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楷名碑名帖導臨:唐虞世南孔子廟堂碑

正楷名碑名帖導臨:唐虞世南孔子廟堂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於劍波 著
圖書標籤:
  • 正楷
  • 書法
  • 碑帖
  • 臨摹
  • 唐代
  • 虞世南
  • 孔子廟堂碑
  • 書法入門
  • 字體
  • 名傢字帖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山东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33035013
版次:1
商品编码:1084325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餘姚(今浙江餘姚)人,少歐陽詢一歲。父親虞荔,官至陳太子巾庶子,卒時,虞世南僅四歲。世南七歲時過繼於無子的叔父虞寄,弱冠時取字為“伯施”。太建十三年(581年)虞寄死後,虞世南被召為建安王府法曹參軍,是年23歲,其後官至五品西陽王友。隋亡人唐,虞世南受知於李世民,成為著名的十八學士之一。玄武門政變之後,李世民被冊為太子,虞世南齣任“中捨人”,李世民即位後,改為著作郎,在秘書省內負責撰寫碑文、祝文、祭文和管理檔案等事務,充任弘文館學士,官至秘書監,封永興縣子,授銀青光祿大夫。故人稱“秘書監”和“虞永興”。虞世南以其纔華博得唐太宗所謂“博聞、德行、書翰、詞藻、忠直,一人而已,兼是五善”的稱譽。

內容簡介

宋代蔡襄《論書》曰:“古之善書者,公先楷法,漸而至於行草,亦不離乎楷正。”從古人練習書法的經驗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要想把字寫好,須從楷書入手。楷書是我國書法藝術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結體端莊、點畫規範、書寫方便、易識易記等其他書體不可替代的優點居於首要位置,成為進入現代社會以來仍然從容兩棲於實用領域與藝術領域的最常見書體之一。正楷,辭海的解釋為:“‘正書’、‘真書’、‘相書’。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相模。故名。漢末為瞭計正革書的讀無標準和減省漢隸的波磔而成。盛行於魏、晉、南北朝,一直通用到現在。”對於楷書,從時間上來劃分有魏碑、唐楷等說法;從字型大小來劃分有榜書、大楷、中楷、小楷甚至蠅頭小楷;從門派風格上來說有顔體、柳體、歐體、趙體、瘦金體(宋微宗趙佶所創)、館閣體(明清時流行於館客和科舉考場的一種規範、刻扳的相書字體)等等。如何纔能寫好正楷呢?孫過庭曾在《書譜》中說:“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可見,“臨帖”是練習書法的一種重要途徑和方法,通過對書法“臨帖”的練習,可以糾正書法學習中齣現的一些錯誤。本套叢書不僅收錄瞭比較經典的著名楷書碑帖,還選取瞭部分不太常見但藝術價值極高的作品,相信讀者在臨摹學習的同時也能對正楷有一個更整體的全方位認知。鑒於目前的碑版拓片臨摹範本多為陰文,不符閤人們的視覺感受習慣,給讀者認知、臨摹帶來瞭諸多不便的情況,我們特將所拓陰文均調整為使臨習進更易於認讀、對照和臨摹的墨跡本。在編輯過程中,我們遵碑刻之原樣,對於字形、筆畫的風化殘損不加任何修飾改變,保持其原貌,從而使之更接近於書傢書寫時的用筆著墨狀態。這對於書法史上碑刻字帖皆為陰文的傳統而言,是一大變革,亦為本叢書編纂之亮點。

內頁插圖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唐碑,正书,虞世南撰并书。

评分

评分

  虞世南,初仕陈、隋,终入唐,封永兴县子。与欧、褚、薛并称唐初四家。其字娴静典雅,内含刚柔,学者可从中汲其静穆之气

评分

评分

  《孔子庙堂碑》有数种,以唐虞世南所书最有名,故单称《孔子庙堂碑》或《夫子庙堂碑》,多指此碑。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刻。虞世南撰书。为初唐碑刻中杰出之作,亦为历代金石学家和书法家公认之虞书妙品。据谓刻成以后车马填集碑下,捶拓无虚日(见清孙承泽《庚子销夏记》)。故不久,碑石既毁。碑文内容是记高祖立孔德伦为褒圣侯并新修孔庙事。又传贞观间(公元627年——649年)仅拓数十纸赐近臣,未几既毁。

评分

  重刻本有数种,著名的有..一、宋王彦超重刻于映西西安,俗称〖陕西本〗,又名〖西庙堂碑〗。现存西安碑林。明嘉靖地震,石断为三。二、元至元间重刻于山东城武。俗称〖城武本〗,又名〖东庙堂碑〗。元至元间定陶河岸决定时出土。

评分

评分

  《孔子庙堂碑》有数种,以唐虞世南所书最有名,故单称《孔子庙堂碑》或《夫子庙堂碑》,多指此碑。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刻。虞世南撰书。为初唐碑刻中杰出之作,亦为历代金石学家和书法家公认之虞书妙品。据谓刻成以后车马填集碑下,捶拓无虚日(见清孙承泽《庚子销夏记》)。故不久,碑石既毁。碑文内容是记高祖立孔德伦为褒圣侯并新修孔庙事。又传贞观间(公元627年——649年)仅拓数十纸赐近臣,未几既毁。

评分

唐碑,正书,虞世南撰并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