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P研究偉大的成功者
發掘他們成功的獨特配方
用獨到的方法教會你做同樣的事情
那就是,解決那些每天睏擾你的問題
通過學習NLP,我們能夠改變自己的思維、情緒和行為。新的模式也如舊有模式一樣係統、有規律地運作,而且給我們帶來的享受還遠遠不止於此。
內容推薦“NLP”是神經語言程式的首字母縮寫。這種聽起來頗有技術色彩的名字是純粹寫實性的。“神經”代指我們的神經係統,實現我們的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和嗅覺五種感官的神經通道。“語言”形容我們語言能力,利用具體的詞匯、詞組映射我們精神的世界。“語言”同樣也代指我們“無聲的言語”,姿勢、手勢及體現我們思維模式的習慣和信念等。“程式”這個詞是從計算機科學藉來的,寓意為我們的思維、情緒和行動其實就是習慣性程序,可以通過升級“精神軟件”加以改變。
這本書的重點在於用NLP技巧去改善及提升一個人的內心力量,是一本對自信的建立、消解內心睏擾等很有效的心態調整手冊。讀者可以用這本書,在短短數月時間裏完成一次自我教練的過程。
作者簡介史蒂夫·安德魯斯(SteveAndreas)
NLP Comprehensive聯閤創始人、培訓師、作傢和NLP創新者。
查爾斯·福剋納(CharlesFaulkner)
NLP培訓師、作傢和建模專傢。
目錄**章 改變你的思維
進入變革的世界 / 003
創造變革 / 004
或變革,或痛苦 / 008
大腦的軟件 / 010
實踐NLP / 012
第二章 NLP是什麼?
NLP是什麼?/ 017
學習對人類成功建立模型 / 018
起步:利用NLP進行一些快捷改變 / 020
思維的新法則 / 024
地圖、思維、情緒和改變 / 027
導師與成就模型 / 031
人們擁有所需要的全部資源 / 032
如果現在的做法無效,就改變方法 / 036
NLP簡史 / 037
迴顧你學到瞭什麼 / 040
第三章 激發動力
激發動力的重要性 / 045
動力如何起作用? / 046
發現你的動力方嚮 / 048
動力方嚮的作用 / 049
經理人如何運用動力方嚮 / 051
將動力方嚮運用於製定計劃 / 052
在溝通中運用動力方嚮 / 054
強大價值觀的影響力 / 056
發現次感元 / 060
創造內在的生命劇本 / 062
為你的健康運用動力策略 / 063
迴顧你學到瞭什麼 / 066
第四章 辨明你的使命
一個重要的使命 / 069
使命究竟是什麼? / 070
工作與使命之間的區彆 / 071
信念的重要性 / 072
磚瓦匠的故事 / 074
學習如何做你喜愛的事情 / 075
使命發現流程 / 075
價值觀和原則 / 082
為使命尋求支持 / 093
使命:為他人而創造 / 094
一個關於輝煌使命的故事 / 095
迴顧你學到瞭什麼 / 096
第五章 實現你的目標
實現目標的兩種途徑 / 101
使命導嚮的目標值得你實現 / 104
使命創造有意義的行動 / 105
閱讀過程中運用英雄練習 / 107
角色為什麼重要 / 108
目標實現過程中的角色 / 109
羅列齣實現使命的角色 / 117
角色與價值觀 / 119
如何使用評估錶 / 121
聚精會神於具體目標 / 122
目標實現流程 / 123
迴顧你學到瞭什麼 / 132
第六章 創造親和有力的關係
良好關係的重要性 / 137
如何建立關係 / 138
設定包含他人的目標 / 142
如何獲得親和感 / 147
建立他人對你的正麵感覺 / 153
迴顧你學到瞭什麼 / 155
第七章 強大的說服策略
說服力的迷思 / 159
發現他人的價值觀 / 161
說服力與價值觀之間的關係 / 162
探究動力策略 / 164
決定思考策略 / 166
在動力方嚮中加入次感元 / 167
建立個人一緻性 / 169
重獲你自我的親和感 / 173
與你的內在聲音一緻 / 175
深層個人一緻性的重要性 / 177
建立你的身體的一緻性 / 178
讓自己感覺良好 / 179
迴顧你學到瞭什麼 / 180
第八章 消除你的恐懼
利用分離技巧獲得自信 / 185
創造嶄新的視角 / 187
精神狀態的生理機製 / 188
如何進入你的精神狀態 / 188
通過視覺化消除創傷 / 194
為什麼恐懼癥會存在 / 195
快速改變的需求 / 197
三種感知位置 / 199
智慧和天纔的基礎 / 204
演練你的技術 / 205
迴顧你學到瞭什麼 / 205
第九章 建立自信心
理解你的自我評價 / 209
定位你的批評聲音 / 210
發掘正嚮意圖 / 210
與你的批評聲音談判 / 212
否定帶來的問題 / 215
改變普遍概化 / 216
建立肯定的自我對話 / 218
把沮喪轉換為靈活性 / 219
創造性的視覺化 / 222
建立日常的自信心 / 225
希望與期待 / 225
迴顧你學到瞭什麼 / 227
第十章 建立自我欣賞與自尊
自我欣賞的美德 / 231
意誌力與自尊 / 232
形式與內容 / 233
低自尊的內容 / 233
高自尊的形式與內容 / 234
自尊的結構:內容與形式的演變 / 234
自尊心如何改變你的生活 / 236
存在與行動 / 238
自我欣賞:逐步法 / 242
把自我與其他區彆開來 / 243
閃變模式 / 245
對批評的恐懼 / 252
轉化窘迫意識 / 252
高自尊人群的習慣 / 253
舒服地利用批評 / 254
為大腦重新編程 / 255
批評的價值 / 257
迴顧你學到瞭什麼 / 258
第十一章 確保積極的心態
積極心態的影響力 / 263
穩健的積極心態的六個特點 / 265
以積極心態行動 / 271
重新評估你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 279
迴顧你學到瞭什麼 / 281
第十二章 取得高峰成就
山之巔與高峰成就 / 285
高峰成就建模 / 287
無力感的原因 / 288
對高峰成就的強大信念 / 291
強化大腦的自然能力 / 293
想象你的未來 / 301
勇攀更高峰 / 305
迴顧你學會瞭什麼 / 306
附錄 21天NLP無限成就程序
*周——嚮目標齣發 / 309
第二周——說服式溝通 / 318
第三周——高峰成就程序 / 323
注 釋 / 334
參考文獻 / 340
中文版推薦序
這是一本裏程碑式的NLP書籍
很榮幸能夠為《NLP聖經:美國NLP學院專業教程》寫序,它的確是一本裏程碑式的NLP書籍。
史蒂夫?安德魯斯本來是研究完型療法的,被NLP摺服瞭,便全力投入到NLP應用方麵的研究。我在1994年去NLP Comprehensive(Boulder,Colorado)進修NLP執行師課程時,上過他的課。老實說,他授課不怎麼精彩,我也不記得他教過些什麼瞭,據說他那段時間有個人或傢庭問題,精神不振,下一年的課程他就不再教瞭。我倒是買瞭他寫的幾本書,包括這一本。這本書是當時學員必買的。
我也上過另外一位作者查爾斯?福剋納的課,他有著書生型的打扮和授課風格。聽說他的職業是為企業做培訓及顧問。
這本書裏的“NLP簡史”部分,內容頗珍貴,因為在中文世界裏不容易看到這些資料。我在這裏補充一些:理查·班德勒與約翰·葛瑞德在1971年開始閤作,1973年到1974年是NLP**代的試驗及塑造期,每周二及周四晚上在加州大學聖剋魯斯分校的校園裏給學生分享的活動日漸成熟,大量的**代概念和技巧被梳理、測試、定型及發錶。1976年,他們兩人決定用NLP(Neuro-Linguistic-Programming)的名稱代錶他們創發的一套難以列入任何現有學問體係的新學問。“Neuro”指的是人,指這一學問的使用者;“Linguistic”是約翰·葛瑞德的專項,指語言語法語理;“Programming”則是理查·班德勒的強項,指電腦學問裏的編寫及改編程序。
1978年,班德勒跟葛瑞德正式分道揚鑣瞭。班德勒就是通稱“策略結構派”NLP(Structural NLP)的宗師,他後來發展齣的一套稱為“DHE”(Designed Human Engineering)。這一派*大的特點(與係統平衡派相比)是不花時間在人的心態上。他們專注於技巧的過程結構如何修改可以帶來更快更大的技巧。結果不少人給NLP的評語是“沒有心的利劍”。隻求效果不談尊重的態度,讓NLP培訓在很多歐美市場被否定及指責。
約翰·葛瑞德帶領一批很優秀的NLP熱愛者展開瞭“係統平衡派” NLP的發展與傳播。係統平衡派的**所NLP學府就是位於科羅拉多的NLP Comprehensive,我在那裏完成NLP執行師課程;第二所是在鹽湖城的Anchor Point,我在那裏完成催眠治療課程;第三所就是由羅伯特?迪爾茨(Robert Dilts)、茱迪芙?迪露西亞(Judith DeLozier)及托德·愛潑斯坦(Todd Epstein)在NLP發源地加州大學聖剋魯斯校區開辦的NLP大學(我在那裏完成高級NLP執行師課程,跟戴誌強老師是同班同學)。今天,NLP大學就是係統平衡派的大本營瞭。
我認為從1971年兩位宗師開始閤作研究,至1978年兩人分道揚鑣,發展齣兩個派彆,是NLP發展史的**個階段;從1979年至1990年代中期,則是NLP發展史的第二個階段。在第二個階段裏,很多跟著兩位宗師在加大校院裏開始學習的學員大放異彩,不斷發展齣新概念及技巧並寫書傳播,本書就是20世紀80年代的一本代錶作。羅伯特?迪爾茨在1991年至1992年間發錶“理解層次”(Logical Levels,又稱邏輯理解層次),可以說是第二階段的巔峰,然後,係統平衡派的動力好像逐漸消減瞭。有分量的NLP新概念、技巧與書籍,除瞭羅伯特?迪爾茨的外,少有看到,許多新書隻是描述已有概念及技巧的不同應用模式而已。
以上是我所知道的,是對NLP簡史的一點補充。我見聞不廣,若有錯漏,尚請各位讀者海涵。
這本書的重點在於用NLP技巧去改善及提升一個人的內心力量,是一本對自信的建立、消解內心睏擾等很有效的心態調整手冊。讀者可以用這本書,在短短數月時間裏完成一次自我教練的過程。我認為這本書就是針對策略結構派的不談心態而編寫齣來的,彰顯瞭係統平衡派NLP的價值。這本書在*後部分,還準備瞭一個“21天自我教練”的每日作業指引,很有價值。
對初學者來說,這本書不難看懂,多花點時間瞭解每一段的意思,多做幾次練習,就能夠掌握。我建議看明白瞭全書再開始自我教練的過程,用3天完成那個“21天自我教練”的每一天功課。2—3個月的時間,你的人生可以變得十分不同。
對於學過NLP的朋友,我相信這本書能夠提醒他們,NLP真正的意義與功效是來自使用潛意識的能力,包括內裏的景象與說話、身體的感覺及想象的能力。國人不習慣(也不願意)跟內心感覺聯係,很多NLP學員隻注重邏輯性、概念資料、操作流程、理性思考等方麵的學習,所以,往往使用的效果不顯著。
對於學習過各種教練技術的朋友,特彆是上過我研發的“精準教練技術”課程的朋友,這本書將會是很有用的輔助性工具書。這本書裏麵的各種概念和引導技巧都完全符閤教練工作的標準,而且大大地補充瞭教練技術較弱的方麵,即引導學員內心配閤的技術。
因為NLP是通過研究幾位宗師級心理治療專傢而發展齣來的,他們都不認為心理睏擾是病,所以,寫於20世紀80年代初期的這本書,裏麵有很多技巧,既可以用在如教練工作等“如何做得更好”之類的工作裏,也可以用在心理輔導與治療的工作裏。在NLP課程發展過程中,明確分齣商業/教育應用及心理治療應用兩種培訓體係是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事情。有些朋友也許覺得這本書像是給心理輔導師看的,雖然今天的社會普遍覺得兩者有所區彆,但我認為兩者的確無須分開。
颱灣的賴明正先生,是我所認識的*深入研究NLP的學者,是係統平衡派裏擁有*高授課資格的三位華人之一。他參加瞭我的NLP導師訓練班一年後,認為我所發展齣來的應該是NLP第三派瞭,因為我的課程內容包含瞭很多其他兩派沒有的東西,例如係統的概念、係統動力的運用、情緒的深入瞭解及處理、人的身心狀態的來龍去脈、運用身體本能,等等。我接受瞭他的建議,將在2016年5月28—30日的大會裏正式宣布“係統動力派”的成立。我齣身於係統平衡派NLP,以此為基礎再學習及研發,讓我在過去二十年裏發展齣多個人生方麵的概念及技巧。係統平衡派就像是母親,係統動力派是兒子,我永遠感恩教過我的多位NLP導師。學問既然是為人類社會服務,就應該不停地發展提升。帶著感恩去**,纔是人類社會應該有的精神。
在國內,有分量的NLP書籍很少,這本書雖然是三十多年前寫的,但是在技術效果方麵一點都不落伍,完全適閤今天普遍的需求。
感謝世圖邀請我為這書寫序,讓我藉此機會溫習瞭很多很好用的技巧,雖然中譯書名有點誇張,但是錶述齣這書的重要地位,也不算太離譜。我全力推薦給每一位想活得更成功快樂,不甘心於今天的人生質量的朋友。假如你想學習或研究NLP,這是一本值得收藏的經典NLP書籍。
李中瑩
2016年4月2日
它的確是一本裏程碑式的NLP書籍。我全力推薦給每一位想活得更成功快樂,不甘心於今天的人生質量的朋友。假如你想學習或研究NLP,這是一本值得收藏的經典。
——李中瑩
NLP處理個人未被開發的潛能這一問題……它已經變成瞭一個通用的自我完善的程序和技術。
——《時代》周刊
在綫試讀部分章節
我們這個時代**大的革命,就是發現人類可以通過改變內在的思維態度而改變外在生活的方方麵麵。
——威廉·詹姆斯
我們確信,本書將改變你的生活。因為你即將閱讀的內容已然改變瞭我們的生活。我們是來自NLP Comprehensive的培訓師與顧問們,這是一傢緻力於幫助人們獲取無限內在資源的公司。你在各個章節裏所閱讀的個人變革都是真實發生的。在很多情況下,他們完成改變所花費的時間跟你閱讀的時間一樣長。由害怕變得自信,由絕望變得渴望,以及由對過往的焦慮轉變成目標導嚮的行動,這些變革都是通過學習一些具體的技術並加以應用的結果。我們曾經把這些技術教授給谘詢師、顧問、教練、經理人、工程師、運動員、企業主、高管和父母們——各種各樣的對有效的個人和職業變革感興趣的人們。我們集體編輯創作瞭十多本關於這種變革技術的書籍,並製作瞭超過三十種音像資料。
在過去十年間,通過我們的書籍、磁帶和培訓課程,從公司的董事會到學校的教室,從人頭攢動的禮堂到醫院裏癌癥治療的病房,這些嶄新生活的可能性影響瞭超過一百萬人。
我們*初的起步並非如此。剛開始可能就像你一樣,我們擁有的就隻是真誠的願望:主動改變是有可能的。我們在心理學與個人發展領域經年纍月的探尋有關實施有效變革的方法。從大學學堂到社會生活經驗,從昂貴的培訓課程到默默的自我反省,我們通過實踐效果來檢驗所發現的一切。
我們中的許多人經曆瞭十數年的探索,纔發現真正持久改變的鑰匙。我們的動機源於個人,也源於職業。我們希望幫助我們的客戶**過去的睏境和自我設置的局限,使他們能夠在探索生活的過程中獲得成功。我們希望影響公司的業務結果及為之工作的員工們,增加他們的生産力、利潤和職業滿意度。我們也為我們自己。作為變革專傢,我們希望掌握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和錦上添花的技能。我們不願意滿足於解決問題,而希望創造更大的可能性。我們始終堅信我們能做到、存在、擁有和成為更多,並且你同樣也可以。
在人類曆史上,從沒有像今天這樣呈現齣紛繁眾多的新舊方法,來幫助增進人類的潛力和開發未知的可能性。其中一些方法非常知名,比如積極心態、視覺化、肯定法、內在小孩功課、目標設定和個人力量。你也許在不同時期曾經嘗試過其中的一個或幾個方法。如果你的經曆與我們類似的話,這些方法有時很管用,並且效果非常驚人,而有時卻不那麼有效,任憑我們心中多麼希冀或需求,也毫無辦法。正是結果的不確定性令我們繼續探索變革的真正淵源。我們知道,我們已然取得瞭一些進展。我們希望可以産生持續的效果,辨析短暫的、臨時的解脫與深層而持續的改變之間的區彆所在。我們希望能夠有目的的推動變革轉化,並教會大傢。
在我們指引你為自己和所愛的人創造思考、感覺和行動的全新可能性之前,我們想花一點時間介紹我們自己,讓你瞭解我們是做什麼的和我們工作的方法。
史蒂夫·安德魯斯,是NLP comprehensive聯閤創始人、培訓師、作傢和NLP創新者。有一次,他聚精會神地傾聽一位女士描述她過去的一次丟臉經曆如何一次次地浮現。她述說著這個反復齣現的記憶是怎樣桎梏瞭她的情感和生活中的選擇。史蒂夫輕輕打斷瞭她的故事,問她所希望的情形是怎樣的。她活躍瞭起來,談到瞭新的職業想法和不同的生活。他問瞭一些關於***丟臉經曆的不尋常的問題,至少她認為這些問題是不尋常的。因為之前從未有人詢問過她的記憶是黑白的還是彩色的。然後,他引領著她體驗瞭一次看起來很簡單的視覺化練習。*後,她熱淚盈眶,不是因為悲傷,而是齣於喜悅。她感覺自己從過去解脫齣來。在不到三十分鍾的時間裏,她已經從過去的記憶中解放齣來。
查爾斯·福剋納,培訓師、作傢和建模專傢,與一傢公司的財務決策人完成瞭一次訪談。這位男士的觀點和意見每天影響著數百萬美元的流嚮。查爾斯在白闆上列齣瞭一些關鍵點。然後,他以附有圖像、文字並富含情感的語言,用易於理解的方式詳細描述瞭這位財務決策人的策略。下麵的成員們開始意識到,他們也可以使用同樣的步驟極大地提高決策能力。接著,他們花瞭整個上午討論如何把新的技巧運用到更廣泛的問題中去。
凱利·格林博士,公司的培訓師和領導力催化師,他進入會議室後看到寫在每個人臉上的緊張與絕望。公司的發展方嚮風險重重,董事會在過去幾周陷於停滯。他開始詢問每一位高管對當前情形的看法。他對他們的重重顧慮錶示認同,然後請他們談談自己的價值觀。房裏的情緒開始有所變化。從沒有人使用這種方法跟他們對話。他們能感受到些許變化的端倪。兩天後,他們開始製定新的戰略方案。一年後,在會議中討論齣的價值觀傳播到整個公司,鼓舞著公司的士氣,公司轉型後重返市場領導者地位。
提姆·豪伯姆, 社會工作碩士, 培訓師、作傢和保健應用學者,他剛剛從NLP創新者羅伯特·迪爾茨那裏認識到過敏反應就像是免疫係統的恐懼癥。當外界並沒有實際危險的時候,身體免疫係統的反應如果過強就會令它本身成為危險。提姆在一次會議上講到這個觀點,其中一位與會者說他對各種東西都過敏。對多種食物過敏導緻他不得不每周花費二百多美元去設計食譜。通過運用羅伯特·迪爾茨減輕過敏反應的程序,提姆指引他中和過敏反應的食物誘因。經過極其謹慎和小心的測試後,這位與會者發現後來幾天裏他的所有過敏反應都消失瞭,而且再也沒有復發。幾年中,經曆瞭數以韆計的個案之後,提姆正在科羅拉多州的韋爾的醫療機構參加正式的臨床研究,以對這種方法進行科學的檢驗。
羅伯特·麥剋唐納,理學碩士,培訓師、作傢和治療師。他相信,各種關係是生命中的深層次關聯。這正是他麵前的一對感情不睦的夫婦的渴求。羅伯特分彆和他們傾談,幫助他們把不滿意的方麵與夢想的狀態區分開來,重新點燃他們愛的初始狀態。然後,他幫助他們從舊的共存模式中分離齣來,獲得他們內在的、新的完滿感。*後,他邀請他們參加一個療愈儀式,讓他們把完美的自己帶入長久的愛的關係中。羅伯特和他麵前的這對夫婦的眼中都充盈著淚水。他們的婚姻得以延續和升華。
蓋瑞·施密特,博士、教師、培訓師和精神治療師。他正等待著眼前這位著裝得體的公司高管平復情緒。一年前,這位高管遭遇瞭一場突如其來的汽車事故。至今他還發現當有小車從那個方嚮開來時,他仍然心悸不已。他清楚這是不理性的想法。在一位朋友的介紹下,他來到這裏。蓋瑞詢問起事發的地點,從街對麵看過來當時是怎麼樣的情形,或者從街角不遠處的齣租車裏麵看過來,又或者從指揮交通的直升機上看過來呢。很快地,他們兩人對這個問題開懷大笑起來。不知為何,高管發現自己也拿這件事開起瞭玩笑來。結束一小時的會談後,他輕鬆地驅車迴傢瞭。而他的懼怕再也沒有齣現過。
蘇西·史密斯,理學碩士,培訓師、作傢和保健應用學者。她常常想到自己的多重身份:妻子、母親、教師和公司培訓師。然而她覺得有點怪怪的,那就是作為一個新領域的國際**的想法從來沒有齣現在腦海過。當她追溯起自己感覺的起始點時,她發現那是更早期的一種生活經曆。她意識到這種感覺更符閤自己十幾歲時的學生身份,那時自己的知識還非常匱乏。顯然,這與她的現狀完全不符。既然隻是一種限製性的信念,阻礙瞭她和同事們進行更重大的發現,她決定改變它。她在頭腦中描繪自己感覺到自信及富有能力的記憶,她成功地利用這些特質把舊的孩提時期的記憶轉換成為富有資源的記憶。在短短十分鍾之內,她已經完成瞭這個過程。
這些報道看似誇張,就像是不可能的事件,或者說像是奇跡。當我們* *次聽說時,我們也驚為奇跡。如今,作為有十多年經驗的NLP實踐者、培訓師、顧問和谘詢師,我們從數以韆計的個體體驗中認識到快速、深層而持續的改變正是事實。作為本書的作者,我們知道NLP定義瞭對於可能性的不同尋常的期待。這看起來如此不切實際,以至於一些人以此為藉口而不願正視。
然而如果你迴顧這一個世紀以來所發生的改變,你可能會訝異地發現飛機和汽車其實都還沒有超過100年的曆史。擺脫電纜,將聲音與音樂通過空間進行遠距離傳輸的想法被認為不可能實現,因而不值得仔細調研。然而,無綫電被發明齣來。伴隨著外科手術的現代藥物,纔不到75年的曆史。電視,毫無疑問是劃時代的産品,還不到50年的曆史。而個人電腦,甚至不超過20年的曆史。大多數人並沒有意識到西格濛德·弗洛伊德,作為自我、本我、俄狄浦斯戀母情結之父,在1900年已經開始發錶他的理論。當然現在沒有人願意駕駛一輛産於1900年的轎車,至少不會經常駕駛。很多人都認為自弗洛伊德以來心理學的進展微乎其微。事實上,發生瞭眾多心理學的革命性事件,修正瞭我們對大腦的理解並增大瞭變革的可能性。他們會感到驚訝。
我們每個人都曾經嘗試改變我們的思維。你上一次嘗試停止思考一件事情,或摒棄某個習慣,或改變某種不安情緒是什麼時候?也許是缺乏動力、脾氣暴躁、孤獨感或渴望更多成功,總有這樣或那樣的時刻,我們希望自己可以做得更好些。我們都想要改變。
你甚至已經做齣瞭理性的決定要加以改變。把決心以書麵形式寫下來,並告訴自己的若乾個親密朋友。你買瞭關於某個主題的書籍與錄音帶,甚至有可能加入瞭某個俱樂部。幾個月後,書籍讀瞭一半,錄音帶不知所終。而你的朋友們,如果他們真是你的好朋友的話,都善意地不再提及此事。假如你的經曆與我們一樣,盡管你有改變的良苦用心和真心渴望,你卻發現自己仍然深陷舊習的泥潭。
當然你可能取得瞭一定的成功,達成瞭你的目標。然後,你卻無助而恐慌地看著事情又無情地滑落迴開始前的樣子。對於減肥或改變生活習性的情形,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曆。而且雪上加霜的是,如果你再付齣雙倍的努力去嘗試,看起來卻是投入的努力越多,結果越發令人難以捉摸、令人沮喪。
我們中的一些人發現,我們與自己生活的世界如此格格不入。要知道,變化在我們身邊以不可思議的速度發生著。我們看到新的産品令舊款産品被加速淘汰。孩子們玩著我們幾乎無法理解的電子遊戲。我們發現,為瞭完成手頭的工作我們不得不接受額外的培訓。我們聽說生活中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而且無所不在。當有一天我們嘗試改變自己時,我們纔意識到和相信這句話。我們自問到底是怎麼瞭。我們還是自己嗎?我們要改變就如此睏難嗎?
如果你暫停一下,從些微不同的視角迴顧你的生活,你會發現你其實一直在改變中。一開始你隻是一個嬰兒,重量僅有幾斤。你成長為一個孩子,然後是少年,現在是成年人。無論你喜歡與否,你的外錶或明顯或輕微地每年都在改變著。過去,你在這個世界上隻喜歡糖果或花生醬,或玩偶或摩托車,或其他什麼東西。現在,即使你仍然喜歡那些東西,然而你從未想到過的其他事情會變得對你更加重要。年復一年,從自行車到周五晚上的聚會,再到短期國債或包廂座位,你的興趣已然改變。甚至*近,有些事情你輕而易舉地改變瞭。這種變化在過去是你從來沒有想到過的。好像你忽然發覺似的,過去的你做事情的方式是如此不同。你就是不再吃某種食物,或按某種風格著裝。你可能培養瞭新的興趣和嗜好。你之前從沒想到過。朋友們發現和指齣瞭你的變化。“嗯,是啊。”你說,“我改變主意啦。”
任何有效的改變方法必須能夠解釋兩種情形,那就是為什麼我們有時候極度睏難去改變,而有時候改變起來又那麼從容簡單。想一想,變化其實並不一定耗時很久,它可以在轉眼之間發生。也許你過去在人前常常感到緊張,然而有一天你醒來發現自己不再緊張。你常年坐在電視機前消遣,然後決定開始散步或去參加某種運動。你重返學校學習,或者為瞭新的職業發展而加倍付齣。你可能為某件事情煩惱瞭幾個星期、幾個月甚至幾年,然後你注意到情況發生瞭改變。
當你知道如何去做某事時,事情就很簡單。至少你不會抱怨在你擰動點火鑰匙時,汽車很容易的發動瞭,或者是你使用遙控器準確地選擇瞭電視頻道。就此而論,這是一種人類的反常現象,即我們被鼓勵通過睏難程度、磨難或者耗費的時間來衡量個人改變的重要性。這就是“沒有痛苦,就沒有收獲”的例子。好像我們生活中所有痛苦的事情都成瞭一種收獲。假如痛苦愈多,收獲愈多,那麼我們就不斷地尋求痛苦,而不是迴避。如果漫長的掙紮和磨難是通往成功的康莊大道,我們所有人**好采取步行上班,繼續使用鉛筆和驛馬傳書。痛苦是改變的徵兆。如果我們的手感到瞭炙熱的物體錶麵,我們會把手移開。痛苦是我們使用瞭錯誤方法的跡象:告訴我們是時候嘗試新的方法瞭。漫長的掙紮而無果,意味著我們現在做事的方法是無效的,是該嘗試其他方法進行調整瞭。現在,是時候意識到痛苦、掙紮、睏難和等候是改變方法的徵兆瞭。他們是變革進程中的附加事物,可以輕鬆地丟棄瞭。
近年來,電腦與我們人腦的相似性引起瞭科學傢與心理學傢們的關注。如果我們的大腦是某種電腦,那麼我們的思想與行動就如同軟件。如果我們能夠改變大腦程序,就如同我們改動或升級軟件,我們可以馬上獲得積極的變化。我們能夠在思索、感覺、行動和生活方式上獲得立竿見影的改善。
與電腦的類比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有時候變化是如此睏難。不論我們如何想、期待、希冀,軟件都無法升級。我們隻會循環往復地産生憤怒情緒,或者陷入因循相同的指令。我們需要做的,其實隻是在現有程序的閤適之處增加新的指令。對於電腦來說,一切都在軟件手冊中進行瞭說明。而對於人類,挑戰要大得多。一位NLP培訓師說:“人類是唯一一種可以被不熟練工人生産或再加工的超級電腦……而且沒有用戶手冊。” 直到今日,情況的確如此。
我們所提供給你的,正是你的大腦的軟件手冊。你可能在傢或者工作中有一颱個人電腦。你很可能在電腦上安裝瞭各種軟件,包括文檔處理、電子錶單、畫圖程序、頁麵設計程序、各種應用,甚至一些電腦遊戲。如果電腦銷售告訴你需要為每一個程序購買一颱單獨的電腦,你肯定會迴答:“不可能。”
然而,這正是大多數人不經意間在自己身上所做的。他們學習做好某件事情——銷售、管理、激勵、問題解決、設計、授權等待——然後他們想,“這事兒我做得不錯。”他們熟練掌握瞭某個領域的技能,然而他們不懂如何改變電腦程序去發展新的技能。如果你的個人電腦不需要運行文字處理或者電子錶單,你會退齣程序。但是當人們無法關閉大腦程序時,他們通常開始尋找藉口。他們會嚮你解釋原因在於他們缺乏某種纔乾,或者體型不對,或者個性特點,甚至是星座。沒有人想到電腦的型號、配置或生産日期會自然而然地限製瞭某些程序的運行效果。這些局限主要來自軟件而非硬件。
正如威爾遜·範杜森博士,前加利福尼亞門多西諾州立醫院首席心理學傢所說的,“我曾經看到弗洛伊德時代的心理治療場景。後來是花費六個月時間的簡易心理療法。現在是三十分鍾甚至五分鍾的NLP課程。速度其實並非根本所在。我們必須聚焦於人們真正的設計結構。要改變我們所希望改變的,我們需要改變我們被設計的應對改變的方法。
想象一下,如果你可以獲得一份關於你的大腦的用戶手冊,你所能達成的事情是什麼。在下麵的章節,你將學會如何:
l 按照你的超級電腦——大腦——所設計的方式進行運作;
l 按照你希望的時間和方式改變你的思維、行動和感覺;
l 在一個小時內改變你的習慣,那些你花費經年纍月與之鬥爭的惡習;
l 達成夢寐所求:在危機時刻信心十足;在需要的時候堅忍不拔、鬥誌昂揚;對於摯愛的人和生命中的禮物更敏感和接受。
可以肯定你經曆過進展特彆順利的時候,做任何事情都堪稱完美,似乎進入瞭“流狀態”。但在有的時候,似乎狀態一片散亂,無法聚攏一起,怎麼做事都不對勁。通過NLP,你可以學會如何有意識地把“不匹配的碎片”轉換進入“流狀態”。你也曾發現,世上有些人成事易如反掌。你可以學會如何研究這些富有成就者,從而幫助你和更多人瞭解他們成功的思維模式。我們對於變革本質的研究,引領我們從充滿希冀的夢想和良好願望達成一項明確而強大的轉型技術。這個方法是一套如程序般精確,又如老友一樣輕鬆的技巧。它令你能夠改變你想改變的,並能延續。它就是神經語言程序,簡稱NLP。
NLP至少能夠讓你實現你想要的體驗。許多年來,NLP培訓師和實踐者一直在教授人們如何從精神創傷中得以解脫,産生更加積極的情緒,改變一生的習慣,解決內在衝突,建立新的信念。這些往往在一小時之內實現。本書中,你可以自己學會NLP專傢們達成種種變革所使用的一些*為重要的方法。
首先,你會理解NLP的基本原則或前設。你將發現自己大腦工作的方式,以及如何更從容地實現變革。然後,練習具體的NLP技術幫助你在生活中如你所願地實現變革。
踐行NLP將能夠:
l 讓你主導自我激勵
l 幫你看到光明的未來和實現的道路
l 建立更親密的關係,增加說服技巧
l 清除那些阻礙你的負麵經曆
l 增強自我欣賞和自尊心
l 建立堅定而積極的思維模式
l 獲得更多巔峰體驗
與此同時,還能學會許多高成就者獲得成功的特點與思維地圖,並一步步地通過具體流程指導你學習和使用。你會發現NLP能幫助你提升學習技巧的方法。NLP如此廣泛的應用有時會讓部分人難以理解。他們疑惑,“怎麼把相同的方法運用到舞颱恐懼、談判、內疚心理、自尊心、戰略規劃、激勵、過敏反應和人類卓越品質各個方麵?”這與電能夠驅動計算機、電話機和CD播放機是一樣的道理。電是所有電器的基礎。對於人類成就而言,你的大腦是一切的基礎。NLP是人類發展的前沿領域,展示瞭大腦工作的基礎。無論各種情形,NLP都告訴你怎樣做得更多、獲得更多和實現更多。
為瞭強化、深入你的學習,每個章節都有思維練習,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稱之為“思維實驗”,幫你掌握NLP的具體技術。這些練習幫助過數以百萬計的人。隻要你加以運用,你將獲益良多。我們非常清楚地知道,身處一個信息過量的時代,一些人可能隻是閱讀這些練習看看有沒有興趣。應該說這是一個好開端。但如果你想看到結果,你就必須實際操作。NLP是一種體驗。正是你如何做、做瞭些什麼纔有意義。因此,在做練習時,做到用心、專注和透徹。選擇一天裏你可以足夠投入和聚精會神的時間。親身假想我們所建議的各種具體情形,並且仔細遵循指引。大多數“精神練習”僅僅花費十到二十分鍾的時間。找一位朋友通過朗讀練習來引導你,你會發現,這樣非常有助於取得*大的效果。要記住,這些並非一次性練習。如果你希望從這本書裏獲益更多,你愈發需要在日常生活的各個時刻運用其中的種種技術。
一開始,NLP看起來像閃耀的星星,
後來我覺得它是一位非常神秘而高深的魔術師,
現在它像一位忠誠的、值得信賴的朋友,
我根本無法想象離開它,我將如何生活。
——Gerry Schmidt,NLP綜閤培訓師
NLP是針對人類成功的研究。
NLP是關於成為*好的你的能力。
NLP是個人變革的強大而實際的方法。
NLP是關於成就的新技術。
NLP是神經語言程序(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的首字母縮寫。這種聽起來頗有技術色彩的名字是純粹寫實性的,就如同交叉訓練用鞋、金毛巡迴犬、經典的敞篷式轎車一樣。“神經”代指我們的神經係統,是實現我們的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和嗅覺五種感官的神經通道。“語言”形容我們的語言能力,利用具體的詞匯、詞組映射我們的精神世界。“語言”同樣也代指我們“無聲的言語”,比如姿勢、手勢、體現我們思維模式的習慣、信念,等等。“程序”這個詞是從計算機科學藉來的,寓意為我們的思維、情緒和行動其實就是習慣性程序,可以通過升級“精神軟件”而加以改變。
為瞭更好地理解NLP是如何幫助我們對人類成功建立模型的,我們一起看看現代滑雪的起源。在20世紀50年代之前,大多數人認為滑雪很大程度上是自然天賦。你把自己捆在一副滑雪闆上,被告知控製好它們不要交叉,然後跟在有經驗的滑雪者身後,模仿他(她)所有的動作。如果你沒怎麼翻筋鬥,也沒有骨摺,還比較喜歡這些經曆,你就會被認定是滑雪的好苗子,頗有天賦。
後來發生的事情完全改變瞭這種思維方式。比如愛德華·霍爾教授,《無聲語言》1的作者,所記錄的,在阿爾卑斯山上為幾位富有經驗的滑雪者拍攝瞭一些16毫米的黑白短片。研究者們一幀一幀地研究膠片,把滑雪的連貫動作分解成他們稱之為“孤立單元”的*小行為單位。通過這種方法觀察滑雪,他們發現盡管滑雪者的風格迥異,他們卻在使用同樣的孤立單元。當把這些孤立單元教給成績平平者或初學者時,他們的技術立刻得到提升。通過模仿優秀滑雪者自發的動作,他們每個人都能夠提升滑雪技巧。其中的關鍵就在於甄彆他們動作的精髓——讓他們如此優秀的動作孤立單元,從而使其他人也可以學習他們。在NLP語言裏,這種精髓就是模型。
此原理在NLP中的運用延展到瞭個人經驗的各個層麵。你或許希望改善關係,或消除焦慮,或在市場上更富競爭力。關鍵動作不是來自你的肌肉群,而是你內在的思想,例如詞匯、圖片、感覺或信念。在不同的領域,NLP研究偉大的成功者,發掘他們成功的配方,用獨到的方法教會你做同樣的事情——遵循那些已經成功應對每天睏擾你的同樣的問題和挑戰的人們的模式。下麵的例子將告訴你使用NLP建模所收獲的巨大成果。
假想一位傢長為瞭鼓勵孩子,每天衝著孩子大喊大叫。當孩子長大成人,他會將這種強烈而負麵的激勵方式內化。於是,他很可能學會瞭使用強烈的負麵語言與自己對話。激勵目的是達到瞭,代價卻是那些負麵語言激發齣來的惡劣情緒。通過NLP,他學會瞭改變內在行為,用那些優秀運動員和有創新力的發明傢使用的正麵激勵與積極情緒。
一位公司高管為瞭一項重要決策而猶疑不決,內心衝突不斷,無法確定自己的能力。使用NLP幫他把現在的想法轉變為高效決策者的思維模式,他於是豁然開朗。之前他的想法可能是,“我該這麼做嗎?我不確定。彆搞砸瞭,彆錯失其他機遇啊。”現在,他問自己一些有助信息收集的問題,例如“要做此決定我需要瞭解什麼?”或“有哪些重要的收益,如何纔能量化它們?”幫助他有效決策,提高績效。
有位成功的體育選手決定參加一項新競賽項目的角逐。然而她隻是在大學時代玩過這個項目,之後已經多年沒有練習過瞭。為瞭讓自己進入狀態,她在腦海中重新體驗自己曾經取得成功的巔峰感覺。她感受那些巔峰時刻的聚精會神的能量,然後想象自己身處新的競賽項目中。在她展開新項目的日常身體訓練之餘,還在腦海中反復練習所有的基礎動作。在她的競賽首秀時,體育評論員們無不驚呼她的運動天賦。她很高興自己不但努力而且聰明的訓練。
以上每一位所做的,正是他們思維習慣的結果。你所學會去做的所有事情,也是你的思維習慣的成果。你如何從夢中醒來,你如何去工作,你工作的方法,你喜歡什麼樣的休閑時光,這些都是你習慣的産物。你是一位有既定模式的人。我們所有人都是。你喜歡什麼食物?你經常走哪條路迴傢?早上穿衣服時,你是先穿上衣還是褲子,或者反過來?事實上,各項心理學研究都發現,人類行為幾乎可以說完全是習慣所決定的。這些習慣或者模式非常有意義。它們不僅使我們無需思索就完成許多事情,它們也是創造新的行為和辨彆異常情況的基礎。當我們嘗試改變習慣時,會遇到重重阻力。那位使用負麵語言去激勵他人的先生覺得很自然、毫無不妥,因為他已經習慣如此。他根本不會想到還有其他可能的方法。那位企業高管很清楚,在某些情形之下他的策略並不奏效,可是他不清楚如何變通。那位年輕運動員知道她需要運用先前的習慣幫助她訓練新項目,她知道如果她栩栩如生的想象塑造瞭一個新習慣,她的大腦自然會建立思維與身體的通道。
通過NLP,你能夠改變自己的思維、情緒和行為,新的模式也如舊有模式一樣係統、有規律地運作——而且帶來的享受還遠遠不止於此。
NLP的練習類似於思維實驗、精神練習或遊戲。實驗室或者練習場就在你的大腦中。把它們當作嘗試新事物的機會,或者使用新方法的機會,並發現其中的樂趣。這裏有些小練習讓你一窺其中運作的方法。
你曾經坐過雲霄飛車或者其他類似的歡樂榖項目嗎?稍作思考,迴憶你某次的經曆。然後,想象你在很遠的地方,也許坐在一個園區的凳子上看著飛車行駛。從這裏,你能夠看到自己正坐在飛車裏麵。體會一下當你能夠從遠處看見自己的時候是怎樣的感覺。接下來,進入飛車坐在位子上,你可以感覺到自己的手握著麵前的護欄把手。當你往下看的時候,身旁的景物飛速掠過,感受飛車高速運動中的哢哢作響,聽到周圍一片尖叫聲。留意當你自己重新體驗飛車過程時的感覺是怎樣的。“坐在”雲霄飛車上,感受它載著你運動,與想象你自己遠遠地觀察你坐雲霄飛車的體驗是截然不同的。
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視角有不同的思維結構。坐在雲霄飛車上身入其境、令人興奮,NLP稱之為“關聯”。在遠處觀察雲霄飛車是平靜的、脫離的,NLP稱之為“分離”。通過本書你會發現每一種體驗我們都有這樣或那樣具體的體驗結構。發掘其中的差異所在並加以運用,正是NLP的基礎。如果你希望體會處於某件事情之中的興奮,你就需要從身體和思維上都參與進去,通過步“入”體驗,與之關聯起來。使用NLP你能夠學會在你需要的地點和時間精確地進行關聯。與此同時,我們所有人的生命中也都需要平靜而有意識地保持客觀和一定的思維距離。通過走“齣”這些體驗,脫離其激發的強烈情緒,我們能夠很容易變得更足智多謀和富有創造力地去解決問題。能夠做到有意識地運用這些思維的“體驗結構”是本書的目標之一。
思考一下:假如你能選擇關聯那些生命中全部的美好體驗,你也能夠拉開距離,脫離,走齣生活中不愉快的經曆,你就可以得到所有的正嚮體驗,並遠距離透視自己所犯的那些錯誤。想想這對於提升你的生活質量有多麼重大的意義吧。如果你意識到它的力量和積極性,你就會開始感覺到NLP所能帶給你的是什麼。
對於下一個思維實驗,一開始你先花一兩分鍾清理現在你大腦中所顧慮的事情。很簡單,對你的身體進行掃描以達到放鬆。留意任何緊張的部位,放鬆該部位;或者先加劇緊張程度,然後再放鬆。
現在迴想一次非常愉悅的經曆,生命中一段具體而愜意的時間——你現在很樂意去想的事物。一旦你的腦海中看到瞭這段具體而愜意的迴憶,留意你的感覺。然後,讓那種體驗更加靠近你,並變得更大,更光亮,更多姿多彩。現在,再次留意你的感覺。感覺是否已經改變,或許更加強烈瞭?現在,讓同樣的體驗遠離你腦海中的視綫,變得更小、更模糊、暗淡,直到距離很遠,遠到變成一枚郵票的尺寸。留意你的感覺。當你完成之後,允許你的體驗恢復到原先的狀態。
對大多數人來說,當那種體驗距離靠近時,他們的愉快感覺更加強烈;而遠離時,則明顯弱化。這是如何産生的及為什麼會這樣,正是NLP的基礎。我們將在接下來的章節裏詳細探討。現在,我們想闡明一個重點。大多數人從來沒有想象過能夠這麼容易地改變他們思考和感覺的方法,特彆是通過這麼一個簡單的流程改變他們思維圖像的狀態。他們可以想象改變自己的衣服、車子,乃至工作和居住的城市,但從來沒有想過可以有目的地改變他們的思維。如果你想更強烈地感覺正嚮記憶,很簡單,你可以通過把它移到靠近你思維的眼睛。如果你想弱化不堪的迴憶,你隻要把他們移到遠離你的位置就好瞭。
對於生活中的方方麵麵,你可以做同樣的動作。如果你有一個正在發酵中的難題,你有這個能力從思維中把它移動得遠一些。保持距離,你得到瞭更多思維的“呼吸空間”。你能夠放鬆下來,頭腦更清晰地以新的視角考慮問題。與身處睏境和壓力下相比,幾乎所有人在平和的情緒下都會想到更多更好的解決方法。對於積極的事物,如果你在生活中看到瞭希望得到的事物,你就可以把圖像移近你,讓它更加生動、令你矚目。所有的視覺化技術都反復強調在大腦中保留你的夢想與目標的重要性。通過NLP,你將學會快速、簡單地做到這些。以上僅僅是兩個例子。你已經學到你的大腦“編碼”體驗的兩個方法,這僅僅是NLP為你創造不同的基本技巧。
在此,有些人會停下來問,“我不是很擅長視覺化。我能夠運用NLP嗎?”答案是肯定的。NLP運用到的是你全部五個感官:視覺、聽覺、感覺、味覺和嗅覺。在十多年前,NLP研究就發現大多數人五官中的某個感官會更加突齣。舉例來說,你也許喜歡繪畫、攝影,那麼産生思維圖畫與想象力視覺化對你來說就輕而易舉。又或者你喜歡書籍、詞匯、對話或音樂,對人們所說的內容或他們使用的語氣非常敏感,那麼思維的是耳朵而不是眼睛,對你來說更加自然。運動員通常更能夠覺察運動中肌肉的動作和感覺。也許你進入一間房時會對裏麵的人的情緒更加關注。這意味這你的情感觸覺比其他感官更加發達。
隨著你閱讀本書,你會留意到不同的練習側重不同的感官。這是我們有意為之。首先,閱讀本書的人們具備不同的感官優勢,我們希望讓每一種思維與理解方式的人都“感到自然”。其次,學會欣賞和發展你的每一種感官很重要,這樣你就可以更加頻繁地進入你所有的“內在資源”。
讓我們從語言著手,作為神經語言程序的基石,語言動用瞭你的聽覺。在各種談話中,你可能都聽到人們在說“彆擔心”或“彆考慮它啦”。停下來思考一下這個情形。如果你被告知“彆去想那隻大黑熊”,你的大腦裏會立刻發生什麼事情?嗯,盡管你聽到不讓你想,你發現自己正在想那隻大黑熊。當有人告訴你“彆去想那個問題”時,也會發生同樣的事情。我們的大腦其實並不能理解負麵語言。為瞭理解“不要”去想什麼東西,我們的大腦必須首先去想這個東西。
我們的經理和父母常常齣於好意告訴我們不要做某件事情。他們未曾意識到的做法其實恰恰把我們推嚮瞭他們不希望我們去的方嚮。舉例來說,“彆擔心那個客戶的壞脾氣”“彆害怕”“我沒當你是啞巴”以及“想都彆想你被裁員的事情”。其實,我們大多數人經常把負麵語言運用到自己身上。我們說:“我不會想這件事的。”其實我們想瞭。另外一些我們熟悉的例子包括:“我再也不那麼做瞭”“彆把我逼瘋瞭”,還有“睡覺前不要吃甜食”。這些例子不一而足。我們總是去想那些我們不希望做的事情,然後往往就那麼做瞭。
神經語言程序的程序部分意味著我們能夠改變思維或程序,從現在的我們變成希望的我們。對於負麵語言,我們可以把負麵思維改寫成正麵的。我們不再說我不想的事情,而該說我想做的事情。嘗試一下。想一句你曾經對自己說的負麵語言,現在就實驗把它轉換成為正麵錶述。例如,彆再對自己說“不要擔心”,試著告訴自己“留意可能的機遇”或“我們如何充分準備應對這個挑戰?”“我希望自己是什麼感覺?”通過聚焦你希望發生的正麵事物,這不僅僅令你感覺好一些,事實上它重新調整瞭你的大腦,並讓你準備好達成你的心願所想。
僅在本章裏,快速、簡單地運用三個NLP概念,你就可以瞭解你能夠運用NLP在你的生活裏錶現得更積極、成功。**,把你希望做的事情和成功的行為方式變成一個正嚮描述。第二,強化你想做的事情在大腦中的逼真程度,增加對你的吸引力。第三,關聯到這些成功的行為方式,並在大腦中加以演練,直到感覺到自然的程度。這種一步步的程序方法就是NLP的標簽。作為一種實用的方法,NLP是關於如何實現個人轉變的技術。
到目前為止,你也許比較清楚瞭,NLP是基於一些與傳統心理學非常不同的法則的。傳統的臨床心理學主要側重描述病情,加以歸類,然後尋找曆史原因。NLP關心的是我們的思維、行為和情緒如何在當下相互協作引發體驗。在現代生物學、語言學和信息學的基礎上,NLP創造瞭思維(大腦)如何工作的嶄新法則。這些法則或假定被稱為NLP預設條件。如果我們把NLP所有的預設條件總結成為一句話,那就是:人可以完美地運作。我們的某些思想、行為和情緒持續地産生具體的結果。我們可能喜歡或者不喜歡這些結果,但是隻要我們重復這些思想、行為和情緒,我們就能得到相同的結果。這個流程完美地運作著。如果我們想改變結果,我們就必須改變産生結果的那些思想、行為和情緒。一旦我們具體理解瞭我們如何創造和維係內在的思維和情緒,事情就變得容易瞭,我們可以把它們變得更有意義,或者我們找到更好的方法,傳授給其他人。NLP預設條件是達成這些的基礎所在。
NLP預設條件
l 地圖不是領土
我們思維中的世界地圖並非真實世界。我們的反應是針對地圖,而非真實世界。更新思維地圖,尤其是情緒和判讀,與改變世界相比更容易一些。
l 體驗是結構化的
我們的思維和記憶都是有模式的。當我們改變這個模式或結構之時,我們的體驗會自動發生變化。我們可以中和不愉快的記憶,增強有意義的記憶。
l 如果有人能夠做到,那麼其他人也可以學會
我們能夠學習成功者的思維地圖,轉化成我們自己的。許許多多的人甚至從沒有走齣去嘗試過就盲目認為某些事情是不可能的。假裝任何事都是可能的。當遇到身體或環境的限製時,你的體驗會讓你意識到的。
l 思維與身體是同一係統的不同部分
我們的思維會即時影響我們的肌肉緊張程度、呼吸、情緒等,然後這些又循序影響我們的思維。當我們學會改變其中之一,我們就學會瞭改變另一個。
l 人們擁有所需要的全部資源
思維圖像、內在聲音、感覺和情緒是我們所有思維和身體資源的基礎構件。我們可以使用它們建立我們所需要的任何思維、情緒或技巧,然後注入我們生命中*希望或需要的地方。
l 你無法不溝通
我們一直都在溝通,至少以非言語的方式,而言語往往是*不重要的部分。一聲嘆息、一個微笑和一次注視都是溝通。甚至我們的思維是與我們自己溝通,並通過我們的眼睛、聲音的語調、姿態和身體運動嚮外人展現齣來。
l 溝通的意義在於你所獲得的迴應
其他人通過他們自己的思維地圖接收我們所說和所做的。當有人聽到的不同於我們想錶達的,此時恰恰是我們需要意識到,溝通的意義在於接收到的內容。注意我們的溝通是如何被接受的,以讓我們調整,這樣下次就更清楚瞭。
l 每一個行為背後都有一個正嚮動機
每一個傷人的、有害的甚至輕率的行為,都有在其初始情形下的正嚮目的。怒吼是為瞭獲得認可。攻擊是為瞭防禦危險。躲避是尋求安全。我們不僅僅是寬恕或者譴責這些行為,我們可以分析齣這個人的正嚮意圖,這樣就可以加入新的、升級的且更積極的選擇去滿足同樣的意圖。
l 人們永遠做齣*佳的選擇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特的個人經曆。從中我們學會瞭做什麼和如何做,想要什麼和如何去想,評估什麼和如何評估,學習什麼和如何學習。這就是我們的體驗。從中我們必須在有更新、更好的選擇齣現之前,做齣我們的選擇。
l 如果現在的做法無效,就改變方法。任何其他方法
如果你一直用你以前的做法,你就一直得到你以前得到的。如果你想得到不同,就去嘗試新的方法,尤其是有那麼多不同的選擇餘地。
當人們學習新鮮事物的時候,總情不自禁地把它與之前已經知道的相結閤。假如NLP僅僅是你已經知道的某個事物的另外一個名字,它就好解釋多瞭,而且也沒有什麼新鮮內容去瞭解瞭。然而,NLP的確是新事物,一個觀察人類大腦與行為的新方法。NLP提齣新的問題,從而激發齣新的答案。NLP創造瞭新的假設,從而産生瞭新的可能性。為瞭有效研究人類成功的模式,NLP預設條件或法則假定為正確——並不在於它們已經被證明,而是因為當它們在大腦中運行之時,它們賦予瞭人們關於選擇與機遇的更為廣闊的自由空間。在接下來的章節裏,我們會更細緻、更深入地闡述每一個法則。現在,讓我們看看,運用其中的幾個法則是如何引導齣創造變革的嶄新而豐富的方法的。
NLP預設條件的**個是:地圖不是領土。這個說法來自波蘭數學傢阿爾弗雷德·科日布斯基。他曾經多次指齣,一張道路地圖或者飯店菜單能幫助你找到城市道路或者選擇美食,但是他們與你實際走的道路或者端到餐桌之上的主菜有著本質的不同。你會發現這條原則每天都在發揮作用,例如人們駕車去上班的時候,每個駕駛者會查看道路地圖,嘗試不同的綫路,然後選擇從傢到公司往返的*佳綫路。從此,大多數人都會每天駕駛同樣的綫路。在此期間,也許有新的聯綫或者支路建成通車。除非駕駛人花時間更新其“思維”地圖,否則地圖與實際情況之間必然存在偏差。這本來並沒有任何妨礙,直到有一天工人們開始在上班的老路上進行道路改造工程。交通擁堵起來,因為用舊地圖開車的司機從思維睡眠中驚醒,發現他們無路可走,而且也不清楚其他可選的道路情況。與此同時,使用新的或者更完整地圖的司機,有著更多可選擇的綫路,已經從老路上退齣,行駛在新的道路上瞭。
體會這條原則的另一個方法就是直接進行體驗。花幾分鍾在下麵的練習上。記住,你越能夠投入其中,效果就會越好。
在生命之中,我們都曾經有過那麼些不如意之處。後來再迴想的時候發現,並不像當時的情形那麼“嚴重”。人們於是常說“是時間改變瞭”。但是改變他們的其實並非時間的長度,而是他們是如何被留存在記憶中的。在完成“電影音樂”練習之後,你的這次體驗的地圖、思維密碼會因為你有意識的改變而發生變化。懂得其中方法意味著你無需被動地等待情緒發生變化。你現在就可以改變。
【練習一】電影音樂2
在練習中,你將學會如何改變不愉快的迴憶。這個技巧適用於日常生活裏的中低程度問題。
1、 觀看問題情景的電影。開始想一個每天遇到的睏難情況。比如,迴憶一次你失望或尷尬的情形,你感覺不是很好的時候。選擇過去經曆的一個具體的真實情形。當你想到這個具體情景,留意進入你大腦中的圖像與聲音。像觀看電影一樣讓這件事呈現在你麵前。完成之後,注意你現在的情緒如何。
2、 選擇主題音樂。然後,選擇一段和你看電影過程中産生的情緒不相匹配的“主題音樂”。你的記憶可能是嚴肅而沉重的。那麼就選擇輕鬆歡快的音樂,例如馬戲音樂或者動畫音樂。有人選擇歡樂的舞蹈音樂,有人喜歡富有戲劇性的古典樂或歌劇,比如《威廉泰爾序麯》——著名的《遊俠傳奇》的主題麯。
3、 在配樂中重新播放電影。選擇好音樂後,重新觀看電影時在大腦中大聲地、愉快地播放音樂。讓音樂自始至終貫穿播放。
4、 檢查成果。現在,把電影迴放到開頭。在沒有音樂的情況下,播放電影並注意你的反應。你的情緒是否已經變化瞭?對很多人來說,這個情景變得滑稽和幽默起來。另外一些人,他們的不愉快情緒大幅降低,或者至少被中和瞭。如果你對自己的情緒仍然感到不那麼滿意,嘗試為你的電影配上不同類型的主題音樂,直到你找到對自己*閤適的。
這種變化證明瞭地圖不是領土。剛剛你改變瞭自己的思維地圖,更新並為自己提供瞭更多可選擇的綫路。這種變化同樣是另外一個NLP預設條件的驗證,即體驗是結構化的。在練習之前,你的記憶結構或模式裏包含瞭一個嚴肅的場景並附著有沉重的情緒。當你加入不匹配的電影音樂之後,你改變瞭**初的結構,而附著的情緒也不得不隨之變化。
在進入下一個練習之前,把練習一運用到至少三個以上的不愉快體驗上。實驗使用不同類型的主題音樂,找到對不同的體驗*閤適的音樂。
現在,迴憶一個被改變的記憶。你會發現有瞭不同的和更足智多謀的感覺。在這種新的情緒中,你立刻開始思考如果這種情形再次發生,你可以怎麼說、怎麼做得更好。新的情緒常常是打開你的應對睏難的創造力的強大途徑。這裏還有一個方法可以幫你做到更多。
【練習二】圖片框
1、 想一個問題情景。另外想一個令你苦惱的經曆,或每天麵對的睏難。如果你想到的是那些生活中反復齣現的情景和情緒,NLP所帶來的改變就能越快透射進你的生活。假如**次練習中你的負麵情緒還沒有完全消除,或改變成你所希望的程度,這裏你可以再次使用那個情景。
2、 看到快照中的自己。就像看電影一樣,快速瀏覽你記憶中的這一事件。不過這次選取一個*能象徵整個經驗的瞬間,就像電影中的一幀畫麵。當你注視畫麵的時候,注意就如同你在看你自己,當年那個年輕的你。你注視著那個情景之中的你自己的一幅快照。如果感到睏難,那就用思維的眼睛開始拉遠,讓你能夠看到越來越多的景象,直到你看到自己,年輕的自己,穿著那時你穿的衣服。你就像一個旁觀者,看到當時的情景。
3、 加入圖片框。在大腦中保留那幅圖片,想想你希望為這幅快照配什麼類型的相框。你喜歡方形的還是圓形的?或者是橢圓的?相框的寬度有多少,什麼顔色?也許你喜歡現代的鋼材相框,或者是金色的、有捲麯裝飾物和鴿子造型的。當你選定相框之後,再加入一注燈束。
4、 製作成一幅油畫或照片。你如何把圖片轉化成更富藝術感的形式?你也許希望它看起來像是安塞爾·亞當斯所拍攝的作品,又或者是一位著名畫傢的風格,仿佛齣自雷諾阿或梵高之手。現在,拿著你裱裝完成的記憶時刻,把它和你心目中的私人畫廊的其他圖片掛在一起。
5、 檢查成果。花些時間清理你的思維……呼吸。現在,想想那個經常睏擾你的事件。你的情緒可能已經發生瞭變化。如果還沒有,重復這個練習,使用不同的相框和其他繪畫或攝影風格,直到你對自己的情緒改變感到滿意。
一些人立刻就想知道這些變化會持續多久的時間。現在就檢查一下。一小時之後再次檢查。在你的記事簿或日曆上預約下周或者下個月再檢查。你會發現,你的思維保持在改變後的狀態。原因是你使用的方法正是大腦解碼信息的方法。你還可以在任何希望的時候決定進一步改變。
記得你並沒有強製去改變。你並沒有花幾周的時間重復自己的宣言。你也沒有運用意誌力。其實,你運用瞭符閤大腦設計原理的方法。你開始學會瞭一些NLP思維解碼……思維、情緒、行為和信念的構件。
現在看來,些許遺憾的那件事,在幾分鍾前還是心中的傷心往事。而現在,它已經被**性地轉變瞭。今後,當你每次再想起這件事的時候,自然而然你會感到更從容智慧地去應對。如今,你已經掌握瞭快速轉化負麵記憶,擺脫其睏擾的技術。你可以把剛纔的練習內容應用於更多的記憶中。試試各種不同類型的畫框和藝術視角。
其實,我們一直都會改變我們的內在圖像和聲音,將其加以修飾,和其他記憶整閤起來。隻是,我們通常是在不經意中偶然為之。在NLP之前,還沒有人知道如何係統性地運用這種能力去改善我們的感覺、思維和我們的生活質量。
當下,有一件事或舊的迴憶睏擾你之時,你可以讓自己擁有新的視角,不是通過發願期許,而是通過有意識地采取行動改變你無意識的思考這件事的方式。通過觀看配有輕鬆歡快音樂的記憶電影,把它變成畫框,或製作成藝術圖畫,你就可以為它帶入嶄新的積極色彩瞭。你能夠使用NLP以相同的方式處理你所有的睏境,以富有創意的思維,成功麵對生活的種種挑戰。
對於發現曆史上許多人曾經使用NLP的預設條件從而取得瞭偉大的成就,我們毫不驚奇。奧斯卡獲得者安東尼·霍普金斯,把他的事業歸功於追隨瞭威爾士人理查德·伯頓。那時,他隻有15歲。“他對我的生命有極大的影響。”霍普金斯說,“當時,他離開後就從事瞭影視演員的工作。於是我想,‘天啊,我也要這麼做。’”美國總統比爾·剋林頓在16歲時見到肯尼迪總統的故事,與此如齣一轍。在商業界,模仿一位業界領袖的做法久負盛名,被稱為“導師製”。許多年輕經理人跑齣去購買成功領袖們的同款西裝、領帶,甚至飲料,隻是為瞭體會一下成為那個人的感覺。有些人甚至去講同樣的笑話,模仿他們的姿勢和說話方式。所有這些努力都是為瞭“深入那位高人的內在”,發掘到底是什麼讓他(她)成功。這位“高人”常常會講述他們經曆的磨難,提供行動和學習的方法、建議。
如果你還記得兩個基礎的NLP預設條件——地圖不是實景和體驗是結構化的,站在某人的視角看事情會帶來全新的豐富含義。不是復製穿著或模仿姿勢,而是努力發現成功者的內在思維地圖。不是僅僅學習成功者學過的東西,而是感知他們是如何領會其中的。既然體驗有其結構,這種結構可以是成功者實際的和具體的思維地圖,也是可以被發現、被復製、加以應用和傳遞給他人的。
NLP的預設條件:如果有人能夠做到,那麼其他人也可以學會。這是NLP*令人興奮的特點之一。這意味著激勵、說服、自信、自尊、決策力、創造力等都是你可以學會的技巧,就如同你學會駕駛汽車、使用電腦、滑雪或打網球一樣。成功是有結構的。當你學會瞭世界上*偉大的成功者們的那些成就元素之後,你便可以自己創造齣*類似的偉大成就。
你可能認為一些人更聰明,或本來就更快樂,或比其他人更有天賦,他們有更多的天然資源,或者他們是生命裏的搶跑者。也許是的。毫無疑問,有些人完美地匹配瞭他們的內在資源與外部世界的機遇,例如羅斯安妮·阿諾德的個性與他的電視角色、邁剋爾·喬丹與足球、埃裏剋·剋拉普頓與吉他等。我們認為,這些人淋灕盡緻地發揮瞭他們的纔華從而取得瞭成功。如果我們仔細分析他們的纔華就知道,每一項纔華都可以分解為圖像、聲音、身體運動技巧和感覺。
迴憶之前做過的兩個練習。在練習一中,你把主題音樂的聲音存儲在記憶中。你還不知道它在問題情景中的幫助作用,更沒想過用那種方法整閤起來。然而當你這麼做的時候,它就成為促成改變的強大資源。在練習二中,你有瞭各種各樣的畫框及油畫或攝影的藝術風格。同樣,你並沒有意識到它們是怎樣強大的資源能夠與不愉快的記憶相整閤。你其實已經擁有這些資源。NLP僅僅是告訴你如何利用它們而已。
每一個景象、聲音或情緒,都是某種服務於某件事情的資源。我們的大腦賦予我們天生的能力看到內在景象。它們或模糊或清晰,我們都可以把這些思維電影轉化成極富激勵性的願景。每個人都能夠聽到內在的聲音。例如,我們可以運用思維的耳朵聽到我們自己的內在聲音,以及我們所熟悉的人的聲音——朋友、老師或父母。有人把這個能力運用於自我批評,然而積極的內在聲音能夠讓我們充滿自信。對我們而言,它就像一位富有魅力的演說傢和激勵大師。在NLP的世界,纔能與內在資源有本質的區彆。所謂“纔能”是一係列資源經過整閤、排序和練習,成為一種自動自發的技巧。我們每一位都有機會把內在資源開發成為纔能,從而在我們所鍾愛的領域取得傑齣成就。NLP可以告訴我們如何實現。
內在景象或聲音能成為一種資源。下一個練習叫做“成功環”,我們準備請你迴憶你擁有強烈的內在自信的某個時刻。選擇一個強烈、鮮明的記憶,一個你願意重溫的時刻。通過栩栩如生地迴憶那個自信的時刻,你可以把這段過去的體驗引發為內部資源。然後,我們會告訴你如何建立一個特殊的記憶激發器,這樣無論何時你需要,你都可以重溫自信的時刻。
在NLP Comprehensive,我們經常試行你的技術和可能性來獲得更全麵的改變。因為之前從未做過,我們知道首次嘗試總是不會完美。我們用一句諺語鼓勵自己:值得去做的事情,也值得做錯……尤其是**次的時候。如果你沒有完成或隻是部分成功地完成這個練習,試著再走一遍,留意每一個步驟。時機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就是全神貫注於這個練習。
【練習三】成功環
在*需要的時候,假如你擁有瞭更多自信,你可以取得怎樣的成果?如果把過去的積極情緒,從已經發生的過去轉移到你生命中任何需要它們的時候,你選擇哪些你願意重溫的記憶,“成功環”練習正是此目的。
1、 重溫自信。站起來,讓自己迴到記憶裏你非常自信、超極自信的時刻。重溫那個時刻,看到你當時的所見,聽到你當時所聞。
2、 成功環。當你感受到內在建立起來的自信時,想象在你腳周圍的地闆上有一個彩色的圓環。你希望圓環是什麼顔色?你願不願意加入一點柔和的嗡嗡聲,以顯示這個圓環的強大威力?當你感受到自信已經達到*高程度,邁齣那個圓環,把那些自信的感覺留在環內。這個要求有點不太尋常,但你可以做到。
3、 選擇綫索。現在想象未來的某個時刻,那時你特彆希望獲得同樣的自信感。就在你希望感到自信之前,你看到和聽到些什麼?可能的綫索,比如:你老闆的辦公室大門,你的辦公電話或聽到彆人正在介紹你上颱演講。
4、 鏈接。一旦你大腦中清晰地找到那個綫索,進入圓環,重新感受自信。想象未來的那個場景在你麵前鋪展開來,而你周身充滿這種自信的感覺。
5、 檢查結果。現在再次走齣圓環,把自信的感覺留在環內。在環外,花些時間想一想即將發生的事情。你會發現你會自發地召迴那些自信的感覺。這意味著你已經為將來的情景完成瞭預編程序。盡管事情還沒有發生,你卻已經感覺良好。當事情真正來臨時,你將發現很自然地,自己會更加自信地應對。
步驟1中,你必須做到充分地再次體驗那段經曆,這樣感觸纔會更強烈。假裝自己迴到當時,就那樣站著或坐著,保持同樣的姿勢。
步驟2中,你需花時間描繪隻屬於自己的“成功環”圖像,然後與步驟1的自信感覺附著在一起。有時需要進進齣齣“成功環”幾次,直到你能夠確認這個圖像已成為積極情緒的觸發器。
步驟3中,你需要確認你所選的綫索的確是你在召喚自信情緒之前你會留意到的事物。如果綫索姍姍來遲,你的自信情緒還沒來得及觸發,你的糟糕情緒就會先齣現。糾正過來並不睏難。尋找更早一些的綫索加以利用。
步驟4中,一旦你留意到那些綫索,就立刻步入環中。這樣,積極情緒可以在你實際需要之前就被觸發,而暗示麻煩情況的綫索就和你的“成功環”關聯起來瞭。
步驟5檢查是否你已經建立瞭牢固的關聯。如果是,這些綫索就會自動引齣“成功環”中的積極情緒;否則,退迴去重新加強關聯。
運用NLP是你在采取積極主動的過程。你決定著自己願意如何應對生命中的各種事件。在這個案例中,你把過去經曆的自信感覺附著到將來發生的情景中,而這種嚇人的情景過去曾經發生。這個流程可以運用到未來各種各樣的事件上,伴隨你所希望的各種不同的情緒。此外,“成功環”並非僅針對麻煩問題。你也可以用它進一步改進你已經做得不錯的方麵。
我們假設你發錶的演講已經是係統完整、結構良好,但是有時候得到的反饋說仍然略顯枯燥。你這時已經不需要更多自信,而是加入詼諧、幽默、生動,讓你的演講更精彩。使用“成功環”不僅可以消除麻煩,還可以創造更多成功。
隻要你曾經擁有過一種資源,哪怕僅僅是轉瞬之間,你就可以永遠擁有。通過“成功環”,你能夠選擇以何種方式、何種時間運用這項資源。無論何時,你都可以選擇你如何去感受與如何去應對。你能夠選擇有目的的生活。你的確擁有你所想及所需的所有內在資源。
明明有那麼多不好的事情,我們怎麼能夠說人擁有所需的全部資源呢?當方法不對時,大多數人繼續反復使用錯誤的方法,而且是更努力、更辛苦地去做。但是記住,我們所有的局限都來自我們的思維地圖,而非客觀世界。如果你想看到同樣的風景,就繼續走同樣的道路。但是如果你希望要不同的結果,就必須采用不同的方法。隻是檢視你為什麼沒有達到目的,或為什麼你就達到瞭目的,是沒有用的。無論你提齣多少個為什麼或理由,你其實仍然在遵循舊的路綫。你應該做的是,關注你是如何達到或錯失你的生活目標的。利用NLP,你能改善和豐富你的思維地圖,發現失敗與成功、普通與卓越、達成與圓滿之間的鴻溝所在。
NLP的曆史是一段關於不可思議的閤作關係,創造齣意想不到的協同效應,*終改變瞭曆史的故事。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未來的NLP奠基者理查?班德勒還是在聖剋魯茲的加利福尼亞大學讀書的數學係學生。起初,他把所有時間都花在瞭計算機科學上。他的一位傢族世交的朋友認識許多那個年代富有創新意識的治療醫師,受這位朋友的激發,後來他決定投身心理學。班德勒仔細研究瞭多位知名的治療醫師,發現通過完全模仿他們的個人行為模式,他同樣可以取得非常類似的治療成效。這個發現奠定瞭NLP的突破性方法之基礎,被稱為“人類成功模型”。後來,他遇到瞭NLP的另一位創始人約翰?葛瑞德博士,一位語言學副教授。約翰?葛瑞德有著與班德勒類似的獨特的職業生涯。20世紀60年代他在美國駐歐洲特種部隊以及後來在歐洲從事情報工作的經驗磨礪瞭他快速吸收不同語言、模仿語言口音和不同文化下行為方式的能力。約翰對於心理學的興趣與語言學的基礎目標很一緻——破譯思維與行動背後的隱秘語法。
發現瞭他們共同的興趣後,於是他們決定聯閤各自的計算機科學和語言學技能,以及他們復製非言語行為的能力,開發一種嶄新的“變革語言”。
起初,在每個星期二晚上,理查?班德勒會組織一個由學生和當地人士參加的完形治療小組聚會。在聚會上,他效仿瞭完形治療那獨樹一幟的創始人:德國精神病學傢弗裏茨·皮爾斯。為瞭模仿皮爾斯博士,班德勒甚至同樣蓄起瞭鬍須,一支接一支地抽煙,還帶著德語腔調講英文。在每個星期四晚上,葛瑞德會組織另外一個小組,研究他在周二的聚會上聽到和觀察到的班德勒所使用的皮爾斯博士的言語和非言語模式。他們開始係統地剔除其中無相關意義的行為片段(比如德語口音、抽煙),直到發現皮爾斯使用的技術本質——使皮爾斯區彆與其他普通治療醫師的特點。就這樣,他們開始瞭“人類成功模型”的研究。
受到成功的鼓舞,他們繼續研究傢庭治療理論的偉大奠基人弗吉尼亞·薩提亞, 以及首屈一指的哲學傢、係統思想傢格雷戈裏?貝特森。班德勒集閤瞭他早期在碩士論文中的研究發現,後來齣版瞭《神奇的結構》**冊。班德勒和葛瑞德依然成為團隊夥伴,他們的研究進行得如火如荼。
他們與當時蓬勃發展的其他加利福尼亞學校的心理學思想研究不同的,乃是他們對變革本質的探索。班德勒和葛瑞德開始研究身陷睏境的人群,他們注意到每一位恐懼癥患者隻要一想起他們害怕的事物,就仿佛那件事情當下正在發生似的。而當他們研究恐懼癥已經被治愈的那些人,他們現在迴想令他們害怕的事物時,好像他們在看彆人身上發生的事情——這與遠距離觀看雲霄飛車很類似。有瞭這個簡單卻意義深遠的發現後,班德勒和葛瑞德決定係統地教導恐懼癥患者嘗試遠距離觀察恐怖的事情正在彆人身上發生。結果,他們的恐懼情緒立刻就消失瞭。如此,NLP的一項根本性發現誕生瞭。人們如何感受某件事物,在根本上取決於他們如何體驗這件事。
隨著他們在*偉大的變革大師身上尋求變革的本質,班德勒和葛瑞德也在審視:哪些改變*先發生?改變*重要的是什麼?在哪裏開始*重要的改變?他們的能力和名聲很快幫助他們認識瞭一些當時世界上*成功的人士,包括彌爾頓·艾瑞剋森博士, 美國臨床催眠學會創始人,他倍受贊譽,是首屈一指的臨床治療師。
艾瑞剋森博士是與班德勒和葛瑞德一樣的原創者。這個20世紀20年代齣生於威斯康辛州一個農場裏的小男孩,在18歲的時候不幸患上小兒麻痹癥。由於無法呼吸,他必須使用鐵肺(德林氏人工呼吸器),在傢裏的廚房裏躺瞭一年多時間。這對於其他人來說簡直就如同坐牢,艾瑞剋森卻迷上瞭人類行為的研究,每天觀察傢人和朋友們是如何有意識和無意識地進行互動的。就這樣不斷地磨礪觀察力與語言技能,他做齣一番評論後常常讓周圍的人反應片刻纔恍然大悟。
當他恢復到可以脫離鐵肺後,他通過觀察姍姍學步的小妹妹教會自己如何走路。在他還離不開拐杖的時候,他完成瞭駕獨木舟橫穿美國之旅,然後他去大學讀書,*終獲得藥學學位,以及後來的心理學學位。他早期的經曆與個人磨煉,使他敏銳地意識到語言與行為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學習藥學時,他開始對催眠感興趣,他的研究遠沒有止步於使用鍾擺和單調的語音使人入眠。他留意到,當病人的腦海中有思緒和情緒飄過時,他們會短暫地進入齣神狀態,而這恰恰可以應用於催眠引導。後來他成為知名的間接催眠大師,僅通過講故事的方法就可以把人引入深度齣神狀態。
到70年代,艾瑞剋森博士已經成為聞名遐邇的專業醫師,甚至是多本著作的研究對象。然而,他的學生卻很少能夠復製他的成就。艾瑞剋森博士常常被稱為“受傷的治療師”,因為他的同事們都認為正是他的個人磨難讓他成為世界聞名的治療大師的。
當理查?班德勒打電話求見的時候,恰好是艾瑞剋森博士親自接電話。盡管班德勒和葛瑞德得到瞭格雷戈裏·貝特森的引薦,艾瑞剋森還是迴答說自己太忙。班德勒迴答道,“艾瑞剋森博士,懂得如何創造時間。”並把重音放在“艾瑞剋森博士”和後麵的兩個詞上麵。艾瑞剋森的迴答是,“過來吧,隨時。”也同樣強調瞭後兩個詞。盡管班德勒和葛瑞德缺乏心理學專業資質是艾瑞剋森博士心中*大的阻礙,他還是被激發瞭興趣,也許這兩位年輕人能夠超齣其他人而有所洞見。畢竟,其中一個人在跟他對話時使用瞭他在催眠語言中的一個方法,被稱為嵌入命令。通過強調“艾瑞剋森博士,創造時間”,他在一個長對話中創造瞭一個獨立的短句,産生瞭催眠命令的效果。
於是,班德勒和葛瑞德拜訪瞭艾瑞剋森博士位於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傢庭辦公室,得以運用他們*新開發的建模方法研究這位催眠大師。艾瑞剋森博士傳奇般的催眠術與班德勒和葛瑞德的建模技術完美結閤,誕生齣一項新的治療技術,他們已然摸索齣洞悉並復製人類成功的方法。
在此期間,班德勒和葛瑞德的大學課程及夜間興趣小組吸引瞭源源不斷的學生,他們迫切地想學習這個關於變革的新技術。這些人中有一些人多年後也在各自的領域頗有建樹,例如萊斯利·卡梅隆-班德勒、茱迪芙·迪露西亞、羅伯特·迪爾茨和大衛·戈登。隨著口碑相傳,這項溝通與變革的新技術開始聞名全國。當時著名的完形治療師史蒂夫·安德魯斯甚至放下自己的工作,開始研究他們的新技術。他立刻斷定NLP是一項重大突破。他與妻子(也是他的研究夥伴)錄製瞭班德勒和葛瑞德的講學課程,並齣版成書。NLP**本暢銷書《青蛙變王子》就這樣産生瞭。1979年,一篇全麵介紹NLP的文章齣現在《今日心理學》雜誌上,題為“讀人之人”。NLP發展壯大起來。
今天, NLP是許多溝通與變革方法的核心內容。得益於安東尼·羅賓、約翰·布拉德肖等人的廣泛傳播,NLP的部分內容被融入到銷售培訓、溝通演講會、教室培訓和對話技術中。當人們談論人類成功模型、進入狀態、建立和諧、創造激動人心的前景或者如何“視覺化”等時,他們正是在運用NLP的一些概念。我們樂見NLP被廣泛認可。問題是一知半解往往是危險的事情,有時甚至被完全麯解。知道人類成功模型與有能力加以運用不可同日而語。對NLP的一知半解無法讓你完全掌握其中的奧妙。這正是我們編寫本書的目的。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