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黏劑配方工藝設計

膠黏劑配方工藝設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和平 編
圖書標籤:
  • 膠黏劑
  • 配方
  • 工藝
  • 設計
  • 粘閤劑
  • 化學
  • 材料
  • 工業
  • 技術
  • 配方技術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083524
版次:1
商品编码:10366570
包装:平装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2010-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77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膠黏劑配方工藝設計》以膠黏劑的配方設計與生産工藝設計為主綫,全麵係統地介紹瞭各類膠黏劑的設計思路、原理、工藝技術及工藝流程等。全書根據膠黏劑的生産技術要求,結閤配方工藝設計特點,分為9章進行介紹,主要內容包括:膠黏劑設計基礎知識、膠黏劑配方工藝設計原理、乳液型閤成膠黏劑設計、溶劑型閤成膠黏劑設計、雙組分膠黏劑設計、無溶劑型膠黏劑設計、復配型膠黏劑設計、環保型膠黏劑設計、特種膠黏劑設計。書中對目前市場上的熱點膠種及新型産品的配方工藝設計進行重點介紹。
《膠黏劑配方工藝設計》具有較強的學術性與實用性,既可啓迪研發思路,又可指導生産實踐,主要供從事膠黏劑研究、開發、生産、管理和應用的人員參考,也可作為大專院校化學工程與工藝、精細化工、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應用化學、材料學等相關專業師生的教學參考書。

目錄

第1章 膠黏劑設計基礎知識1
1.1 膠黏劑的分類和基本組成1
1.1.1 膠黏劑的定義及分類1
1.1.2 膠黏劑的基本組成4
1.2 膠黏劑基料與溶劑的種類及選擇5
1.2.1 膠黏劑基料的種類5
1.2.2 膠黏劑基料的選擇原則6
1.2.3 膠黏劑常用溶劑的作用與選擇6
1.3 膠黏劑助劑的種類及選擇8
1.3.1 閤成助劑9
1.3.2 反應性助劑9
1.3.3 功能助劑9
1.3.4 工藝助劑9
1.3.5 穩定助劑11
1.3.6 膠黏劑助劑的選擇11
1.4 膠黏劑的選用原則13
1.4.1 根據被粘材料的化學性質選擇膠黏劑14
1.4.2 根據被粘材料的物理性能選擇膠黏劑18
1.4.3 根據膠黏劑的效能選擇膠黏劑19
1.4.4 根據接頭的功能要求選擇膠黏劑22
1.4.5 根據許可的固化條件選擇膠黏劑24
1.4.6 膠黏劑選擇需要考慮的其他問題24
1.5 膠黏劑粘接的工藝方法27
1.5.1 配膠27
1.5.2 膠黏劑的塗布或塗膠29
1.5.3 晾置31
1.5.4 疊閤31
1.5.5 清理與防粘連32
1.5.6 固化33
1.5.7 檢查37
1.5.8 整修37
1.6 膠黏劑類彆的專業鑒彆方法37
1.6.1 燃燒法37
1.6.2 膠黏劑基料的熱分解鑒彆法40
1.6.3 溶解試驗法40
1.6.4 化學顯色法41
1.6.5 紅外光譜鑒彆法44
1.6.6 特徵元素檢定法46

第2章 膠黏劑配方工藝設計原理48
2.1 膠黏劑基料的分子結構設計及其與性能的關係48
2.1.1 高分子主鏈結構48
2.1.2 高分子側鏈結構50
2.1.3 交聯度52
2.1.4 結晶性53
2.1.5 分子鍵能55
2.1.6 相對分子質量及其分布56
2.1.7 分子極性57
2.2 高聚物的組成與力學性能59
2.2.1 非晶態聚閤物的力學特性60
2.2.2 膠黏劑的基本組成與力學性能的關係60
2.2.3 非晶態聚閤物的聚集狀態與組成設計61
2.2.4 高聚物內聚強度與基料選擇63
2.3 膠黏劑體係的功能優化設計與綜閤權衡64
2.3.1 配方優化設計方法簡介64
2.3.2 膠黏劑配方的正交試驗設計65
2.3.3 膠黏劑體係的穩定性設計68
2.4 計算機輔助配方設計70
2.4.1 配方最優化設計的原理及過程70
2.4.2 膠黏劑配方最優化設計70
2.5 膠黏劑固化工藝設計76
2.5.1 膠黏劑的固化方法76
2.5.2 熱熔膠的固化工藝設計77
2.5.3 溶液膠黏劑的固化與溶劑選擇77
2.5.4 乳液膠黏劑的固化與材料選擇78
2.5.5 熱固性膠黏劑的固化工藝設計78
2.6 改善膠黏劑性能的設計原則80
2.6.1 粘接強度的改進設計80
2.6.2 耐熱性的改進設計81
2.6.3 耐寒性的改進設計81
2.6.4 耐溶劑性的改進設計82
2.6.5 耐酸堿性的改進設計82
2.6.6 耐水性的改進設計82
2.6.7 耐老化性的改進設計83
2.6 ��8阻燃性的改進設計83

第3章 乳液型閤成膠黏劑設計84
3.1 乳液型閤成膠黏劑聚閤機理與理論84
3.1.1 乳液聚閤反應的特點84
3.1.2 乳液膠黏劑聚閤機理與理論86
3.2 構成乳液聚閤體係的組分及配方設計95
3.2.1 單體選擇與功能設計95
3.2.2 乳化劑99
3.2.3 引發劑101
3.2.4 分散介質103
3.2.5 相對分子質量調節劑104
3.2.6 其他組分105
3.2.7 配方設計實例106
3.3 乳液型閤成膠黏劑聚閤工藝條件設計108
3.3.1 乳化劑與反應速率設計108
3.3.2 引發劑濃度設計109
3.3.3 攪拌強度設計109
3.3.4 反應溫度設計110
3.3.5 加料方式設計111
3.3.6 單體和水的質量比設計112
3.3.7 電解質用量與穩定性設計112
3.4 乳液型閤成膠黏劑聚閤工藝設計113
3.4.1 間歇乳液聚閤工藝113
3.4.2 半連續乳液聚閤工藝115
3.4.3 連續乳液聚閤工藝117
3.4.4 預乳化工藝118
3.4.5 種子乳液聚閤工藝119
3.4.6 其他乳液聚閤工藝121
3.5 通用乳液型膠黏劑聚閤工藝流程122
3.6 改性乳液型閤成膠黏劑的設計與控製124
3.6.1 縮醛化改性125
3.6.2 外加添加劑改性125
3.6.3 聚閤物乳液的穩定性設計與改進126
3.6.4 聚閤物玻璃化轉變溫度設計與改進127
3.6.5 相對分子質量及相對分子質量分布控製128
3.6.6 殘餘單體含量控製129
3.6.7 膠乳粒的形態結構控製129
3.7 乳液型膠黏劑配方工藝實例130
3.7.1 通用聚醋酸乙烯乳液膠黏劑130
3.7.2 內加交聯劑改性聚醋酸乙烯乳液膠黏劑133
3.7.3 羧基丁苯膠乳改性聚醋酸乙烯乳液膠黏劑133
3.7.4 醋酸乙烯與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膠黏劑134
3.7.5 三聚氰胺樹脂改性聚醋酸乙烯酯共聚乳液膠黏劑135
3.7.6 乳液型丙烯酸酯壓敏膠黏劑136
3.7.7 苯丙乳液膠黏劑139

第4章 溶劑型閤成膠黏劑設計141
4.1 溶劑型閤成膠黏劑的種類與溶劑選擇141
4.1.1 溶劑型閤成膠黏劑的種類141
……
第5章 雙組分膠黏劑設計
第6章 無溶劑型膠黏劑設計204
第7章 復配型膠黏劑設計250
第8章 環保型膠黏劑設計289
第9章 特種膠黏劑設計334
參考文獻376

精彩書摘

在自由基聚閤中,動力學鏈長與引發劑濃度的平方根成反比。這錶明增加引發劑用量,往往會使聚閤物分子量降低。一般引發劑用量為單體總質量的0.1%~1.2%。
4.3.3.4單體濃度的設計
對於自由基聚閤反應,單體濃度對反應速率、産物分子量和轉化率均有較大的影響。隨著單體濃度的增加,聚閤轉化率明顯增大。當單體濃度過大時,反應由於劇烈的放熱而變得難以控製,極易發生爆聚。當單體濃度過低時,産物的轉化率轉低。
不同聚閤濃度試驗錶明,高濃度聚閤時,由於聚閤濃度高、反應體係溶劑介質少,反應熱較難移走,容易引起爆聚,溶液黏度迅速升高,引發聚閤半小時後就有“爬杆”現象齣現。低濃度聚閤時,由於體係中的溶劑介質多,釋放的反應熱得以分散,所以聚閤溫度較易控製,不易産生局部過熱。但低濃度聚閤所得的共聚物膠黏劑剝離強度一般都較低。
4.3.3.5阻聚作用除氧設計
空氣中的氧氣能與活潑的自由基結閤,生成不活潑自由基,從而使反應速率減慢,共聚物相對分子質量降低。因此,需要在開始前嚮反應器內通入氮氣或二氧化碳等惰性氣體,以排除氧氣的阻聚作用。反應在溶劑的迴流溫度下進行聚閤,溶劑蒸氣可以遮蓋反應混閤物,消除氧的影響,聚閤得以平穩進行。
由於許多單體的聚閤反應是自由基聚閤,而空氣中的氧氣是雙自由基分子,對聚閤反應有阻聚作用。

前言/序言

隨著社會經濟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膠黏劑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生産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由於膠黏劑具有應用範圍廣、使用簡便、經濟效益高等特點,因此無論是在高精尖技術中還是在一般的現代化工業中,膠黏劑都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特彆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膠黏劑與粘接技術發展快速,新的性能優異的膠黏劑不斷齣現,且由於獨特的配方工藝技術,使其具有非凡的多功能性,能夠實現多重目的。膠黏劑工業已經形成瞭一個完整獨立的工業門類,廣泛應用於建築、木材、裝飾、織物、紙品、醫療、製鞋、汽車、航空航天、電子、機械、軍工、金屬、船舶、塑料、環保、日用或民用等領域。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膠黏劑工業生産技術水平有瞭較大的提高。從近年來膠黏劑市場看,膠黏劑的價格逐年上漲,高價位、高附加值的産品在行業中所占比例日趨增加。目前我國膠黏劑産量已居世界第一,但是膠黏劑産品主要以低中檔為主,大部分膠黏劑産品技術含量低、品種單一,高檔膠黏劑在市場上占據的份額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傢。根據我國膠黏劑市場的供需情況,未來膠黏劑的發展方嚮主要是環保型、高性能、高附加值、節能型的膠黏劑新産品。因此,研究與開發膠黏劑的配方與工藝設計技術,實現膠黏劑生産的集約化、規模化,增強民族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對發展國民經濟有著重要意義。
本書全麵係統地介紹瞭各類膠黏劑的配方工藝設計原理、方法與技術,兼顧膠黏劑的性能與應用等。對具有較強生命力和廣闊應用市場的、反映當代膠黏劑的前沿領域和新型産品的膠種的配方工藝設計進行重點介紹。書中涉及膠黏劑組成或配方中物質或原料的用量,若未特殊注明均以質量份計。全書根據膠黏劑的生産技術要求,結閤其配方工藝設計特點,分為9章,主要內容包括膠黏劑設計基礎知識、膠黏劑配方工藝設計原理、乳液型閤成膠黏劑設計、溶劑型閤成膠黏劑設計、雙組分膠黏劑設計、無溶劑型膠黏劑設計、復配型膠黏劑設計、環保型膠黏劑設計、特種膠黏劑設計。
本書是作者在多年從事膠黏劑領域科研、生産與教學工作的基礎上,總結和歸納生産實踐經驗與研究成果,同時參閱並整理近幾年國內外有關科技文獻編寫而成。全書內容與編排力求新穎、全麵,具有較強的學術性與實用性。本書可供從事膠黏劑研究、開發、生産、教學、管理和應用人員參考,對大專院校化學工程與工藝、精細化工、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應用化學、材料學等相關專業的教學與科研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全書由李和平擔任主編,尹誌剛、馮光炷擔任副主編。參加本書編寫的作者及編寫章節如下:第1章由桂林理工大學李和平、仲愷農業工程學院馮光炷編寫,第2章由李和平、鄭州輕工業學院尹誌剛編寫,第3章由李和平編寫,第4章、第7章由河南省科學院能源研究所有限公司陳俊強編寫,第5章、第8章由鄭州輕工業學院葉長明編寫,第6章由尹誌剛編寫,第9章由尹誌剛、陳俊強、李和平編寫。全書由李和平教授統編、修改定稿。本書的齣版得到“桂林理工大學教材建設基金”的資助。編寫過程中桂林理工大學何利霞、牛春花、袁慶廣、江雄知、崔麗麗、李東旭、魯勇等參與瞭部分文獻資料的搜集及校對工作;書稿參考瞭一些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成果和相關文獻,在此作者一並緻謝。
《工業粘閤劑應用手冊》 本書旨在為從事粘閤劑研發、生産、應用及相關技術支持的工程師、技術人員以及對工業粘閤技術感興趣的讀者提供一份全麵、實用的參考指南。本書聚焦於粘閤劑在工業生産中的實際應用,涵蓋瞭從粘閤機理、粘閤劑種類、性能評估到具體應用案例等多個維度,力求深入淺齣地闡述工業粘閤技術的核心要素,幫助讀者理解並掌握如何有效地選擇、設計和優化粘閤解決方案,以應對日益復雜的工業製造挑戰。 第一部分:工業粘閤的基礎理論 本部分將深入探討粘閤的科學原理,為讀者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粘閤機理解析: 機械咬閤: 闡述錶麵粗糙度、孔隙和互鎖結構如何通過物理形態實現牢固粘接。 吸附理論: 詳細介紹範德華力、氫鍵、偶極-偶極作用等分子間作用力在形成粘閤界麵中的作用。 化學反應: 深入分析交聯反應、聚閤反應、官能團反應等化學過程如何形成永久性的共價鍵,從而實現極高的粘接強度。 擴散理論: 探討在某些粘閤劑中,聚閤物鏈段相互滲透和纏結所産生的粘閤效果。 濕潤性與界麵能: 解釋粘閤劑錶麵張力、基材錶麵能以及接觸角對粘閤過程的影響,強調良好的濕潤性是實現有效粘閤的前提。 關鍵性能指標: 粘接強度: 詳細介紹剪切強度、拉伸強度、剝離強度、衝擊強度等多種評價標準,以及影響這些強度的內在和外在因素(如材料、界麵、環境等)。 耐久性: 探討粘閤接頭在熱、濕、化學品、紫外綫、機械疲勞等環境下的老化機製與性能衰減規律。 彈性與韌性: 分析粘閤劑的彈性模量、斷裂伸長率、韌性等參數對於吸收應力、防止脆性斷裂的重要性。 耐溫性與耐化學性: 明確粘閤劑在不同溫度範圍內的使用限製,以及其對酸、堿、溶劑、油類等化學介質的抵抗能力。 固化收縮與內應力: 解釋固化過程中産生的體積變化如何導緻內應力,以及對粘接性能和産品穩定性的影響。 第二部分:主流工業粘閤劑的分類與特性 本部分將係統性地介紹當前工業應用中最常見、最重要的各類粘閤劑,深入剖析其化學組成、固化機製、性能特點及適用範圍。 環氧樹脂粘閤劑: 組成與固化: 闡述環氧樹脂、固化劑(胺類、酸酐類、酚類等)的作用,以及室溫固化、加熱固化、紫外光固化等不同固化方式。 性能特點: 強調其優異的粘接強度、化學穩定性、電絕緣性、耐溫性,以及相對較長的適用期。 應用領域: 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汽車製造、電子封裝、結構件粘接等要求嚴苛的領域。 聚氨酯粘閤劑: 組成與固化: 介紹聚氨酯預聚體、固化劑(異氰酸酯、水、胺類等)的反應原理,以及單組分和雙組分體係。 性能特點: 突齣品質性、柔韌性、耐磨性、優良的耐候性和抗衝擊性。 應用領域: 在建築密封、汽車玻璃粘接、鞋材、紡織品粘閤等方麵錶現齣色。 丙烯酸酯粘閤劑(包括厭氧膠): 組成與固化: 解釋單體、引發劑、促進劑的協同作用,以及自由基聚閤機製。重點介紹厭氧膠在隔絕空氣條件下快速固化的特性。 性能特點: 固化速度快、粘接強度高、耐溶劑性好。厭氧膠還具有優良的密封和防鬆動功能。 應用領域: 電子元件固定、螺紋鎖固、結構粘接、臨時固定等。 矽酮粘閤劑(有機矽): 組成與固化: 介紹聚矽氧烷骨架、官能團以及脫醇、脫肟、脫酮等固化方式。 性能特點: 卓越的耐高低溫性能、耐候性、耐紫外綫、電絕緣性、低錶麵能。 應用領域: 電子電器密封、建築密封、醫療器械、高溫部件粘接。 氰基丙烯酸酯粘閤劑(瞬間膠): 組成與固化: 簡述其陰離子聚閤機理,受空氣濕度引發快速固化。 性能特點: 極快的固化速度,適用於小麵積、需要快速粘接的場閤。 應用領域: 日常維修、小型零件組裝、醫療縫閤(醫用級)等。 熱熔膠: 組成與固化: 介紹聚烯烴、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聚氨酯等熱塑性聚閤物,通過加熱熔融、冷卻固化。 性能特點: 無溶劑、環保、固化速度快、操作簡便。 應用領域: 包裝、紙品、木工、紡織品、電子産品組裝。 壓敏膠(PSA): 組成與固化: 介紹以丙烯酸酯、橡膠為基材的壓敏膠,通過施加壓力即可粘接。 性能特點: 永久粘性、對各種錶麵具有良好的初粘力和持粘力。 應用領域: 膠帶、標簽、醫用貼片、屏幕保護膜。 第三部分:粘閤劑的選擇與應用工藝 本部分側重於實際操作,指導讀者如何根據具體需求選擇閤適的粘閤劑,並掌握高效的粘接工藝。 粘閤劑選擇的決策流程: 需求分析: 明確粘接的基材類型(金屬、塑料、陶瓷、復閤材料等)、工作環境(溫度、濕度、化學腐蝕)、受力要求(靜態、動態、衝擊)、外觀要求(透明、顔色)、成本預算等。 基材特性評估: 考察基材的錶麵能、錶麵處理情況、熱膨脹係數、化學兼容性等。 性能匹配: 對照粘閤劑的性能參數,選擇能夠滿足強度、耐久性、耐介質等要求的膠種。 固化方式考慮: 根據生産節拍、設備條件、操作便利性等因素選擇閤適的固化方式。 成本效益分析: 綜閤考慮材料成本、生産效率、返工率、産品壽命等因素。 基材錶麵處理技術: 清潔: 強調去除油汙、灰塵、氧化層等汙染物的重要性,介紹溶劑清洗、水洗、超聲波清洗等方法。 粗化: 介紹機械打磨(砂紙、噴砂)、化學蝕刻等方式,增加錶麵積,提高機械咬閤。 活化/改性: 闡述等離子處理、電暈放電、火焰處理、化學底塗(Primer)等,提高錶麵能,改善潤濕性,或引入活性官能團。 不同基材的錶麵處理建議: 針對金屬(不銹鋼、鋁閤金)、塑料(PP、PE、ABS、PC)、橡膠、玻璃、陶瓷等提供詳細的錶麵處理指南。 粘閤劑施加與固化工藝: 施膠方法: 手動塗布、點膠機(精密點膠、自動化綫)、颳塗、噴塗、浸塗等。 固化控製: 加熱固化: 烘箱、紅外加熱、感應加熱等,控製溫度、時間和升溫速率。 紫外光固化: UV燈類型(汞燈、LED)、波長、功率、照射時間和距離。 厭氧膠固化: 確保有效隔絕空氣,必要時可輔以促進劑。 室溫固化: 關注環境溫度和濕度對固化速度的影響。 固化過程監測: 介紹粘度計、流變儀、DSC(差示掃描量熱法)等用於錶徵固化程度。 粘接設計原則: 受力分析: 盡量使粘接接頭承受剪切力或拉伸力,避免純粹的彎麯和扭轉。 應力分布: 設計閤理的接頭形式(搭接、角接、端接),使應力均勻分布,避免應力集中。 考慮環境因素: 預估使用環境可能帶來的熱脹冷縮、溶脹、疲勞等效應。 可拆卸性考慮: 在某些情況下,需要設計易於拆卸的粘接方案。 第四部分:常見問題診斷與解決方案 本部分針對工業粘閤應用中可能齣現的典型問題,提供係統的分析方法和有效的解決策略。 粘接強度不足: 原因分析: 錶麵處理不當、膠層厚度不均、固化不完全、基材本身問題、設計缺陷等。 解決方案: 優化錶麵處理工藝、調整膠層厚度、確保充分固化、檢查基材質量、改進接頭設計。 粘接接頭失效(剝離、斷裂): 原因分析: 長期環境暴露(濕熱、化學腐蝕)、機械衝擊、疲勞損傷、內應力過大等。 解決方案: 選擇耐候性、耐化學性更強的粘閤劑;優化接頭設計以分散應力;進行充分的環境老化測試。 固化緩慢或不完全: 原因分析: 固化條件(溫度、濕度、光照)不匹配、膠量不足、基材有抑製固化物質、批次問題等。 解決方案: 嚴格控製固化條件;確保施膠量;檢查基材是否有惰性物質;更換膠粘劑批次。 氣泡或空隙産生: 原因分析: 施膠過程中捲入空氣、固化時溶劑揮發、基材錶麵不平整等。 解決方案: 優化施膠速度和方式;采用低揮發性或無溶劑膠粘劑;改善基材錶麵平整度;考慮真空固化。 第五部分:粘閤劑的環保與安全 關注粘閤劑在生産、使用過程中的環保要求與安全規範。 VOCs(揮發性有機化閤物)排放控製: 介紹低VOCs或無溶劑型粘閤劑的應用,以及相關的排放標準。 健康與安全: 強調個人防護裝備(手套、眼鏡、防護服)的使用,瞭解不同粘閤劑的潛在毒性與危害,以及安全操作規程。 廢棄物處理: 簡述廢棄粘閤劑、包裝材料的閤規處理方法。 通過以上內容的係統闡述,本書旨在為讀者構建一個清晰、完整的工業粘閤知識體係,從理論到實踐,從選擇到應用,提供 actionable 的指導,助力其在工業生産中更好地利用粘閤技術,提升産品性能與製造效率。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給我留下瞭深刻的第一印象,簡潔卻又不失專業感。書名“膠黏劑配方工藝設計”直接點明瞭其核心內容,對於我這樣一個對膠黏劑行業充滿好奇但又缺乏深入瞭解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扇通往知識殿堂的大門。我之所以會選擇它,很大程度上是基於我對這個行業的好奇心。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隨處可見膠黏劑的身影,從包裝盒的封口,到傢具的組裝,再到電子産品的精密焊接,膠黏劑幾乎無處不在。然而,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物質背後,卻蘊含著復雜而精妙的科學原理和工程技術。我一直想知道,究竟是什麼樣的配方纔能讓它們具有如此強大的粘閤力?又是怎樣的工藝纔能保證其穩定性和可靠性?這本書的齣現,似乎正是解答我心中疑惑的最佳途徑。我期待著它能帶領我揭開膠黏劑世界的神秘麵紗,讓我從一個門外漢變成一個略懂門道的人。同時,我也對這本書的“設計”二字抱有很高的期望,它不僅僅是關於配方,更重要的是如何將這些配方轉化為實際可行的生産工藝。這涉及到化學、物理、工程等多個學科的交叉融閤,其復雜性和挑戰性不言而喻。我相信,通過閱讀這本書,我不僅能學習到膠黏劑的理論知識,更能瞭解到其背後的工程思維和創新實踐,這對於提升我的整體認知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將大有裨益。我尤其希望書中能夠包含一些實際案例的分析,例如某種特定膠黏劑是如何被開發齣來,又在哪些應用領域取得瞭突破性的進展,這樣的內容往往能讓理論知識變得更加生動和 relatable,也更能激發我的學習興趣。

评分

這本書的標題——“膠黏劑配方工藝設計”,聽起來就充滿瞭實踐性和深度。作為一名對製造業和新材料領域有所關注的讀者,我一直對膠黏劑的研發和應用過程感到好奇。我想知道,是什麼樣的科學原理,讓這些物質能夠如此牢固地連接起各種不同的材料?而“配方設計”,更是讓我聯想到精密而復雜的化學組閤。我期待這本書能夠詳細闡述不同膠黏劑體係(如環氧、聚氨酯、矽酮、丙烯酸等)的化學結構、反應機理以及它們各自的性能特點。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夠學習到如何根據不同的應用需求,比如高強度、耐高溫、耐腐蝕、柔韌性、導電性等,來有針對性地設計膠黏劑的配方。這其中涉及到原料的選擇、助劑的添加、配比的優化等等,每一個環節都可能對最終性能産生決定性影響。此外,“工藝設計”也是我非常關注的部分。一個精妙的配方,離不開高效、穩定的生産工藝。我希望書中能夠深入講解膠黏劑的生産製造過程,包括原料的混閤、分散、固化、後處理等關鍵環節。我希望能瞭解如何通過控製工藝參數,例如反應溫度、攪拌速度、固化條件、塗布方式等,來確保膠黏劑産品質量的均一性和穩定性,並提高生産效率。如果書中能夠包含一些關於自動化生産、質量控製以及環境保護方麵的討論,那將是更加全麵的。

评分

這本書的書名——《膠黏劑配方工藝設計》,讓我立刻産生瞭濃厚的興趣。在我的認知裏,膠黏劑是現代工業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然而其背後的科學原理和製造過程卻鮮為人知。我一直渴望能夠更深入地理解這個領域,而這本書似乎正好提供瞭一個絕佳的機會。我尤其希望書中能夠詳盡地闡述“配方設計”的科學。這不僅僅是簡單的混閤,而是涉及到對化學物質分子結構、反應機理以及性能之間關係的深刻理解。我希望能夠學習到如何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例如電子産品組裝、汽車輕量化、醫療器械製造等,來選擇閤適的膠黏劑類型,並對其配方進行優化,以滿足特定的粘接強度、耐久性、耐候性、導電性等要求。例如,我曾接觸過一些需要承受極端溫度或化學腐蝕的應用,而普通膠黏劑無法勝任,這讓我非常好奇,究竟是怎樣的配方纔能剋服這些挑戰?此外,“工藝設計”也是我非常關注的方麵。一個再完美的配方,也需要通過高效、可控的生産工藝來實現。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介紹各種膠黏劑的生産流程,包括原料的精細混閤、均勻塗布、精確固化以及必要的後處理等關鍵環節。我希望能瞭解如何通過優化工藝參數,例如溫度、壓力、反應時間、固化方式等,來確保最終産品的質量穩定性和生産效率。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實際的案例分析,例如某種高性能結構膠的研發過程,或者某種復雜粘接問題的解決方案,那將極大地增加本書的實用價值。

评分

當我看到“膠黏劑配方工藝設計”這個書名時,腦海中立刻浮現齣各種各樣我們日常生活中離不開的膠水、膠帶、密封劑等等。它們雖然平凡,卻在現代工業和生活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我一直對這些“萬能”的粘閤劑背後的科學原理感到好奇。這本書,恰好給瞭我一個深入瞭解的機會。我最期待的是,它能從最基礎的化學原理講起,解釋不同膠黏劑的分子結構和粘接機理,讓我們明白為什麼它們能夠牢牢地粘附在各種錶麵上。然後,我希望能學習到如何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比如電子産品、汽車製造、建築工程等,來選擇閤適的膠黏劑類型,並且如何根據這些要求,去調整膠黏劑的配方,達到最佳的性能。例如,在需要耐高溫、耐腐蝕的環境下,應該如何設計配方?在對粘接強度有極高要求的場閤,又有哪些關鍵的考量因素?更進一步,我非常關注“工藝設計”的部分。再好的配方,如果生産工藝跟不上,也無法發揮其應有的價值。我希望書中能詳細介紹各種生産工藝,比如如何進行原料混閤、如何控製固化過程、如何進行後處理等,以及在這些過程中,有哪些關鍵的參數需要控製,又有哪些常見的缺陷和解決方案。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從一個“使用者”變成一個“理解者”,甚至是一個“創造者”,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膠黏劑在現代工業中的重要作用。

评分

這本書的書名“膠黏劑配方工藝設計”,一下子就抓住瞭我想要探索的重點。作為一個對材料科學有濃厚興趣的人,我一直對膠黏劑這個看似普通卻又極其重要的領域充滿好奇。我想知道,這些神奇的物質究竟是如何被製造齣來的,又隱藏著怎樣的科學奧秘。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深入講解“配方設計”的奧秘。這就像是一位廚師在調製獨傢秘方一樣,不同的原料、不同的配比,就能創造齣風味迥異的菜肴。在膠黏劑領域,我想知道,究竟有哪些關鍵的組分,它們各自扮演著怎樣的角色?例如,基礎樹脂、固化劑、增韌劑、填料等等,它們是如何協同作用,最終賦予膠黏劑強大的粘接性能?我希望能從書中學習到如何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比如電子産品封裝、汽車零部件粘接、醫療器械製造等,來“量身定製”齣閤適的膠黏劑配方。同時,“工藝設計”也是我非常關注的方麵。一個優秀的配方,如果沒有配套的優秀工藝,也無法實現其價值。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介紹膠黏劑的生産工藝流程,包括混閤、塗布、固化、後處理等關鍵環節。我希望能瞭解如何通過優化工藝參數,比如溫度、壓力、時間、濕度等,來提高生産效率,保證産品質量,並降低生産成本。如果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實際案例,例如某種高性能結構膠的開發與應用,或者某種特殊環境下粘接問題的解決方案,那將是極具啓發性的。

评分

這本書的書名,聽起來就充滿瞭技術深度,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期待,也略帶一絲畏懼。作為一名在相關領域工作瞭幾年的人,我深知配方和工藝設計的重要性。很多時候,一個微小的配方調整,或者一個工藝流程的優化,就能帶來巨大的性能提升和成本節約。所以我特彆關注這本書是否能提供一些前沿的、具有創新性的解決方案。我希望它能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能夠深入到實際操作的細節,例如不同類型膠黏劑在配方設計時需要考慮的關鍵因素,以及在生産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常見問題和對應的解決策略。例如,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在保證粘接強度和耐久性的同時,減少膠黏劑的揮發性有機化閤物(VOCs)排放,這不僅是環保的要求,也是未來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這本書能否為我提供一些關於綠色環保配方的設計思路?或者在工藝控製方麵,是否有新的技術能夠幫助我們更精準地控製反應條件,從而獲得更穩定的産品質量?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有關於“新材料”、“新工藝”的探討,比如納米技術在膠黏劑領域的應用,或者3D打印技術如何與膠黏劑配方設計相結閤,這些都是我非常感興趣的方嚮。當然,如果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實際的圖錶、流程圖,甚至是實驗數據來佐證其觀點,那將是再好不過的瞭。我更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理解各種膠黏劑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選擇邏輯,以及如何在復雜的工程需求下,做齣最優的配方和工藝決策。

评分

這本書的書名“膠黏劑配方工藝設計”給我一種非常實在的感覺,仿佛它就是一本解決實際問題的指南。作為一個在製造業一綫工作的技術人員,我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粘接問題,有時候是材料不匹配,有時候是環境條件苛刻,而膠黏劑的選擇和使用往往是關鍵。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提供一套係統的方法論,能夠指導我如何根據具體的應用需求,來設計或選擇最閤適的膠黏劑配方,並且能夠指導我如何優化生産工藝,以確保粘接效果的穩定和高效。我特彆關注書中是否會涉及到一些“個性化定製”的思路,比如,當麵對一種新型材料的粘接時,我們應該如何入手進行配方開發?有哪些關鍵的測試方法能夠幫助我們評估配方的性能?在工藝方麵,我希望能學習到如何根據膠黏劑的固化機理,來設計最優的固化條件,例如溫度、濕度、固化時間等,以獲得最佳的粘接效果。而且,在實際生産中,如何纔能實現精確的膠量控製和均勻的塗布?這些都是我非常關心的問題。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本“武功秘籍”一樣,將膠黏劑配方設計和工藝優化的“內功心法”和“招式套路”都一一傳授給我,讓我能夠融會貫通,在工作中遊刃有餘。我期待書中能夠有大量的圖示和案例分析,能夠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具體的實踐指導,讓我能夠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评分

我翻閱這本書的時候,最先被吸引住的是其標題中“膠黏劑”這三個字。在我的工作領域,膠黏劑的使用可以說是必不可少的,但往往我們隻是拿到成品,對其內在的奧秘知之甚少。這本書的齣現,讓我覺得有機會能夠深入瞭解這個“幕後英雄”。我渴望知道,是什麼樣的化學物質組閤,纔能讓不同的材料牢固地連接在一起?更重要的是,當我們在設計一種新的産品,或者遇到粘接難題時,如何纔能通過調整膠黏劑的配方來解決問題?這本書能否提供一個係統的框架,讓我們理解不同膠黏劑體係的特點,比如環氧樹脂、聚氨酯、矽酮等等,以及它們各自的優勢和局限性?我尤其希望書中能夠詳細闡述“配方設計”的過程,這其中涉及到的原料選擇、比例控製、助劑添加等等,每一步都可能對最終的性能産生至關重要的影響。同時,“工藝設計”也是我關注的重點。一種優秀的配方,如果不能通過有效的工藝實現大規模生産,那麼它的價值也會大打摺扣。這本書能否為我們揭示如何將實驗室的配方轉化為工業化生産的流程?例如,混閤、固化、後處理等環節的工藝參數是如何確定的?是否有關於自動化生産和質量控製的探討?我希望能從這本書中學習到如何像一位化學傢和工程師那樣思考問題,不僅僅是瞭解“是什麼”,更能明白“為什麼”和“怎麼做”,從而提升我在實際工作中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

评分

當我在書店看到《膠黏劑配方工藝設計》這本書時,我的第一反應是:這正是我一直以來想要深入瞭解的領域!膠黏劑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從最簡單的物品修補,到尖端的航空航天領域,它們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對於我這個對化學和工程原理充滿好奇的讀者來說,膠黏劑的“幕後故事”一直是個謎。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詳細地解釋“配方設計”的奧秘。這不僅僅是簡單地將幾種化學物質混閤在一起,而是一個充滿智慧和科學嚴謹的過程。我渴望知道,如何根據不同的基材(金屬、塑料、陶瓷、復閤材料等)和不同的使用環境(溫度、濕度、化學腐蝕等),來選擇閤適的膠黏劑體係,並調整其配方,以達到最佳的粘接效果。例如,我一直對一些特殊膠黏劑的性能感到驚嘆,比如能夠快速固化、高強度、甚至具有導電或導熱功能的膠黏劑,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揭示它們是如何通過精巧的配方設計來實現這些功能的。同時,“工藝設計”也是我非常期待的部分。一個再好的配方,也需要通過精湛的工藝纔能轉化為實際的産品。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介紹各種膠黏劑的生産工藝流程,包括原料的混閤、分散、塗布、固化、後處理等關鍵環節。我希望能瞭解如何通過優化工藝參數,比如溫度、壓力、固化時間、塗布厚度等,來確保膠黏劑的性能穩定,提高生産效率,並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评分

“膠黏劑配方工藝設計”這個書名,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個技術領域的名稱,更像是一扇通往精細化工世界的大門。我一直對那些能夠將不同物質緊密連接在一起的化學物質感到著迷,而膠黏劑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領我進入這個領域,讓我瞭解其核心的科學原理和工程技術。我尤其感興趣的是“配方設計”的部分,這其中涉及到無數種化學品的組閤與比例,每一種成分的添加都可能帶來性能上的巨大改變。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介紹不同類型膠黏劑(如聚氨酯、環氧樹脂、丙烯酸酯等)的分子結構、性能特點以及它們在配方設計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學習到如何根據特定的應用需求,例如粘接強度、柔韌性、耐候性、耐化學性等,來設計齣滿足要求的膠黏劑配方。此外,“工藝設計”也是我非常期待的部分。我知道,一種膠黏劑的最終性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生産工藝。我希望書中能夠深入探討各種膠黏劑的生産工藝流程,包括原料的預處理、混閤、固化、後處理等關鍵環節。我希望能瞭解如何控製工藝參數(如溫度、壓力、攪拌速度、固化時間等),以確保最終産品的質量和穩定性。如果書中能夠包含一些實際案例分析,例如某種高性能膠黏劑的開發過程,或者某種復雜粘接問題的解決方案,那將極大地提升我的學習興趣和實用價值。

评分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各类胶黏剂的配方工艺设计原理、方法与技术,兼顾胶黏剂的性能与应用等。对具有较强生命力和广阔应用市场的、反映当代胶黏剂的前沿领域和新型产品的胶种的配方工艺设计进行重点介绍。对于自由基聚合反应,单体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物分子量和转化率均有较大的影响。随着单体浓度的增加,聚合转化率明显增大。当单体浓度过大时,反应由于剧烈的放热而变得难以控制,极易发生爆聚。当单体浓度过低时,产物的转化率转低。

评分

还不错吧。。。。。。。。

评分

比较简练,还得自己多钻研

评分

浪费大家宝贵时间,还是给好评吧。

评分

内容很专业,胶黏剂是很有学问的一个东西

评分

内容很专业,胶黏剂是很有学问的一个东西

评分

内容很专业,胶黏剂是很有学问的一个东西

评分

55555555555555555555

评分

浪费大家宝贵时间,还是给好评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