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革命 [On Revolution]

論革命 [On Revolution]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漢娜·阿倫特(Arendt H.)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
ISBN:9787544715751
版次:1
商品编码:10571154
品牌:译林(YILIN)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人文与社会译丛
外文名称:On Revolution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1-02-01
页数:281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我們將會逝去,不留下一抹煙痕,因為,在人類的曆史長河中,我們錯過瞭以自由立國的時刻。”這是羅伯斯庇爾最後留下的預言;而大西洋的彼岸,美國革命卻已經實現瞭自由的理想。《論革命(新編版)》從政治生活的現象學方法和指導兩場革命的不同理論入手,深度剖析瞭兩場革命的差異,錶達瞭作者“以自由立國”的共和主義思想。內容圍繞法國大革命和美國革命的不同展開:阿倫特不斷地比較二者,指齣瞭法國大革命目標的偏移,即從“以自由立國”轉嚮瞭對社會問題的控訴;而美國立國者們思慮的著眼點一開始就是政治形式的構建,它能確保引進不同的觀點和立場,體現更多人或群體的聲音和利益。盡管美國革命深深地影響瞭法國大革命,結果卻有雲泥之彆。

作者簡介

漢娜·阿倫特(1906-1975),美籍德圍猶太哲學傢,曾師從於海德格爾和雅斯貝爾斯,在海德堡大學獲得博士學位。自1954年殲始,阿倫特先後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布魯剋林學院殲辦講座;她還擔任過芝加哥大學教授、社會研究新學院教授。阿倫特以《極權主義的起源》(1951)、《在過上和未來之間》(1961)和《論革命》(1963)為代錶的一係列著作,及其天纔的洞見和雋永的智慧,為當代政治哲學做齣瞭卓越的貢獻,成為二蔔世紀政治思想史蔔令人矚目的人物。

精彩書評

此書是作者基於在美國的生活經曆的産物,主題是政治自由和追求人的尊嚴的勇氣;它的重要性並不亞於《極權主義的起源》。
——卡爾·雅斯貝爾斯
阿倫特對政治性質的分析體現齣讓人耳目一新的原創性和洞察力_在曆史上沒有任何一個政治哲學傢像她那樣給予政治生活的現象學如此多的關注。
——比庫·帕勒剋
沒有第二個人能像阿倫特那樣理解我。
——馬丁·海德格爾

目錄

導言戰爭與革命
一 革命的意義
二 社會問題
三 追求幸福
四 立國(一):構建自由
五 立國(二):新秩序的時代
六 革命的傳統及其失落的珍寶
索引
譯後記

精彩書摘

把馬剋思前期和後期著作之間眾所周知的區彆歸咎於心理或生理的原因,看成是一種現實的內心波動,這是有失公允的。1871年,即便已到垂暮之年,馬剋思仍然非常革命般地熱情歡迎巴黎公社,盡管它的爆發與他的一切理論、一切預言相抵觸。問題更像是理論性的。在以政治術語來譴責經濟和社會條件之後,用不瞭多久,馬剋思就會恍然大悟,他的範疇可以相互顛倒,在理論上反過來運用經濟術語解釋政治,完全是可能的(概念可以顛來倒去,這是一切嚴格意義上的黑格爾式思想範疇所固有的)。暴力和必然性之間的現存關係一旦成立,馬剋思就沒有任何理由不根據必然性來思考暴力,把壓迫歸因於經濟因素,盡管本來這一關係是通過相反的方式,也就是通過揭發必然性是人為的暴力而得以發現的。這一解釋想必極大地觸動瞭他的理論感,因為,將暴力歸結為必然性,提供瞭無可否認的理論優勢:它巧妙得多瞭。它把事情化約到這種程度,在這裏,暴力和必然性之間的實質區彆變得多餘。暴力其實一不小心就會被理解為一種基礎性、支配性的必然性的一項功能或一個錶麵現象,但是,隻要存在肉體及其需要,我們就無法擺脫必然性,這種必然性絕不能簡單地歸結為暴力和侵犯,也不能完全被它們所吸納。正是馬剋思的科學主義,以及將他的“科學”提升到自然科學(其主要範疇當時還是必然性)水平的抱負,引誘他顛倒瞭自己的範疇。在政治上,這一發展導緻馬剋思讓自由事實上屈從於必然性。馬剋思重蹈瞭他的革命導師羅伯斯庇爾之覆轍;而他最偉大的學生列寜,則在一場馬剋思的教義激發的最重大革命中,步瞭他的後塵。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这个自我,越来越真诚地学习说话;而它学得越多,就越能赞美与尊重肉体和大地。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这时,它想用头穿过最后的几道墙,而且不仅用头,——伸到“彼岸的世界”。

评分

老公喜欢

评分

老公喜欢

评分

书很好,包装完整。挺喜欢。一如继往

评分

“我们将会逝去,不留下一抹烟痕,因为,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我们错过了以自由立国的时刻。”这是罗伯斯庇尔最后留下的预言;而大西洋的彼岸,美国革命却已经实现了自由的理想。《论革命(新编版)》从政治生活的现象学方法和指导两场革命的不同理论入手,深度剖析了两场革命的差异,表达了作者“以自由立国”的共和主义思想。内容围绕法国大革命和美国革命的不同展开:阿伦特不断地比较二者,指出了法国大革命目标的偏移,即从“以自由立国”转向了对社会问题的控诉;而美国立国者们思虑的着眼点一开始就是政治形式的构建,它能确保引进不同的观点和立场,体现更多人或群体的声音和利益。尽管美国革命深深地影响了法国大革命,结果却有云泥之别。

评分

挺好,物美价廉。买书还是足够优惠~

评分

最近买了好多历史书,来不及看,看起来挺好的。人丑就要多读书,买买买,囤囤囤,看看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