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大師談兒童習慣培養》從浩瀚的大師創作中遴選齣經典的教育篇章,將大師們的教育思想和智慧係統、集中、分類地呈現給廣大讀者,為讀者親近大師提供瞭一條比較便捷的途徑。《大師談兒童習慣培養》所選取的文章是在以人為本的教育前提下,從眾多的大師著作中選齣的經典教育美文,都有一定的高度,融故事性和哲理性於一體。閱讀這《大師談兒童習慣培養》,讀者會沐浴在教育智慧的光芒之中,享受心智的快樂,從而多一份教育的眼光,多一份教育的思維,多一份教育的感悟和啓迪。
目錄
第一篇 告誡篇
當兒子有瞭不良習慣時
習慣的道德意義和教育意義
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人生
好習慣在於養成
當習慣成瞭自然
兩種習慣養成不得
兒童要自幼養成戰勝睏難的習慣
良好習慣早養成
桑樹要小彎
習慣的性質
第二篇 學習篇
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培養孩子的想象力
憂慮是一種壞習慣
有效小技巧幫你改習慣
讀書的習慣重於方法
養成兩種好習慣——《學習國文的新路》序
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孩子應該有怎樣的學習習慣
一分鍾記憶力比賽——有你意想不到的成功
培養孩子學習樂趣並不難
第三篇 生活篇
讓兒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培養女兒良好的生活習慣
飲食的習慣
充滿愛意的習慣
打破儲積、保存的習慣
良好的習慣
有規律生活的重要性
養成好習慣
衛生上的習慣
夏天的選擇
良好的習慣是孩子成功的基本
第四篇 教育篇
論習慣與教育
使習慣服從你的意願
道德習慣
不要盲目地相信培養習慣的科目
論習慣的培養
習慣與思想
如何培養孩子終身受益的習慣
論習慣和風氣對道德贊許情感的影響
再談管孩子
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先從傢庭教育入手
鼓勵和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第五篇 行為篇
論習慣——一個不易改變的成規
打磨孩子成為“鑽石”
把習慣運用於身體訓練之中
養成談吐優雅和舉止文雅的習慣
練習和習慣
不會坐的孩子
重視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
行為塑造須從細微之處入手
第六篇 能力篇
勞動習慣
好習慣是孩子一生的財富
通過練習培養習慣
幫孩子養成自助能力和習慣
文明衛生習慣
“習慣成自然”
小步子,大目標——連鎖塑造
彆為孩子“擦屁股”
精彩書摘
第一篇告誡篇
當兒子有瞭不良習慣時[德]卡爾·威特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可能會齣現各種各樣的壞習慣,有的是任性、自大,有的時刻都不忘記錶現自己,有的愛捉弄人,有的甚至以自己的行為危害他人、損壞財物。麵對這許多問題,父母應該采取不同的辦法去加以解決,以達到最好的效果。
很多父母認為,為瞭防止孩子養成不良習慣就要對孩子瞭如指掌。其實這種想法也不完全正確。孩子都有自己的秘密,大孩子有,小孩子也有。許多父母都不去注意這一點,要麼認為小孩子沒有什麼秘密,要麼就是韆方百計地挖掘孩子的秘密。這種想法和做法都是不正確的。孩子自有孩子的秘密,隻是在大人看來算不上秘密而已。孩子是非常幼稚的,他們心目中那種秘而不宣的東西就是秘密。父母不應該時刻窺探,不要對此過多地追問,更不要乾涉,特彆是對健康閤理的、無害的秘密。這樣,哪怕是兩三歲的孩子也會更加信任父母,與父母更加親密。有瞭這種信任和親密,孩子可能會把他們的秘密告訴父母。如果父母一味追問,孩子得不到父母應有的尊重、信任,孩子會感到他沒有地位,就會心灰意冷,逐漸失去積極性,甚至會很小就關閉自己的心靈大門。當然尊重孩子的秘密,並不等於對此不管不問,而是要求父母時時刻刻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健康地加以引導,不健康的則應在充分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前提下,去關心和引導他。
除瞭兒子之外,我也接觸過不少和他年齡相仿的孩子。我發現幾乎任何一種不良行為,孩子都會憑著自己的理解去獲得某種自以為是的“奬勵”。我認為,父母的責任就是要去發現和取消這種“奬勵”。我的一位朋友有兩個孩子,他的兒子是一個非常調皮的孩子,處處都讓人感覺到他的與眾不同,經常乾些令人心煩的事,經常欺負妹妹和彆的小夥伴。
有一天,我的這位朋友找到我,想讓我給他提供一些管教孩子的辦法。
他對我說:“我的兒子真令人討厭,他不僅喜歡嘲弄彆人,連吃麵包也與其他孩子不同。他明明知道我討厭他的某些行為,可他偏偏那麼做,好像是專門在氣我。”
聽瞭他說的話,我感到很奇怪。這孩子連吃麵包都會惹父親生氣,恐怕也有些太與眾不同瞭吧。於是,我要求去看看這個孩子。
那天我和朋友一傢共進午餐。在飯桌上,我特意仔細觀察這個調皮的孩子。
我發現,這個孩子在吃麵包的時候,把麵包皮細心地剝下來,然後用手把它捏成一個球形吃掉,而把剩下的部分丟在盤子裏。與此同時還得意揚揚地對他母親說:“媽媽,我把麵包皮剝下來瞭!”
於是,他的母親開始訓斥他:“你怎麼總是這樣,居然還當著客人的麵。”這時,他的父親似乎也要發怒瞭。
我給朋友使瞭一個眼色,示意他不要發怒。飯後我給他講瞭一個“對付”孩子的辦法。
第二次,這個孩子故技重施,像往常那樣把麵包皮剝下來後,也對母親說:“媽媽,我把麵包皮剝下來瞭。”可是她的母親隻說瞭一聲:
“我知道。”
孩子說:“你不說我嗎?”
“不說。”
沒過多久,我的那位朋友又找到瞭我,說孩子現在已經沒有剝麵包皮的習慣,也和其他人用一樣的方法吃麵包瞭。他覺得很奇怪,問我是什麼原因。
其實道理很簡單,孩子的那種做法就是為瞭引起彆人的注意,即使被父母責罵,他也會覺得受瞭重視。在他眼裏,父母的責罵就是一種奬勵,而他的做法就是為瞭這種奬賞。後來,父母對他的這一舉動不聞不問,毫不關心,他自己也漸漸覺得沒趣瞭,所以在不知不覺中改掉瞭壞習慣。
還有一個小男孩,染上瞭說粗話的習慣。因為他的一個小夥伴愛說“屁股”兩個字,他學會瞭帶迴傢裏。由於這兩個字不是什麼風雅的詞,他的母親覺得很討厭,很快就加以製止。可是相反,孩子不但沒有停止說這兩個字,還一連幾個星期編造齣不少關於“屁股”的話,說什麼“天上有個屁股”“屁股點心”“甜屁股”等。他的母親氣得不行,最後乾脆懶得理他。後來孩子發現這樣說已經不能引起父母的注意,也就慢慢地不說瞭。
這是因為孩子起初說的粗話得到瞭旁人的奬賞而反復地說,後來沒有瞭鼓勵就不說瞭,曾經使他頗感興趣的粗話也就漸漸地被遺忘掉。
對於孩子來說,能夠得到父母有效的管教是非常有利於他們健康成長的。有些父母對孩子的管教僅僅停留在管住孩子上,讓孩子循規蹈矩,沒有活力,沒有創造性。這種辦法根本不能讓孩子健康地發展。在我看來,這種管法還不如不管。也有些父母因為顧及孩子的自尊心而不去教育孩子,這也是錯誤的做法。
卡爾也會做錯事。每當麵對這種情況時,我不會像其他父母那樣總是使用“不準這樣”“不要這樣”“不行”這些消極的、否定的詞語,因為這些語言容易使孩子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會增加他的消極情緒。我總是用積極的、肯定性的語言,給兒子以明確的行為指導,增加他的積極情緒。以我的經驗,這樣做往往會收到較好的效果。或許兒子在我這裏聽得最多的話就是“這樣做”“努力去做”這些積極的、帶有鼓勵性的語言吧。
在對卡爾的教育和管束上,我竭力做到既有效製止他的不良行為,又盡量減小或不産生負麵影響。我認為這是管理孩子要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則。
卡爾小的時候喜歡在牆上亂畫,雖然我給他買瞭學習繪畫的用具,但他仍然剋製不住自己的這一癖好,總是趁我不注意時偷偷地用筆在牆上塗抹。
有一次,正當他在牆上畫得高興的時候,被我抓瞭個正著。
“卡爾,你在做什麼?”我立刻製止瞭他。
卡爾迅速地轉過身,把筆藏在瞭身後,並用身體擋住瞭剛剛塗抹的東西。
我當時並沒有給他講道理,也沒有訓斥他,隻是製止他再那樣乾下去,並讓他獨自一人到他自己的房間裏待一會兒。
過瞭一陣,我把他叫齣來,並詢問他為什麼要在牆上畫。
他說:“爸爸,我知道錯瞭。因為我剛纔在房間中想瞭很久,我想我的行為破壞瞭牆壁的清潔。其實我有畫畫的紙張,我應該在紙上畫畫而不是在牆上畫。您曾經給我講過不能隨便弄髒東西的道理,所以我犯錯誤是不應該的,請您懲罰我吧。”
我並沒有懲罰卡爾,叫他去房間一個人待一會兒的目的就是讓他自己想清楚這個道理。因為孩子有時在做某件事時,純粹是一時興起,他可能也懂得這些道理,隻是一時管不住自己。如果我當場就去訓斥他,或把那些講過多次的道理再給他講一次,一定不會有這樣好的效果。孩子自己從內心裏真正認識到瞭錯誤,這樣的印象就會留得很深,也就會減少他再犯錯誤。
我這樣做,隻是為瞭讓他無聊而乏味地單獨待一會兒,這不算是一種懲罰的方法。他一個人待著的時候。做什麼事都沒有關係,隻是讓他把剛纔在牆上畫的那股勁冷下來。如果他能在房問裏對自己的行為有所反思,那就再好不過瞭。
我認為,這種方法可以適用於很多情況。比如,當兩個孩子發生爭執或打架時,一般來說都會互相告狀,爭論不休。父母隻要讓他們停下來,把他們分開讓他們各自單獨待一會兒,可能什麼問題都能得到輕鬆的解決。因為孩子之間不可能有什麼深仇大恨,隻是在一時氣頭上發生爭執罷瞭。如果父母不是這樣將他們分開而是去給他們講道理,那麼會更加深他們之間的矛盾,帶來更多的麻煩。
當孩子情緒不好時,不要過多地招惹他,在他遇到睏難時不要用過激的話刺激他,要等他平靜下來之後再去慢慢開導。
我在教育兒子的過程中逐漸積纍瞭一些經驗:當孩子為某事就要發火時,應該轉移他的注意力,使他暫時忘記不高興的事,慢慢地平靜下來。父母一定要冷靜,不要火上澆油,更不要用簡單粗暴的行為去製止。孩子靜下來之後,父母要加倍體貼,好言安撫,等他冷靜下來後再說。
當孩子正在氣頭上時,不要直接與他講理,因為這時他是什麼都聽不進去的。這時,父母更不能嚮孩子發脾氣。發脾氣就像傳染病,用發脾氣的方法製止發脾氣是不明智的舉動,這隻能使脾氣越發越大。
如果孩子在大庭廣眾下發脾氣,父母一定不能順從他。很多父母由於害怕孩子當眾發脾氣而常常順著孩子,這種做法是極為有害的。因為孩子雖小,也自有狡猾的一麵,常常利用父母的弱點發起進攻。父母一定要想辦法不要讓孩子知道這一點。如果孩子當著他人提齣什麼要求,父母最好給予幫助,閤理的要求就滿足他。如果硬要等到他發脾氣再去幫助他,後果就不好瞭。對孩子的要求要有選擇地滿足,不閤理的要求可間接地答復,如告訴他迴傢再說,或對他錶示等客人走瞭再說,等等。
前言/序言
大師談兒童習慣培養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