭人性,浪費兒童的好時光。
  “經典”深奧難懂,那隻是大人的理解,對兒童來說,背“經典”與背“廣告詞”一樣簡單,他沒有難易之分。
  “經典”,隻要從頭按照章節,一字一句讀下去背起來便是。
  “不求理解,隻求熟讀”,讀多瞭,他就會背;會背瞭,便成為一生的智慧財富。
  隻要懂拼音,有熱誠,就可以當老師。
  “小朋友,跟我念”是教導孩子讀誦經典的六字真言。
  傢長、老師的信心和督導是成敗的關鍵。
  教孩子讀誦經典不止是孩子進步,老師和傢長也跟著一起進步。
  我們和小孩一起讀,一樣的方法,讀多瞭自然會懂。

內頁插圖

目錄

齣版說明
國風
周南十一篇
1 關睢
2 葛覃
3 捲耳
4 樛木
5 螽斯
6 桃夭
7 兔置
8 芣苢
9 漢廣
10 汝墳
11 麟之趾
召南十四篇
12 鵲巢
13 采蘩
14 草蟲
15 采蘋
16 甘棠
17 行露
18 羔羊
19 殷其靁
20 摽有梅
21 小星
22 江有汜
23 野有死麕
24 何彼*農矣
25 騶虞
邶風十九篇
26 柏舟
27 綠衣
28 燕燕
29 日月
30 終風
31 擊鼓
32 凱風
33 雄雉
34 匏有苦葉
35 榖風
36 式微
37 旄丘
38 簡兮
39 泉水
40 北門
41 北風
42 靜女
43 新颱
44 二子乘舟
鄘風十篇
45 柏舟
46 牆有茨
47 君子偕老
48 桑中
49 鶉子奔奔
50 定之方中
51 蝃(蟲東)
52 相鼠
53 乾旄
54 載馳
衛風十篇
王風十篇
鄭風二十一篇
齊風十一篇
魏風七篇
唐風十二篇
秦風十篇
陳風十篇
檜風四篇
曹風四篇
山*七篇
小雅
鹿鳴之什十篇
南有嘉魚之什十篇
鴻雁之什十篇
節南山之什十篇
榖風之什十篇
甫田之什十篇
魚藻之什十四篇
……

前言/序言


兒童中國文化導讀係列其他分冊簡介 本係列旨在為11至14歲的青少年搭建一座通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橋梁,通過深入淺齣、生動有趣的方式,引導小讀者領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詩經”分冊之外,本導讀係列還涵蓋瞭以下幾個重要的文化領域,每一冊都力求在保持學術性的同時,兼顧青少年的認知特點和閱讀興趣。 --- 兒童中國文化導讀(一):漢字裏的曆史與智慧 主題定位: 探索漢字的起源、演變及其蘊含的文化信息。 核心內容概述: 本冊聚焦於中華文明的基石——漢字。我們不將漢字簡單視為書寫符號,而是將其視為活的曆史檔案。 第一部分:畫齣來的符號——漢字的誕生與早期形態。 詳細介紹甲骨文的發現及其對早期商代社會生活的記錄,解析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如何成為我們今天所見漢字的祖先。內容將著重介紹“六書”理論(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藉)中,前四種造字法的生動實例,例如,如何從“日、月、山、水”的圖形演變中,體會古人觀察世界的視角。 第二部分:統一與規範——秦漢時期的文字變革。 重點講述秦始皇統一文字的曆史意義,小篆的規範化過程,以及隸書的産生如何標誌著漢字從古樸嚮便捷的重大轉型。我們將通過對比不同字體,讓讀者直觀感受文字“瘦身”背後的社會需求。 第三部分:筆墨間的風骨——楷、行、草書的藝術魅力。 楷書的定型是漢字美學成熟的標誌。本部分將介紹歐陽詢、顔真卿、柳公權等楷書大傢的基本風格特點,並初步引入行書和草書的自由境界,激發青少年對書法藝術的初步興趣。同時,會挑選一些具有時代特色的字例,解讀它們所承載的古代哲學思想,如“仁”、“義”、“禮”、“智”、“信”等核心價值觀在字形中的體現。 讀者收益: 掌握漢字的基本構造原理,理解漢字是活的文化遺産,培養對中國傳統符號的敬畏感和審美能力。 --- 兒童中國文化導讀(二):神話與傳說中的天地人倫 主題定位: 梳理中國古代神話體係,解析神話故事對古代宇宙觀和道德觀念的影響。 核心內容概述: 神話是民族的集體記憶。本冊將引導小讀者進入一個充滿奇幻色彩的古代精神世界,探尋華夏民族對自然、生命和起源的最初解釋。 第一部分:開天闢地與人類的起源。 詳述盤古開天闢地的宏大敘事,女媧補天的奉獻精神。重點講解後羿射日和嫦娥奔月的故事,分析這些神話如何反映古代農業社會對太陽的依賴以及對月亮的浪漫想象。 第二部分:山川河流的守護者與治理者。 介紹精衛填海、誇父追日等體現的“人定勝天”的早期精神。重點闡述大禹治水的故事,強調其體現的“公而忘私”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創新精神(“疏導”而非“堵塞”)。 第三部分:古代的英雄與仙界係統。 介紹黃帝、炎帝等部落聯盟領袖的半神化形象,以及道教文化影響下的仙人體係(如王母娘娘、八仙等)。通過講述這些人物,讓讀者理解中國文化中“人、神、自然”之間相互聯係、相互影響的觀念。 讀者收益: 瞭解中國神話的脈絡,理解神話故事如何塑造瞭早期中國人的世界觀和倫理觀,培養想象力和對民族文化淵源的認同感。 --- 兒童中國文化導讀(三):諸子百傢:先秦思想的智慧光芒 主題定位: 介紹先秦諸子百傢的核心思想,為理解中國社會結構和思維方式打下基礎。 核心內容概述: 春鞦戰國時期是中國思想的“黃金時代”。本冊將聚焦於最主要的幾傢學派,用現代的語言闡釋古老的智慧。 第一部分:儒傢——修身齊傢的基石。 以孔子和孟子為核心,深入淺齣地解釋“仁、義、禮、智、信”的具體含義。重點解讀《論語》中的經典片段,強調“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黃金法則以及“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 第二部分:道傢——順應自然的哲學。 以老子和莊子為代錶,闡述“道法自然”、“無為而治”的核心思想。通過《道德經》中關於水、柔弱、謙下等概念的比喻,引導青少年理解道傢思想的辯證法和對過度乾預的批判。 第三部分:其他重要流派簡述。 簡要介紹法傢(如韓非子的“法、術、勢”)、墨傢(如“兼愛”、“非攻”)。目的在於展示先秦思想的多樣性,讓讀者明白中國傳統思想並非單一體係,而是多元智慧的交融。 讀者收益: 建立對中國傳統哲學基本框架的認知,理解儒傢思想對中國社會倫理的奠基作用,培養思辨性思維。 --- 兒童中國文化導讀(四):唐詩宋詞的韻律與意境 主題定位: 欣賞唐詩宋詞的文學成就,培養對古典詩詞的語感和審美。 核心內容概述: 本冊將帶領小讀者走進中國古典詩歌的巔峰時期,通過精選的篇目,體會語言的凝練之美和情感的深厚。 第一部分:唐詩的輝煌——盛世氣象與個體抒懷。 選取唐代不同風格的代錶作。如李白的豪放飄逸(如《靜夜思》、《望廬山瀑布》),杜甫的沉鬱頓挫與憂國憂民(如《春望》),以及王維、孟浩然的山水田園詩。重點解析格律詩(五言、七言絕句和律詩)的基本形式,讓讀者瞭解平仄韻腳的初步概念。 第二部分:宋詞的婉約與豪放——時代的聲韻。 宋詞是伴隨著市民文化興起的文體。介紹蘇軾的豪放詞風,展現其豁達的人生態度;以及李清照的婉約詞,體味女性細膩的情感世界。本部分將側重講解詞牌、長短句的特點,區彆於近體詩的獨特之處。 第三部分:詩詞中的生活與哲思。 挑選描寫節日、風俗、親情友情的篇目,幫助青少年將詩詞融入日常生活場景。例如,從詩詞中學習如何錶達對友人的祝福、對傢鄉的思念,以及麵對自然景色的感悟。 讀者收益: 積纍經典詩詞儲備,提升文學鑒賞能力,學習用更富感染力的語言來錶達自己的情感。 --- 兒童中國文化導讀(六):禮樂文明:古代的製度與風尚 主題定位: 瞭解“禮”和“樂”在古代社會治理和個人修養中的核心地位。 核心內容概述: “禮”是中國古代社會秩序的規範,“樂”則是維係情感和諧的手段。本冊旨在讓青少年理解“禮樂文化”構成瞭中國古代文明的骨架。 第一部分:什麼是“禮”?從祭祀到日常。 解釋“禮”的起源,它最初是處理人與神、人與祖先關係的宗教儀式,後延伸為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社會規範。重點介紹古代重要的禮儀製度,如冠笄之禮(成年禮)、婚禮、喪禮等,讓學生明白這些儀式如何確立瞭個體的社會角色和責任。 第二部分:古代的服飾與器物:禮的物質載體。 通過對古代車馬、青銅禮器(如鼎、簋)的介紹,說明物質文化如何體現等級製度和審美取嚮。簡要介紹古代服飾的規製,讓學生認識到“衣冠”不僅僅是遮體保暖,更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第三部分:樂教的力量:音樂在教化中的作用。 介紹古代的雅樂製度,以及“禮成於樂”的觀念。探討鍾、磬、編鍾等樂器在國傢典禮中的地位,以及音樂如何被用於陶冶情操、化解衝突,實現社會和諧。 讀者收益: 建立對中國古代社會結構的基本認識,理解傳統禮儀的深層文化意義,培養謙和有禮的儀態和行為規範。 --- 兒童中國文化導讀(七):錦綉中華:絲綢與瓷器的世界之旅 主題定位: 通過兩大標誌性物産——絲綢和瓷器,展現古代中國的工藝成就和對外交流史。 核心內容概述: 絲綢和瓷器是中華民族獻給世界的兩大“名片”。本冊將追溯它們從發明到鼎盛,再到影響世界的曆程。 第一部分:絲的誕生與絲綢之路的開啓。 詳述養蠶繅絲的工藝流程,揭示中國古代絲綢的神秘性。重點介紹漢唐時期,絲綢如何成為連接東西方貿易的黃金紐帶——絲綢之路,探討其在經濟、文化傳播上的巨大影響。 第二部分:從陶土到瓷器——中國創造的奇跡。 介紹瓷器與陶器的本質區彆,重點講述青瓷、白瓷的演變。著重介紹唐三彩、宋代五大名窯(汝、官、哥、定、鈞)的燒製特點和藝術成就,分析“青如玉、薄如紙、聲如磬”的審美標準。 第三部分:器物中的生活美學。 探討古代的審美情趣如何融入到生活器物中,如瓷器上的紋飾(龍鳳、花鳥)所代錶的吉祥寓意,以及精美的漆器、玉器所體現的匠人精神。 讀者收益: 瞭解中國古代手工業的巔峰水平,認識到中國在古代世界科技和貿易中的領先地位,提升對實用藝術的欣賞水平。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真是太棒瞭!我最近一直在找一些能激發孩子對傳統文化興趣的好書,這本《兒童中國文化導讀5:詩經(注音版)》簡直是為我們傢孩子量身定製的。首先,它選取的詩篇非常經典,內容上既有描繪自然風光的,也有錶達真摯情感的,非常適閤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去接觸。更讓我驚喜的是,這本書的排版和設計都非常用心。注音標注得非常清晰,對於剛開始接觸古詩的孩子來說,極大地降低瞭閱讀門檻,讓他們可以更輕鬆地享受閱讀的樂趣,而不是被生僻的字詞絆住腳步。這本書不僅僅是讓我們傢孩子認識瞭《詩經》這部偉大的文學經典,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些優美的詩句,他們開始對古代的生活方式、情感錶達有瞭更直觀的理解。我看到孩子在讀的時候,會好奇地問我“古時候的人們是怎麼生活的呀?”這種主動探索的欲望,是任何說教都無法替代的。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處理得非常好,既保留瞭古詩詞的原汁原味,又加入瞭現代的解讀,讓孩子在理解古意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語言的韻律美。這對於培養孩子的語感和文學素養,絕對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入門讀物。

评分

這本書的實用性讓我非常滿意。對於11到14歲的學生來說,他們正處於知識體係構建的關鍵時期,既要應付學校的課業,又需要拓展視野。這本《詩經》讀本完美地平衡瞭這一點。它的內容組織非常適閤自主學習,孩子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點,隨時翻閱感興趣的篇章,不會有壓力感。我留意到,書中的一些選篇,不僅文學價值高,還蘊含著積極嚮上的精神內核,這對於塑造孩子的價值觀是非常有益的。例如,那些描繪勞動場景的詩句,會讓孩子更懂得珍惜當下的幸福生活。此外,注音版的設置,也意味著它能陪伴孩子更長一段時間,從剛開始需要傢長輔助,到後來完全獨立閱讀。這對於培養孩子的獨立學習能力,是極大的助力。總而言之,這不是一本“看完就束之高閣”的書,而是一本可以反復品味、時常翻閱的良師益友,其在培養孩子文化自信方麵的貢獻是不可估量的。

评分

說實話,以前我對讓孩子讀《詩經》這類經典是持保留態度的,總覺得太深奧瞭,怕孩子産生抵觸情緒。但自從我們傢孩子開始看這本《兒童中國文化導讀5:詩經(注音版)》之後,我完全改變瞭看法。這本書的編寫者顯然非常懂得如何與青少年溝通。他們沒有采取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口吻,而是用一種平易近人、充滿童趣的方式,帶著孩子們走進《詩經》的世界。我看到孩子不再是機械地背誦,而是開始嘗試去“體會”詩句中的情感,比如那份對美好事物的贊美,對離彆的不捨。更重要的是,這本書在文化背景的介紹上也做得非常到位,它不是孤立地講解詩歌,而是會穿插介紹當時的社會風貌、風俗習慣,這使得《詩經》的內容變得立體豐滿瞭。我的孩子現在甚至能用書裏學到的詞匯來形容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感受,這說明這本書的熏陶效果是立竿見影的。它成功地將一部厚重的文化典籍,轉化成瞭一份充滿活力的閱讀材料,激發瞭孩子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本源的熱愛。

评分

我發現這本書的編排邏輯特彆清晰,它不是簡單地把《詩經》的原文堆砌在一起,而是很有層次地進行瞭引導。對於11到14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他們的認知能力正在快速發展,需要有係統性的知識輸入。《詩經》雖然是中國文學的源頭之一,但對於現代孩子來說,理解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到位,它在講解詩句時,會結閤一些生活化的例子或者場景,讓原本遙遠的古代情境變得觸手可及。我特彆欣賞它在注釋上的處理方式,既不過分簡化導緻失真,也沒有過度繁瑣讓人望而卻步。孩子在閱讀過程中,可以很自然地將重點放在詩歌本身的意境和情感上,而不是被復雜的注解分散注意力。而且,這本書的裝幀質量也相當不錯,紙張摸起來很舒服,插圖設計也很有古風韻味,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瞭閱讀體驗。我感覺這本書的價值,已經超齣瞭單純的“課外閱讀”範疇,它更像是一個引人入勝的文化旅程,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潛移默化地吸收傳統文化的養分。

评分

我最欣賞這本書的一點是,它成功地搭建瞭一座現代心靈與古代智慧之間的橋梁。很多經典著作之所以難以被當代兒童接受,是因為其語境過於遙遠,讓人缺乏代入感。然而,這本書通過巧妙的編排和細緻的導讀,成功地讓《詩經》中的喜怒哀樂與我們傢孩子當下的情感産生瞭共鳴。比如,書中對描寫愛情和友誼的詩篇的解讀,非常細膩,能夠引起青少年的共鳴,讓他們明白,幾韆年前的人們在情感上和我們並無二緻。這種情感上的連接,遠比單純的知識灌輸要有效得多。而且,這本書的選材非常講究,既有代錶性的篇目,也有一些易於理解的民歌,使得閱讀體驗張弛有度,不會讓人感到疲勞。它不僅是教孩子“讀詩”,更是在教孩子“懂生活”、“感人生”,這對於一個正在形成世界觀的少年來說,其意義非凡。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希望孩子能夠紮實、快樂地接觸中國傳統文化的傢長們。

评分

质量不错!看着很好

评分

质量不错,满意。

评分

一直在这里买的质量好价格优

评分

不错

评分

质量提好

评分

有用

评分

同时在不同家买了学庸论语和诗经,感觉这家的诗经纸质和印刷效果不如另一家的,不知道是版本不同还是什么原因?卖家能给解释下吗?

评分

正版书籍,印刷精美,适合孩子阅读,对孩子学习很有帮助

评分

快递员服务态度非常好,书很棒!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