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金元名醫全書大成:陳自明醫學全書

唐宋金元名醫全書大成:陳自明醫學全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盛維忠 編
圖書標籤:
  • 中醫
  • 醫學史
  • 陳自明
  • 唐宋金元
  • 名醫
  • 醫書
  • 古籍
  • 傳統醫學
  • 醫學全書
  • 養生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ISBN:9787801567185
版次:1
商品编码:10572503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5-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69
字数:518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陳自明(約1190-1272),字良甫,又作良父,晚年自號藥隱老人。臨川(今江西撫州)人。世醫齣身。嘉熙年間(1237-1240)任建康府(今江蘇南京)明道書院醫學教授。曾遍行東南,所到必盡索方書以觀,且傢藏醫書頗豐,暇時閉室翻閱。因慮婦科醫籍綱領末備,散漫無統,醫者難以深求遍覽,遂采諸傢之善,附以傢傳經驗方,撰成《婦人大全良方》二十四捲(1237年)。又取南宋名醫李嗣立、伍起予、曾孚先等人所集方論,求其要領,刪繁就簡,撰成《外科精要》三捲(1263年)。此外,就《局方》(又名《新編備急管見大全良方》、《新編備急大全良方》)十捲。
  《唐宋金元名醫全書大成:陳自明醫學全書》經精選版本後,對陳氏上述三部著作進行校注。並另批撰《陳自明學術思想研究》一文,於陳氏生平、治學特點、著作版本及學術思想作瞭較為詳細的介紹。末附1995-2003年間公開發錶的有關陳自明醫學研究論文題錄。
  《唐宋金元名醫全書大成:陳自明醫學全書》完整、準確地反映瞭陳自明著作情況及學術思想,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可供臨床、教學及科研工作者閱讀參考。

目錄

婦人大全良方
《婦人良方》原序
辨識修製藥物法度
捲一
調經門凡醫婦人,先須調經,故以為初
月經緒論第一
精血篇第二
《産寶方》序論第三
王子亨方論第四
月水不調方論第五凡四方
月水不通方論第六《産寶方》論附
《養生必用》論經病第七凡十方
室女月水不通方論第八凡二方
室女經閉成勞方論第九凡十方
血枯方論第十凡四方
月水不利(不流利也)方論第十一凡四方
月水行或不行心腹刺痛方論第十二凡六方
月水不斷方論第十三凡六方
婦從殺血心痛方論第十四凡二方
崩暴下血不止方論第十五凡三十六方
崩中帶下方論第十六
崩中漏下生死脈方論第十七凡三十三方
婦人白濁白淫方論第十八凡一方
婦人天癸過期經脈不調方論第十九凡二方
婦人血分水分腫滿方論第二十凡三方
捲二
眾疾門經脈不調,從疾生焉,故以次之
《極一方》總論第一
《産寶方》論第二
《博濟方》論第三
寇宗奭論第四
通用方序論第五凡十七方
捲三
婦人中風方論第一凡十方
婦人中風角弓反張口噤方論第二凡八方
婦人中風口噤方論第三凡三方
婦人中風不語方論第四凡三方
婦人風痹手足不隨方論第五凡二方
婦人中風自汗方論第六凡六方
婦人臂痛方論第七凡三方
婦人賊風偏枯方論第八凡三方
婦人偏風偏枯方論第九凡六方
失血過多心神不這方論第十一凡一方
婦人風邪顛狂方論第十二凡四方
婦人飛屍血厥方論第十三凡六方
捲四
婦人血風身體骨節疼痛方論第一凡五方
婦人血風白虎曆節走疰方論第二凡七方
婦人血風癮疹瘙癢方論第三凡八方
婦人虛風頭目眩暈及心眩方論第四凡七方
婦人血風頭痛方論第五凡九方
婦人項盤強痛方論第六凡五方
婦人腰痛方論第七凡二方
婦人腰腳痛方論第八凡三方
婦人腳氣方論第九凡十一方
捲五
捲六
捲七
捲八
捲九
捲十
捲十一
捲十二
捲十三
捲十四
捲十五
捲十六
捲十七
捲十八
捲十九
捲二十
捲二十一
捲二十二
捲二十三
捲二十四
外科精要
管見大全良方
陳自明學術思想研究
陳自明醫學研究論文題錄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陈自明医学全书》完整、准确地反映了陈自明著作情况及学术思想,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可供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阅读参考。妇人大全良方

评分

这些书都是一个个的好老师。需要慢慢读。

评分

中国古代中医经典医学专著,是了解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之作,是学习中医不可多作的医学全书,值得细细一看。

评分

  《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陈自明医学全书》经精选版本后,对陈氏上述三部著作进行校注。并另批撰《陈自明学术思想研究》一文,于陈氏生平、治学特点、著作版本及学术思想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末附1995-2003年间公开发表的有关陈自明医学研究论文题录。

评分

质量好,价格也划算……

评分

月经绪论第一

评分

非常好的书,很喜欢,中医必备

评分

前辈的精华,历史的经验,钻研吧。

评分

中国古人通过自己的智慧总结了脏腑之间的联系,创立了藏象学说。开创了临床医学的先河。深刻揭示了五脏六腑自身的生理功能,以及脏与脏·腑与腑·脏与腑之间的关系。其准确程度今天看来也是我们无法企及的高度。对于诊断方法,中国古人独创了四诊法和八纲辨证。这是中华五千年临床积累,是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是宝贵的财富。这让西医仪器也望尘莫及。因为西医通过仪器检测到的往往是器质性病变,而对于功能失调西医则无能为力,也无法用药治疗,例如便秘·腹泻·胃寒胃痛·宫寒痛经·颈腰痛·无汗少汗·嗜睡·恶心呕吐等等功能性疾病,西医往往束手无策。这就是西医的局限性。而滥用激素类药物只会让疾病时轻时重。这却是中医的强项,通过望闻问切及八纲辨证,很容易就能找到致病原因,通过针灸或中药来调理功能失调。以我的经验针灸的效果非常快,中药的效果就慢,因为针灸直接通过刺激神经起作用,一般的功能性疾病5~15天就可治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中医和西医的诊治范围是不同的。中医针对的是功能性病变,而且能够早期诊断,从根本上治疗疾病,所谓的治病治其根。西医针对的多是器质性病变,而大部分疾病往往都是从功能失调开始的,逐渐演变成器质性病变。中医在二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这是告诉我们未病好治,已病难治。未病可以理解为功能失调,已病可以理解为器质性病变,这完全符合中医的思想。用现在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把疾病消灭于萌芽中。这就是中医高瞻远瞩的治疗原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