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益智編:中華智慧經典》初刻於萬曆四十一年(1613),入《四庫全書》存目,至清末藏刻已片闆無存。光緒十七年(1891),孫氏子孫根據傢藏本再次翻刻,並由著名學者俞樾題簽。此次整理校譯,即以光緒年間翻刻本為底本,參照其他版本,並對校於相關史書。
《益智編》全書四十一捲,按前後順序分為帝王、宮掖、政事、職官、財賦、兵戎、刑獄、說詞、人事、邊塞、工作、雜俎等共計十二類。孫能傳主要擇取治國安邦、平叛定亂等經世實用的事例,列入各類之中。此次譯著沒有保留所有篇章,而是擇選那些最能代錶作者思想的、有關治國安邦、平叛定亂的事例;如果相同事例有多個,則選取最有代錶性、最易為讀者認知的。
目錄
捲一帝王類
定策
宋太祖之姊
呂端奉立宋真宗
翼儲
解縉詩解父子怨
捲二帝王類二
宗藩
耿純盡誅劉楊兄弟
瀋景為河問王相
李迪墨筆攪清水
捲三宮掖類
後妃
李夫人不見漢武帝
文德皇後賀唐太宗得直臣
曹後臨事有主張
捲六政事類三
弭盜
張敞治偷
韓褒以賊治賊
虞詡平朝歌賊
王敬則治偷
破妖妄
趙鳳斧劈假佛牙
李泌諫新立白起廟
李德裕杜絕“聖水”
捲七職官類一
宰相
李沆憂及身後事
捲八職官類二
監司
周湛為案牘立號
守令
歐陽修不求赫赫之譽
孫莘老勸富人積福
守 官
晏子自稱“社稷之臣”
李絳不進羨餘
馭胥吏
黃蓋不容奸欺下屬
包拯為吏所賣
捲九財賦類一
理財
王導製練布單衣
錢鈔
文彥博納鐵錢
捲十財賦類二
倉儲
張詠以米易鹽
王欽若先支濕米
周忱任民取糧以絕虜望
劉大夏與收市法
漕挽
裴行儉設假糧車
捲十一財賦類三
救荒
管仲平衡豐災賦稅
範仲淹增糧價
周忱智取四方米
捕蝗
姚崇堅持除蝗
捲十二兵戎類一
將帥
殷孝祖顯儀仗緻死
宋太祖善禦大將
節鎮
趙普削藩鎮
捲十三兵戎類二
籌策
陳軫智破秦韓之盟
慎子智用三大夫
捲十四兵戎類三
料敵
陸抗將計就計
盛彥師設伏斬李密
李光弼料二將必降
邱福拒諫緻敗
捲十五兵戎類四
設間
鄭桓公巧使反問計
田單救齊
陳平反問除範增
班超計破莎車
史思明計殺唐驍將
宋太祖殺林仁肇
曹瑋殺靺鞨
種世衡除二王
嶽飛廢劉豫
捲十六兵戎類五
戰略上
孫臏減竈勝龐涓
趙奢解閼與之圍
韓信背水陣
李廣上郡遭遇戰
虞詡智勝羌兵
司馬懿大敗公孫淵
捲十七兵戎類六
戰略下
王世充計敗李密
檀道濟唱籌量沙
李光弼計獲敵馬
李想雪夜入蔡州
周德威大敗梁軍
曹瑋巧計勝敵
狄青追敵有節
捲十八兵戎類七
招撫
高仁厚降敵有方
攻取
耿弁取巨裏
趙通火猴破敵
捲十九兵戎類八
守禦
張特巧使緩兵之計
劉鏑大敗兀術
捲二十兵戎類九
定亂
段秀實大義責郭唏
王德用執法公正
於謙鎮定平朝亂
詹榮平定大同兵亂
捲二十一兵戎類十
製叛逆
張浚談笑製叛將
李泌單騎入陝州
徐氏巧計殺媯覽
溫嶠巧施韜晦之計
捲二十二兵戎類十一
待降附
程昱不殺降
羅隱巧諫錢繆
安反側
留侯封雍齒安人心
捲二十三兵戎類十二
鎮人心
狄青巧用兩字錢
劉裕巧解麾斷沉水
捲二十四刑獄類一
刑 法
高柔獻策
滿寵考掠脫楊彪
張詠斬吏
李孝壽勘案
讞議
陳奉古判執盜誤傷無辜者
捲二十五刑獄類二
摺獄上
子産氣聽術
陸雲察奸
何武斷劍
張老詭書
高柔察冤
蜜中鼠矢
苻融洗冤
劉崇龜換刀辨凶犯
趙和判莊券
李勉雪冤
馮儀滴桐油於茶
張詠識割牛舌者
嚮敏中疑獄擒真凶
捲二十六刑獄類三
摺獄類下
老吏辨盜
捲二十七刑獄類四
跡盜
捕盜名官蘇無名
楊武善用奇
捲二十八說詞類一
奉使
晏子論橘枳
藺相如完璧歸趙
捲二十九說詞類二
盟會
秦趙澠池之會
善說
觸龍說趙太後
捲三十說詞類三
善諫
陳子亢諫止殉葬
捲三十一說詞類四
諧諷
優孟諫楚莊王葬馬
優孟作孫叔敖歌
晏子數圉人之罪而諫景公
辯纔
姬妾就刑
捲三十二人事類一
知 人
匡童不叛
捲三十三人事類二
料事
陶硃公長子重財
捲三十四人事類三
早慧
漢昭帝早慧
乾辦
李孚人鄴
捲三十五人事類四
危疑
寇恂遣子弟隨軍
捲三十七邊塞類一
安邊
李允則守雄州
範純仁三“粗”答神宗
劉大夏藏舊籍
捲三十八邊塞類二
馭夷
傅介子刺樓蘭王
班超火燒匈奴使
裴行儉平二蕃
郭子儀挺身說迴紇
呂端善養李繼遷母
種世衡冒雪守信
捲四十工作類二
河渠
蘇公堤
郭守敬與通惠河
器仗
瀋括分辨戰車與民車
曾銑與地雷戰
捲四十一雜俎類
雜事
孫臏賽馬
孝子認弟
精彩書摘
【題解】
宋太宗的長子趙元佐被貶為庶人,除李皇後,朝中擁立趙元佐的大臣也不在少數。其中宦官王繼恩,因為在宋太宗即位的問題上起過極為關鍵的作用,所以宋太宗派王繼恩代天子巡視天下,這是宋朝立國以來首開重用宦官的先河。王繼恩權重一時,他一直密謀擁立趙元佐為帝。
當太宗臨危、宮廷劍拔弩張之際,名臣呂端被推到瞭風口浪尖,從而上演瞭一場精彩的扶助太子即位的好戲。由於呂端處置得當,一場蠢蠢欲動的宮廷政變被消解,太子趙恒得以順利登基為帝,是為宋真宗。
呂端本人信奉黃老思想,奉行清靜無為的政治策略,並無顯著政績。因此,曾有不少人反對宋太宗任用呂端為相,說他為人糊塗。宋太宗當即反駁說:“呂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宋太宗曾以周文王自詡,而將呂端比作薑太公,顯然對其寄予瞭很高的期望。此次奉立真宗一事,呂端確實沒有辜負太宗的厚望。
太宗不豫①,宣政使王繼恩忌太子英明②,陰與李昌齡、鬍旦等謀立故楚王元佐③。宰相呂端問疾禁中④,見太子不在傍,疑有變,乃以笏書“大漸”字⑤,令親密吏趣太子入侍。及帝崩,皇後令繼恩召端。端知有變,即紿繼恩人書閣檢帝先賜墨詔⑥,遂鎖之,亟入宮。後問曰:“宮車已晏駕⑦,立嗣以長順也,今將何如?”端曰:“先帝立太子,正為今日,豈容更有異議!”後默然,乃奉太子即位。真宗既立⑧,垂簾引見群臣,端平立殿下不拜,請捲簾升殿審視,然後降階率群臣拜焉。
【注釋】
①太宗:即太宗趙光義(939-997),宋朝的第二任皇帝。曾參與陳橋兵變,擁立其兄趙匡胤為帝,參與太祖統一四方的大業。本名趙匡義,後因避其兄宋太祖諱改名趙光義。在位共二十一年,廟號太宗。治政有為,但不善武功。他兩度伐遼失敗,導緻王小波、李順農民起義,轉而施行守內虛外政策。晚年循規蹈矩,使宋朝漸漸形成“積貧積弱”局麵。豫:安樂,順適。
②宣政使:淳化五年(994),宦官王繼恩鎮壓王小波、李順起義後,特意設置此官奬勵他。王繼恩(?-999):北宋陝州陝縣(今屬河南)人,宦官。宋太祖死後,皇後命他召迴貴州防禦使趙德芳繼位,而他卻召晉王(即後來的宋太宗)入宮,於是得到宋太宗的寵遇。王小波、李順起義時,王繼恩率兵鎮壓,太宗特意專為他設立宣政使一職。他手握重兵,驕橫恣肆,放縱部下。宋真宗時更加專權,並泄露朝廷機密,最後被抄沒傢産,死在均州。
③元佐(965-1027):宋太宗長子,封為楚王。按宋初金匱之書的約定,太宗死後應該由四弟秦王趙廷美即位。但太宗藉故將趙廷美廢為平民百姓,隻有元佐一人為他四叔鳴不平。趙廷美死後,元佐就精神失常瞭。
④呂端(935-1000):北宋幽州安次(今河北廊坊西)人,字易直。後周時纍遷著作佐郎、直史館。入宋,任開封府判官、判太常寺兼禮院,曾齣使契丹與高麗,頗受敬重。993年任參知政事,995年拜相。為相持重,識大體,以清簡為務。太宗說他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太宗死,力主太子繼位,真宗得立。
⑤大漸:病勢加劇。漸,加劇。
⑥紿:欺哄。
⑦宮車:在這裏喻指皇帝。
⑧真宗:宋真宗(968-1022),名趙恒,宋太宗第三子。在位二十五年,社會經濟繁榮,國傢治理比較完善,史稱鹹平之治。1004年禦駕親徵,在澶淵同遼簽訂和約,開創瞭以輸歲幣求苟安的先例。統治後期,以奸臣王欽若和丁謂為宰相,信奉道教和佛教,僞造天書,封泰山、祀汾陽,修建瞭許多寺院。
【譯文】
宋太宗病重瀕危之際,宣政使王繼恩害怕太子趙恒英明,暗地裏與李昌齡、鬍旦等人謀劃擁立原來封為楚王的宋太宗長子趙元佐繼位。宰相呂端去探望太宗的病情,發現太子不在太宗身旁,懷疑有變故,於是就在自己上朝的笏闆上寫瞭“大漸”兩個字,命令自己的親信趕到太子住處催他立刻進宮服侍太宗。等到太宗皇帝病逝後,皇後命令王繼恩召見呂端。呂端知道事情有變,就騙王繼恩到書房中檢查太宗預先留下的手筆,於是趁機將他鎖入書房中,然後趕緊入宮。皇後問道:“皇上已經去世瞭,繼承人理應按長幼順序決定吧,如今你看該怎麼辦?”呂端說:“先帝當初立太子的用意,正是為瞭今日可以有人繼承帝位,哪裏還允許有什麼不同的言論!”皇後聽瞭默默無言,於是纔擁立太子繼位。真宗登基後,在皇宮中垂簾接見朝中大臣,呂端平穩地站在宮殿下不肯跪拜,他請求真宗捲起簾子後,又走近殿前仔細檢查,等到確定帝座上的人真是真宗皇帝趙恒後,纔走下殿階,率領著大臣們一同跪拜。
……
前言/序言
中華智慧經典:益智編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剋服焦慮,打敗神經癥,有時候,雖然我們很想享受片刻的寜靜,但大腦總是以每小時500個新想法的速度不停地運轉著,喋喋不休地吵鬧著,並製造齣無數的煩惱。 其實這再正常不過瞭。東方的哲學傢很早就認識到大腦是人們無法控製的並且總愛嘮叨,而西方哲人笛卡爾也曾說過,大腦就像一個專門以思考為目的、獨立存在的個體。另外,早在19世紀,心理學傢就開始研究大腦的存在問題瞭。毫無疑問,大腦是一颱如飢似渴地收集曆史信息的機器。它讓我們學到瞭很多知識,但也讓我們為此付齣瞭代價。大腦的天性就是阻止同樣的痛苦經曆再次發生在我們身上。有時它甚至會忘乎所以,苛刻地限製我們的一言一行。在這一章中,我們會以一種全新的視角來審視迴憶,因為這有時會嚴重影響我們的生活。佩內洛普的生活就是如此。 我們可以將導緻他們內心痛苦掙紮的原因稱為心理障礙。他們都想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但是大腦總是百般阻撓。大腦的初衷是好的,它就像大哥哥一樣,雖然親切又專橫,但它隻是想幫忙而已。本書案例的主人公們都在和大腦“拔河”:繩子的一邊是安全和可預測性,另一邊是人生價值。
評分
☆☆☆☆☆
種世衡除二王
評分
☆☆☆☆☆
韓信背水陣
評分
☆☆☆☆☆
宋太祖善禦大將
評分
☆☆☆☆☆
曹瑋殺靺鞨
評分
☆☆☆☆☆
捲十八兵戎類七
評分
☆☆☆☆☆
評分
☆☆☆☆☆
耿弁取巨裏
評分
☆☆☆☆☆
留侯封雍齒安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