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相關標準規範匯編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相關標準規範匯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人民交通齣版社,中國標準齣版社 編
圖書標籤:
  • 公路工程
  • 水泥混凝土
  • 標準規範
  • 匯編
  • 公路建設
  • 混凝土工程
  • 質量控製
  • 施工技術
  • 行業標準
  • 工程資料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
ISBN:9787114070624
版次:1
商品编码:10481651
包装:平装
开本:大16开
出版时间:2008-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718
字数:1420000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相關標準規範匯編》所收集的國傢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屬性(推薦性或強製性)已在目錄中標明,標準年號用四位數字錶示。鑒於部分標準是在標準清理整頓前齣版的,目前尚未修訂,故正文部分仍保留原樣(包括標準正文中“引用標準”或“規範性引用文件”一章中的標準的屬性),但其屬性以本匯編目錄中標明的為準,讀者在使用這些標準時請注意查對。目錄中部分行業標準年代號後加“(1996)”,錶示該標準在1996年進行瞭確認,但未重新齣版。目錄中標有“*”號的錶示該標準有修改單,標準中相關內容已按修改單改正。
在公路建設過程中,國傢和行業主管部門頒布的標準規範是廣大工程建設單位和建設者必須遵循的技術準則,這些標準規範對於提高工程建設管理水平,保證公路建設質量和工程安全,降低工程造價,節約建築材料和能源,促進技術進步等方麵起到瞭重要的作用。
為瞭方便廣大公路建設者更好地查找和應用標準規範,我們對現行的公路建設常用的水泥混凝土、鋼材、金屬三大材料及其試驗檢測相關標準規範進行瞭整理匯編,齣版《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相關規範匯編》、《公路工程常用金屬材料與鋼結構標準匯編》、《公路工程金屬試驗規程匯編》,匯編收錄的均為現行標準,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同時,匯編還收錄瞭條文說明,以方便讀者更深刻地理解和應用標準的內容。

目錄

一、混凝土原材料與輔料
1.集料與水
GB/T 14684-2001 建築用砂
GB/T 14685-2001 建築用卵石、碎石
GB/T 17431.1-1998 輕集料及其試驗方法 第1部分:輕集料
GB/T 17431.2-1998 輕集料及其試驗方法 第2部分:輕集料試驗方法
JGJ 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量及檢驗方法標準(附條文說明)
JGJ 63-2006 混凝土用水標準(附條文說明)

2.水泥
GB 175-2007 通用矽酸鹽水泥
GB 13693-2005 道路矽酸鹽水泥
GB/T 1345-2005 水泥細度檢驗方法篩析法
GB/T 1346 2001 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凝結時間、安定性檢驗方法
GB/T 17671-1999 水泥膠砂強度檢驗方法(ISO法)

3.外加劑與摻閤料
GB/T 1596 2005 用於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T 8075-2005 混凝土外加劑定義、分類、命名與術語
GB 8076-1997 混凝土外加劑
GB 50119-2003 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範(附條文說明)
GBJ 146-1990 粉煤灰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範
JGJ 28-1986 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漿中應用技術規程
JT/T 523-2004 公路工程混凝土外加劑

4.輔助材料
JC 901-2002 水泥混凝土養護劑
JC/T 907-2002 混凝土界麵處理劑
JC/T 949-2005 混凝土製品用脫模劑

二、混凝土性能試驗方法
GB/T 11837-1989 混凝土管用混凝土抗壓強度試驗方法
GB/T 19496-2004 鑽芯檢測離心高強混凝土抗壓強度試驗方法
GB/T 50080-2002 普通混凝土拌閤物性能試驗方法標準(附條文說明)
GB/T 50081-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附條文說明)
GBJ 82-1985 普通混凝土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試驗方法
GBJ 107-1987 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
JTG E30-2005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試驗規程

精彩書摘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傢標準 建築用砂
1 範圍
本標準規定瞭建築用砂的定義、分類與規格、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誌、儲存和運輸等。
本標準適用於建築工程中混凝土及其製品和建築砂漿用砂。
2 引用標準
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齣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75-1999矽酸鹽水泥、普通矽酸鹽水泥
GB/T 177-1985 水泥膠砂強度試驗方法
GB/T 601-1988化學試劑 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標準溶液的配製
GB,/T 602-1988化學試劑 雜質測定用標準溶液的製備
GB/T 2419-1994 水泥膠砂流動度測定方法
GB/T 6003.1-1997金屬絲編織網試驗篩(eqv ISO 3310-1:1990)
GB/T 6003.2-1997金屬穿孔闆試驗篩(eqv ISO 3310-2:1990)
GB/T l7671-1999水泥膠砂強度檢驗方法(ISO法)(idt ISO 679:1989)
3 定義
本標準采用下列定義。
3.1 天然砂natural sand
由自然風化、水流搬運和分選、堆積形成的、粒徑小於4.75 mm的岩石顆粒,但不包括軟質岩、岡岩石的顆粒。
3.2 人工砂manufactured sand
經除土處理的機製砂、混閤砂的統稱。
機製砂:由機械破碎、篩分製成的,粒徑小於4.75 mm的岩石顆粒,但不包括軟質岩、風化岩石的顆粒。
混閤砂:由機製砂和天然砂混閤製成的砂。

前言/序言



好的,這是一份關於《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相關標準規範匯編》的圖書簡介,內容將嚴格圍繞該書的涵蓋範圍展開,力求詳實且專業,不涉及其他主題。 --- 圖書簡介:《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相關標準規範匯編》 導言:築牢交通生命綫,規範引領高質量發展 在國傢基礎設施建設,特彆是公路交通網絡的高速發展背景下,水泥混凝土作為應用最為廣泛、承載能力最為關鍵的結構材料,其工程質量直接關係到公路的使用壽命、行車安全與維護成本。本《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相關標準規範匯編》,正是為適應新時代公路建設對材料質量、施工工藝和驗收標準的嚴苛要求而精心編纂的一部專業工具書。 本書的編寫宗旨在於係統、全麵地整閤現階段國內公路工程領域與水泥混凝土相關的國傢標準(GB)、行業標準(JTG/T、JT/T)以及交通運輸部頒布的重要技術規範,為設計、施工、監理、檢測及科研人員提供一個權威、便捷的參考平颱。我們深知,標準的統一性與精確性是保障工程質量的基石,因此,本匯編力求內容的前沿性與實用性的高度統一。 第一部分:原材料的嚴格把控——奠定質量之源 公路工程的耐久性與承載力,始於對原材料的精挑細選。本匯編詳細收錄瞭對水泥、骨料、外加劑等關鍵原材料的質量要求和檢驗方法標準。 1. 水泥篇: 涵蓋瞭適用於公路工程的矽酸鹽水泥、火山灰質水泥等各類水泥品種的性能指標、試驗方法及儲存要求。重點收錄瞭《公路工程用矽酸鹽水泥》等核心標準,對水泥的安定性、早期強度、抗硫酸鹽侵蝕性等指標進行瞭詳盡的規範闡述。 2. 骨料篇: 砂、碎石是混凝土體積的主要組成部分。本部分集中瞭關於骨料選擇的標準,包括對骨料的粒度分布、堅固性、潔淨度(如泥粉含量、有機物含量)的限製性規定。特彆關注瞭對高品質路麵用粗骨料抗壓、抗磨損性能的專項檢測標準。 3. 外加劑篇: 隨著高性能混凝土的應用普及,外加劑的規範性使用至關重要。本匯編詳細列齣瞭高效減水劑、緩凝劑、引氣劑等各類外加劑的性能指標、復配要求以及在不同氣候條件下的推薦摻量範圍,確保混凝土的和易性與長期性能的優化。 第二部分:配閤比設計與性能指標——科學配比的藝術 混凝土的性能是通過精確的配閤比設計來實現的。本部分是本書的核心內容之一,旨在規範混凝土配閤比的設計流程與最終性能的判定標準。 1. 配閤比設計規範: 詳細收錄瞭根據設計強度、工作性(坍落度)、耐久性要求(抗滲、抗凍融)進行初步配閤比設計、試配、調整直至施工配閤比確定的全過程技術要求。強調瞭水膠比控製在工程質量控製中的決定性作用。 2. 性能指標測試標準: 涵蓋瞭對新拌混凝土和硬化混凝土的各項性能測試方法。包括但不限於: 和易性控製: 坍落度、擴展度及擴展度復測等標準。 力學性能測試: 28天立方體抗壓強度、軸心抗拉強度、抗摺強度的取樣、標準養護及判定標準。 耐久性指標: 抗凍融循環次數、抗氯離子滲透性(電通量法)的試驗規程。 第三部分:施工工藝的精細化管理——確保現場質量落地 高質量的原材料和科學的配閤比,必須通過規範的施工工藝纔能轉化為閤格的工程實體。本匯編對路麵、橋梁、涵洞等不同結構類型的混凝土施工關鍵環節進行瞭細緻的規範梳理。 1. 攪拌與運輸: 規定瞭混凝土的攪拌時間、攪拌閤格率的檢驗標準,以及運輸過程中的溫度控製和防止離析的措施。 2. 澆築與振實: 針對薄層結構與厚大截麵結構的特殊性,分彆給齣瞭適用的振搗方法(如插入式振搗器、振動梁)和振搗時間要求,重點強調瞭密實度的控製指標。 3. 養護技術規程: 養護是決定混凝土最終強度的關鍵環節。本部分收錄瞭不同氣候條件下(高溫、低溫)的保濕養護、薄膜養護及標準齡期的要求,並明確瞭不同養護方法下的強度增長麯綫參考值。 第四部分:質量檢驗與評定——驗收的權威依據 工程的最終交付依賴於科學、公正的質量檢驗。本匯編匯集瞭針對公路混凝土工程的質量驗收標準和評定細則。 1. 檢驗批次劃分與抽樣方案: 明確瞭根據施工規模和結構部位劃分檢驗批次的原則,以及各級彆質量控製所需的樣本數量和檢測頻率。 2. 結構實體檢驗: 涉及對已澆築混凝土的取芯檢測、無損檢測(如迴彈法、超聲波法)的適用範圍和判定依據。特彆關注瞭對鋪裝層厚度、平整度(高程控製)的測量規程。 3. 常見缺陷與處理: 對麻麵、空鼓、蜂窩、露筋等常見外觀質量缺陷的界定標準、允許範圍,以及相應的修復加固技術規範進行瞭收錄。 結語:麵嚮未來的工程實踐手冊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相關標準規範匯編》以其內容的權威性、結構的係統性及檢索的便捷性,旨在成為公路工程從業人員案頭必備的“標準寶典”。通過對這些核心規範的嚴格遵循與理解,我們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工程風險,提升公路基礎設施的整體耐久性和服務水平,為建設人民滿意、安全可靠的交通運輸體係提供堅實的標準支撐。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結構性也讓人感到有些睏惑。雖然它按照不同的規範體係進行瞭分章,但章節之間的邏輯跳轉有時候顯得生硬和突兀。比如,前一頁還在討論路麵結構層的厚度要求,下一頁突然跳到瞭關於橋梁伸縮縫材料的性能指標,兩者之間缺乏一個清晰的過渡或解釋,讓讀者很難建立起一個宏觀的知識地圖。我希望能有一個總體的導論,勾勒齣公路混凝土工程的整體框架,然後每一章再深入到具體的標準細則。這本書就像是把一堆散落的零件直接扔在你麵前,讓你自己去拼裝成一輛車,過程中的挫敗感是顯而易見的。它更適閤那些已經對所有規範瞭如指掌的資深人士用來進行交叉比對,對於想要係統學習或快速查閱某一類標準的新手來說,這本書的導航係統顯然不太友好。

评分

我本來以為,作為一本匯編,它應該涵蓋瞭從原材料檢驗到成品檢測的整個流程標準,能形成一個完整的質量控製閉環。但翻閱之後發現,很多關於現場取樣和送檢的具體操作規程描述得過於簡略,更像是對其他專門檢測規範的引用列錶,而不是詳盡的操作指南。例如,關於混凝土試塊的製作,標準裏提到瞭很多關於振搗次數和密實度的要求,但對於如何確保振搗的均勻性,或者如何避免試塊在拆模過程中産生微小裂縫這些實戰中的“竅門”,書中隻字未提。這些“場外知識”恰恰是決定最終工程質量的關鍵所在。這本書的側重點明顯偏嚮於宏觀的指標設定和法律層麵的約束,而在微觀的操作層麵,它顯得力不從心,留給讀者自己去摸索和試錯的空間太大瞭,這對於追求嚴謹性的工程領域來說,是一個不小的遺憾。

评分

我對這本書的期待值其實是基於它名字裏“匯編”二字,以為它會是一個係統性的知識整閤,能把不同年代、不同級彆的規範梳理齣一個清晰的脈絡,最好還能附帶一些曆史沿革的解釋,讓我明白為什麼某些標準會隨著時間推移而改變。然而,事實是,它更像是一個赤裸裸的官方文件堆砌,缺乏必要的導讀和注釋。每一個章節都是標準條文的直接引用,缺少瞭將這些條文與實際工程現象聯係起來的橋梁。比如,當讀到關於鋼筋保護層厚度的規定時,我希望能看到一個插圖解釋,說明如果保護層太薄或太厚會對結構耐久性造成什麼具體影響,以及在實際澆築過程中容易在哪裏齣現偏差。這本書完全沒有這些“軟性”的輔助材料。這使得閱讀體驗變得極其枯燥,每一次翻頁都像是踏入瞭一片乾燥的沙漠,找不到任何可以潤澤理解力的綠洲。它更像是法院的判例集,而不是一本教授技藝的教科書。

评分

這本厚重的書擺在桌上,光是看封麵上的名字——《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相關標準規範匯編》——就讓人心裏咯噔一下。我原本是希望能找本關於路基處理或者瀝青鋪設的實用指南,結果翻開扉頁,全是密密麻麻的條文和技術參數,眼睛都快要看花瞭。比如,它對混凝土配閤比的細微調整,對養護時間的精確到小時的規定,看得人頭暈腦脹。我試著去理解那些關於抗摺強度和抗壓強度的標準值,但說實話,除非你是天天跟攪拌機打交道的工程師,否則這些術語就像是外星語一樣難以消化。我原本是希望找到一些圖文並茂的案例分析,比如“某個項目是如何解決鼕季施工難題的”,或者“新型外加劑的應用效果對比”,但這本書裏隻有冰冷的數字和不可置疑的規定。感覺這更像是一本給考證人員準備的工具書,而不是給基層施工人員日常翻閱的參考手冊。要是在工地現場急需查找某個規範細節,這本匯編或許能派上用場,但作為一本入門或拓展視野的書籍,它實在太過專業和晦澀瞭。

评分

說實話,這本書的排版和印刷質量也讓人有點提不起精神。字體小得可憐,行距又密不透風,仿佛是為瞭在有限的篇幅內塞進最多的文字。我試著在某個周末的下午,泡上一杯咖啡,打算沉下心來研究一下關於水泥水化熱控製的部分。結果不到半小時,我的頸椎就開始抗議,眼睛乾澀得厲害。這種閱讀體驗極大地削弱瞭對內容的吸收效率。如果說內容本身已經足夠硬核,那麼一個友好的閱讀界麵至少能減輕讀者的認知負擔。但這本《匯編》似乎完全沒有考慮讀者的感受,它仿佛在傲慢地宣稱:“內容就是一切,形式不重要。”我期待看到一些圖錶來輔助理解復雜的配筋率要求,或者用流程圖來梳理不同等級混凝土的試驗步驟,但這些全都沒有。它完全依賴讀者自身的想象力去構建復雜的工程場景,這對絕大多數讀者來說都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