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職業教育國傢規劃教材(電子技術應用專業)·電子整機原理:數字視聽設備

中等職業教育國傢規劃教材(電子技術應用專業)·電子整機原理:數字視聽設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徐麗香 編
圖書標籤:
  • 電子技術應用
  • 數字視聽設備
  • 電子整機原理
  • 中等職業教育
  • 國傢規劃教材
  • 電路分析
  • 模擬電子技術
  • 數字電子技術
  • 維修技術
  • 實訓指導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05399754
版次:1
商品编码:10427097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5-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0
字数:400000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中等職業教育國傢規劃教材(電子技術應用專業):電子整機原理:數字視聽設備》主要講述CD,VCD,DVD的原理和維修知識。《中等職業教育國傢規劃教材(電子技術應用專業):電子整機原理:數字視聽設備》對所有光盤機共用的結構——CD部分進行瞭比較細緻的分析。對VCD機著重介紹它所采用的信號壓縮處理技術——MPEG-1標準及該機采用的典型的解壓縮芯片,並詳細地分析瞭典型綫路。對DVD機則著重介紹瞭它所采用激光頭、MPEG-2壓縮技術和杜比AC-3音頻處理技術和伺服係統。係統地介紹瞭DVD播放機的結構,並進行瞭電路分析。還介紹瞭超級VCD,LD,MP3,光盤錄像機,磁光盤機,EVD和藍光DVD的知識。對傢庭影院設備也進行瞭相應的介紹。
《中等職業教育國傢規劃教材(電子技術應用專業):電子整機原理:數字視聽設備》從影碟機技術的發展和數字處理電路的基礎知識開始講述,詳細分析瞭DVD的工作原理,使讀者瞭解電子技術的發展,掌握高級視聽器材的原理和維修方法。
《中等職業教育國傢規劃教材(電子技術應用專業):電子整機原理:數字視聽設備》是學習數字視聽設備的原理新穎而實用的教材,可作為中等職業學校電子與信息技術專業的教材,也可以作為大專院校有關專業和各類影碟機維修培訓班的教材,亦可作為廣大無綫電愛好者的自學用書。

目錄

第1章 數字視聽技術基礎
1.1 激光光盤技術
1.2 數字技術基本知識
1.3 激光唱片的構造
1.4 EFM調製
1.5 CD-DA數據格式標準
1.6 光盤機的使用常識
學習要點與指導
習題與思考題1

第2章 CD唱機的工作原理
2.1 CD唱機的基本組成
2.2 激光頭
2.3 RF放大和失落檢測電路
2.4 伺服電路
2.5 數字信號處理器(DSP)
2.6 數字濾波器和數/模轉換器
2.7 係統控製與顯示電路
2.8 電源電路
2.9 機芯工作原理
學習要點與指導
習題與思考題2
實驗一 CD唱機的認識

第3章 CD唱機的電路分析和基本維修思路
3.1 CD唱機的電路分析方法
3.2 鬆下Technics SL-P210 CD唱機的電路分析
3.3 光盤機的基本維修思路
學習要點與指導
習題與思考題3
實驗二 CD唱機識圖和實際電路分析
實驗三 CD唱機波形測試
實驗四 CD唱機的基本維修技能

第4章 VCD信號的編碼和譯碼
4.1 VCD的工作方式
4.2 圖像數據的編碼方式
4.3 圖像的編碼和解碼
4.4 聲音的編碼和解碼
4.5 圖像與聲音的同步
4.6 MPEG1解碼器
學習要點和指導
習題與思考題4
實驗五 多媒體演示圖像的處理

第5章 VCD播放機的結構和原理
5.1 VCD播放機結構和信號分析
5.2 VCD播放機的播放功能
5.3 三星DVC-650S VCD機電路詳解
學習要點與指導
習題與思考題5
實驗六 VCD機的認識
實驗七 VCD機的波形測試
第6章 DVD的基本知識
第7章 DVD播放機的基本工作原理
第8章 超級VCD、LD、MP3、光盤錄像機、磁光驅、EVD、“藍光DVD”簡介
第9章 傢庭影院設備

附圖
附圖一 鬆下Technics SL-P210 電路圖
附圖二 三星DVC-650S CD電路原理圖
附圖三 三星DVC-650S 視頻電路原理圖
附圖四 三星DVC-650S 前麵闆電路原理圖
附圖五 三星DVC-650S 電源電路原理圖
附圖六 鬆下 DVD-A300MU伺服電路圖
附圖七 鬆下 DVD-A300MU影像電路圖
附圖八 鬆下 DVD-A300MU音頻電路圖
附圖九 鬆下 DVD-A300MU係統控製/ODC和CD DSP部分電路圖
附圖十 鬆下 DVD-A300MU 電源電路圖)
附圖十一 鬆下 DVD-A300MU操作、HP音量電路圖

前言/序言


《電子整機原理:數字視聽設備》 內容概要 本書深入淺齣地闡述瞭現代數字視聽設備的核心原理與構成。它並非泛泛而談,而是聚焦於當前市場主流的電子整機,通過詳實的原理分析和結構分解,幫助讀者建立對數字視聽設備運作機製的係統認知。全書共分為多個章節,每一章節都緊密圍繞電子整機的具體組成部分及其在數字視聽功能實現中的作用展開。 第一部分:基礎原理與核心技術 數字信號處理基礎: 電子整機,尤其是數字視聽設備,其核心在於對數字信號的處理。本部分將從數字信號的采樣、量化、編碼等基礎概念講起,解釋為何數字信號能夠被精確地存儲、傳輸和還原。我們將深入探討時域和頻域分析在理解數字信號特性中的重要性,以及傅裏葉變換、離散餘弦變換(DCT)等關鍵算法在視聽信號壓縮和還原中的應用。同時,也會涉及常用的數字調製解調技術,為理解信號的傳輸奠定基礎。 編碼與解碼技術: 數字視聽內容之所以能夠高效存儲和傳輸,離不開先進的編碼技術。本部分將詳細介紹視頻編碼標準,如H.264 (AVC)、H.265 (HEVC),以及音頻編碼標準,如MP3、AAC、Dolby Digital等。我們將剖析這些編碼標準的核心原理,例如幀內預測、幀間預測、變換編碼、量化和熵編碼等,並解釋它們如何通過去除冗餘信息和感知冗餘來減小數據量。解碼部分則會反嚮闡述這些編碼原理,說明解碼器如何根據編碼信息重構齣高質量的視聽信號。 數字音視頻接口標準: 不同的視聽設備之間需要標準化的接口進行連接和數據交換。本部分將重點介紹HDMI、DisplayPort、USB等主流數字音視頻接口的標準規範,包括其物理層、協議層以及傳輸的數據格式。我們將分析這些接口在傳輸高帶寬、多聲道數字信號時的優勢,以及它們在現代傢庭影院、電腦顯示器、手機等設備中的廣泛應用。 第二部分:核心功能模塊分析 視頻處理模塊: 圖像采集與處理: 現代數字視聽設備中的視頻采集單元,如攝像頭、圖像傳感器(CCD/CMOS),其工作原理將被詳細解析。我們將討論感光元件的光電轉換過程,以及圖像信號的模數轉換(ADC)。隨後,重點介紹圖像信號在進入處理核心前的預處理步驟,包括去噪、白平衡、色彩校正等。 視頻解碼與顯示: 無論是電視機、投影儀還是顯示器,它們都包含復雜的視頻解碼和顯示電路。本部分將深入分析視頻解碼芯片的工作流程,如何根據接收到的視頻編碼流解析齣圖像數據。同時,我們將闡述不同的顯示技術(如LCD、OLED、LED背光)的成像原理,以及像素驅動、背光控製、色彩管理等關鍵技術,確保圖像的清晰度和色彩準確性。 畫質增強技術: 為瞭提供更齣色的視覺體驗,數字視聽設備集成瞭多種畫質增強技術。本部分將重點介紹運動補償(MEMC)、動態對比度增強、色彩飽和度調整、降噪算法等,並分析它們在提升畫麵流暢度、細節錶現力和視覺衝擊力方麵的作用。 音頻處理模塊: 音頻采集與編碼: 麥剋風等音頻輸入設備如何捕捉聲音,以及聲學信號如何轉換為數字信號將被深入探討。本部分將介紹音頻的采樣率、位深等參數對音質的影響,以及各種音頻編碼格式(如PCM、AC-3、DTS)的特點和應用場景。 音頻解碼與迴放: 音頻解碼芯片是數字視聽設備中還原聲音的關鍵。我們將詳細解析音頻解碼器如何解析壓縮的音頻數據,並輸齣高質量的音頻信號。隨後,重點介紹音頻放大電路、揚聲器單元的工作原理,以及數字信號處理(DSP)在音頻均衡、虛擬環繞聲、噪音抑製等方麵的應用,以達到更佳的聽覺效果。 多聲道音頻技術: 隨著傢庭影院和沉浸式音頻體驗的需求增長,多聲道音頻技術變得至關重要。本部分將詳細介紹5.1、7.1聲道以及Dolby Atmos、DTS:X等沉浸式音頻格式的聲道布局、信號處理和揚聲器配置,幫助讀者理解它們如何營造齣身臨其境的聽覺空間。 第三部分:典型設備結構與工作流程 智能電視(Smart TV)的核心架構: 本部分將以智能電視為例,詳細解析其整體硬件架構,包括主控芯片(SoC)、內存(RAM)、存儲(ROM/Flash)、顯示驅動芯片、音頻處理芯片、網絡接口(Wi-Fi、以太網)以及各類輸入輸齣接口。我們將梳理從接收電視信號(有綫、衛星、IPTV)或網絡流媒體,到解碼、處理、顯示和播放的完整工作流程,並介紹其智能功能的實現,如應用程序運行、語音控製、互聯互聞等。 數字媒體播放器(Digital Media Player)的設計: 對於各類數字媒體播放器,如網絡機頂盒(OTT Box)、藍光播放器等,本部分將重點分析其在音視頻解碼、網絡連接、文件係統支持以及用戶界麵設計等方麵的共性與差異。我們將深入探討其對各種音視頻編碼格式和容器格式的兼容性,以及如何通過USB、SD卡等接口讀取本地媒體內容。 便攜式音視頻設備(如智能手機、平闆電腦)的集成設計: 智能手機和平闆電腦集成瞭眾多電子整機的功能。本部分將重點剖析其在空間受限情況下的高度集成設計,包括SoC中的CPU、GPU、ISP(圖像信號處理器)、DSP等模塊如何協同工作,以及其屏幕顯示技術(如AMOLED)、音頻功放、電池管理等關鍵組成部分。 第四部分:係統集成與應用 功耗管理與散熱設計: 電子整機的高效運行離不開良好的功耗管理和散熱設計。本部分將討論低功耗設計技術在集成電路中的應用,以及散熱方案(如被動散熱、風冷、液冷)的選擇與優化,以保證設備在長時間運行中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用戶接口與人機交互: 無論是遙控器、觸摸屏還是語音控製,用戶接口是連接用戶與電子整機的橋梁。本部分將分析不同用戶接口的設計原理,以及軟件層麵的交互邏輯,如何為用戶提供便捷、直觀的操作體驗。 未來發展趨勢展望: 本部分將簡要介紹當前電子整機技術的發展方嚮,如更高分辨率的視頻(8K)、HDR技術、AI在視聽處理中的應用、5G網絡對視聽傳輸的影響以及物聯網(IoT)與視聽設備的融閤等,為讀者提供前瞻性的視角。 本書特色: 係統性強: 貫穿瞭從基礎理論到具體應用的完整脈絡,幫助讀者構建起對電子整機原理的宏觀認識。 專業性深: 深入挖掘數字視聽設備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模塊,講解透徹,理論紮實。 實踐性高: 結閤市場主流設備,分析實際結構與工作流程,便於理解和應用。 語言清晰: 避免過於晦澀的專業術語,力求用清晰易懂的語言闡述復雜的技術概念。 本書適閤中等職業教育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的學生,以及對數字視聽設備原理感興趣的廣大讀者。通過學習本書,讀者將能夠深入理解現代電子整機的工作原理,為日後的學習、工作和技術創新打下堅實的基礎。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齣版,對於一些想要深入瞭解電子技術應用專業核心知識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份寶貴的財富。我注意到書中對許多關鍵的電子元器件,如晶體管、二極管、集成電路等,都進行瞭詳盡的闡述,包括它們的物理特性、工作原理以及在不同電路中的應用。尤其是在數字電路部分,關於邏輯門、組閤邏輯、時序邏輯的講解,非常係統和深入,為理解復雜的數字係統奠定瞭堅實的基礎。然而,作為一名對電子産品充滿興趣的普通愛好者,我發現這本書的閱讀門檻相對較高。書中涉及的大量數學公式和理論推導,需要讀者具備紮實的數理基礎。我本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更多關於現代數字視聽設備(如智能電視、藍光播放器、傢庭影院係統)的實際電路分析和典型設計案例,但書中更多的是從原理層麵進行講解,對於具體産品的實現細節涉及不多。例如,在講解音頻處理時,我希望能看到更多關於ADC/DAC轉換、數字濾波、功放電路設計等方麵的實例,但書中更多的是理論框架。

评分

這本書實在是太龐雜瞭,我感覺自己像是在知識的海洋裏溺水。雖然我確實需要瞭解電子整機的原理,特彆是數字視聽設備這塊,但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似乎超齣瞭我目前的需求。它裏麵涉及的理論知識點太多,我光是理解那些半導體器件的工作原理就花瞭很長時間,更不用說集成電路的各種邏輯門、時序電路等等。而且,書中講解的方式對我來說有些晦澀,很多公式和圖例我都需要反復推敲纔能勉強明白。我本來是想找一本能夠快速上手、快速理解核心概念的書,以便能夠快速投入到實踐中去的,但這本書似乎更適閤那些有一定基礎、想要深入研究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的學生。我嘗試著去理解音頻和視頻信號的處理流程,但書中對編碼、解碼、調製、解調等技術的介紹,實在是讓我應接不暇。我期待的是更直觀、更貼近實際應用的講解,而不是一上來就麵對大量的理論推導。或許這本書更適閤作為一本參考手冊,當我遇到具體問題需要查閱時,它可能會很有幫助,但作為一本入門教材,我感覺自己有點吃力。

评分

我一直對各種影音設備的工作原理充滿瞭好奇,尤其是那些看上去很神奇的智能電視、高級音響係統。拿到這本《電子整機原理:數字視聽設備》時,我滿懷期待,希望能揭開它們神秘的麵紗。然而,讀瞭幾章後,我發現這本書的側重點似乎並不是我最關心的部分。它花瞭大量的篇幅去講解基礎的電子元器件,比如電阻、電容、電感、三極管、場效應管等等,雖然知道這些是構成一切電子設備的基礎,但對於我這種更關注“成品”如何工作的讀者來說,這些內容略顯枯燥。書中關於數字信號處理的部分,也涉及到瞭很多高級的算法和數學模型,雖然我明白這是實現高清畫質和高保真音效的關鍵,但理解起來還是有些挑戰。我更希望看到的是關於具體設備,比如電視的屏幕顯示技術、音響的功放電路、信號接收的調諧器等等的詳細解析。這本書更像是一本“底層邏輯”的書,它告訴你“是什麼”和“為什麼”,但對於“怎麼做”或者“具體是如何實現”的描述,我感覺還有所欠缺。

评分

坦白說,這本書的章節設置和內容深度,讓我有點意外。我原本以為一本名為“電子整機原理”的書,應該會從一個比較宏觀的視角來介紹各種電子設備的整體架構和工作流程,然後逐步深入到各個子係統的細節。但這本書的開篇就給瞭我一個“下馬威”,上來就是對各種半導體器件的特性麯綫、能級圖的詳細分析,這讓我這個對模擬電子領域瞭解不多的讀者感到有點無從下手。即使是後麵的數字電路部分,它也更偏重於邏輯門的組閤、時序邏輯的設計,以及各種標準接口的協議原理,這些內容固然重要,但對於我希望瞭解“電視如何顯示圖像”、“音響如何發齣聲音”這類實際應用層麵的問題,感覺還是有些繞遠。書中雖然提到瞭數字視聽設備,但具體的應用實例和電路框圖相對較少,更多的是理論公式和抽象的概念。我嘗試著去理解書中關於數字信號的采樣、量化、編碼、解碼等過程,但總感覺隔靴搔癢,無法將這些抽象的知識與我日常接觸到的電子産品聯係起來。

评分

這本書的編寫風格非常嚴謹,學術氣息濃厚。我能夠感受到作者在電子技術領域的深厚功底,他對各個電子元器件的原理、特性以及它們在不同電路中的作用,都進行瞭細緻入微的講解。特彆是對於模擬電路和數字電路的基礎知識,書中都有非常全麵的介紹。然而,這本教材的定位似乎更偏嚮於理論知識的係統性教授,而非實際操作或工程應用的指導。我嘗試著去理解書中關於信號傳輸、濾波、放大等原理,但很多章節的講解都伴隨著大量的數學公式和專業術語,對於我這種希望快速掌握某一類設備工作原理的讀者來說,消化起來頗有難度。我原本期待在這本書中找到關於如何分析和調試數字視聽設備的具體方法,比如如何診斷電視機的圖像問題,或者如何優化音響係統的連接,但書中更多的是對通用電子原理的闡釋,鮮少涉及具體的故障排除技巧和實際應用場景。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