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即是梁先生早年講學記錄,由學生李淵庭、閻秉華整理齣來的。梁先生講儒傢思想歸納瞭14種態度,並非就《論語》字麵上推衍齣來的,而是從孔子的生活實踐中歸納齣來的。這是梁先生與一般研究孔子學者所不同的地方。
##果然是讲学,读起来比较明白易懂。对于人生第三条路的分析也认同,可以说当下就处于这样一种状况。但也觉得,古今中外哲人观点有异,后世却多被用来解释他人的观点,还是得回到那人原本的地方去。 解决问题、取消问题、根本就不成为问题(或说不管问题)。看起来是三条路,实际呢,梁老先生自己不也走向了乡村建设的道路,可谓顺仁实践人生中哲学,也是在解决问题呢,或者说顺直觉而为,兴趣所在?佛家取消问题、取消生命,而释迦牟尼本人又是如何说的呢?也还都是问题。 不过,相对于西方哲学,抽象,读了也只是一条虚空中的线,孔孟之道大概因为贴近生活,读起来有一种厚重的安稳。
评分##归纳的13点不错,内容有点啰嗦和混乱。可能是讲稿整理的缘故。
评分大约因为正文是据梁先生早年讲学记录下来的,故而内容上感觉有些抽象枯燥。反倒是附录中所收的《今天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孔子》,读起来更有意思更易懂;尤其是该文创作于文革中批孔之时期,虽未发表,但彼时先生仍能坚持以客观的角度来评价孔子,甚至试图用马克思主义阶级论来阐述孔孟之道,指出批孔的不当,实是不易。
评分##顺应生命本来的趋势!启发人生的好书,和《当下的力量》结合起来看有奇效。
评分##归纳的13点不错,内容有点啰嗦和混乱。可能是讲稿整理的缘故。
评分##哲学高度的讲演录。深了些。
评分##哲学高度的讲演录。深了些。
评分大约因为正文是据梁先生早年讲学记录下来的,故而内容上感觉有些抽象枯燥。反倒是附录中所收的《今天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孔子》,读起来更有意思更易懂;尤其是该文创作于文革中批孔之时期,虽未发表,但彼时先生仍能坚持以客观的角度来评价孔子,甚至试图用马克思主义阶级论来阐述孔孟之道,指出批孔的不当,实是不易。
评分##哲学高度的讲演录。深了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